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今年影視業有點淒涼。拍好的片子沒得上,影院營不了業,劇組沒工開,導演演員缺活幹。但有一個人,卻永遠像上了發條一樣。吭哧吭哧愣是扔出了三部作品。
先是編劇+監製了《肥龍過江》,4.7分。

接著官宣了《新倚天屠龍記》的陣容,被嘲選角太老。

最近又來了一部《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快跌破一星,3.0分。

又是他,王晶。
作為擁有「一年拍七部」tag的導演,也不出奇了。
三部都被嘲,更不意外了。
王晶被罵,早就家常便飯了。
油膩大胖子和「超速」段子手
無縫切換
先說說這部新電影《孫悟空大戰盤絲洞》。
一聽這名字,就能聞到缺錢的味道。
一看這劇照,呀,又燃起想看的慾望。


再一看這評論,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算了,今天我們還是不講了。
導演王晶,蟬主更感興趣。
說到王晶,第一個想到的形容詞是什麼?
食色性?賤嗖嗖的?色眯眯的?油膩膩的?大胖子?
胖是真的胖。

但我眼裡的王晶,是個「車神段子手」。
和大張偉一樣,話很密,好笑,甚至帶點可愛。
我有確鑿證據。
這個哈哈哈,真的很魔性,我看一天了。

和張衛健一起上《康熙來了》,蔡康永問王晶《超級學校霸王》裡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任達華等各種大牌,怎麼會選擇張衛健當男主?
他脫口而出:「因為男主角是個笨蛋」。
氣得張衛健掄起小拳拳捶他。

張衛健說曾經戲接太多,沒日沒夜地拍,就用咖啡來提神保持亢奮,每天要喝三大壺。
訴苦說自己原來舌頭是滑的,喝咖啡喝到舌頭變澀,還被媽媽威脅警告。
正沉浸在心疼張衛健的情緒中,旁邊的王晶突然來一句:「你媽怎麼知道你舌頭不嫩了呢?」
(放我下車!)

他說自己看人很準,看一眼就能知道這個人能不能紅。
小S問所以是不是會在路上看中了就籤?
他一臉無辜,「在路上找,人家會喊救命啦」。


小S問他拍三級片是他的idea嗎?不會擔心被罵嗎?
他反問:「當然,有什麼問題嗎?這是人性欸,偽君子才會被罵。」
小S再出刀:「因為你的臉看起來就很邪念的感覺。」
他再回擊:「哪一個男人沒有邪念?」
小S搬出周潤發鎮場。

晶式吐槽,說來就來,誰也別想跑。

在《吐槽大會》那兩期,王晶絕對都是MVP。
主咖徐崢,王晶一上臺就感慨自己以前拍喜劇很難。
因為拍的都是周潤發、劉德華這樣級別的帥哥,很難拍醜拍好笑。
所以很羨慕徐崢,因為他的演員是黃渤、沈騰和他自己。



關於和女明星們的花邊新聞,他也毫不避諱,甚至有點驕傲。
得意拍著胸脯:看看我,胖子屆的「緋聞翹楚」。


第二次來,更猖狂了。
碰瓷女明星還不夠,還要cue人家老公。

上一秒安慰李庚希因抽菸被罵:「沒有人是完美的,崩人設而已」。
下一秒——
「所以不要看外表,就以為李庚希很清純,實際上我才是最清純的」
還比了個心。
有點可愛哈。

有多清純呢?
不煙不酒,十點睡覺,七點起床。



老實說,一開始我是不信的。
小S的懷疑也曾經是我本人。

結果,看似吃喝嫖賭全都佔,實際上他毫無夜生活。
考古康熙才發現,這個說辭他不止講過一遍,居然是真的。
7點起床寫劇本,8點上班拍戲,晚上11點準時睡覺。

現在還比那時早睡一個小時。
王晶真的又賤又好笑。
被罵「爛片晶」,他也得意洋洋,還向畢贛炫耀——
「為什麼你拍的是自己姑父,而我拍出來都是一張張鈔票呢?」

被人問「為什麼只追求票房?」
他眉毛一挑,打了個比喻。

無法反駁。
他說有一年拍的電影太多,一天同時趕幾個組,聽到攝影機的聲音就想吐。
然後就立刻拿點錢出來看看。
很好,立馬見效,不想吐了。


王晶給自己的身份排過序:編劇-監製-導演-演員。
導演排在倒數第二位。

圖源:梨視頻
但我眼裡的王晶,是真正「與電影為伴」的人。
即使他拍了很多爛片,但至今仍奔赴在電影的最前線,也依然是香港現在還拿得出手的導演。
觀眾對王晶的感情也奇特。
一邊毫不留情吐槽,一邊習以為常,夾縫中還存著一點翹首的期盼。
多少年過去,王晶還是那個王晶。
給一巴掌後,是給顆糖還是又一巴掌,無人估摸得到。
很多觀眾表示:王晶的片子爛也能看下去,畢竟他爛片的對面還有經典和生活。
一邊噁心你,
一邊表裡不一
王晶是個「表裡不一」的人,不止隱藏在他是個「可愛胖子」這件事上。
還在他是個學霸和「開掛」上。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系高材生,大學時就已經在無線電視當編劇,當然這跟他老爸是大導演王天林有點關係啦。
但才華這種事,王晶從來是自己「開掛」的。
寫的第一個劇本,就爆了收視率。
20出頭就寫《京華春夢》的劇本,還監製了《千王之王》,主演都是謝賢、汪明荃等當年的大牌。

電視玩膩了,過了一年,想玩電影。
首次執導,處女作《千王鬥千霸》就大賣。
你說老天真是不公平,有人幹啥啥不行,王晶怎麼就一干就成?
電影圈是個是非之地,除了要自身具備才華外,還要懂得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
王晶無疑是這集大成者。
一戰成名後,王晶乘勝追擊。
賭片系列、精裝追女仔系列、損友系列等主攻下三路,娛人為己任的大量「晶式喜劇」,讓王晶風頭搶盡。

80年代後期甚至整個90年代,香港電影票房幾乎都是王晶的天下。
錢是掙到了,但也被扣上「低俗電影導演」和「偽善者」的帽子。
但,王晶不 care。
他拍過的女人,每個都是你泡不到的夢中情人。
邱淑貞叼牌,張敏騎馬回頭,朱茵偷笑,張曼玉嬌媚,王祖賢冷豔。

那些香港電影裡被稱神的女神鏡頭,幾乎都出自王晶之手。
在香港能把女人的美拍到極致的,也只有王晶了。

他拍喜劇,看似無厘頭惡搞,更多的其實是深思。
現在被拿來各種隱喻諷刺的《九品芝麻官》,都以為是周星馳的作品。
但其實導演和編劇都是王晶。

包括《鹿鼎記》《整蠱專家》等被視為經典佳作的喜劇,導演編劇也都是他。

他拍「圈錢」賭片,就掀起一個時代。
《賭神》《賭神2》《賭俠》《上海灘賭聖》,叫得出分量的賭片,基本都是他的。
實際上,除了王晶自己有「賭神」情懷外,他喜歡拍賭片是因為「好拍」。
賭桌上的戲,只需要拍牌和演員表情就行了,鏡頭簡單又好看。

明明是神化「賭徒」的撈錢片,卻被他造就了一個時代。
你敢信,那時的劇本還是他邊拍邊臨時寫的?
他拍爛片,搶先第一個罵自己。
「爛片晶」是他最響亮的頭銜,他這輩子估計都摘不掉,但他也不打算摘掉。
管你喜不喜歡他,中國電影躲不掉王晶就夠了。


圖源:梨視頻
他很會挖掘新人,逢用必紅。
舒淇是他只看了一張照片就決定用她,觸點不是臉蛋和身材,而是一種狀態。
林熙蕾也是他挖掘的。

後來也都驗證了,「王面相師」果然名不虛傳,他捧紅了至少十多個明星。
他是成功的商人,卻從不和演員砍價。
元秋說他給的片酬很多,跟他拍戲像度假。
蔡康永誇他愛惜演員,他明明害羞卻擺擺手:「如果演員不值那個價,你也不會用他」。


找張衛健拍《鹿鼎記》,張衛健說要第二年才有檔期,他說那他等。
雖然張衛健在想:這人真虛偽,怎麼可能會等我?

沒想到他真乾等了一年,第二年又打來了電話。
他說著不拍文藝片,卻給其他導演投錢。
許鞍華的《天水圍》兩部曲、麥子善的《一個爛賭的傳說》等這些純文藝片,他都是製片人。
竇文濤捧他有情懷,他笑笑說偶爾啦,只是剛好不太貴,投得起就投唄。


嘖,王晶,真「虛偽」。
他給自己的標籤是:「及格以上的導演,非常成功的商人」。
《圓桌派》裡竇文濤設套問他,覺得自己最好的作品是哪部?
明明是個自負到會說「華語電影必須有王晶」的人,卻說自己拍的什麼都算不上。
但毫不掩飾對教父、飄、卓別林的誇讚。
他把電影當成自己的職業生涯,而不是嗜好,他說把專業做好就開心了。
就算你罵他噁心、垃圾也沒關係。
買了電影票,他就愛你。

把他捧成神?
他只是「爛」得理直氣壯
談到王晶,逃不掉的兩個男人——周星馳和王家衛。
-和周星馳的恩怨
王晶和周星馳是曾經的黃金搭檔,有過一段輝煌時期。
從《賭俠》《整蠱專家》《鹿鼎記》到《千王之王2000》,兩人創造了無數部經典佳作,風靡整個90年代乃至今。

但後來卻因為追求不同等原因交惡,分道揚鑣從此再無交集。
其實,從兩人對電影的方式,就能看出道不同。
很多演員說,跟王晶拍戲像度假。
張衛健說王晶從不會因「演不好」而罵人,反而會因為專業外的事生氣,比如在拍戲時電話響了。


王晶說周星馳在片場是個「暴君」,作為演員不僅想當「大主宰」,還想要主宰其他演員。

周星馳拍《少林足球》,拍一個黃一飛被玻璃瓶砸腦袋的鏡頭。
他愣是一直拍到所有玻璃瓶都敲完,是真敲,黃一飛的頭也被敲破了血。

之後他也多次談到周星馳「愛錢」「小氣」「不會做人」等性格缺陷。
王晶曾在節目中透露,當年周星馳拍《千王之王2000》時,每天的片酬實際上比外傳的120萬還高。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他也都表達周星馳是他認定的最好最強的演員,沒有之一。
附各個節目裡的「星爺吹」:
-永遠第一名


-生命裡的No.1


-地表最強演員


-拍爛手掌的演技



惜才也好,交惡也罷,周星馳於王晶,一直無人能取代。
-和王家衛的battle
很多人都愛拿王晶和王家衛來比較,把他們劃分一個商人,一個藝術家。
王晶自己也喜歡cue王家衛。
在《精裝難兄難弟》中,男主角王晶衛戲裡也是導演,卻無人欣賞他的電影。
只有一個叫王晶的小胖子喜歡他懂他,這暗喻,很明顯了。

私底下,兩人其實是很好的朋友。
他罵自怨自艾懷才不遇的年輕導演「不會推銷」,他說他每年都要有新作品,電影不賣錢是死罪。
「我還能拍得動,還有想法的時候我就要一直拍下去,這樣才不會遺憾,不放過任何一個靈感是對自己的尊重。」
很多人說他比不上王家衛,可他救活了低谷的香港電影人。
鄭則仕在《吐槽大會》上說:「不是王晶拍爛片,我們早就餓死了。」

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如果沒有所謂王晶的爛片,也養不出那樣的王家衛」。
他有一個很出名的梗叫「十字劇本」。
當時他拍《整蠱專家》,是被逼著上崗的。
老闆打給他說已經把片子賣了,還給他找了周星馳和劉德華,要立刻開拍。

但老闆不知道,王晶的劇本只想了名字四個字而已。
這下,劇本變長了,有十個字——「整蠱專家 周星馳 劉德華」。
怎麼辦?只好邊拍邊寫咯。





各種吐苦水拍得很累,卻又堅持拍下去,王晶這人真的很表裡不一欸。
關於爛片罵名。
他不露鋒芒懟回去:「哪有什麼爛片,嫉妒而已」。


他爛得理直氣壯,他說沒有電影是理想的。
「當導演還是當演員,打工仔而已,賺錢嘛。」
在市場需求面前,王晶從不自命清高,對於他,抄襲和沒有新意都不是問題。
不賣錢,才是致命傷。


有人羨他大膽風流,隨心所欲拍片,換一批又一批的晶女郎。
有人誇他活得透徹,看透偽善不作無謂掙扎,把他捧成「大神」。
也有人嘲他是「圈錢慫包」,企圖以「裹著狼皮的藝術家」作自己圈錢的人設向現實投降。
王晶坦蕩蕩,思想有的是別人去玩弄,他只管把自己專業做好。
竇文濤捧他,是個明白人,門兒清。
他舉起茶杯:「有一些而已啦」。

導演莊文強說過——
「港片」的精神是功利主義,「港味」是在香港逛街,一天就能在一條街上買齊全世界的名牌。
於王晶,也一樣。
他似乎成了一個標的物,是一面用電影做的鏡子。
反射出來的,是我們當下每一個掙扎的個體。
如何看待王晶?
到不如說,是在問如何看待在理想與現實,功利與飽滿中猶豫的自己?
關於「好電影」的定義,王晶的回答是個問句:「最多人喜歡,還是某一些最高檔的人認為好?」
喝速溶三合一還是手磨咖啡,不在價格,在於選擇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