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勞拉申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製作-七
封面圖:《蘇利南》
2022年9月,奈飛(Netflix)製作的熱門韓劇《蘇利南》一開播就引發外交風波,蘇利南政府對該劇將蘇利南描繪成「毒品國」表示強烈不滿,向韓國政府提出抗議,威脅要採取法律措施。
韓國製片方稱,該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可蘇利南政府卻認為該劇誹謗。究竟誰在說謊?
價值堪比紐約的蘇利南
多數觀眾對蘇利南十分陌生,恐怕會發出與劇中主角相同的疑問:蘇利南?那是個國家?

蘇利南位於南美洲東北部,是個人口僅60多萬的國家。
圖:World Atlas
▾

它與蓋亞那、法屬蓋亞那並稱「蓋亞那地區」,曾分屬不同宗主國:蓋亞那屬英國,古稱英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至今仍屬法國;蘇利南則是荷蘭殖民地,古稱荷屬蓋亞那。
蘇利南與領國
圖:Operation World
▾

在西語、葡語為主的拉美,蘇利南是個罕見的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蘇利南是荷蘭統治時間最長的殖民地,也是獨立最晚的荷屬殖民地(1975年獨立),比印尼還晚30年。
蘇利南曾是荷蘭下血本拿下的地方,為了它,荷蘭人不惜放棄紐約。
首任荷蘭駐蘇利南總督科內利斯·範埃森(Cornelis van Aerssen)
圖:wiki
▾

蘇利南最早由英國人統治,但很快就被亞伯拉罕·克蘭生(Abraham Crijnsen)率領的荷蘭部隊攻擊。一場激烈的戰爭後,1667年,英荷雙方簽訂《佈雷達條約》,荷蘭用它在曼哈頓島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紐約市的前身,與英國交換蘇利南,正式改名荷屬蓋亞那。
《佈雷達條約》
圖:wiki
▾

1683年荷蘭建立私營公司「蘇利南商會」(Sociëteit van Suriname),以經營開發蘇利南,包括阿姆斯特丹政府、範埃森家族(van Aerssen)、荷蘭西印度公司三大股東。
荷蘭西印度公司(GWC)管理荷蘭對西半球的殖民事務
圖:wiki
▾

荷蘭之所以願意拿紐約換蘇利南,是因為它巨大的商業價值。蘇利南豐富的蔗糖、咖啡、棉花等資源養肥了荷蘭農場主,黃金、鋁礦等資源也富了一大批殖民者。
荷蘭種植園主與蘇利南奴隸
圖:wiki
▾

哪怕荷蘭在亡國的時候,都沒有放棄蘇利南,總共向蘇利南派駐過100多任總督。
1923年,蘇利南總督範·海姆斯特拉男爵(Baron Aarnoud van Heemstra) 在蘇利南
圖:wiki
▾

範·海姆斯特拉男爵(左)
是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右)的祖父
▾

二戰後,荷蘭最大殖民地印尼都已宣佈獨立,可荷蘭還是遲遲不願放棄蘇利南,僅在1954年給蘇利南海外自治省地位,但軍事與外交權仍歸荷蘭。
1973年荷蘭才與蘇利南談判。比起爆發革命的印尼等地,蘇利南相當和平,1975年蘇利南獲得荷蘭支持,得以獨立。荷蘭仍繼續給予15億美元經濟援助,直到1985年,可謂相當友好。
1975年,首任總理亨克·阿龍(左一)、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中)與首任總統約翰·費裡埃(右二)慶祝蘇利南獨立
圖:Nationaal Archief
▾

所以蘇利南沒什麼強烈的反殖民主義情緒,也沒太多民族認同感。它由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各族群各行其是,不過這也給日後的國家治理留下隱患。
華人幫與韓國幫
劇中有蘇利南華人幫與韓國幫在中國城火拼的情節,儘管是二次創作,但中國城並非虛構。
唐人街
圖:《蘇利南》
▾

蘇利南的確有個中國城,即「蘇利南中華會館」,劇中的唐人街就還原了這條街。
蘇利南中華會館舊照片
圖:wiki
▾

至於「禮義廉恥」牌坊,可能影射了蘇利南的廣義堂(Kong Ngie Tong Sang)。
牌坊有股南洋風
圖:《蘇利南》
▾

廣義堂1880年成立,是蘇利南最大華人組織。
這類海外華人組織,早期都有一定黑社會色彩,劇中由中國演員張震飾演的「陳震」及其幫派,可能在影射這些華人組織。
黑幫靠敲詐勒索撈錢
圖:《蘇利南》
▾

蘇利南被華人稱為「洵南」,有約7萬華人,占人口7%-12.2%。他們是19世紀中葉來的勞工,大部分不是從中國直接來,而是來自當時荷蘭另一大殖民地荷屬東印度,即今天的印尼,算是「二次移民」。
蘇利南華人
圖:wiki
▾

荷蘭亟需勞工開採蘇利南資源,就從荷屬東印度招募華人勞工,這些華裔多為祖籍廣東的客家人。今天,客家話是蘇利南通用語言之一。
張震在劇中夾雜客家話、臺語方言,還原蘇利南華人習俗
圖:《蘇利南》
▾

華人在蘇利南已有150多年曆史,已成規模。但蘇利南的韓國人是否如劇中所示形成社群,還有待商榷。據韓國外交部統計,2019年在蘇利南的韓國人約52人,數量稀少,正因韓國人不多,不會引起注意,蘇利南才獲得韓國毒梟垂青。
韓國幫
圖:《蘇利南》
▾

《蘇利南》的原型人物是韓國毒梟趙奉行(Cho Bong-haeng),蘇利南與韓國沒有引渡條款,在此販毒,韓國政府也不能拿他怎麼樣,遂得以逍遙法外。劇中將他描述成邪教組織教主,倒也符合韓國人在海外的某種結社特徵,可參考統一教、新天地教會等。
毒梟(左一)自稱牧師
圖:《蘇利南》
▾

以基督之名,對人洗腦
圖:《蘇利南》
▾

2004-2005年,趙奉行以欺瞞方式招募100名韓國人,騙他們攜帶寶石回國,其實是可卡因。
老鄉坑老鄉,是海外韓裔的套路
圖:《蘇利南》
▾

韓國幫與華人幫在蘇利南火拼,效忠韓國國安部的中國朝鮮族特工搖擺不定,這種劇情耐人尋味。
華人幫與韓國幫對峙
圖:《蘇利南》
▾

韓國幫掃蕩唐人街
圖:《蘇利南》
▾

趙奉行是否與蘇利南華人幫火拼過,無從考證。不過,把地盤上有著上萬人口的唐人街老大消滅,僅靠在蘇利南屈指可數的韓國僑民,顯然不可能。
軍閥氾濫
毒梟能在蘇利南稱霸一方,靠的是當地黑人,他們已然形成一支武裝力量。
貼身保鏢是一眾黑人
圖:《蘇利南》
▾

荷蘭人曾從非洲大量運送黑奴到蘇利南,1863年後才廢除奴隸制,是最晚放棄奴隸制的歐洲殖民國家。
蘇利南的奴隸市場
圖:wiki
▾

這些黑人中一部分從奴隸主手中出逃,逐漸形成一個名叫馬隆人(Maroons)的新族群,佔總人口21%。他們遊離於殖民統治之外,自建民兵武裝,20世紀80年代還曾成立「叢林軍隊」(Jungle Commando)。
「叢林軍隊」的首領龍尼(中)是現任蘇利南副總統
圖:NOS
▾

所以毒梟的保鏢們是一眾持槍黑人,確實和現實基礎比較符合。
至於劇中男主剛到蘇利南,就被軍閥要挾保護費的情況,是否可信呢?
▾

獨立後的蘇利南,確實有過軍閥遍地的情況,時間也相當長。
殖民時期的蘇利南,靠荷蘭當局的高壓手段維持和平,但在獨立前,就有大批人口移民海外,他們預測荷蘭政府一旦撤離,蘇利南會立即失控。在1975年獨立時,全國人口僅剩原來的2/3。
這種預測是正確的。獨立後的第5年即1980年起,蘇利南就進入軍政府時代。像主人公被軍閥要挾的場景,恐怕時有發生。
劇中的蘇利南總統德拉諾將軍
圖:《蘇利南》
▾

劇中的德拉諾將軍,影射的是蘇利南幕後掌權者德西·鮑特瑟(Dési Bouterse)。
德西·鮑特瑟,蘇利南軍人、前總統
圖:wiki
▾

1980年,德西·鮑特瑟發動「中士政變」,推翻時任總理亨克·阿龍政府,擔任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在1980-1987年控制蘇利南。1990年他又發動「電話政變」,再次解散政府。
發動軍事政變的德西·鮑特瑟(左三)
圖:Dutch News/Berry Stokvis
▾

1982年,德西·鮑特瑟策劃十二月屠殺(Decembermoorden),15人被槍殺。
十二月屠殺
圖:ANP
▾

在國會議事堂對文官射殺,影射十二月屠殺事件
圖:《蘇利南》
▾

這一切並不影響德西·鮑特瑟升遷。他2010-2020年任蘇利南總統,期間還對十二月屠殺事件進行大赦。2019年12月,蘇利南軍事法庭就十二月屠殺事件判決德西·鮑特瑟20年監禁,卻難以撼動德西·鮑特瑟對軍方的影響力。
總統販毒?
《蘇利南》最具爭議的地方,恐怕是對總統販毒的描述。劇中的蘇利南總統不僅收受韓國毒梟賄賂,還給毒梟軍事保護或提供軍事情報,令人大跌眼鏡。
▾

製片方稱是「根據真實事件二次創作」,這種似是而非的說辭,給人無限遐想空間。趙奉行有沒有和總統這麼親近,目前無法證實,但堂堂一國總統參與販毒,這是真的嗎?
蘇利南的熱帶雨林是毒品運輸的天然隱蔽通道
圖:《蘇利南》
▾

據調查,蘇利南位於拉美販毒路線上。毒品從哥倫比亞出發,經委內瑞拉、蓋亞那至蘇利南,再由蘇利南海運至歐洲。
拉美販毒路線圖,圖中位於南美大陸上的藍色線路,就是蘇利南所在的路線。
圖:網路
▾

德西·鮑特瑟被廣泛認為是蘇利南販毒集團首腦,20世紀80-90年代曾運輸產自巴西和蘇利南的可卡因進入荷蘭,還為哥倫比亞人民軍提供武器,以換取可卡因。
總統包庇販毒的情節,影射了蘇利南當局
圖:《蘇利南》
▾

1999年,德西·鮑特瑟被荷蘭法院缺席判決11年徒刑,罪名是走私474千克的可卡因。歐洲刑警組織1999年對其發出逮捕令,至今仍有效。
德西·鮑特瑟的兒子迪諾·鮑特瑟也被指控販毒,2013年他抵達巴拿馬城時,被美國緝毒局逮捕,被引渡至紐約受審,被判16年,罪名是向黎巴嫩真主黨提供訓練基地,走私毒品和洗錢。
迪諾·鮑特瑟
圖:CNN
▾

德西·鮑特瑟2020年下臺,但影響力並未離去,2020年上臺的蘇利南現任副總統龍尼·布林斯韋克(Ronnie Brunswijk)正是他曾經的貼身保鏢。龍尼曾是「叢林軍隊」首領,算得上軍方僅次於德西·鮑特瑟的二號人物。
前總統德西·鮑特瑟(左三)與現副總統龍尼(右二)
圖:panorama.nl
▾

與德西·鮑特瑟一樣,龍尼也被指控販賣可卡因,被荷蘭法院缺席審判8年徒刑。2020年7月,國際刑警組織對龍尼發出逮捕令。
國際刑警組織官網上,龍尼被列為通緝犯
圖:interpol
▾

蘇利南高層究竟有沒有販毒,各方各執一詞。但德西·鮑特瑟是位不受荷蘭控制的人物,他的統治讓一向對蘇利南頤指氣使的荷蘭頗為不滿。將他與親信描述成毒梟,也不乏政治考慮。
蘇利南與美國、荷蘭因毒品問題本就矛盾重重,又碰上本來和蘇利南八竿子打不著的韓國,出了個趙奉行式人物,讓這個真實事件自帶戲劇性,成就了《蘇利南》這部犯罪驚悚片。無論是寫實還是誹謗,都讓世人關注起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國度,無論是以多麼荒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