男人被性侵不應該成為網路玩笑,它也是人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為了引起公眾對男性遭遇性侵的關注,BBC以幾位受害者為主角製作了一部叫做《男性性侵:打破沉默》的紀錄片。

「英國每小時有大約8名男性遭到性侵」

「大約六分之一的性侵或性虐待受害者都是男性」

……

片子開頭就是陣列讓人頭皮發麻的資料。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統計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統計。

比如美國疾病防控中心調查顯示:美國有約2%的男性在其一生中至少遭到過一次強姦。

美國心理學會在一篇相關文章中提到:一項對男性大學生及高中生的調查發現,43%的人聲稱自己受到過性脅迫,其中侵犯者95%都為女性。

英國政府官網公佈過一組資料:每年全英大約有7.5萬名男性遭遇侵犯,其中有9000人屬強姦案。

「悲傷的是:當強姦發生男人身上時它並沒有遭到認真對待」

《男性性侵:打破沉默》在油管的評論區這條留言被頂到了最上面。其它前排留言基本也是同樣觀點。

有個不公平的地方在於,男人碰上這事竟然容易被當做笑話。

新聞標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當下的意識形態。

比如年初英國皇家近衛騎兵一女兵違反紀律,半夜醉酒闖入男兵宿舍猥褻男兵。

英國《太陽報》給出的標題竟然是:醉酒女兵半夜性侵皇家衛兵,衛兵哭喊「救命」。

這引起部分網友怒斥雙標,嗆道這不僅暗含傾向性還頗具娛樂性。

CNN報道過一位前海軍陸戰隊員被孕婦強姦的案例。

當事人表示自己的事在媒體上公開後輿論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個犯罪案件。

反而是他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她對我說不要反抗,你可能會傷到我的孩子」,以及自己被強行要求了兩次這兩個爆點飛滿了美利堅的天。

美國這幾年校園裡頻發女教師性侵男學生的事件。

福克斯新聞報,根據美國司法部管理的性犯罪管理中心資料,十年前發生在師生之間的性侵案女性作案者一般只佔10%。而在2014年最新一次統計中,這個資料攀升到了30%。

前不久美國有一起備受爭議的校園性侵案。性侵男學生的女老師不但輕鬆脫罪,竟還利用自己的「名氣」在保釋期間拍了幾部AV。

這個現象在Twitter、Reddit上有很多討論,但網友的焦點沒有放在「對未成年人犯罪」上。

下面這張梗圖流傳之廣側面印證了男性在這事上易被娛樂化的事實。

往深裡說,是「男人不虧」的慣性思維在作祟。

這類網民惡搞層出不窮,每一次嘲弄都是對「平權」的侮辱

那麼真的「不虧」嗎?

有人因此自閉,還有人舉槍自殺。

前面那位被孕婦侵犯的受害人表示那事以後自己陷入了多年的抑鬱。

「我希望人們明白這與身體有多強壯沒有任何關係。男性總習慣性地認為自己不會以這種方式受害。」

在美國一起校園性侵案中,一名18歲的高中男生指控自己的女性教師對他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迫脅與性虐待。

因校方拒不配合警方消極處理案件一直沒有進展,所以這位男生想要通過媒體向公眾求助。

然而事情曝光後僵局並沒有改變,反而在網上這位男生被大量網友稱作是「幸運的人」。

事情在網上曝光五天後,男生因壓力過大在家開槍自殺。

並且在遭遇女性侵犯者時,理論上力量佔優的男性也有可能遭受暴力對待。

南非前幾年一則令人驚愕的惡性案件可以說傳遍了全世界。

一位23歲男子在路邊遭三名女子綁架,被關起來性侵了三天。

最後該男子被赤裸丟棄在草叢中,身心俱竭的同時還遭到了毒蛇攻擊。

另外人們在談起男性被性侵時多提到的是作案方為女性的情況,忘了施暴者還有可能是男人。

在《男性性侵:打破沉默》中有一位並非是男同的受害人在酒吧上廁所時遭到數名陌生男子強暴。

「對我而言這是靈魂的毀滅。」受害人在片中說到。

等待官司的漫長期間他於曼切斯特搞了一個名叫倖存者的慈善組織,專門救助和自己遇到同樣情況的人。

他表示自己花了七年時間才從這件事上慢慢緩了過來。

去年女性反性騷擾網路遊行#Me Too開展得如火如荼,與此同時男性受害者們也在網路上集結組織了男性版的#Me Too運動。

其中有位攝影師做了一個叫Project Unbreakable的項目記錄那些勇敢站出來的人。

鏡頭下曾經的受害人舉著一張張寫有被侵犯時作案者說過令他們影響深刻的話。

他們希望能用這種直面恐懼的方式找回自己。

雖然從照片看上去當事人已無太大波瀾,但白底黑字的話語仍然觸目驚心。

目前大多數國家對男性遭遇性侵都缺乏細緻的規定。

但趨勢是在逐漸變好,重視程度也越累越高。

2009年英國出臺法律規定男性可以是性犯罪受害者,男男性侵也屬犯罪行為。

2012年美國FBI對「強姦」進行了重定義,首次將男性納入了強姦受害者範疇。

2017日本在修改刑法案中把男性列入了性侵受害人範圍。

「這事男人虧不虧」就是個偽命題。有用的是具體、可操作的相關法律。

另外前段時間國內一則新聞刷新了很多人的世界。

一位青年肛腸科男醫生竟對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實施了兩次侵犯。

這讓我深感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

等待壞人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等待壞人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但我們也要知道,罪犯心裡如果有對法律的敬畏,那他就不會犯罪。

所以,具備安全意識在任何時候都有效。孟子幾千年前就說過了,「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 該內容來自超有趣的原創公眾號beebee星球,關注他發現世界的另一面。

相關文章

不看A片的日本人

不看A片的日本人

曾經的「色情大國」日本,全面進入「性冷淡」時代。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日本一向被認為是性觀念開放的國家。不僅「硬碟作品」名聲在外,動漫、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