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女性朋友來說,月經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除了流血帶來的不便、令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很難控制的低落情緒,每個月的月經用品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不過就在最近,蘇格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向所有人提供免費經期產品的國家!
訊息一出,網友們也紛紛評論:這回藍旗旗真的贏了,簡直是女性之友啊!

(圖:谷歌)

(圖:谷歌)
據BBC報道,蘇格蘭地方當局現在有法律義務向「任何需要的人」免費提供衛生棉條和衛生護墊等物品。

(圖:BBC)
並且,隨著《月經產品法》的生效,產品將通過議會和教育機構分發。
MSP(蘇格蘭議員)在2020年11月就曾一致批准了《生理期產品(免費提供)(蘇格蘭)法案》。

(圖:谷歌)
該法案由工黨MSP莫妮卡·列儂(Monica Lennon)提出,她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為結束「經期貧困」而開展活動。

(圖:谷歌)
她說:「這對經期尊嚴運動者和基層運動來說是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表明進步和大膽的政治選擇可以真的帶來改變。」
「《經期產品法》是一盞希望之燈,它顯示了當政治家們為了我們所服務的人的利益而聯合起來時,可以取得什麼樣的成果。」

(圖:BBC)
1. 蘇格蘭:誓要結束「經期貧困」
什麼是經期貧困呢?
經期貧困是指那些低收入的人無法負擔或獲得合適的經期產品的情況。

(圖:Unsplash)
月經平均持續約5天,在英國每月購買衛生棉條和護墊的費用高達8英鎊,一些婦女難以負擔這筆費用。
社會企業女孩們(Hey Girls)的合夥人喬琪·尼科爾森(Georgie Nicholson)在BBC電臺的《早安蘇格蘭》節目中說,經期產品其實應該像公共廁所的衛生捲紙一樣容易獲得。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描述經期貧困,即你去超市,你必須選擇是否買一袋義大利麵或一盒衛生棉條。就是這麼基本。」

(圖:Unsplash)
他還補充道,「我們聽說很多母親沒有使用經期產品,只是為了能夠餵養孩子。她們使用報紙塞進襪子或麵包等東西……因為它們比經期產品更便宜。」
當然,在結束「經期貧困」這件事上,蘇格蘭可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2018年,Young Scot機構對2000多人進行的調查發現,在蘇格蘭的學校、學院或大學,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曾為獲得經期產品而努力。
同一年,蘇格蘭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向學生免費提供經期產品的國家。
自該計劃啟動以來,另一項蘇格蘭青年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從他們的學校、學院或大學獲得了免費的經期產品。
在獲得免費產品的人中,84%的人說該計劃對他們產生了積極影響。

(圖:Unsplash)
研究人員說,除了經期貧困外,經期恥辱也是年輕女孩的一個問題,大多數人在購買經期產品時感到尷尬。
所以該法案也旨在解決教育領域。研究人員發現,在英國接受調查的女孩中,有64%的人因為月經而曠課。
研究表明,13%的人每月至少有一次錯過整個學校日,34%的人擔心漏尿,22%的人有與月經有關的焦慮。

(圖:Unsplash)
2. 印度:女性用圖表抗爭經期羞恥
雖然有蘇格蘭這個「好學生」做榜樣,但很多國家的女性卻仍然需要為自然的月經經歷很多困難和痛苦。
很多印度的婦女來月經時,仍然不得不生活在一些限制之下。她們被認為是不潔的,被排除在社會和宗教活動之外,有時甚至被排除在自己的廚房之外。在一些農村和落後地區,婦女在來月經時必須呆在單獨的月經屋裡。
在印度,月經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禁忌話題。但現在她們開始採用一種新的抗爭方式——月經表。
一些年輕女性已經開始在她們家的牆上或門上展示她們的 「月經表」。這些圖表提到了她們的月經日期和持續時間,不僅幫助她們跟蹤她們的月經週期,最主要的是可能打破該國圍繞這一話題的羞恥之牆。

(圖:BBC)
一位印度婦女受訪說,在她的村子裡,有35個家庭的婦女正在張貼她們的月經表,這使得人們對這個低調或根本不被討論的話題,有了更開放的對話。
此外,這也使她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
「以前,女孩和婦女即使在疼痛或經期不舒服時也會繼續工作,因為她們無法與家人談論此事。但現在,當婦女來月經時,家人都知道了,他們也更加理解。現在他們知道我什麼時候來了月經,需要更多的休息。雖然他們沒有具體說,只是說她不舒服,但我依然覺得這是一種改變。」
月經圖的概念來自蘇尼爾·賈格蘭(Sunil Jaglan)的創意,2015年的一項活動中,他邀請父親們發送與女兒的自拍照片,這個活動在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廣播節目 “Mann ki Baat “中被特別提及,之後他便成立名為「與女兒自拍」的基金會。

(圖:BBC)
當接受採訪時,他說當他的大女兒長大後,他想與她公開談論月經這個問題。於是他開始與醫生交談並收集資訊,並了解到更多關於婦女在經期面臨的問題,他開始談論這個問題。
正是這些談話,使他在兩年前就開始思考關於「月經表」的計劃。目前,這項活動已經擴展到印度七個邦,約有1000名婦女參與其中。

(圖:BBC)
賈格蘭先生坦誠表示,這項活動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當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月經圖的照片時,他收到了很多批評,其中「大約99%來自男性」。
當一些女孩想要張貼她們的圖表時,她們也面臨來自家庭的阻力。其中21歲的普里揚卡·維爾馬(Priyanka Verma)是哈里亞納邦比瓦尼區的居民。
她說她的一些大家庭成員認為,姐姐婚禮有很多客人會來家裡,讓他們看到她的月經表並不好。她的一些親戚甚至把它撕下來。
來自哈里亞納邦帕爾瓦區曼德科拉村的安朱·潘哈勒(Anju Panghaal)也表示,月經在以前不是一個她可以輕鬆討論的話題。
」這就是我們的成長過程。我們甚至在購買衛生巾時都感到害羞。月經上有一些神話,女性不允許接觸醃製食品或參觀寺廟。她補充說:”很難讓人們理解,如果經期婦女接觸醃菜,醃菜不會變質,寺廟也不會變得不乾淨。「

(圖:Unsplash)
3. 世界:打破「經期貧困」,他們仍在努力
那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月經又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圖:Unsplash)
英國政府有自己的經期貧困工作組,主要目的是解決生理期的恥辱和教育問題。它還希望改善經期產品的可及性。
2020年1月,英國所有中小學都推出了免費的經期產品。
美國有幾個州已經通過了法律,規定學校必須提供免費的經期產品。
2021年1月,衛生用品5%的增值稅率,即所謂的「衛生棉條稅」被正式取消了。
歐盟法律就要求成員國自2001年起對衛生棉條和衛生巾徵收5%的稅,將經期產品視為非必需品。
英國在脫歐後能夠擺脫這一稅收,因為它不再受制於歐盟的規定。
其他一些國家也已經降低或取消了對經期產品的稅收,包括美國的十幾個州以及肯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尼加拉瓜、牙買加、奈及利亞、烏干達、黎巴嫩和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國家。很多的其實國家都在為了打破「經期貧困」而努力。
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不會因為自然的生理而受到困擾與負擔!自由!快樂!

(圖:Unsplash)
對於經期貧困,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英倫圈綜編,編輯:艾昌&小梨,參考來源:BBC新聞、谷歌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