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北京影院解封,我們迫不及待地去觀摩學習了端午檔的頭號熱門影片。也就是,《暗戀·橘生淮南》!
雖然是端午檔的票房冠軍,但是本片票房仍未過億,但在當下,我們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不過,本片的評分,卻也非常不理想,現在只有4.7分。

令人震驚的是,這竟然還是男主角辛雲來,今年參與的影片中,評分最。
此前他還參與了《十年一品溫如言》,2.8分。

《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4.6分。

也是不容易。
觀眾朋友們可能會有一個困惑,就是今年的青春片、愛情片們,存在感似乎格外的強烈。
其實主要就是受疫情影響,大多數電影片方都不敢貿然定檔。但青春愛情片相對來說,體量比較小,又有固定的受眾群體,所以才更願意來搏一搏。
然後看得多了,你就會發現,青春愛情片,似乎掌握了一種新的流量密碼。
幾年前的青春片槽點是:車禍,墮胎,三角戀,假校園。
現在的青春片套路則變成了,新人,大IP,MV式敘事,工業糖精。

《暗戀·橘生淮南》可以說是完美地符合這個公式。
首先,它是個大IP,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原著,是「振華三部曲」之一。
另外兩部《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的改編劇集,都曾經有過非常好的評價,一度逆襲過青春片的頹勢與爛口碑。
所以,衝著「振華」二字,可能也有大批粉絲埋單。

但是相對另兩部而言,《暗戀·橘生淮南》就沒這麼好命了。
之前它改編了兩個版本的電視劇,評價都,嗯。

而這部電影版就更厲害了,它的導演請來了黃斌。
黃斌之前還是電影版《最好的我們》的監製、製片人、編劇。
片方還搞了個夢幻聯動:三年前一起看《最好的我們》,三年後在《暗戀》重逢。

然而,機智的網友們似乎並不買賬。

嗯。

本片的兩位主角分別是張雪迎和辛雲來。
張雪迎在本片扮演的是一個成績優異、性格內向、家庭普通的乖乖女。
也看到很多人覺得張雪迎很可惜,畢竟她在《狗十三》裡的表現真的很驚豔,但後來似乎反而一直都只在青春片、偶像劇的舒適區裡打轉。
不過總的來說,她還是將這個角色的少女心事拿捏得挺好的,也算是影片一個看點吧。

而辛雲來同學,則手握校園男神劇本。
帥,有錢,來往有豪車接送,還常年考全校第一。

事先聲明,我對辛雲來沒什麼意見,還覺得他挺可愛的。
然而你不得不說,他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憨,很老實,很乖巧。
包括在《悲傷逆流成河》裡的經典臺詞,也是這種說ji不說ba的風格。

所以,辛子哥可以演一個痞裡痞氣的校霸。
也可以演一個陽光健氣的體育生。
但是你怎麼能讓他演一個高智商高冷男神呢?
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是男神在彈鋼琴。

這是男神在安撫受傷的媽咪。

這是男神在頹廢抽菸。

總之……嗯,對,都沒什麼區別。
還是加油反擊吧辛子哥。

《暗戀·橘生淮南》在劇情上,也有一個非常擰巴的設計。
乍一看,這是一個很文藝的暗戀故事,張雪迎暗戀校園男神辛子哥。
所以影片的前半部分,講述的就是她的少女心事:
她是怎麼偷偷的關注、喜歡這個閃閃發亮的辛子哥,因為他們的一次偶遇、一次對視而小鹿亂撞、雀躍不已……

看起來似乎還蠻正常純愛的哦?
但其實,男女主角還有另一種關係。
女主的父親是工廠裡的工人,因工傷而殉職,廠長卻故意推卸責任。
因此她的母親多年來都恨死了廠長一家,並且將全部精力都用來上訴、打官司、向廠長索賠。
而男主恰好是廠長的公子。
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廠長廠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那麼,朋友們,問題就來了。
女主明明跟男主家裡有血海深仇。
男主所有的養尊處優、高高在上、鋼琴、豪車……都建立在壓迫工人的階級仇恨上。
那她還能怎麼暗戀男神,偷看他、寫日記、跟他在天台上鴻雁傳情的?!
顯然編劇也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所以整個故事始終給人一種微妙的脫節感。
因為青春,校園,暗戀,高考,這些都是非常單純、細膩、象牙塔的東西。
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世仇梗呢,又顯得很沉重、很嚴肅(還很狗血)。
這兩者本來就是很難兼容的。

當然,接下來的故事就變得更加脫節了。
因為女主開始讀大學了。
高中時,她還是個自卑的醜小鴨,大合唱做甘草,默默看著男主彈鋼琴的那種。

而升上大學,人家就奇蹟般的,揚眉吐氣做女神了,不僅加入了男主所在的電影社,還成了跟男神演對手戲的女一號!
所以,接下來的劇情就又變成了很套路的校園純愛劇情,男神和女神順理成章的在一起。

跟暗戀完全沒有關係。
當然,跟他們家的世仇也沒有關係。
然後這麼甜甜甜,甜了一陣兒……
編劇老師覺得,我們要開虐了!
於是女主媽媽多年申訴,終於沉冤得雪,把男主家裡搞垮了。

男主的父親坐牢,他也因為給別人替考,而被大學開除了。
雖然你也不知道,為什麼父親坐牢,兒子就連大學都不能讀了,但反正他就輟學了。
再然後,男神就不再是天之驕子了。他就墮落了,頹廢了,變成一個快遞小哥了。
當你衝著《暗戀·橘生淮南》這個片名來到電影院的時候,沒想到男主最後會變成一個快遞小哥吧?


辛子哥好像搞了個斯內普同款髮型,可以的
其實看到這裡,明顯能感覺到這部電影有兩個靈魂。
一個很文藝,還算小清新。
尤其暗戀和校園的部分,拍得還算細膩動人。
比如這場天台的大雨戲。

還有一些鏡頭,都是挺有想法、挺有設計感的,偶爾會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另一個靈魂就說,不行!我們要撒狗血!不然怎麼大賣呢!
於是本片就加入了世仇相愛、三角戀、惡毒女配、替考輟學、雙向奔赴……等情節。
是的,雖然這部電影裡沒有車禍墮胎白血病,但還是腦洞大開,要素很豐富的哈。
看到最後就覺得,整個影片很混亂,好像有幾種風格在背後拉扯打架。
一會兒小清新,一會兒大狗血。
最後好像還是狗血戰勝了小清新。
於是本片就喜提4.7。

當然,在《暗戀·橘生淮南》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一些近年來的,青春片的通病。
首先,宣發概念肯定是要大過於電影本身。
我們還是要說,這股可怕的風氣,是從《悲傷逆流成河》刮起來的。
當年《悲傷逆流成河》是用一個非常狗血懸浮的N角戀故事,來硬靠「反校園暴力」的主題。

然後到了《如果聲音不記得》,一個集結外星人、短視訊、熔爐、家暴、失憶、車禍……的科幻校園愛情故事,落點竟然是「關懷抑鬱症」。

《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甚至不需要看電影,單憑標題就能將一群異地戀情侶,騙進影院裡找共鳴。
而到了《暗戀·橘生淮南》,落點肯定就是暗戀。
所以片尾果然開始上價值,打情緒,搞一些非常尷尬的暗戀標語,來呼籲你回憶起自己的青蔥暗戀歲月。



但其實,如果真的是要老老實實拍一個暗戀的故事,那這部電影的長度可能都湊不到一小時。
那剩下的內容怎麼辦?
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拍腦袋的狗血情節之外,就不得不提到,青春片的第二個可怕之處。
也就是,短視訊化嚴重。
幾乎每一部同題材的電影裡,都有評論提到,懷疑自己在看MV。

《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

《十年一品溫如言》

《以年為單位的戀愛》
氾濫煽情的音樂,毫無新意的甜寵互動,以及瘋狂無節制水時長的閃回……這些都是青春片近年來的常用伎倆。
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難道這些愛情片存在的究極意義就是為了打歌嗎?
而這背後所暴露的,既是敘事碎片化、節奏拖沓、情節薄弱無邏輯等等問題。
還有一個最根本的缺陷,那就是,除了批量生產工業糖精之外,他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來講述一段「愛情」。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青春愛情片甚至都沒辦法解決一個最基本的、最能讓人信服的問題。
那就是,男主為什麼會喜歡女主,女主又為什麼會喜歡男主呢?
拿這部《暗戀·橘生淮南》為例。
女主為什麼會暗戀男主呢?
就算人家是校園男神,可他跟你家不是還有世仇嗎?
傾慕,嫉妒,自卑,仰望……這些互相沖撞的情感矛盾,是如何交織起來,變成一個高中女生複雜的心理和行為動機,在這部電影裡是找不到的。
反正,她就是要暗戀男神,你管不著吧。

而男主會喜歡上女主的理由,就更站不住腳了。
最開始,他似乎是一個狂熱的電影青年,只要看過《歲月的童話》、對得上他的臺詞的人,就可以做他的女朋友。
後來呢,他又變成了一個痴情男孩,因為讀了女主的日記,知道有個人這樣暗戀自己,就對她默默追隨。

你要說他是個感性舔狗,這樣設定也未必不行。
問題是,人家是高冷男神,是女主暗戀多年的對象,這合理嗎?
並不合理,但也是青春片的通病了:也就是,好像都挺隨便,挺糊弄的,為了動機而動機,為了戀愛而戀愛。

但是,觀眾真的會滿足嗎?
肯定不會。
不然《夢華錄》就不會大火了。
最近都在說這部劇的「報復性高分」,因為,你要說這部劇有多麼完美,那其實也沒有。
只是,我們已經很久沒在一部愛情題材的作品裡,看到那種相愛的拉扯感和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