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包頭。
耀軍和麗雲,是國營工廠的普通職工。
兩口子住在筒子樓裡,每天準時上下班,維繫著不大的社交圈,日子過得很平淡…

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人跑來車間,說他們的孩子在水庫溺水了。
耀軍抱著唯一的孩子,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一路六神無主地跑到醫院。

孩子沒能搶救回來。
那天特別漫長,長得像走完了一輩子…
將時間往回撥。
幾年前,正值計劃生育政策抓得嚴,可麗雲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懷上了二胎。
她強忍著孕反,生怕被人發現。
但孕反越來越嚴重,某天下班,她當眾暈倒在工廠大門口。
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把麗雲送去做人流的,是她的車間主任,同時也是她推心置腹的老友。
耀軍急得直錘牆。
他沒有本事挽回局面。
只能任由別人,奪走那尚未成型的孩子。
手術過程中出了點意外,醫生告知麗雲,很遺憾她喪失了生育功能…

可想而知,失獨後的麗雲和耀軍,內心有多麼崩潰。
兩口子再也不可能,有親生骨肉了…
一時間,無關痛癢的憐憫,劈頭蓋臉地襲來。
麗雲的心思,直白地寫在了那張蒼老許多的臉上:時間已經停止,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

他們鎖上滿滿一心房的苦楚,無力也不願去縫補命運的風帆。
某天清晨,他們拎著簡單的行李,趕在喧囂之前,坐上了「逃」往遠方的車…
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以下簡稱IM),烏鴉第四次觀看了這部《地久天長》。
再刷,還是會狠狠心碎…
私以為,它是近5年以來,最隱忍剋制也最苦的現實主義國產片。
王景春和詠梅的詮釋,不露表演痕跡,感染力極強,二人憑藉此片榮膺柏林影帝、影后。


導演王小帥曾表示,《地久天長》不是販賣苦難,它甚至不是電影,是好長一段生活。
誠然,這部影片橫跨30餘載,平實地講述了一個工薪家庭,在時代洪流中的掙扎與遺憾。
影片涉及到大量的社會背景,改革開放、計劃生育、嚴打、下崗潮、下海經商…
這些變革,曾在無數人身上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導演在講人的故事,但又何嘗不是在講「時間」。
講「時間」的疏離、落寞、悲壯…
人無力改變,但有心記錄。
除了王小帥,本屆IM還非常有心地展映了多部張國榮的作品:《倩女幽魂》《阿飛正傳》《胭脂扣》《英雄本色》…
轉眼,張國榮先生已離開我們20年…
今年的影展,一共收到1849部作品,來自全球331所高校。
據統計,有88.6%的創作者是95後。
這一批新生代電影人,影像表達更加多元,也更加有藝術創造力,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地兒》。
想必大家對這部短片並不陌生,在戛納電影節和平遙國際電影展都獲得了榮譽。
同時,也是本屆IM「麒麟最佳影片」的獲獎者。

導演李家和,讀的是河北科技大學,非科班出身。
因為熱愛,大學期間他自學導演拍片,一路登上國際舞臺…

導演:李家和
《地兒》的故事發生在河北農村。
一場宿醉過後,光頭二人發現,昨夜最先喝趴下的那位朋友,在睡夢中死去。
二人怕惹上麻煩,僥倖心理作祟下,決定給死者找一塊合適的「地兒」埋掉。
但經過一番心理鬥爭,他們還是選擇投案自首…

影片用色彩調動情緒,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十分巧妙,有鮮明的個人美學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三位演員均是非職業演員。

「麒麟評委會大獎」,頒給了一部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創作,《冬日訂正》。
這部從片名就散發著詩意的短片,將焦點對準了老年群體。
講述了一位中風的鋼琴教師,因想把年過四十的女兒綁在身邊一起生活,導致了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清冷剋制,極具情感張力…

丁啟文的《失去》,獲得了「麒麟最佳導演」,此前他曾憑藉這部短片入圍過台北電影節。
一對感情走到盡頭的夫妻,相約去醫院接受刪除記憶的腦皮質手術,但一場意外打亂了兩人的計劃…
記憶是這世上最有力也最無力的東西,影片巧妙地將手術流程作為回望婚姻的契機,細節處理得很到位,完全可以擴拍成一部台劇。
此外,「麒麟新銳劇情短片」「麒麟新銳非劇情短片」「麒麟優秀短片」的獲獎名單,也同樣看點十足。

本屆IM的口號是:風大又怎樣。
這句口號,讓烏鴉感觸頗深。
從業的幾年,烏鴉看過幾千部電影,追過大大小小的電影節,深感新生代創作者的成長,對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有才華,沒機會,該是多麼遺憾的事情啊…

在烏鴉眼裡,IM一直都是難得的好平臺,它扶持全球高校的青年影視創作力量,促進海峽兩岸青年影視人才的藝術交流…
其實,有很多有名的導演,都是拍攝短片起家的。
比如,新作《風流一代》剛開機的賈樟柯;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一鳴驚人的畢贛;《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隱入塵煙》的導演李睿珺…

海報:《我不是藥神》《隱入塵煙》
新生代創作者能拿到的資源有限,短片恰恰是最適合他們的表達形式。
近幾年,有多部優秀的華語短片,登上了國際舞臺,讓世界看到新一代華語創作者的實力。
《天下烏鴉》《海邊升起一座懸崖》《地兒》《當我望向你的時候》…

海報:《天下烏鴉》《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當我望向你的時候》
為了扶持更多優秀創作者,IM拿出的一直都是短片類影展的「頂配」。
本屆的扶持資金約為280萬元。
主競賽「麒麟表彰」單元最佳影片的獎金,為30萬元。
豆瓣最「大牌」的影評人謝飛,在影展上表示,自己當年直到畢業才有一次9人合拍短片的機會,現在的年輕人有技術的支持,還有IM影展這樣的平臺,很幸運。

導演:謝飛
今年IM的小驚喜,是與B站展開了合作。
B站曾推出過短片廠牌《大世界扭蛋機》《明日生存指南》,意在扶持青年導演、挖掘新賽道。
老讀者或許有印象,去年烏鴉推薦過一部短片,由賈樟柯和甯浩主演的《地球最後的導演》。
這部幽默風趣,又不失現實思考的短片,正是出自廠牌《大世界扭蛋機》。

短片《地球最後的導演》
此次,IM特別設立了「嗶哩嗶哩明日關注獎」。
旨在鼓勵新生代,用更真誠更青年的視角去創作。

每年,IM都會在平潭,與短片相約。
每次赴約,都會感嘆平潭的美麗,平潭的多彩,平潭的澎湃…
同時,平潭也是中國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

福建平潭的大海
今年,IM打破了前兩屆「雲見面」的限制,海峽兩岸的新生代創作者們相聚一堂交流學習,用影像的力量拉近了海峽的距離。
頒獎環節,《地兒》的導演李家和從王小帥的手中,接過最高獎的獎盃。
他特別實在地表示,這個「最佳影片」對他意義非凡。
終於有錢,可以繼續拍長片作品了…

左起:陳妍希、李家和、王小帥
當初,李家和拿著5000塊錢,拍出了短片《地兒》,走上了戛納的領獎臺。
從短片到長片,是成長也是熱愛。
有才華有熱愛的人,風大又怎樣?
電影會給我們能量…
電影將告訴我們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