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節不僅是孩子們每年最期待的日子之一,也是許多童心未泯的「大朋友們」忘卻年齡的玩樂時間。但你知道嗎,在日本,傳統的兒童節並不在4月4日,而且一年竟然要過三次兒童節!這三次兒童節到底都是什麼時候,又是怎麼過的呢,本文就為你揭曉答案。
3月3日女兒節
在日本,第一次傳統的兒童節日是每年3月3日的女兒節,日文寫作「ひな祭り」。因為節日適逢桃花盛開的時節,所以又稱為「桃花節」,同時「桃」也與「逃」諧音,因此女兒節表達著祈求小女孩們無病無災、平安健康成長的美好祝願。

ひな祭り
女兒節最早的起源可回溯至日本的平安時代。那時,受到中國唐朝「上巳節」的「送厄船」與「流觴曲水」風俗的影響,人們會製作紙偶,意味著將疾病與災厄轉移到紙偶上,再放入河流送走。但「女兒節」的正式出現是1629年,最初是在皇宮內部,17世紀後半才逐漸在坊間流行起來。
女兒節風俗
人偶
女兒節這天,有女孩子的父母會在家中為女兒擺放階梯狀的陳列臺,在上面從上至下放置穿和服的人偶、櫻花盆景或是橘子,來慶祝女兒的健康成長。
這些人偶的擺放方式是十分講究的,一般來說,在特製的雛壇上,以三、五、七這樣的奇數層排列。頂層的金色屏風前兩座衣飾華麗的人偶分別是穿著衣冠束帶的天皇,以及穿著十二單衣的皇后。傳統的擺法從正面看是男右女左,而明治維新後流行的西式擺法從正面看則是男左女右。

女兒節擺放的雛壇

天皇和皇后的華麗人偶
除了頂層的天皇與皇后,往下的梯級依次是三位手執酒、酒杯及酒壺的女官、奏樂的五位樂童、左右兩位大臣(隨身,日語為「ずいじん、ずいしん」)、三位僕人、小型嫁妝傢俱及牛車、箱、轎子等,最後一級的左側會放置櫻花盆景,而右側會放置橘子的盆栽。
這些造型精巧的人偶和飾品,加上臺階,價錢都相當昂貴,有時會減少擺放的階數,但都會保持在奇數層。一些保存較好的娃娃會世代相傳,甚至有江戶時期流傳下來的娃娃,有時全部擺放出來數量驚人,十分壯觀,價值也難以估量。
通常在3月3日女兒節到來之前一兩週內的吉日就要開始準備人偶,但是據說一旦過完節就要趕緊把人偶收起來,否則會影響女兒未來的婚嫁。
應節料理
除了擺放人偶之外,這一天飲食上也有許多特別風俗,我們一起來細數一下吧!
白酒/甘酒:從前的飲品是桃花酒,因適逢桃花盛開,且據傳桃花有去晦氣、長精神的作用,江戶時代以後演變為喝白酒,而用「甘酒」,即甜米酒取代白酒是因為甜米酒度數低,小孩也可以喝。

甘酒
菱餅/雛霰:和人偶擺放在一起的應節料理除了白酒,還有一種綠、白、粉紅三色的小點心,稱為「菱餅」(ひしもち),三種顏色分別象徵「新芽、殘雪、桃花」,洋溢著新春的氣息。另一種和菱餅類似的小點心稱為「雛霰」(ひなあられ),由糯米或小塊麻糬炸制而成,在關東會在其中加入砂糖,在關西則會加入醬油和鹽調味。「雛霰」有粉紅、黃、綠、白四色,象徵一年四季,意味祈求女兒四季平安之意。

菱餅&雛霰
蛤蜊湯:在女兒節還會喝到蛤蜊湯,因蛤蜊的兩片緊密結合在一起,象徵女兒未來可以找到如意郎君,並對愛情專一。
散壽司:還有一種在女兒節可以吃到的應節料理是散壽司。是在壽司飯上加入蝦、生魚片等海鮮,再配上象徵視野寬廣的蓮藕、象徵健康勤勞工作的豆子,和綠葉、紅蘿蔔、蛋絲等製成的料理,這種色彩繽紛如同春暖花開的華麗食物,在古代是只有大型節日或喜悅之事發生時才會享用的料理,在女兒節則是一定會出現的喲~

散壽司
在女兒節這一天上門的客人也要送桃花,女孩的小玩具或是和果子和禮金作為禮物,回禮一般會在節慶後一週內寄出。
5月5日男孩節
農曆5月5日被稱為「端午の節句」,本來是端午節,在奈良·平安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自江戶時代起,端午節同時也是男孩節,明治維新之後改為西曆5月5日慶祝。在這一天,人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和活動慶祝節日,是無論男孩女孩都可以過的兒童節。
鯉魚旗
在這一天,有兒子的家庭會在家門口懸掛鯉魚旗,寓意祈求男孩健康成長、有所成就。鯉魚象徵男孩節,源自中國「魚躍龍門」的典故。江戶德川幕府時代,將軍家若有男孩誕生,會在門前懸掛馬印或錦旗,這樣的儀式慢慢流傳至坊間,最終變成懸掛鯉魚旗,希望男孩奮發勇敢的風俗。


鯉魚旗
鯉魚旗一般以布或綢製成,內部中空,傳統鯉魚旗有黑色、紅和青藍三種顏色自上而下排列,黑色鯉魚代表父親、紅色鯉魚代表母親、青藍則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現在也加入了橙色或粉色等更多樣的顏色,有女兒的家庭也可以懸掛鯉魚旗。
武士頭盔
男孩節這一天,除了擺放鯉魚旗之外,還會在家裡擺放武士頭盔,稱為「兜」,具有祈禱保護兒童免於災禍的作用。時下很多人則會以摺紙製成武士頭盔來代替正式製作的兜,很輕便可愛。

兒童節武士頭盔

摺紙武士頭盔
粽子&柏餅
和女兒節一樣,男孩節也有自己的應節料理。因為本來是端午節,所以會食用粽子。在中國為了粽子是為了避免供奉給屈原的食物被惡龍吃掉,因此粽子也有避免厄運和驅邪的意味。和中國習慣吃的三角形粽子不同,日本兒童節吃的粽子為長錐形,並且多是甜味。另一方面,關東地區在男孩節則習慣食用柏餅,這是一種以橡樹葉包裹的甜豆沙餡點心。因柏樹的老葉會在新芽長出後才落,因此柏餅也有繁衍生息之意。

男孩節的粽子

柏餅
菖蒲浴
男孩節這一天泡澡也有講究,要在洗澡水中特別加入菖蒲。這也是因為據說菖蒲可以祛除災厄,洗菖蒲浴之後就會無病無災。快到5月5日時,商場會開始售賣菖蒲,網上甚至能找到菖蒲味的入浴劑!

菖蒲浴
兒童節的活動
除了生活上的風俗之外,在5月,日本全國還會舉辦兒童相關的活動。比如在東京晴空塔附近會舉辦鯉魚旗祭典,無數的鯉魚旗會被懸掛在晴空塔的各個地方。

東京晴空塔下的鯉魚旗
在兒童節還會舉行春日部的巨大風箏比賽(大凧あげ祭り)!每年5月,在江戶川的河堤邊,人們就會帶著提前幾個月精心設計製作的巨型風箏前來參加比賽,賽事非常激烈,也會吸引很多的遊人前來觀賞。在5月3日至5日這幾天放風箏也是為了祈禱孩童能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長。

2019年「令和元年」的大風箏
除了鯉魚旗祭典、風箏比賽外,還會有小演員的狂言表演會這樣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活動。在很多兒童遊樂場(こどもの國)也會舉辦兒童節的特別活動和進行一些演出,很適合親子一起前去遊玩。
七五三兒童節
日本的第三次兒童節是七五三兒童節(しちごさん),在11月15日。據聞「七五三節」最早源於室町時代,到了江戶時代逐漸成型。過去,由於醫療和生活條件的不足,三歲以下孩童的存活率很低,所以日本人認為小孩能平安地度過三、五、七歲是非常關鍵的。
日本信奉神道教,其中的一個習俗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的30至100天內需至神社參拜保護神。孩子未滿七歲之前,仍被視為神佛的子弟,父母只是代替神佛照看孩子而已。因此在此之前,每年的11月15日,滿三歲的男孩女孩,滿五歲的男孩和滿七歲的女孩都會在父母的帶領下前去神社還願,感謝神明的保佑,和祈福兒童的順利成長。

在神社參拜
參拜
在七五三這天去參拜時的服飾是一個關鍵。滿三歲的女孩身著正裝振袖和服,系伊達締,戴頭簪,手拿錢包,腳穿襪及草履。五歲的男孩則會穿與成年男子一樣的羽織紋飾和服,著裙,手拿扇子,腳穿襪及草履,除了穿和服外也可以穿西服。七歲女孩的服裝則較為複雜,在正式的和服和配飾外,需要像成年女子那樣開始束腰帶。

七五三的男女童著裝
千歲糖
參拜過後,這一天,孩子們還會吃到千歲糖(ちとせあめ)。這是一種細棍狀的糖果,通常裝在繪有仙鶴與烏龜的好看袋子裡,現在的紙袋上也會出現其他各式各樣的可愛圖案。因為仙鶴與烏龜都象徵長壽,千歲糖也就代表著父母對兒女健康長久一生的祈願。


千歲糖
七五三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公休假日,父母們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慶祝節日,也會一起拍攝照片及出去旅遊,是全家可以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看了日本這三次具有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又活動多樣的華麗兒童節,你是不是也很想參與到其中去呢,兒童節的時候就好好慶祝一下吧,在此也祝願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兒童節快樂,能夠健康平安,無憂無慮地玩耍!
曹雅琦 / text & edit
Google /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