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ky Blinders(浴血黑幫)第六季劇情、劇評:最終季

你可能聽到過一句霸氣外露的旁白:By order of the Peaky Blinders。

命令來自剃刀黨。

這句話,被無數播主當成影片的背景音。

英倫的口音,一聽膝蓋就發軟的語氣,即使你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但你依舊會被這語氣震懾。

不接受任何反駁,也不容納任何質疑。

這就是來自剃刀黨的聲音。

最近,這部貢獻無數熱門神梗的英劇《浴血黑幫》,終於迎來了最終季!

浴血黑幫 第六季

Peaky Blinders

浴血黑幫第六季

《浴血黑幫》開播已經將至十年,是BBC近年少有的破圈之作。

目前,這劇在豆瓣上就沒有下過9分。

這一次,神劇也是正常發揮。

一開分,豆瓣9.7。

各位友鄰,承讓了。

這部劇非常有面子

這部劇非常有面子。

英倫頂配陣容全上,不少都是混電影圈的大拿。

編劇斯蒂文·耐特寫過《洛克》,今年,助小K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提名的《斯賓斯》也是出自他之手。

演員呢,不用多說了。

看看這耀眼的配角——

毒液,湯老師。

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

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

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

主演基裡安·墨菲,諾蘭的老搭檔,《蝙蝠俠》《盜夢空間》《敦刻爾克》都有露面。

也許,在電影裡,他沒有給你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但看了這劇,你一定會深深迷上這個男人

在第一季的時候,還有人說——

「這麼多年第一次get到基裡安到底帥在哪裡。」

到了後面幾季度,幾乎都被帥到雞叫——

「我不允許還有人沒愛上基裡安·墨菲!」

這部劇集,說起來能火也是蠻神奇的。

時間,一個世紀前的英國伯明翰。

人物,謝爾比家族,剃刀黨。

反正,一個我們不熟悉且不感興趣的故事領域,但奇在,這個小眾題材卻在各大內容社區火得一塌糊塗。

關於此劇的神梗,神評也是層出不窮——

「五星市民謝爾比 民風淳樸伯明翰」

「伯明翰上空的霧是剃刀黨吐出的煙,謝爾比家族的血液裡流淌著威士忌」

關於黑幫故事,資深影迷想必都看過一些。

神劇看多了,再神劇情也都不再稀奇。

主要是,感覺要對。

英國人在拍片這件事上,特別有(會)格(裝)調(B)。

怎麼把感覺搞對,他們可太擅長了。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維多利亞時代,剃刀黨的真實裝束是這樣的。

氣質上,挺19世紀質樸村民調兒的。

劇方請來了本土著名服裝設計師 Stephanie Collie。

她之前為《兩槓大煙槍》《007》等電影的造型指導。

在歷史時代,真實人物的參照下,她做出來的衣服和上面照片的方向一致,但格調就是神奇地拉高了好幾個檔次。

人家黑幫上街,走得是痞氣,殺氣。

謝爾比一家出街。

男的,是這樣的。

女的,是這樣的

女的,是這樣的。

這哪是黑幫,明明是T臺走秀大賞啊!

這哪是黑幫,明明是T臺走秀大賞啊!

這個氣勢,還有誰?

配樂上更是神奇,各種地上地下的搖滾樂隊亂入,Joy division,Radiohead,IDLE,再加上一系列古典交響。

不但不違和,反而給煙霧繚繞的伯明翰蒙上一層狂放的氣質。

在拍攝剪輯上,也是各種流派亂入。

比如這一次的第六季。

主角湯米·謝爾比離開一家酒吧時,背景中飛起了鴿子。

千算萬算都沒算到,導演還是港片迷

千算萬算都沒算到,導演還是港片迷。

吳宇森1990年的白鴿套路,至今仍舊好使。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能看出來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能看出來了。

這劇的風格絕對不是你印象中的黑幫片,低沉,大氣。

《浴血黑幫》有種英國人那種特有的優越範兒,同時,它又展現著各種靈活,在野路子上一騎絕塵。

這劇的前五季,描繪了剃刀黨的成長史。

19世紀,英國伯明翰。

泥濘,陰雨,人們生活在貧窮中,終日和酗酒為伴。

謝爾比家族在這片地區靠收保護費,開地下賭莊發家。

他們喜歡將剃刀刀片,縫合在他們帽子的帽簷邊緣,在發生肢體衝撞時,一頂帽子瞬間就可以當作敵人猝不及防的武器。

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剃刀黨。

劇集前五季,這個地方性的小黑幫團伙,已經將觸手伸向了倫敦,上流社會,政壇。

主角湯米謝爾比甚至和邱吉爾都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新一季的故事,非常坎坷。

劇中,飾演波莉阿姨的海倫·麥克洛瑞於去年4月去世。

這個有勇有謀,灑脫又堅定的靈魂人物,也在新一季和我們告別了。

第六季的開端很黑暗。

一場自殺和一場葬禮。

一邊,波莉阿姨在行動中去世。

一家人陷入更孤獨,更復雜的境遇。

她的兒子麥可,立下誓言要向湯米·謝比爾復仇。

而湯米因為行動失敗,萬念俱灰,在一個陰霾的日子,扣動了扳機。

虛脫的他,倒在泥土中。

妻子聞聲趕來:

你再也不是戰士了,你連自己手槍中有沒有子彈都不知道。

時間一晃四年

時間一晃四年。

巨大的苦痛中,湯米變了一個人。

那個血液裡流淌著威士忌的男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清醒的男人。

他,再也不沾一滴酒。

更冷靜,更和平。

這背後的根源是,血已冷,心已涼

這背後的根源是,血已冷,心已涼。

新故事的開端是,毒品。

湯米,一邊從中國進口鴉片,一邊物色經驗豐富的船隊船員,將鴉片售至美國。

密克隆島,島民以釀私酒維生。

在美國禁酒令時期,他們私下釀酒,然後偷偷通過海運銷至美國黑市。

一朝之間,禁酒令作廢,酒水生意迴流到美國本土。

島民們紛紛失去了生計。

但是,反正都是偷運,運酒水和運鴉片有區別嗎?

他看中了這個地方,「地傑人靈」。

物流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銷售的路子

物流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銷售的路子。

在英國,人人知道剃刀黨。

但美國,是另一個世界。

想在別人的地盤賣貨,得有人罩著。

這個人就是麥可妻子的叔父。

這個人就是麥可妻子的叔父

這個難度係數飆升了。

人物衝突,瞬間拉起來了。

在小島氤氳的霧氣中,我們又隱約中看到了這個劇集始終如一的主題——

尊嚴與失去。

謝爾比家族生於貧賤時代,戰爭剛剛落幕,失業,瘟疫,還有各種壞訊息。

亂世之中有梟雄。

湯米這個人有想法,想帶著家人過上人上人的日子。

第一季中,剷除對家,第二季,家族崛起。

第三季,陷入政治鬥爭,沙俄保皇派、蘇聯、英國左派右派,各種勢力漩渦中,他淪為了他人的棋子。

前三季,描繪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世代。

前三季,描繪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世代

很多人以為他敢於冒險的原因在於追求金錢,權力,女人。

但到了第三季的時候,其實我們才清晰地看出了這個人的最終目的。

英國,自古有著非常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

在1688年,喬治王朝就把英國社會分為26種等級,後來社會演化成貴族紳士階層、市民階層、勞動人民階層,他們去不同的學校,受不同的教育,從事不同的行業,界限黑白分明。

他從小混在街頭,是地痞,人下人。

翻身,絕不只是賺到錢就夠了。

他還要尊嚴。

我們看到他住進了貴族豪宅,僱女傭管家,建馬廄,包括在書房放落地書架,和妻子舉辦派對,請來各界精英,政府高官。

這些,都是為了他那從未有過的名銜

這些,都是為了他那從未有過的名銜。

如果大家有細看,會發現湯米這個街頭長大的人,身上還有一些和他的哥哥、弟弟截然不同的氣質。

比如,喜歡詩。

在第六季中,他在鴉片大會上靠著一首詩,成功震懾住所有人。

詩歌不是他這個身份的人該會喜歡的東西

詩歌不是他這個身份的人該會喜歡的東西。

但是,它隱秘地滿足了他未達的願望。

一種人上人的姿態。

過去很多年裡,他一路殺伐,帶著剃刀黨成為本土勢力最強大的黑幫之一,但是,黑幫的願景不是他一個人的願望。

弟弟,妻子,波莉阿姨先後因為黑幫紛爭去世。

同時,內鬥也開始了,從第五季以來,每次大行動必然走漏風聲,有內鬼。

這些事兒無不透露著,他的家族到了他們整體實力不匹配的地步。

他一個人,並不能為剃刀黨代言。

在尋找尊嚴的時候,也行走在失去家庭的路上。

在尋找尊嚴的時候,也行走在失去家庭的路上

湯米的人生走向何處,也許在最終季並不能得到答案。

接下來的《浴血黑幫》電影版才是整個故事的句號。

這是一個男人的野心史詩。

它跳脫,詩意,充滿爽感,但又沉浸在無所不在的憂鬱氣質中。

也許,我們很難再看到這麼一部氣質獨特的黑幫劇集。

且看,且珍惜。

相關文章

美國人聽不懂的美劇?排行榜來了

美國人聽不懂的美劇?排行榜來了

看美劇,找熟肉,這也是我們國內大多數美劇熱愛者的常態。 畢竟,有了字幕以後,理解難題瞬間瓦解,刷劇樂趣直線上升。 按照這個推理,那美國人看美...

2022年9分影集,今年第一次這麼滿足

2022年9分影集,今年第一次這麼滿足

Sir精挑細選出的這36部2022年9分劇。 選擇困難? Sir還有分檔: 一檔力薦:不會踩雷,佳片必看。 二擋推薦:腦洞清奇,手法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