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 Breeders(養育者)劇情、評價:高分英劇,值得一看

最近,一部口碑好劇悄悄迴歸。

剛開播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太應景了——

養育者

Breeders

養育者

第四季剛剛回歸,目前已經更新了四集。

這個系列口碑很不錯,就是非常冷門,評分 8.5-8.7分。

非常冷門,豆瓣 8.5-8.7分

這是一部由馬丁·弗瑞曼 (《神探夏洛克》、《冰血暴》)和黛西·海格達( 《廢柴舅舅》、《9號密事》)主演的一部育兒輕喜劇。

說是喜劇,可劇中處處都是糟心點,一口氣刷完,生過娃的和沒生過的都沉默了…

在這部劇中,馬丁飾演的是一個

在這部劇中,馬丁飾演的是一個中年奶爸「保羅」,不僅每天都要面對雞飛狗跳的生活,到了深夜還要為次日的會議伏案忙碌。

突然,一陣惱人的吵鬧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是他的一對兒女正在樓上打鬧。

他決定上去提醒孩子們安靜一會,上樓梯前再三自我安撫,peace&love,不生氣、不發火!

可是下一秒就爆了粗口…

發完火後又很愧疚的向孩子們道歉。

這一波操作下來,他得出一個結論
這一波操作下來,他得出一個結論

這一波操作下來,他得出一個結論:我願意為孩子們死,但很多時候我也想弄死他們。

妻子艾莉也有同感,甚至還考慮起了該用哪床羽絨被…

某乎上曾有過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朋友圈很少晒四年級以上的娃?其中一個高贊回答講出了眾多網友的養娃心酸歷程,總結後其實無非就五個字,被現實打敗。許多人都想要望子成龍,但現實中哪有那麼多龍呢…

這個話題乍看上去非常突兀,可細想卻很現實。

誠然,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紐帶,他們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萌樣像極了小天使。可他們同樣也是一顆潛伏的定時炸彈,稍不留神就能讓整個家庭雞飛狗跳。

這一點在保羅和艾莉看來真深有體會。

在沒有孩子之前,他們都曾憧憬過小生命的降生,保羅更是樂意主動幫人看娃。

可當真的升級為父母后,

可當真的升級為父母后,每天都是提心吊膽、身心俱疲。

孩子處於嬰兒期時,身邊根本離不開人,好不容易哄睡他們,剛一放到床上就又傳來驚天動地的哭泣聲。

每每此刻都會忍不住大喊一句f**k,可發洩完還得繼續伺候這個小祖宗;

孩子處於幼年期時,渾身上下好像有消耗不完的精力。

白天瘋跑一天,晚上也死活不睡,保羅和艾莉不得不輪流哄娃,常常講著講著故事自己都睡著了,孩子還瞪著大眼問「然後呢」。

更要命的是,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往往好奇心旺盛,腦子裡充斥著各式稀奇古怪的問題,一個個解釋耗費心力,不解釋又會挫傷孩子興趣,騎虎難下的父母頻頻徘徊在崩潰邊緣;

孩子處於少年期時,又似乎莫名

孩子處於少年期時,又似乎莫名開啟了叛逆開關。

無論父母說什麼,都要唱反調,冷戰、爭吵,負能量充斥著整個屋子,氣氛壓抑到冰點…

《養育者》不同於以往我們看到的西方家庭相處模式,像是撕開了幻想的濾鏡,將血淋淋的現實攤開給觀眾,讓人看的窒息的同時也很有代入感。

比如,國內忙著「雞娃」的時候,國外父母也沒落下。

為了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升入一所優質學院,保羅考慮是否要換一幢「學區房」。

可艾莉卻認為孩子應該擁有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兩人就此問題爭辯起來。

保羅的這段話真的戳中了太多雞娃父母的心:

「進不了最好的小學,就上不了好中學,上不了好中學就考不上好大學,最後就找不到好工作、交不起房租、買不起房、結不成婚、生不了娃」…

比如,父母們

比如,父母們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

當他們意識到孩子

當他們意識到孩子沒有朝著自己設想的道路發展後便會產生懊惱、煩悶甚至憤怒的情緒。

兒子13歲生日快到了,保羅興致勃勃準備送給他一個最新款相機,可兒子卻只想要新手機;

女兒從小就對天文顯露出興趣,保羅一直覺得女兒會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朝著探究科學發展,卻意外發現她居然信基督教。

這些意料之外重重打擊了保羅,不僅因為孩子們沒有成為他希望的模樣,而是他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與自己已經有了隔閡,身為父親卻沒有真正的了解子女。

再比如,二胎家庭中對孩子的關注度很難平衡。

兒子在家裡似乎一直是受關注比較多的那一個。

小時候他總是會出現各種「意外」,保羅和艾莉不得不三番五次帶他去醫院,甚至還上了醫院的「黑名單」,懷疑他們虐待孩子。

長大後他又變得格外敏感,還患上了焦慮症與失眠症,孤僻的他沒有朋友,每天放學後都獨自一人乘船漂浮在河中央。

這讓保羅夫妻倆非常擔憂,因此時刻關注兒子的動態,生怕再刺激到他的情緒。

哪怕在兒子打了保羅後,也是保羅主動搬出去住,只為讓兒子寬心。

可這個過程中卻傷害了小女兒,

可這個過程中卻傷害了小女兒,女兒覺得家人都只關心哥哥,而忽略了她。

只因為她是更「乖」的那一個
只因為她是更「乖」的那一個

只因為她是更「乖」的那一個。

就好像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多家中,

就好像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多家中,似乎被忽略的永遠是聽話的那一個。

因為他們從不惹事,也從不刻意索取,久而久之,父母將他們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卻忘記了他也只是個孩子。

《養育者》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育娃難題,探討了親子關係的種種狀態,但這部劇表達的不僅於此。

還有中年危機;

上有不得不去養老院的年邁父母,下有尚未成年的子女;

生活重擔壓彎了腰桿;

工作多年仍未升職,明明資歷更老,卻還要討好外行年輕領導,即便卑躬屈膝也很難保住飯碗…

產後抑鬱,剛生完孩子的艾莉時而崩潰大哭,時而孤僻冷漠,整個人精神狀態極差,迫切回到崗位後又嘮叨個不停,總在後悔生下孩子。

親人離世,艾莉的父親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年輕時花天酒地,拋妻棄女,老無所依後又投奔艾莉,艾莉不情願的收留了他,但每天都想趕走他,某天大兒子的寵物倉鼠離世,他為了哄外孫開心,特意去寵物店又買了一隻,卻在回家的路上發生車禍當場離世。

得知這一訊息的艾莉並沒有想象的痛苦,反而更加活躍,第一反應甚至是關注倉鼠有沒有被好好照料。

可保羅看出了她的隱忍,便一直陪伴她,抱著父親的骨灰罐旅遊,而直到他們一起埋葬小倉鼠的時候,艾莉徹底繃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

其實死亡就是如此,最難受的並不是得知他死訊的一剎那,而是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當你有想要分享給他的東西,卻發現世界上再也沒有了這個人的一瞬,悲傷才會傾瀉而出。

總的來說,《養育者》是一部冷門佳作。每一個片段都很真實,好像監控了我們的日常,劇中很多觀點值得反覆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是該系列的最終季,喜歡這個類型的劇迷可以去下載看看。

養育者

相關文章

25部最佳香港電影

25部最佳香港電影

今天,君君為大家盤點 1997 年至今,歷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 25部一口氣放出,百看不膩! 1.《甜蜜蜜》(第16屆1997年)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