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要給自己燒紙?

日本的寺廟、神社平日寄承載著信仰的功能,也兼具旅遊功能。而遊客們也能借由參與神社活動體驗、了解到東亞的民俗信仰體系。

有趣的是,一些節日和習俗的來歷連今天的日本人都不知道了,因此想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一些趣談跟大家分享。

Photo by Kevin Anggrek on Unsplash

先說說貢酒。大缸大缸的清酒擺在神像前,是祭神用的,相信這樣的祭品你也沒少見過。不過以前我一直有個疑問,放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酒怎麼處理呢?

其實是可以分給人吃(喝)的。道家文化相信,供過神的祭品,也被賜福過,一般人能吃到是很幸運的。

後來在日本,我也發現神社周圍的人家很多都會在門口貼一張紙,上書銷售貢酒,原來這些酒隨後會分給百姓,百姓會在自家進行售賣。

Photo by Leio McLaren (@leiomclaren) on Unsplash

神社中除了許願,抽籤可算是另一個遊客必體驗的項目了。抽籤,日語寫作「みくじ」,還衍生出「戀みくじ」,專問愛情。

看到這個字你就可以直接去搖籤,然後告訴工作人員籤號就行。籤文大部分是漢字,不懂日語也可以看懂七八分。如果是好的籤,可以帶走;如果是不好的籤,則可以拴在神社中的柳樹上。

Photo by Boudewijn Huysmans on Unsplash

去神社許願時,可以購買一塊「繪馬」,一般是一塊五邊形的木塊,在上面寫上願望並懸掛在指定位置,每年春季制定的日子,神社的工作人員會統一燒掉這些繪馬,象徵願望已被送達。

©wiki

《藝伎回憶錄》的外景地伏見稻荷大社,因為這裡供奉的神是保佑商貿繁榮的稻荷神,而狐狸是神的信使,所以大社中到處是狐狸標誌。

伏見稻荷大社

Photo by Sharlene on Tumblr

©wiki

©wiki

Photo by Sharlene on Tumblr

與時俱進的神社乾脆也將繪馬做成了狐狸臉的形狀,讓年輕人盡情塗鴉。

©wiki

© 熊金金大人

© 熊金金大人

還有一種「人形代」,是把紙剪成人的樣子,參拜者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年紀,然後將紙片留在神社,每年春季三月三日,神社會舉辦法事把這些「代」燒掉,灰燼倒入河水中,象徵著參拜者的罪孽和黴運都一筆勾銷了。

© 熊金金大人

我後來還發現了一種「車形代」,是把紙剪成轎車的形狀,寫上車牌留給神社,據說神社燒掉這些替身之後,出過事故的車子的不吉就被去除了。

© 熊金金大人

其實人形代大約是發源春秋時期,「代」就是替身的意思,可日本竟然還演化出了車子的替身,真是與時俱進!原本,農曆三月三日是 「祓禊」的日子,人們要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而這樣的習俗,似乎也在日本保留了下來,現在稱為「大禊儀式」。

京都的稻荷大社,因為供奉稻荷神(沒錯,日語是「稻荷」不是「稻禾」)而隨處可見稻草和狐狸的元素。稻荷神在古代是保佑糧食豐收的神,現代則保佑商貿繁盛,因此備受日本商人推崇,不斷捐錢修建供奉鳥居,形成一種奇觀而名聲大噪。

© 熊金金大人

關於日本稻禾崇拜,最近跟一位大學老師閒聊的時候,也說到端午——現在吃粽子都知道是為紀念屈原,但這位老師卻認為背後有更深刻的民俗含義:

端午這個節氣在曆法上很重要,是插秧的時候,所以要吃粽子祈禱秋季豐收。不光稻米有象徵意義,粽子三角形的形狀也很有講究——是模仿蛇頭的形狀,蛇在很多地方象徵多產。

當然,日本的民俗信仰的例子還不止這些。日本山間野道邊,還有很多人形石雕,有些精緻有些甚至難以辨別人形。日本人普遍認為這些是地藏。

©wiki

日本民間有給這種神像供奉草鞋的習俗,曾有日本民俗學者追溯這種習俗,認為在佛教概念進入以前,神明們還有另一種身份:道祖神。一種保佑村子安寧,保佑行人旅途順利的神——這樣一說,也許就恍然大悟了,這樣的信仰是來自土地公、城隍文化。也是因為如此,日本人說的地藏並不是我們概念中與普賢、文殊、觀音齊名的地藏菩薩,而是土地神。

無論是狐狸還是蛇,無論是祭祀水神、豐收神還是土地神,這樣的文化都是東方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了解了「祓禊」「道祖神」這些概念之後,再來看日本的各種祭,也許會有全新的感受。

無論是日本的大城市還是小鄉村,都經常舉辦各種祭典,類似廟會。舉辦祭典的主體是神社或寺廟,內容形式各不相同,有點火祭、點燈祭、神祇遊行、歷史再現……神社周圍還有大量燒烤、遊戲的攤位,非常熱鬧。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我親自參觀過的大型祭典有幾次,各有特色,跟大家分享一下。

夏天是祭典集中的時期,大阪最著名的天神祭一連要舉辦兩天,這個祭典也算關西地區最盛大的「嘉年華」了。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天神祭還是在留學讀書時期。天神祭非常盛大,主辦祭典的是著名的大阪天滿宮,參加者除了專業的祭典活動演藝人員,還有大量大阪居民,遊行隊伍超過100米。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遊行的內容也很豐富,有跳獅子舞的(類似舞獅,不過是日本式的獅子),有模仿平安時代的祭司吹奏樂器的,有敲太鼓的,有扛神轎的,還有大量居民租借了傳統的服裝跟著隊伍遊行。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我印象很深刻的還有一點,當時的溫度大概有攝氏38度,那些穿著厚實祭祀衣服的「祭司」和鼓手仍一絲不苟地吹奏樂器、擂鼓,好敬業啊!這次遊行的隊伍從一個神社往另一個神社進發,巡遊了整整一天,經過了大阪中心地帶所有的商業區。在背景的高樓大廈的映襯下,這種傳統的活動似乎又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 熊金金大人

即使在日本,這樣盛大的遊行也不多見,按現代的說法,天神祭的由來是為超度平安時代的大臣菅原道真(被稱為日本第一怨靈),天神祭中人們抬著神轎巡遊,是「神靈轉御」的一部分,這個神靈就是指菅原道真。

© 熊金金大人

祭典期間最有特色、最豪華的部分在河中安排綵船遊行,稱為船渡御,晚上還有煙火表演。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後來我看到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在分析這類在水邊進行的祭典時,將之與祭祀水神、瘟疫神的傳統聯繫了起來,並且分析船渡御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室町幕府時代(15世紀),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祭祀、紀念戰爭的意義流逝了,變成了夏日中的歡樂節日。柳田國男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日本,他記載的民俗來歷,應該比現在商業味濃重的祭典文化要現實得多吧。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順帶一提,每逢這樣的祭典,總是能看到很多年輕女孩精心打扮一番,成為祭典中另一道風景線。晚上在煙火的映照下,身著浴衣的年輕人坐滿河邊,好一派和平幸福的景象。

Photo by Keiko Shih on Flickr

說起各種有特色的祭典,不能不提到京都。京都神社眾多,祭典更多,每個祭典的由來都有些說法。

京都最盛大的祭典有三個:5月15日的葵祭,7月15的祗園祭和10月15的時代祭。葵祭也是我參加過的另一個超盛大的祭典,傳說是為了用向日葵感恩日神而建立的儀式。

©wiki

這天遊行的隊伍會化妝成平安時代的貴族,從天皇故居京都御苑出發往北走,來到下鴨神社和加賀茂神社駐足表演,然後繼續前往下一站,整個活動持續一天。

隊伍中,有舉傘的「僕人」、騎馬的公主、華麗的牛車,規模超過剛才說的天神祭。隊伍行進沿途的馬路實行交通管制,人行道上早已等候多時的遊客們跟隨著遊行隊伍移動,人山人海。京都御苑和下鴨神社的表演應該是要提前買票的,我沒訂票,所以也被人群們擠到了邊上。

©wiki

©wiki

©wiki

京都的各種祭,表演人員大多都是穿著平安時代的衣服,以紀念其曾經千年作為京城的榮耀。

這麼多神社的儀式能夠從古代一直保留下來,和日本民族保守的性格有關。日本一方面善於學習,另一方面有對自己的文化核心極其重視,一絲不苟地傳承著。

從好的方面看,也多虧這種保守性格,東亞民族許多有趣的民俗才能夠被保存下來。

相關文章

日本花市今昔

日本花市今昔

1891年6月18日,剛剛來到東京、擔任清政府駐日使館書記官的鄭孝胥就與友人趁夜看花市,日記雲:「皆鄉人載以求售,夜夜易其處,如趁墟者,悉有...

福岡為何出美女

福岡為何出美女

日本列島是由四個大島組成,從北到南,分別是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 九州島由福岡縣、佐賀縣、長崎縣、熊本縣、大分縣、宮崎縣、鹿兒島縣...

往土豪國家賣駱駝,可能你已經賺翻了

往土豪國家賣駱駝,可能你已經賺翻了

文/日夕 圖文:審稿-8、製作-木昜 封面圖:壹圖網 提起中東地區,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廣闊的沙漠,沙漠下埋藏的巨量石油,沙漠上冒著烈日...

今天,我們聊聊性愛

今天,我們聊聊性愛

– tips – 我們搞了一個旅行群 加群方式在文末,不要錯過 自然界中,動物交配的目的是為繁衍後代。人類文明發展初...

大江健三郎的想象力

大江健三郎的想象力

今年3月3日去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享年88歲 據我所知,大江健三郎是最早重視想象力的日本作家。甚至可以說,大江完全是在憑想象力寫小...

整個夏天,京都人都在過節

整個夏天,京都人都在過節

七月的京都街頭,一些「非日常」景象 久不在京都,出差回來,突然是七月了,到了祇園祭的季節。久違地想參與古都的節日氣氛,但去年特意和友人買了票...

日本人終於吃上正宗的中國菜了

日本人終於吃上正宗的中國菜了

前陣子,幾位大阪的朋友來找我玩,表示想吃正宗的中華料理,便帶她們去了百萬遍新開的一家店。這家店原本開在南邊的伏見區,那一帶據說近年來冒出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