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但凡你走進便利店,大概率都會見到日本烏龍茶飲料的身影。
但是,假如你在日本的便利店買同樣的產品,你會發現一個讓人錯愕的事實,為什麼日本的烏龍茶飲料後面都寫著「福建省」?

△來源:微博@Vetrax囂張衛視

福建省推獎
我在國內也經歷過同樣的錯愕,誰能知道,狠狠心在進口超市買到的日本烏龍茶,結果看到包裝上寫著——福建。
「福建省推獎」、「福建省產茶葉使用」幾個大字,彷彿是在明晃晃地嘲笑我想要在飲料上消費升級的那一點點努力。

△來源:微博@遲睡晚起的NanNan醬
一向以嚴謹、謙虛、匠心著稱的日本人,毫不避諱將「特級茶葉」打在包裝的顯眼位置,表示出他們對福建茶葉的認可。
如果只是一家兩家也就算了,最後你發現,在日本,不論是伊藤園、三得利、三佳麗這樣的瓶裝烏龍茶飲料,還是OSK油切黑烏龍茶茶包,它們的原料都是來自福建的烏龍茶,似乎買回「進口」的國產烏龍茶就不是一件烏龍的事兒了,只能說明——日本人對福建烏龍茶愛得深沉。


日本の烏龍之愛
常年看日劇的朋友,不免會因為烏龍茶太太太過經常出鏡而發出一個疑問:日本人怎麼這麼愛烏龍茶?
例如《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叔從烤肉到擔擔麵,吃遍了大街小巷種種美食,但不變的烏龍茶卻陪五郎叔整整吃了八季。哪一集沒有烏龍茶,彈幕都覺得不香了。

△鐵打的烏龍,流水的菜餚|來源:B站《孤獨的美食家》
《數碼寶貝》裡光子郎也是愛喝烏龍茶的設定。

而自動販賣機裡被快速消耗的烏龍茶,更是會讓在日本的外國人驚訝:烏龍茶,難道是日本朋友的「肥宅快樂水」嗎?

△來源:微博@Takesita_竹下咲
當然不是,因為烏龍茶,被日本人稱為「美容茶」、「健美茶」。
在日本,三臺自動售貨機,就有兩臺半賣的是烏龍茶和綠茶。綠茶與烏龍茶都是發酵程度不高,從而保留有較多的茶多酚類物質,但為什麼烏龍茶被他們貼上美容減肥的功效,就必須得提到昭和女神山口百惠。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也就是烏龍茶剛剛進入日本市場時期),山口百惠在電視節目上說常喝烏龍茶是她減肥美容的心得後,愛美的日本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就將烏龍茶作為大快朵頤的救贖。
根據研究,烏龍茶中的一些成分確實能抑制血液中膽固醇及脂肪的吸收,但要說它能溶解脂肪、瘦身可就太高估它的作用了,科學瘦身肯定不是喝喝茶這麼簡單。
而山口百惠的帶貨能力太過驚人,喝茶減肥這種方式也太過輕鬆,以至於人們對烏龍茶產生了信仰:彷彿只要來上一杯,就可以在大快朵頤的時候穿上足以抵禦脂肪的盔甲。
於是在日本,一杯無糖烏龍下飯or飯後烏龍茶的就餐習慣深入人心。

△腦洞大開的日本人甚至研發了肉片烏龍茶湯鍋這樣的料理|來源:微博@SEKI大王吉祥
「福建烏龍茶就是高級好茶」的認知,則要歸功於日本飲料廠商三得利。
首先日本雖然早就引進了茶葉與茶文化,京都的綠茶也早已成為了當地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日本一直沒有烏龍茶。
在日本,伊藤園在1980年最早推出了罐裝烏龍茶,但對原料茶葉來自中國沒有做過多的標識,而三得利一開始就在品牌戰略上打起了中國牌,並且持續了30多年。
不僅宣傳文案突出中國,三得利的廣告還多次來到中國取景拍攝,甚至找中國的素人及明星拍攝廣告。通過一系列中國元素,加深了烏龍茶來自中國尤其是福建的印象。

△三得利在武夷山拍攝的廣告
加上烏龍茶口味甘鮮,香氣清澈,也十分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偏好,福建烏龍茶就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品質代表。
只是可能廣告太到位了,以至於日本友人一聽到福建,就會條件反射回一句:「あ〜烏龍茶?」
福建人表示:納尼???

△來源:微博@a_k_i

烏龍茶出口大省
不怪有的福建人不知道烏龍茶,只是產茶大省福建的茶實在是太多了。
根據加工工藝分類,在中國有綠、紅、黃、白、黑、青六大茶類,區別就在於發酵程度不同。
綠茶几乎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的發酵程度略高於白茶,烏龍茶半路殺青讓發酵停止,紅茶則讓酶徹底放縱完成了高度的發酵,而黑茶的發酵更加入了來自微生物的神秘力量,讓發酵過程走到了圓滿。

△來源:知乎@茶知
福建地貌以丘陵為主,河谷穿插,加上溫暖溼潤的氣候,以及紅壤、黃壤分佈廣泛,這些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因素,都是茶葉生長的絕佳條件。

△福建茶園|來源:新華網
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福建的茗茶種類涵蓋了烏龍茶、紅茶、白茶、綠茶、花茶五大類三十多個茶種。
福建不僅茶葉品種多、名品多、產量也大。
福建一個省就貢獻了全國近八成的烏龍茶產量,同時還是烏龍茶最大的出口省份。據中國海關資料,2019年中國烏龍茶的出口量為1.8萬噸,其中福建出口的烏龍茶就達到1.3萬噸,佔福建茶葉出口總量的54.21%。
日本,則是福建烏龍茶出口的最大客戶之一。自從1976年福建廈門首次出口3噸烏龍茶到日本,並以獨特的韻味贏得日本消費者的喜愛後,日本向福建購買烏龍茶的數量就開始逐年增長。
在這樣的資料面前,誰能不感慨一句:福建真乃產茶大戶呢?
不過雖然起源於福建,但發展至今,中國烏龍茶已形成了四大產區:
閩南烏龍,代表包括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等;
閩北烏龍,代表包括武夷水仙、大紅袍等;
廣東烏龍,以鳳凰單樅等為代表;
台灣烏龍,則有凍頂烏龍、白毫烏龍等。
閩北水仙條索肥壯結實,帶有蘭花的清香;閩南鐵觀音茶條圓結,色澤偏綠,香氣濃郁,回甘悠久;廣東鳳凰單樅茶條肥大,醇厚爽口,耐沖泡;台灣白毫烏龍,茶芽白毫顯著,滋味醇滑甘爽,帶有熟果香和蜜香……不同種類的烏龍茶,在形態與口味上都產生了差異。

△鳳凰單樅
至於為什麼至今「福建省」依然是烏龍茶的品質保證呢?
首先,烏龍茶的前身是福建最早的貢茶——北苑茶。福建建甌北苑地區自唐末起就開始產茶了,宋朝之後產量擴大,並逐漸採用半發酵製法。
到了清雍正年間,閩南安溪一位叫蘇龍的茶農,從建甌移植了茶種,並仿照武夷山茶的製法,改進工藝製作成一種新茶,加工後的茶葉色澤烏黑,條索粗大,加上衝泡後的形態看起來如同烏龍入水,一來二去也就得到了「烏龍茶」這麼個霸氣中又帶有一點呆萌的名字。
而福建也是大部分烏龍茶茶樹的源頭,例如鐵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等閩南烏龍茶名品均發源於安溪;大紅袍、肉桂、水仙等閩北名樅發源於武夷山地區;海峽對岸的台灣則引進閩北矮腳烏龍培植成青心烏龍,引進安溪鐵觀音培植成了木柵鐵觀音等等。
可以說在硬體條件上,福建的土壤種植出來的茶樹品種在製作烏龍茶上有先天優勢,在軟體上,作為烏龍茶起源地的福建擁有極為悠久的製茶歷史和製茶經驗。
有些網友在發現家裡自備的福建烏龍茶泡出來和便利店的烏龍茶飲料味道差不多後,已經決定以後自己泡茶了。

△武夷巖茶就屬於烏龍茶啊朋友|來源:微博@chloe依咻
講究的小夥伴則掏出了工夫茶具,表示:你知道烏龍茶要怎麼泡嗎?
你問小通啊,小通一般等別人泡

參考資料:
[1]智研諮詢.2019年中國烏龍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產量波動幅度較大[EB/OL].智研諮詢,2020-07-20.
[2]36氪.國潮怎麼做,得和日本三得利學習[EB/OL].36氪,2019-12-15.
[3]陳春煉.烏龍茶香飄日本[J].廣東茶業,2004,2:22-23.
[4]湯鳴紹.福建烏龍茶產品名稱的由來與界定[J].福建茶葉,2006,2:47.
[5]十三夷.六大茶類的發酵程度詳解[EB/OL].茶知武夷,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