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周杰倫紛紛”入坑”5000萬鎊虛擬作品? 佳士得拍賣師: 小傻瓜們開心就好!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網路社交平臺看到過這組畫風的圖片:

(圖:FWENCLUB )

(圖:FWENCLUB )

明亮的色彩,差不多的人物五官和表情,不同場景和服裝…

這是西班牙著名漫畫家霍安·科內拉(Joan Cornellà)首個 NFT作品《MOAR》,4月初開始公開銷售,銷量一週就超過了許多其他熱門NFT產品。

NFT是什麼?

NFT(Non-Fungible Token), 又叫非同質化代幣。

它是一種儲存在區塊鏈(數位賬本)上的資料單位,可以代表藝術品等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因此能夠很好地保護藝術品的著作權。相比之下,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是可替代的代幣,而NFT是獨有的。

(圖:金融時報)

這幅作品全名叫《MOAR by Joan Cornellà》,背景是建立在元宇宙的「MOAR」大廈裡。

該大廈居住著5555個生物,包括人類、喪屍、電子人等不明物種,由於外星人入侵,他們被困在這棟樓裡,只好和平共存。

這棟大廈內還設有商店、遊戲以及虛擬展覽,將於今年5、6、7月及11月陸續推出。

《MOAR》其實是借用「more」拼錯的諧音梗;不得不說以黑色諷刺著稱的Joan Cornellà真會玩~

(圖:FWENCLUB )

(圖:FWENCLUB )

這棟大廈裡每一個小窗口中的圖像都是獨一無二的。

由藝術家Joan Cornellà用180種不同的特徵手繪而成,這些生物的靈魂以區塊鏈ERC-721鑄造成NFT。

你還可去官網玩小遊戲,戳按鈕建立元宇宙大廈:

網頁連結:

http://Joancornellà.fwenclub.com

圖:FWENCLUB

圖:FWENCLUB

你也可以挑戰「笑臉人大戰殭屍jpg.」

圖:FWENCLUB (SEIBWOZ)

圖:FWENCLUB (《SEIBWOZ》)

這些頭像非常有限,其中74%即4110個向公眾開放,21%即1166個給予優先獲得的白名單等,剩餘5%則留給團隊自己。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圖:FWENCLUB

其中有50個屬最罕見傳奇藝術作品,包括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周杰倫的《青蜂俠》等影壇著名形象。

(圖:谷歌)

(圖:谷歌)

圈哥發現了一個小秘密:藝術就是一套表情走天下?

藝術家Joan Cornellà早就以黑色幽默漫畫出名,他曾在上海、香港、倫敦、紐約都舉辦過藝術展。

(Joan Cornellà與作品合影,圖:hyperbeast)

(圖:timeout)

(圖:timeout)

他的作品線條簡潔,色彩明快,漫畫人物具有一副標誌性的表情,似笑非笑、眉頭半皺,有人說這是新時代後浪青年的內心寫照。

(圖:Artsy)

(圖:Artsy)

作者自己一句話就是評價:笑不出來。

「我認為我們都在不幸中大笑。我們都由大笑、因某人或某事而大笑之中獲得啟發。不管是否帶有同情,這經常都伴隨著殘忍。因此,如果我創作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相信我笑不出來。」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你絕不希望他的作品發生在真實世界中,但它們卻比現實世界更具有一種深刻的真切感。

在對現實殘忍毫不諱避的諷刺前,定格笑容凸顯出生活表面的虛偽與無力。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比如,張口就是一個地獄笑話(指玩笑建立在他人或自己的痛處之上,如歧視、殘疾、死亡)

有心理學教授對認為,「當某事物的發生與個人認知不符合的時候,會產生‘個體失諧(出乎意料)’的困境,必須經由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此事物,才能達到幽默理解。」

圈哥相信,看完Joan Cornellà的漫畫,你的幽默理解能力一定指數級上漲 :)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圖:Joan Cornellà官網)

本次拍賣屬於Joan Cornellà與數位及實體收藏品創作平臺FWENCLUB強強聯手共創。

如同Bored Ape Yacht Club、CryptoPunk等著名系列一樣,藝術作品以NFT形式公開發行。

就連從未開設個人社交賬號的周星馳「星爺」,也破天荒加持Discord社群,與全球粉絲進行AMA互動問答(Ask Me Anything)。

圖:Tatler

圖:Tatler

在談及NFT這個熱門話題,星爺表示他所拍的電影「某種程度上都是一個元宇宙的概念」,而結合NFT、區塊鏈技術的元宇宙「是一種新的模式」。

他認為,無論是對於藝術家還是創作者而言,NFT有認證版權「是一件好事,很有意義」。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相信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都是一頭霧水,圈哥在做了很多功課之後,整理了幾個知識點~ 快快拿出小本本記下來!

既然NFT是無實物數字作品,那買它有什麼意義?

NFT作品可以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象徵,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看見同樣的NFT。

由於其獨特的數字檔案儲存在區塊鏈網路上,所有權的任何更改都由全球網路驗證並公開登入。

這些NFT作品可以用來投資,等其升值轉手,賺取差價。

(圖:OpenSea官網,Aukvi作品)

(圖:OpenSea官網,Aukvi作品)

數字作品可以隨意下載,為什麼還需要購買NFT?

NFT雖然不能解決無版權傳播的問題,但它賦予了很容易就能被廣泛傳播的數字藝術以稀缺性,可以將作品標記「唯一」,然後對這種製造出來的稀缺進行交易。

舉個栗子:即使一個作品發行100份,但每一份作品都有唯一的編號,比如從1到100,每個人的也都是不一樣的。

(圖:BBC)

(圖:BBC)

NFT為什麼值這麼多錢?

藝術品本身帶有高價值:創作者把具有藝術價值的數字作品鑄造成NFT,這個NFT才具有了價值。

(佳士得拍賣行以5000 萬英鎊的價格出售了數字藝術家 Beeple 的 NFT作品,創下了數字藝術的新紀錄;圖:BBC)

「NFT是作為地位象徵兼投資的藝術,被包裝於主流外殼中。」

(圖:衛報)

(圖:衛報)

NFT是經濟泡沫嗎?

既然是虛擬作品,那麼NFT作品會是經濟泡沫嗎?

NFT界頂流藝術家Beeple(就是上文作品被拍賣到5000萬英鎊的作者)在接受BBC採訪時稱:

「老實說,我確實認為會有經濟泡沫。我認為我們現在可能就處於那個泡沫中。」

據悉,Beeple(真名叫Mike Winkelmann)在紐約傑克·漢利畫廊舉辦了他的首次畫廊個人展——「不確定的未來」。

儘管這次展覽的每件藝術品都在區塊鏈上註冊,但是作品全都是傳統的繪畫和版畫,而非NFT藝術。

(圖:Mike Winkelmann)

(圖:Mike Winkelmann)

蘇富比拍賣行也做出了一次新嘗試,以拉近加密貨幣和藝術的距離。

(「藝術歷史框架能夠幫助擴大NFT市場嗎?」,圖:紐約時報)

雖然有很多人追趕NFT潮流,但前佳士得拍賣師查爾斯·奧爾索普(Charles Allsopp)卻表示,購買NFT的概念「毫無意義」。

「買一些不存在的東西的想法很奇怪……我認為投資它的人都是小傻瓜,不過我希望他們別賠錢。

(圖:BBC)

(圖:BBC)

雖然NFT可以保護版權,在藝術市場帶來超高價值,但仍然面臨著各種風險。

比如,「聊猿潛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近日Instagram賬戶遭到駭客襲擊,損失了接近300萬美元。

(圖:彭博社)

(圖:彭博社)

這早已不是無聊猿系列第一次被黑了,實際上週杰倫在愚人節當天就在Instagram發帖稱自己的猿猴作品被盜。

去年12月,紐約藝術品經銷商託德·克萊默(Todd Kramer)也在Twitter上說自己被駭客入侵損失了220萬美元,他的「All my apes gone「一時成為了NFT懷疑論者人士的笑料。

(圖:周杰倫社交媒體)

(圖:周杰倫社交媒體)

不可否認,NFT是數字市場的熱門領域,但對於其是風口還是泡沫的討論,一直持續不斷。

畢竟,曾經獲得超高交易量的Twitter創始人首條推文做成的NFT,不到一年時間就掉價了一萬倍……

(圖:福布斯)

(圖:福布斯)

針對NFT的安全問題,《金融時報》也撰寫了特別報道,對於數字資產存在哪些風險、在何處持有資產、以及安全替代方案等進行了建議。

(圖:金融時報)

(圖:金融時報)

不過,除了版權的安全隱患和投資的經濟風險,對於NFT與藝術之間難以界定的關係,有關它的討論也豐富起來。

比如《衛報》就發文表示,NFT真的是藝術嗎?

(圖:衛報)

(圖:衛報)

甚至有許多父母給還在幼稚園的孩子購買NFT藝術作品。

(圖:紐約時報)

(圖:紐約時報)

總之圈哥認為,從數字藝術創作的角度出發,NFT確實是一個新興代表,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搜搜看看。

但是作為交易性金融產品,大家一定注意安全!

但是作為交易性金融產品,大家一定注意安全!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哦~

(英倫圈綜編,編輯:粥粥&桃桃,參考來源:BBC、衛報、彭博社、紐約時報、金融時報、opensea、artsy、timeout、維基百科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

點亮「收藏」「點贊」「再看」三連~願5月疫情結束!

分享

分享

點贊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