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菲律賓人衝你撅嘴,千萬別瞎誤會

如果你在菲律賓街頭問路,難免會被當地人搞懵逼。

因為你期待一個回答,或是一個貼心的指引,而他們往往只是撅起雙唇,不發一言,讓你在突然的悸動中滿腦子幻想,並偷偷納悶是哪句話讓對方大膽傳情。

這不是什麼罕見現象,你在菲律賓問十次路九次都是這個待遇,還有一次是對方跟你一樣是個老外。

以至於不少外地旅客搞不清狀況,認為問路在這片地兒上就是心知肚明的調情術語。面對突兀的雙唇只能臉紅心跳,搞不清是該含糊過去還是抓住什麼機遇。

早年我去菲律賓旅遊的時候遇到了這種情況,只不過我臉皮子厚,直接還了飛吻回去,沒成想對方被嚇到後退一步,看我的樣子倒像是看個傻逼。

當然,很多外國人也從這一行為中解讀出不一樣的含義,認為撅嘴是種冒犯,往小了說是不尊重他人,往大了上升就是排外情緒。

事實上,這種揣測還真是冤枉人

事實上,這種揣測還真是冤枉人。

在菲律賓,撅嘴指路或者是指人是極其常見的交流方式,學界普遍稱之為Lip-pointing,在本地則叫做Nguso,由其「鼻子/嘴唇」的本意,引申成指代撅嘴指示方向的動作。

在Tik Tok上,關於Nguso的視訊有400萬個

一位Quora使用者在討論Nguso的話題中稱,菲律賓兒童從小就被教導,用手指指點點是非常不禮貌的,因此他們選擇嘴唇來充當指路明燈。

人的面部有40餘塊肌肉,可以組合出一萬多種面部表情傳達資訊。因此從技術上來說,用面部來指位置就像拿沃爾特PPK開槍生火,不在垂直領域,但也能頂。

而撅嘴指路在面部調動上主要分為三步,即挑高眉毛,抬高下巴,雙唇朝著指向的終端嘟起。部分情況下,這個動作可能還會伴隨著無明確意義的短促聲音。

對於不常使用這種傳信方式的人來說,撅嘴指路可能造成資訊理解上的偏差。但對土生土長的菲律賓人而言,每一條努起的面部肌肉都是通向唯一答案的已知條件,是明確無誤的指向旗。

之前就有這麼一新聞,說是北薩馬省一男子讓兒子給他取錢包,他只用嘴唇簡單指了個方位,兒子就成功定位到100米開外的自家臥室,在梳妝檯上找到了這次無聲對決的戰利品。

撅嘴指路的風俗不光是菲律賓獨有

撅嘴指路的風俗不光是菲律賓獨有。

芝加哥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東南亞、澳大利亞,非洲及南美的文化中,用嘴唇傳遞資訊的現象都非常普遍,且主要在當地的原住民聚集地區盛行。

哥倫比亞也這樣

哥倫比亞也這樣

至於這種風俗的產生原因,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說法。

有的觀點認為,上述國家大都被歐美殖過民,英文中常用於指路的「there」一詞在本土紮根變異,最終演化成撅嘴的形態,進口轉外銷,成為當地的風俗一景。

Local版「OVER THERE」,帶響兒,不信你聽

也有學者從更久遠的人文歷史層面解釋說,在人類祖先還沒有發明語言時,他們就使用各種各樣的手勢和表情來傳達資訊。

「用非語言交流的方式在一些地區被保留,」菲律賓教育部學者羅納德·文森特·R·薩爾瓦稱,「它不僅僅是指一個方向,背後也隱藏著圖像學與運動學的邏輯。」

而在菲律賓地區,非語言交流的習慣也可以在諸多風俗中得到證明。

比如當本地人表示驚訝時,他可能不會直接提出你說了什麼,而是大張嘴巴進行無聲詢問;在餐館點菜時,當地人也會發出「嘶嘶」的音節來吸引服務人員的注意。

不過,如果你在當地真準備入鄉隨俗、撅嘴指人,還需要注意裡面微妙的層級關係。

「用嘴唇指路多發生在長輩對晚輩或者同齡人之間,如果是年輕人把它用在長輩身上,也是一種粗魯的表現。」

下回再看到有人朝你撅著嘴別急著澎湃,先掰扯清對方到底是指路還是送上真心。

不過實在想不明白的可以學我,大膽一點,先飛吻回去。

微博:@beebee-星球 知乎:beebee

beebee beebee星球 beebee公園

相關文章

海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海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春暖花開的日子,總會想起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的日子,總會想起一個詩人,他在春暖花開的日子出生,也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