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米桶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製作-七
封面圖:hket香港經濟日報
就在明天下午,東京都的武道館會舉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現在,已有兩萬警力戒備森嚴,東京都裡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嚴格排查每一寸土地,維護安全力求滴水不漏。
如此緊張,是因為21日曾有一老者以自焚抗議安倍國葬。25日,山梨縣自民黨部又發現縱火行跡,還有某地自民黨聯合會大樓遭人丟置燃燒器。種種跡象,都給明日增添疑雲。
用安倍的遺骨,換來的這場外交大秀,是機會,還是挑戰,且待我們仔細看來。

圖:Shutterstock
國葬反對!
▼
今年7月8日,在奈良賣力輔選的安倍,遭人從背後開槍,隨後送醫不治。
而兇手山上徹也,犯案後一人做事一人當,坦言是因被「統一教」害慘到家破人散,意圖報復,才選到安倍下手。
67歲的安倍晉三就這樣成為槍下亡魂,日本槍擊案少之又少,這樣的結局,對於一個還帶著隨身護衛的前首相來說,一時間讓世人都難以釋懷。

安倍與邪教組織統一教的關係
至今都未明朗
圖:新聞大白話
日本人辦喪事一向是不會拖很久的,按照日本佛教的傳統,安倍死後5天,就於7月12號安排在東京淨土宗的名剎-增上寺舉辦了葬禮併火化。那一天,錢也花掉不少,靈車也在東京繞行,民眾也有夾道相送,政府高官也出面祭拜,天皇也派人致哀,外國官員有的也來參加。
這樣一場葬禮,已經算是國家級的體面。為什麼自民黨還是覺得不知足,兩天後就決定果斷增加場次,要花2.5億日元為他舉辦「國葬2.0」版本,時間定在9月27號。隨後幾周內,又提高國葬預算,一口氣追加到16億日元。

安倍葬禮1.0版本已經舉辦過了
圖:BBC中文
頂著朝野壓力也要辦國葬2.0,9月初,日相岸田文雄給出四大理由:
一. 安倍是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領袖。
二. 安倍制定的經濟政策,帶領日本經濟踏上覆興之路。
三. 成功舉辦東京奧運,安倍在內政和外交上頗有建樹。
四. 安倍在選舉中死於非命,為了展現政府不懼暴力,必要相挺到底。
這四個理由,完全避重就輕,根本沒有說服力。並且岸田絲毫沒有解釋兩點,一個是關於日本政客和統一教相互勾結的質疑,另一個是安倍經濟學刺激經濟的路線是否成功。
安倍生前政治醜聞纏身,過世後功過尚未明朗,民眾也漸漸失去耐心,認為這位前首相配不上一場國葬。

日本民眾反對國葬
圖:壹圖網
安倍不配國葬?
▼
英國和日本的兩場國葬,於民間觀感確有不同,英國民眾對伊莉莎白二世所表達的哀悼之情是真心實意,日本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安倍國葬,從頭開始就直面反對聲浪,隨著日期的臨近,抗議的態度更是一波一波高漲。
安倍的國葬,究竟有沒有法理依據,日本社會到現在都沒吵清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還是帝國時期,確實曾有明文規定的《國葬令》,表明日本天皇家族、於國家有大功勞者,死後可享受國葬。
展開一長串「享受國葬的立功者」名單,赫然可見一串軍國主義者的名字,包括東鄉平八郎、山本五十六等帝國戰爭販子。

在日本,國葬一直有著軍國主義的色彩
圖:左右視訊官方頻道
二戰戰敗後,日本社會改以和平為基本憲法,「大功臣享受國葬」待遇也因其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而一併割除。
唯一例外,只有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總設計師」-吉田茂。1967年10月,日本為吉田茂舉辦的國葬,成為日本政客最高讚譽的天花板。其餘名門政客,皆是政黨自謀經費去操辦。

1967年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國葬
圖:西日本新聞
對此,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給出一個精闢的答案。安倍無論從功績還是聲望,都沒有能夠到達「國葬」的標準,外交比不上吉田茂,經濟比不上中曾根康弘,唯一達標的,只有「他死的太慘了」!
當政客們看到一場血淋淋的暗殺,不免心生同悲。就算是馬後炮吧,來大辦葬禮,試圖表達出捍衛的心聲,給自己壯膽。

日本其實有很多「類國葬」的例子
圖:中野文庫
岸田文雄的野望
▼
死者對於自己怎麼辦葬禮自然是不會再發表意見,這樣的舉動,圖利者都是活著的人。
以吉田茂的國葬為例,安排在他去世後的第十天,出席外賓都是各國駐日使節,畢竟那時候只有十天,外國首腦大多是趕不到現場。反而讓葬禮的意義比較真實。
而安倍的遺體早已火化,拖了這麼久再辦一場。岸田的目的,是借安倍國葬為藉口,為自己打一場「葬禮外交戰」。

岸田文雄忙著接待
圖:日テレ News
國葬地點選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預計將有4300人出席,而最終實際出席者,估計6000人。
出席者除了日本國內官員,還有近1000人是海外政要,其中49人是現任或前任的首腦人物,還有近200個國際機構成員。為接待這些海外賓客,岸田政府要從國葬前三天,就開始忙著接待,收割「葬禮外交」的成果。

岸田文雄打的其實是外交牌
圖:日經中文網
難怪國葬預算會一口氣提高6倍,高達16億日幣,甚至可能還會更多,創下日本政客葬禮之最。面對這些國際政要兩三天的行程,僅僅維安費用就高達8億日幣,食宿和交通費用也要6億日幣。原本預估的2億日幣,僅僅夠付場地租金和鮮花布置等等。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英國媒體估算的花費為13億日幣。安倍國葬竟然比英女王還要巨大。

圖:Youtube

安倍國葬費用比英女王還高
圖:udn.com
更糟的是,已確定出席安倍國葬的發達國家「現任首腦」一個都沒有。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因風災而取消出席,美國只會派出副總統參加。而其餘如英法等國,出席者都是前任首腦。
就連日本天皇夫婦,都確定不會露臉安倍國葬,僅派出親王等級的王族前往致意。
比起英女王,安倍葬禮錢燒的更多,捧場的人又不夠大角色,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因風災而取消出席
圖:cbc
日本國內對安倍國葬的反對也不絕於耳。
我們先來看普通民眾反對國葬。8月初,日本時事社的民調就顯示,有47.3%的民眾反對安倍國葬。而到了9月21號,反對國葬的比例已高達60.8%。

圖:壹圖網
隨之而來的是岸田首相的支持率,也隨著強硬推動安倍國葬而一路下跌,落在40%,到達政壇生涯的最低點。

圖:newtalk
為了阻止岸田文雄的國葬計劃,大批人群走上街頭展開抗議。21日,東京街頭湧上萬人,冒著颱風表達心聲。更有激進者去政府門前自焚抗議,凸顯出這段時間,東京的安全令人憂心。

圖:tokyo-np

緊張氣氛瀰漫在東京
圖:Yahoo News
安倍國葬在法理上的不確定,還引發了一個尷尬的狀況,就是日本各地的態度。「1都1道2府43縣」組成的日本眾多地方單位,擁有非常多的自治權,因此他們要不要配合國葬,岸田文雄說了不算。
以東京都的23個區為例,明確表示會降半旗致哀的區,僅有4個。不打算配合降半旗的,有11個。還有8個區正在考慮中。

東京都內23個區,對安倍國葬降半旗都有爭議
圖:NHK News
麻煩的是還有許多日本政治人物,包括幾位前首相,都以國葬缺乏民眾支持為理由,拒絕出席。
國民反對和法理不容,是日本地方普遍不樂見這次安倍國葬的理由。地方頻頻開炮,無奈岸田文雄聽不進去。
民眾對安倍遇刺的哀悼已經消退,轉而因對現實的不滿,竟然開始同情刺殺安倍的兇手。雖然無可扭轉山上冷血殺人的罪行,但有不少人捐款捐物給獄中的山上徹也,還幫他過了生日。


有人甚至以「自焚」表達抗議
圖:hket
國葬2.0登場
▼
瀰漫在東京的緊張氣氛,不亞於一場奧運會開幕式或天皇登基。
明天午後,已經去世兩個月的安倍,還會經歷一場奇幻的旅程。他骨灰還要再從家裡取出來,再搭一次靈車,再過一次禮堂,再聽一次悼詞,再受一次哀悼,再被獻一次鮮花,再聽一輪禮炮。
事已至此,日本政府就算再頭疼也要辦下去。

安倍國葬流程圖
圖: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