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旭玲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製作-七
封面圖:Shutterstock
伊拉克所在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即兩河流域,歷來是中東的農業和文明中心,同時又坐享巨量的油氣資源,本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
但在過去數十年中,伊拉克戰亂不斷,薩達姆的統治、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美伊戰爭、ISIS禍亂,無數伊拉克人家破人亡,漂泊異鄉。目前,伊拉克雖維持著表面的和平,但軟弱無力的政府和按教派分割的社會,要在廢墟上重建起一個團結富裕的國家,非常難。


在對抗恐怖分子的過程中被摧毀的北方城市摩蘇爾
圖:本文作者 劉旭玲
在伊拉克眾多群體中,學生群體是頗為獨特的,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檔案,伊拉克曾擁有中東地區最好的教育系統,文盲極少,小學入學率高達100%。但在海灣戰爭後,由於缺乏資金、教育系統的政治化、戰爭中的流離失所、人身安全威脅以及腐敗,伊拉克教育系統開始走下坡路。
與以前相比,文盲越來越普遍,農村人口的文盲率逐漸升至39%。2003年美國入侵使這一狀況進一步惡化,聯合國數字表明,2000年至2008年期間,15至24歲的伊拉克人的識字率略從84.8%降至82.4%。

在戰爭中遭到轟炸的摩蘇爾大學圖書館
在這一教育系統中,大學生無疑處於高等教育一檔,目前伊拉克有85萬大學生、35所公立大學和45所私立大學,大學生數量還在逐年增加。這些大學生在伊拉克算得上是頗為幸運的人群,但他們的處境卻頗為尷尬,大學畢業後,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伊拉克排名第二的摩蘇爾大學
伊拉克的失業率從2000年的9%上升到2022年的13.74%。之前的2017年就有超過4.5萬名大學和技術資格學院的畢業生遭受失業之苦,這之後的境況無疑更加惡化了。

伊拉克 1991-2022 年失業率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6位來自伊拉克不同城市的大學生和畢業生和我分享了他們對伊拉克教育和未來的看法,他們來自:巴格達(中部),提克里特(北部)和巴士拉(南部)。
我在巴格達意外參加了一場畢業典禮,在畢業典禮上我遇到了瑪麗安,她是巴格達大學環境工程系的畢業生。我主動和她說話是因為她看起來很活潑,似乎對今日的成就十分滿意,但當我問她關於未來的打算的時候,瑪麗安顯得不那麼樂觀,因為她還沒有找到工作,也不知道在未來能不能找到。
另一位來自巴格達大學傳媒系的也是如此,他活躍於學校的各類部門,自己還組織了一個廣播站,每日尋找有趣的話題,採訪有趣的人。他告訴我他的激情就是做廣播站和自媒體,但和瑪麗安一樣,他也不清楚在畢業後能否靠這樣的工作賺錢養家。

巴格達大學官網
他們兩位都告訴我他們身邊的大多數朋友都上了大學,因為大家一開始都認為上大學能增長知識並帶來更多工作機會,但事實並非如此,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政府也無法分配工作。兩人一致認為要想在伊拉克生活、工作,上醫學院是唯一的出路,因為畢業生可以進入公立或私立醫院工作,不會像其他專業的學生一樣面臨失業的問題。
來自北部提克里特的兩位畢業生與上兩位看法相似,她們中的一位曾前往約旦求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工作,目前在一家實驗室做牙齒模具;另一位目前還在大學學習IT,她給我看了許多她設計的網站,並告訴我她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
她們也認為目前伊拉克的就業情況不好,學醫是才是唯一的出路,對於伊拉克的未來,兩人也認為情況不太樂觀,伊拉克的發展不一定會越變越好。

提克里特
圖:wiki

伊拉克主要城市
來自南部城市巴士拉的一對姐妹則有些許不同的觀點。姐姐剛從巴士拉大學的教育系畢業,想成為當地的一名老師,但無奈目前當地並無空缺教師職位,她的父母不同意她去別的城市工作,只好在家待業。
妹妹是醫學院的本科生,想要在畢業後進入藥店工作,她告訴我從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工作都不會太難找,只是待遇很一般。
這對姐妹告訴我她們的一些朋友選擇不去上大學,並且認為目前在伊拉克最好的工作都來自於石油公司,因為伊拉克的油田大部分在南部,所以許多南方家庭的主要收入也來源於伊拉克境內的外國石油公司。
但談到關於國家的未來和找到工作的幾率,她們也和別的伊拉克學生一樣,認為年輕人在伊拉克沒有未來,因為政府無法為他們提供工作,畢業後學生只能靠自己。

巴士拉大學
圖:巴士拉大學官網

伊拉克南部聖城卡爾巴拉
圖:本文作者 劉旭玲
南方的什葉穆斯林、北方的遜尼穆斯林和庫爾德地區時有糾紛,雖名義上還是在伊拉克中央政府管轄之下,但庫爾德地區卻擁有極大的自治權。
在高度自治的情況下,庫爾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和教育都與伊拉克大部分地區不同。庫爾德斯坦地區的經濟以石油工業、農業和旅遊業為主,庫爾德地區的首府埃爾比勒還在2014年被阿拉伯旅遊理事會稱為旅遊之都。由於該地區的相對安全與和平以及更多的經濟自由和市場導向政策,與伊拉克其他地區相比,它的經濟要發達得多。

庫爾德人
圖:Shutterstock

庫爾德人聚居於伊拉克北部
庫爾德自治區共有約4萬名學生在11所公立大學,2所公立技術學院,以及8所私立大學就讀。與伊拉克其他地區的大學相比,庫爾德地區的大學通常擁有更好的實驗室、圖書館和IT基礎設施。它們還邀請國際專家和學者,主辦國際高等教育會議,並經常參加教師和學生交流項目。
在過去的十年裡,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僑民回到了庫爾德地區。

庫爾德地區某所大學的實驗室
圖:網路
伊拉克的失業率與經濟政治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首先,伊拉克在過去三十年中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和經濟圍困,生產和發展水平低下。第二,國家機構中普遍存在財務和行政腐敗,導致發展機會薄弱,就業機會減少。第三,發展計劃嚴重不足,國家在國家機構和公共事業中創造就業機會的作用下降,逐漸退出生產領域。
最後,伊拉克人口快速增加,但缺乏足夠的就業崗位,教育領域的變動和自救與勞動力市場幾乎毫無聯繫,私營部門無力吸納失業工人,這些都導致失業率的上升。

庫爾德地區一所大學教室內
圖:網路
儘管伊拉克擁有巨大的石油財富和豐富的農業用地,但其失業率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想要擺脫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伊拉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政府需要花大量的錢和時間重建被戰爭摧毀的經濟部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打擊內部腐敗勢力,但就伊拉克政府的目前情況看來,這一切都不太可能實現,畢業生失業率會不斷上升,85萬大學生的未來也將繼續迷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