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隊克里斯·埃文斯的懸疑電影《利刃出鞘》自播出後,便人氣口碑雙豐收,至今仍在熱門電影榜上掛著。最近,繼《利刃出鞘》之後,美隊又一高質量懸疑新劇開播。
說的,就是他——
《捍衛雅各》(又譯《捍衛雅各布》)

劇集由Apple TV+出品。
劇本改編自美國罪案小說家威廉·蘭迪的同名暢銷小說《Defending Jacob》,編劇由馬克·鮑姆貝克(《我在雨中等你》)操刀。
導演則是由靠著《模仿遊戲》提名奧斯卡的挪威導演莫滕·泰杜姆擔任。劇集播出三集,評分已然衝到8.8,在今年的懸疑美劇中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海報上明示的主角一家三口,也都是英美劇愛好者們的老熟人。從左往右,第一位就是美隊克里斯·埃文斯。他曾在多部影視劇中出演重要角色,比如《天才少女》中的舅舅弗蘭克,《雪國列車》中的反叛領袖柯蒂斯,《神奇四俠》中的火男等等。但人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還得是漫威宇宙中的美國隊長一角。

所以自卸任“美國隊長”後,他便積極探索其他類型角色的可能性。
幸運的事,在去年上映的《利刃出鞘》中,他便以一個油嘴滑舌的花花公子形象打破了人們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新劇《捍衛雅各》,則是埃文斯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飾演一位父親。

再往下看,中間這位,是美國童星傑登·馬泰爾。
很多觀眾第一次認識他,是在恐怖電影《小丑回魂》中,那位失去弟弟的少年比利。
在這部劇中,他仍將飾演一個青少年,同時也是一個重大命案的嫌疑人。

至於最右邊這位,就是英國女演員米歇爾·道克瑞了。
戲劇出身的她,靠著《唐頓莊園》大小姐一角,獲得了無數好評。
也是一位妥妥的演技派。

以上,夠硬的劇本支撐和團隊支持,鋪子的期待值已經拉到滿條。
接下來,就是見證真香定律的時候了。
天色陰沉,在路人別樣的眼光,和不斷閃爍的閃光燈下,安迪獨自走入法院。
沒有法官,沒有辯護律師。
偌大的法庭上,他要直面的,是幾十人的陪審團和早有過節的檢察官。
而他要捍衛的,則是自己被認為有殺人嫌疑的兒子,雅各布。

事情,還得從十個月前說起。
檢察官安迪·巴爾博(克里斯·埃文斯 飾),有一個普通又幸福的小家庭。
妻子勞瑞(米歇爾·道克瑞 飾)在一家兒童福利機構供職,兒子雅各布(傑登·馬泰爾 飾)中學在讀,學習用功。
一家三口和睦美滿,計劃著去墨西哥旅遊。
可這天早上,兒子雅各布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不過,安迪和妻子並沒有過多在意。
對年僅14的兒子,他們自詡瞭解,並深信和深愛著他。
於是吃過早飯後,三人便先後出門,該工作的工作,該學習的學習。
不過半晌,安迪便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
鎮上的公園發生了一起命案。

另一邊,雅各布的學校也在上課途中突然響起了警鈴。
校園封鎖,教師們也趕忙關緊門窗,組織學生躲在牆角。
校園變得人心惶惶。

很快,消息便傳出來了。
雅各布的同學,一個同樣青春期的男生被發現倒在了公園不遠處的樹林。
他的手機不見了,周圍沒有發現凶器,凶手可能的足跡也被第一發現者慌張中破壞掉。
現場除了一個指紋,再無任何證據。

線索如同大海撈針。
但和所有人一樣,安迪此時只是感到傷心。
和暗自慶幸。
幸好倒在那裡的不是自家孩子。

家長們,同學們都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悼念逝去的年輕生命。
鮮花、蠟燭、互相安慰和擁抱。
只有一個人除外。
雅各布。

當夫妻倆擔心兒子因為凶殺案而產生PTSD,想要安撫他的時候,卻發現兒子的表現異常淡定。
他似乎並不為這件突如其來的死亡而感到傷心。
甚至在被安迪問到對受害者的印象時,也只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我不想顯得刻薄,但他確實挺自大的。

接下來,凶手還未落網,謀殺事件繼續發酵。
媒體和認識的人都見縫插針的想找安迪瞭解情況,但他本人的調查卻陷入僵局。
無計可施之下,他只能來到雅各布的學校逐人詢問調查。

案子的進展依舊緩慢。
但奇怪的是,當學生們得知安迪是雅各布的父親後,就更加支支吾吾。
甚至有幾個學生想要用匿名的方式和警察溝通。

安迪察覺到了一絲異樣,卻仍沒有過於在意,轉頭便去調查他自認為的最大嫌疑人,一個曾有性侵青少年前科的男人。
但就在當天晚上,他收到別人匿名發來的一個連結。
連結是死者的個人空間留言記錄。
在密密麻麻的RIP中,有幾條格外醒目。
是雅各布的留言:

(本死了,你們為什麼要給他留言,好像是他最好的朋友一樣?)
而就在這條留言下面,雅各布最好的朋友回覆他:
雅各布,大家都知道是你做的,你有一把刀,我見過。
看到這一段對話的安迪一臉不敢置信,他突然發現自己似乎不認識自己的兒子了。
他不明白自己聽話懂事的兒子,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冷漠的話。

所以為了證明什麼,也像是為了澄清什麼,安迪趁著兒子熟睡,偷偷來到他的房間翻找 。
求錘得錘,他很快便找到一樣東西。
一把被包裹著的,藏在抽屜深處的彈簧刀。

安迪心焦如焚,一夜未眠。
第二天和妻子商量了之後,決定當面和兒子問清楚。
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無論雅各布是不是凶手,他都一定會否認。
而作為深愛自己兒子的父母,安迪和勞瑞也都相信了兒子是無罪的。

但是。
無論這把刀是不是凶器,雅各布在這種情況下持有刀具,就足夠給他自己惹上很大的麻煩。
所以再三確認後,安迪不顧這把刀是否牽扯到案件,決定私下偷偷將彈簧刀扔到路邊的垃圾桶裡,然後看著它被垃圾車回收帶走。
而這,又是另外一個錯誤的舉動。

個人空間上那些關於雅各布的不利言論還在繼續發酵,人們開始風言風語。
不僅雅各布被同學們指指點點,甚至安迪和勞瑞也受到了影響。
雖然美國法律一貫實行疑罪從無,但輿論卻開始先一步審判對錯。
而很快,人們便找到了他們想看到的證據。
在被害者的衣服上,有一枚屬於雅各布的指紋。

牆倒眾人推。
安迪被取消了負責統管調查事件的權利,勞瑞被不定期停職,家裡被警察翻了個底兒掉。
作為命案最大嫌疑人的雅各布,也在躲藏半天后,被警察帶回了警局。
據他所說,他只是偶然發現了被害人的屍體,卻因為害怕被懷疑,而不敢告訴任何人。
然而,他的證詞中卻處處是漏洞。

事情還可以更糟糕。
人們似乎都忘了曾作為最大嫌疑人的前科犯,開始將怒火、疑慮、猜忌一股腦的傾倒在安迪一家。
家裡被寫下“殺人凶手,下地獄吧!”的字眼;
勞瑞單方面被最好的朋友絕交;
安迪的殺人犯父親也可能被媒體挖出來,添油加醋的被扣上“謀殺基因”的帽子。

輿論在影響著每一個人。
甚至雅各布的母親勞瑞,都有意無意的回憶起了兒子幼時拿保齡球砸傷其他小朋友的事。
就連雅各布本人,各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和淡漠的反應,似乎也在一遍遍印證人們對他的猜測。
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雅各布就是凶手的時候,
之前嫌疑最大的性侵前科犯拿出了手機,將手機中偷拍的被害者的照片全部刪掉了。

故事講到這裡。
目前誰是真凶,觀眾們仍然一頭霧水。
是雅各布嗎?
但他被網友扒出在劇中使用的是蘋果手機,而美劇中往往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反派不許用蘋果,而《捍衛雅各》則是由蘋果自家公司Apple TV+出品。

(《利刃出鞘》導演萊恩·約翰遜)
那麼真凶是前科犯嗎?
他恰好用的是安卓手機,且一舉一動都顯得疑點十足。
但是警方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他的直接證據。
事件真相撲朔迷離,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早在證據確鑿,法庭宣判之前,雅各布一家就已經被輿論推上了斷頭臺。

未成年人,或者說弱者受害,向來是輿論的一大爆點。
民眾的眼球,地方的口碑都被繫於一案之間。
當有人吹起一陣風言風語的時候,其餘的烏合之眾就會順杆而上。
就比如劇中案情。
在沒有任何實證之前,僅憑著雅各布不適當的言論和一把刀,他便被人們懷疑是凶手。
而半枚並不算鐵證的指紋,卻也發揮了鐵證般的作用。
雅各布被檢察官“判”為殺人凶手。

自此,他們一家的生活過成了雷區,要隨時接受來自他人的捕風捉影。
庭審的時候不能笑,否則媒體會解釋為你在洋洋得意;也不能哭,否則會被認為是默認有罪;甚至面無表情,都會被解讀為不知悔改。
這不像是追查凶手,倒像是創造凶手。
沒有實證?那便從雅各布是否有暴力傾向開始找。
祖父因為殺人入獄,“謀殺基因”有了;幼時有傷害其他小孩兒的記錄,“暴力史”有了。

接著,記者寫幾篇報道,檢察官“非官方”的表個態。
一個故事便就此形成。
至於真相和證據,誰還會在這裡費工夫?
信息時代是令人生畏的,我們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可能被無數的人看到,然後被解讀為他們所自以為的樣子。
當人們任由輿論裹挾著前進的時候,真相便會祕而不發。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記得四個字:
謹言慎行。
作者公眾號:電影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