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你最好別跟日本人談生意,因為日本人沒心思。
為什麼沒有心思?因為8月份是日本的夏休月,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那就是「盂蘭盆節」,中國叫「鬼節」,也就是日本的「清明節」。
沒有任何的法律明確規定8月份可以放長假,但是,日本社會長期以來以來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8月份人人都可以休假一星期左右,包括日本首相。而且放假時間一般還可以自己與單位協商,自由選擇。
日本人的這一暑假,一般在8月上旬或中旬進行,大致到20日前後結束。
整個暑假,大多數人會回老家掃墓祭祖,與親人團聚,與小學與中學同學歡娛,參加家鄉的節慶活動。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趁機帶家人出國旅遊。
8月的暑假,日本各地最熱鬧的是,放煙火。
從7月下旬開始到8月下旬,日本全國各地的煙火大會,超過了1000場,幾乎天天有幾十場煙火大會在各地舉行,數量之多,堪稱世界第一。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在夏天放煙火?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日本人燃放煙火的初衷。
日本歷史上第一場煙火大會,是在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7月舉辦的,地點在東京的隅田川——這是一條流經東京市中心的河流,類似於上海的蘇州河。
當年,以東京(時稱「江戶」)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和以大阪、京都為中心的關西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饑荒,饑荒導致死人,死人導致疫病的流行,最終有96萬人死於這一場饑荒和疫情。
為了祭祀死難的人們,驅散惡疫,當時統治日本的徳川吉宗將軍下令在隅田川舉行煙火大會。「隅田川花火大會」從那時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雖然斷斷續續,但是開創了日本夏天「風物詩」的熱鬧情景,也使得「煙火大會」就是憑弔死者的概念,深入人心。而這一概念,剛好與8月份的「盂蘭盆節」祭奠親人的習俗相吻合,因此,夏天放煙火,就成了日本一種傳統的文化,也是固定的節慶活動。

隅田川花火大會

日本人把「煙火」稱作為「花火」。從1978年開始,隅田川花火大會每年舉辦一次,舉辦的日期是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今年是7月29日,也是疫情之後相隔四年舉辦的大會,吸引了100多萬人的觀看。作為日本最古老的煙火大會,隅田川花火大會每次燃放的煙火總數是2萬發。
被稱為「東京兩大煙火大會」的另外一個煙火大會,是8月5日夜舉行的江戶川煙火大會,燃放1萬4000發,最高潮時,5秒鐘燃放1000發。

江戶川區煙火大會,演繹出富士山
8月份,東京都還有一場大規模的煙火大會,是新宿區的神宮外苑花火大會,在8月12日(星期六)晚19:30開始舉行,將燃放1萬發煙火。
京都作為日本的千年古都,特別重視傳統文化的演繹。不僅在盂蘭盆節的最後一天(8月16日),在5座山坡上點燃巨大的「大」字,送別前來相會的先祖靈魂,更是把五大煙火大會,全部集中在8月中旬前後舉行,以祭奠先祖,向先祖表達敬意。

京都的五山送別「大」字

京都煙火大會
日本各地的煙火大會各有特色,演繹的煙火也各有不同。譬如新潟縣長岡花火大會是為了祭奠二戰期間遭美軍空襲而死的人們,同時祈禱世界和平而每年舉辦的,為此,長岡煙火大會每年會燃放特別巨大的「白菊」煙火。而東京都江戶川區的煙火大會,每年都會演繹「富士山」煙火。

長岡煙火大會的「白菊」
因此,每年要變出新花樣,研發新煙火,這也使得煙火大會變成了日本花火師們的競技大會。因此,每年的煙火大會,催生了日本的煙火產業。自古以來,日本將製作煙火的匠人,稱為「花火師」,東京著名的花火師公司是江戶時代傳下來的「玉屋」和「鍵屋」,而全國最大的花火產業基地,是長野縣。

花火師們製作的煙火球
一般來說,燃放1萬發煙火的話,單是購置煙火的費用就需要3000萬日元(約150萬元)以上。那麼,每年舉辦煙火大會的錢從哪裡來?
主要是由當地企業贊助的,不足的部分由政府補助(市民稅金)。煙火大會由這些企業組成的「花火大會實行委員會」來組織實施,這不僅體現企業愛鄉的精神和回報社會的一種責任,同時也讓當地的市民多一份歡樂,給先祖多一份祭奠。
煙火大會不僅是一個節日活動,更是一個深深植根於日本社會的一種文化。這種深厚的文化背景,加上煙火所帶來的視覺和情感的震撼,使得每年的煙火大會,成為一個與朋友、家人或戀人相聚的好時機,也讓炎炎夏日,多了一份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