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部屋君分享一部近期新出的電影《彬與瑛》,銀行熱血作,可以當成是《半澤直樹》的兄弟篇。
彬與瑛

導演: 三木孝浩
編劇: 池田奈津子
主演: 竹內涼真 / 橫濱流星
共演:高橋海人 / 上白石萌歌 / 江口洋介 / 奧田瑛二 / 滿島真之介 / 塚地武雅 / 宇野祥平 / 石丸幹二 / 兒島一哉 / 中山裕介

把「世界上另一個我」的雙主角模式嵌入「半澤直樹」式銀行融資攻防戰,就有了《彬與瑛》。
儘管沒有人物交叉,兩部劇的背景設定保持一致,在時間線上,可以把《彬與瑛》視作《半澤直樹》的前傳。

2013年,根據池井戶潤小說改編的日劇《半澤直樹》成為了現象級作品,此後池井戶潤成為日本最搶手的作家之一。
2017年,他同樣以銀行作為背景的小說《彬與瑛》一經發表,就被wowow電視台搶下了拍攝權。

於是就有了向井理和齋藤工主演的日劇《彬與瑛》。(劇版部屋君也準備了)
在這部劇中,銀行職員出身的池井戶潤秉著一貫的資本主義人文關懷,講的是融資貸款的故事,批判的是資本只認鈔票不認人的無情一面。

這次全新的電影版,是原作小說時隔5年再次被搬上熒幕,主演是竹內涼真和橫濱流星。
兩位主人公同名,「彬」與「瑛」在日語中都讀作「AKIRA」,同年畢業、同年入行、名字相同的兩人,卻有著截然相反的出身。

階堂彬(橫濱流星 飾)是大型海運公司「東海郵船」集團的長子長孫,山崎瑛(竹內涼真 飾)是倒閉的零件工廠的兒子。
山崎瑛父親經營的五金零件工廠,在他小學五年級時倒閉,父親申請個人破產後,一家逃往母親的孃家生活。

父親憑著多年的技術經驗在一家小工廠重新就業,但在山崎瑛高二時再遭劫難,工廠因為一次不良產品事件被要求鉅額索賠。
如果銀行中斷融資,面臨危機的工廠不久就會倒閉。

此時產業中央銀行的工藤將山崎一家從水火之中拯救出來,在他的持續奔走遊說下,工廠得以重振,瑛也接受資助上了大學。
另一位主人公階堂彬生在富賈之家,並未養尊處優,讀書、上名校、繼承家業,是身為東海郵船長子長孫的使命。

公子彬順理成章地成長為一個聽話懂事的少年,並顯示出優秀的商業頭腦,最大的叛逆也無非是翹掉補習班而已。
山崎瑛的人生軌跡由於銀行員的雪中送炭得以改變,從輟學打工到東大經濟系再到銀行融資部門,完成從底層藍領到菁英白領的階層跨越。

而階堂彬不想全盤接受父輩安排,放棄現成的企業主之路去做一個銀行高級白領。
兩人同樣繼承了父親經營理念,並在同一年進入日本頂尖的銀行工作,被視為最有潛力的新人。

沒想到階堂彬的家族企業突然面臨倒閉危機,而能拯救他的卻是理念完全不同的山崎瑛。
兩人有如命中註定般,從最強悍的勁敵,變成了最可靠的夥伴,一同對抗冰冷的企業制度,拯救4800位員工及家屬的生計。

為什麼說《彬與瑛》可以當成《半澤直樹》的前傳看?
《彬與瑛》從「泡沫元年」的1986年講起,兩個東京大學畢業生階堂彬(向井理飾演)和山崎瑛(齊藤工飾演)進入「產業中央銀行」;
《半澤直樹》裡,半澤入行是1992年,找工作的1991年正是泡沫的最後一年。

池井戶潤本人在1988年進入三菱銀行,是彬和瑛的後輩,半澤的前輩。
作為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見證者,他把銀行經驗轉化為娛樂性故事已經是駕輕就熟。

因為時代不同,兩部作品有著截然相反的情緒,《半澤直樹》是在經濟不景氣大環境下鬱積了18年,爆發的爽快感;
《彬與瑛》則是眼睜睜地目睹金融業從膨脹的頂點滑入谷底,悲壯的無力感。

不過兩部作品有兩個共同點:
1、主人公身為銀行小職員,在貪慾膨脹、信念虛化的時代逆流抗爭,不忘初心。
2、哪怕經歷痛苦磨難,各自生活所賦予的美好品質會跟隨一個人的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