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到底擁有多少藝術收藏品?

臻品格物 文化傳承

//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皇室藝術收藏

走進高端藝術收藏圈

品鑑瑰寶佳作之傳奇故事

見證文化歷史之傳承

見證文化歷史之傳承

Queen Elizabeth II by Dorothy Wilding, 26 February 1952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2022年9月8日18點35分,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去世,享年96歲。

儘管伊莉莎白二世的形象在過去70年來不斷出現於各類媒體報道,但她在藝術領域的參與和個人品味卻鮮少被透露。

Cecil Beaton: Queen Elizabeth II on her Coronation Day (1953)Royal Collection Trust

©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2021

1952年伊莉莎白登基,女王成為皇室收藏品託管人、監護人,這些藏品包括查理二世和喬治三世購藏的大量達文西繪畫作品,以及一系列容納這些收藏的皇家宮殿,如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

作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領袖,女王擁有16000多座教堂和42座大教堂,是英國自中世紀早期以來最重要的建築遺產名義上的負責人。作為英國司法的代表人物,女王也是英國四大律師學院(Inns of Court)和皇家司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擁有的大量建築、裝飾和美術遺產的象徵性負責人。

//

英女王:

皇室藝術收藏的監護人

皇室收藏的監護人,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女王作為君主,為她的繼承人和國家保管和監護皇室收藏品,而不為其私人所擁有。

年輕的伊莉莎白公主沒有上學,而是在家接受私教。英國皇室的網站確實披露的是,她其中一個學習主題包括「藝術和音樂」。

英國著名藝評人Martin Bailey曾說道:

在全球最大、博物館以外的藝術珍藏中長大,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如果有幸被這樣的財富包圍,要麼變得著迷,要麼變得乏味。

然而,我們很少知道,在龐大的皇室收藏品中,女王更喜歡什麼藝術品。因為由於嚴格的提問規則,記者從來不能向君主直接發問,因此女王也甚少透露。而且,透露她的個人喜好被認為會削弱她代表所有話題的絕對權威。

//

女王藝術顧問是蘇聯間諜?

伊莉莎白二世比此前任何一位君主都更願意分享她的皇家寶藏,英女王作為皇室收藏的監護者,在其在位期間通過開放展覽以及定期出借藏品,使歷史中少有機會與公眾見面的皇家藏品被更多人熟知。

這裡不得不提真正將女王引入了美術領域的藝術顧問安東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布朗特為女王工作到1972年。在布朗特退休六年後,他被公開披露為蘇聯間諜。

儘管這件事蒙著一層撲朔迷離的面紗,但是他建立了女王畫廊(Queen’s Gallery)——皇室收藏信託(Royal Collection)的前身,卻是不得不提的一項重大成就。

揭開皇室收藏神秘面紗

罕世珍藏進入公眾視野

罕世珍藏進入公眾視野

女王畫廊位於白金漢宮西側,自1962年開放以來,女王畫廊持續舉辦了82個主題展覽,展示皇家收藏的作品。

在1992年溫莎城堡的災難性火災之前,這些收藏品一直由皇室直接管理,但在1993年,它被設立為一個慈善信託基金,負責維護和分享藝術品,資金來自向遊客開放皇家宮殿的收入。

而且,打破了多年來的歷史傳統,白金漢宮在夏季開放,這時女王通常不在宮中,正好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新收入來源。

這一項重大轉變,使得皇室藝術收藏的神秘面紗得以被揭開,傳世珍藏能夠被全球各地訪客欣賞。

許多最優秀的藝術品可以在15個向遊客開放的皇家城堡宮殿中看到(最重要的是溫莎城堡、白金漢宮、霍利羅德豪斯、漢普頓宮、倫敦塔、奧斯本宮和布萊頓的皇家展館)。

這些王宮城堡也常見中國元素的內部裝潢。例如白金漢宮的中國午餐室(Chinese Luncheon Room)。房間採用中國攝政風格佈置,配有許多傢俱,取自布萊頓王室館。下圖為白金漢宮的中國午餐室古與今。

白金漢宮東翼,左側擺放著一件中國紅釉開光葫蘆瓶。

對於遊客來說,能在最初委託或收購的歷史環境以及宮殿和女王畫廊的臨時展覽中看到藝術作品是一種榮幸。

此外,當女王舉行國宴或官方晚宴,代表英國政府招待國家元首、外交官或貴賓時,晚宴的亮點通常是參觀皇家收藏,它們是皇家軟實力的體現——在白金漢宮參觀女王畫廊的臨時展覽,或在溫莎參觀皇家圖書館精心挑選的藏品。

1993年皇室收藏信託基金成立後,向外部機構出借藏品的情況開始變得頻繁。21世紀初,通過多次定期向國際機構出借藏品,這批收藏開始成為主流藝術史的一部分。

//

//

記錄500多年來的皇室藝術品味

皇室收藏到底有多少藝術品?

皇室收藏到底有多少藝術品?

The Queen with Hugh Roberts, the formal director of the Royal CollectionPOOL/ Tim Graham Picture Library/Getty Images

作為歐洲最後一批保持完整的皇室收藏品之一,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博物館以外藝術收藏,皇室收藏記錄了500多年來英國君主的個人品味——100萬件藝術品,包括7600幅繪畫(是國家美術館所藏數量的三倍多)、2000幅細密畫(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和50多萬幅印刷品和圖畫——更不用說傢俱、陶瓷、鐘錶、武器和盔甲、檔案、書籍、攝影,當然還有王室珠寶。

//

//

每天查驗3幅畫作

10年才能完成整個項目

10年才能完成整個項目

單單就皇室收藏的畫作而言,最近一次關於皇室收藏藝術品的統計是2014年,首先從「較小」的宮殿入手——懷特島的奧斯本宮(Osborne House)、諾福克郡的桑德林漢姆莊園(Sandringham)和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Balmoral)。

由4名文物保護專家和裝裱技師組成的團隊,前往每一處王室宅邸,按部就班地對每個房間展開查驗,將掛在牆上的畫逐幅取下,並從畫框中拿出,充分檢視,並記錄下所有發現,包括在畫布背面或側面、內框和鑲框上發現的銘文或標記。

倫勃朗《阿加莎·巴斯》(Agatha Bas,1641年)

這也是皇家收藏500年來首次進行如此全面的拍照存檔。約750幅畫作是屬於王室成員個人的,比如愛丁堡公爵(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和威爾士親王(女王的兒子查爾斯王子)。還有300幅左右的畫作是女王受贈的現代作品,相對不是那麼重要。

剩下的約6500幅畫作都極具藝術價值,包括老勃魯蓋爾、倫勃朗和範戴克的作品。這其中有5399件已經輯錄於皇家收藏的網站上,4230幅配有圖片。不過其中有些圖片是低質素的黑白照片,拍攝於幾十年前;據估計僅有約3000幅畫作配有彩色照片,這些往往是重要作品。

老勃魯蓋爾《無辜者大屠殺》(Massacreof the Innocents,約1565年-1567年)

該項目已經得到3年的運轉資金,但很有可能需要10年才能完成,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大概要查驗3幅畫作。

整個調查工作將會花費數百萬英鎊,這筆錢來自皇室收藏基金(Royal Collection Trust),而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各大王室宅邸的參觀門票。

//

皇室收藏中的中國藝術品

在我們往期的推文中,也介紹過,英國皇室收藏(Royal Collection)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私人藝術收藏,擁有超過2000多件意義非凡、在西方世界罕見的東方藝術品,尤其是中國藝術品。

這些跨越朝代的中國珍品散佈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多地的13個皇家住所中,涵蓋瓷器、玉器、漆器、書畫等類別,反映了過往幾個世紀以來,西方社會尤其是皇室貴族對遠東工藝精品的欣賞和追求。

點擊此處回顧往期內容:

養眼 | 英國皇家收藏中的瓷器珍品

養眼 | 英國皇家收藏中被穿上洛可可新衣的中國瓷器(一)

養眼 | 英國皇家收藏中被穿上洛可可新衣的中國瓷器(二)

養眼 | 英國皇家收藏中的中國玉器

養眼 | 英國皇室收藏中的中國漆器

清光緒御製 藍地黃彩雲龍紋盤一對

約1875-1903

中國景德鎮

底部印有「儲秀宮制」印款。這是特派公使李鴻章代表清光緒帝於1896年贈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品,被列在在Osborne House的物品清單中(1900),於1903年送往白金漢宮。

明 嘉靖年款青花罐

明 嘉靖年款青花罐

約1522-1566

中國景德鎮

清乾隆御製詩文蓋碗

清乾隆御製詩文蓋碗

約1736-1795

掐絲琺琅花瓶

掐絲琺琅花瓶

1911年由年僅5歲的溥儀贈送給英王喬治五世 (1865–1936) 和瑪麗女王(1867–1953),以紀念其登基

清乾隆年制六字印款 松石綠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延年圖葫蘆瓶一對

約1736-95

中國景德鎮

38.6 x 21.5 x 21.5 釐米

清乾隆 御提詩 填金青白玉松菊詩文圖連蓋方瓶

約1736-1795

青瓷綠色軟玉雕刻和鍍金 | 37.5 x 17.5 x 7.8 釐米

現藏於溫莎城堡King’s Dining Room

瓶頸刻有乾隆為《鄒一桂松菊圖》所作的七言律詩。由特派公使李鴻章代表清光緒帝於1896年贈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品。

詩句原文:

蒼官壽客結好友,白石青莎依秀原。

廣群芳中誰冠冕,兩先生實賁丘園。

臨風聽擬濤湔俗,裛露餐餘英雪煩。

疑是歸來三徑日,陶家高致喜猶存。

中國象牙船模 描繪19世紀廣州十三行常見的船隻

1800年

英王喬治四世 (1762–1830) 收藏了數件類似船模在布萊頓Royal Pavillion中

五層剔彩寶塔

五層剔彩寶塔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早期

143.0 x 45.0 x 45.0 釐米

由瑪麗女王購得,被收錄於瑪麗女王的珍貴物品名錄《Catalogue of Bibelots, Miniatures and Other Valuables, Volume I》中。

著錄:《Chinese and Japanese Works of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Her Majesty The Queen: Volume III》

清 乾隆剔紅壽春圖寶盒

清 乾隆剔紅壽春圖寶盒

1793年乾隆贈送給英王喬治三世

清 乾隆年款紅雕漆春壽寶盤一對,圖為其中一件

撰稿:新願景Artall

圖片:網絡各處

聲明:本微信登載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轉載請標明出處,合作請聯繫後臺。

新願景Artall

New Vision Artall

以臻品傳承文化

以文化融匯東西

新願景Artall(New Vision Artall)是一家位於英國倫敦的藝術文化傳播公司,提供高端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權威諮詢,致力於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

我們的執行與決策團隊由業內不同領域的資深專家組成,擁有世界頂級的藝術行業資源,為收藏家、藝術投資者及機構提供定製的收藏與投資服務。

作為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的橋樑,我們舉辦藝術展覽、文化論壇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涉及領域包括中國書畫、古董瓷器、茶文化和宗教藝術等。

←關注本號

←關注本號

一對一諮詢→

新願景集團

新願景集團

New Vision International Group,NVIG

新願景Artall所屬總公司為新願景集團(New Vision International Group,NVIG),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資產配置專業平臺,為高淨值人士提供跨境綜合服務。

我們的創始團隊均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在相關行業中擁有十年以上高級管理經驗和專業積澱。

新願景集團注重商業運營和發展的合規與合法性,其認證資質涵蓋法律、資產管理、地產、教育等範圍,業務均在英國相關權威機構監管下開展。

媒體報道:作為傑出校友成就,新願景集團創始團隊獲劍橋大學官方專訪(點擊圖片查看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