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0本土臺片票房第二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上線串流媒體巨頭Netflix,全世界都能看到這部電影了。
片頭的Netflix呈現字樣。

12月27日(也就是昨晚),台北樂聲影城,《刻在》舉行了一次「感恩的心畢業典禮」,以破億的票房成績,宣告院線放映圓滿收官。

《刻在》真的是運用了很多元素,還原1988年台灣社會的風貌和細節,其中當然包括最有時間承載感的音樂了。
好,風叔出場,意味著要聊聊《刻在》的音樂了。
有一首歌,叫《這個世界》,出現在片中好幾次。
兩位男主第一次一起上台北,在點歌機前,阿漢問,這是誰啊,是不是大學城比賽出來的?

Birdy回答,蔡藍欽,但是已經死了。

阿漢口中的大學城,其實是台灣電視公司(臺視)1980年代的一個社教節目《大學城》。這個節目有點像綜藝,又像是屬於大學生的服務類節目。(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很多當年時代感的視訊,也都是臺視提供的)
《大學城》由經歷過民歌時代的陳光陸創辦製作。《大學城》的「大專創作歌謠比賽」,是一個透過電視選拔歌手的比賽,從1984年到1993年,一共舉辦了十屆。從中產生過像張清芳這樣的歌壇巨星,也有像丁曉雯、林隆璇、林生祥等的著名音樂人。
《大學城》還出過十多張紀念專輯。

陳光陸現在仍在從事和青年人相關的工作,並致力於促進兩岸年輕人的交流。
但《這個世界》的創作和演唱者蔡藍欽,並不是大學城出來的。
1986年,相當有繪畫和音樂天賦的蔡藍欽,經朋友介紹,進入到飛碟唱片。飛碟勸說他做一張屬於自己的專輯。1987年2月初,蔡藍欽完成了自己第一張專輯的配唱,但一週後的情人節,他就因為突發休克導致的心臟麻痺而離世,得年僅22歲三個月。

1987年4月7日,飛碟的著名女歌手王芷蕾,在她的專輯《春天的臉》中,收錄了蔡藍欽創作的《這個世界》,這是這首歌第一次公開面世。

兩個月後,1987年6月5日,飛碟為蔡藍欽推出了名為《這個世界》的紀念專輯,《這個世界》這首歌被放在了專輯的最後一首。

《這個世界》專輯名列被歌迷奉為華語流行「聖經」的台灣「百佳」唱片(1975-1993)第27名。這首歌當年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轟動效應,在排行榜上榜達數週的時間,在台灣的青少年學生中傳唱一時。多年來,由於這首歌詞中的意境,它也被同性戀人群偏愛。所以,《刻在》選了這首歌,不僅有時代印記,更和題材契合。
《刻在》中,Birdy在循規蹈矩的軍歌比賽最後,高唱《這個世界》,代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反抗。

《這個世界》當年的原版唱片早就絕版。不過,2001年,收購了飛碟的華納唱片,出了張蔡藍欽的雙CD典藏版。2017年金馬影展的間隙,風叔在西門町的一間二手唱片店的角落裡,發現了這套唱片,立刻買下。

2020年4月17日,奶茶劉若英在台灣開了【陪你 線上演唱會】,開場的第一曲,就唱的是《這個世界》。在世界有一點灰的2020,《這個世界》的每一句歌詞,都是那麼應景。
這個世界
劉若英 – 2020 劉若英陪你 獻上錄音專輯


奶茶的這場演唱會,以1987年的《這個世界》開始,以1987年的《快樂天堂》結束。風叔第二天寫了一篇《劉若英線上演唱會:這個世界,快樂天堂》。我寫道:從「在這個世界,有一點希望,有一點失望」,到「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願這個世界,是真正的快樂天堂!
沒想到,奶茶本茶看到這篇文章後說,怎麼會有人發現了她選歌前後呼應的小心思和小祕密?!
後來,奶茶托人從台灣給風叔寄來一張親筆簽名的演唱會實體CD,藉此機會要謝謝奶茶,很愛很愛你喔。
就,凡爾晒一下。

《刻在》的時間點卡到嚴絲合縫,它連歌曲的出版時間和事件發生時間,都是算好的。比如片中出現了奶茶的師父鮑比陳1988年第一張個人專輯的主打歌,就是當時「流行金曲排行榜」的第三名。那張專輯發行於1988年5月初,而《刻在》此時的時間點,正是1988年5、6月間。

Birdy和管絃樂隊女生班班的曖昧,也是從用同一個耳機聽這首歌開始的。
沸騰的都市,盲目的感情,Say goodbye to the crowded paradise……

故事往下發展,備受冷落覺得「失戀」的阿漢,無聊跑到公園裡遇見一個老年同志。環境聲中放的是《萍聚》,但仔細聽,並不是原唱李翊君的版本。

《萍聚》的產生相當有趣:臺師大音樂系學生孫正明偶然遇到兩名女生,兩女生拿出自己寫的歌詞請孫譜曲,說要拿去參加「救國團」歌曲評選,孫正明當時與一位名字裡帶「萍」字的好友失去聯絡,於是譜曲後,把這首歌命名為《萍聚》。
這首歌因為朗朗上口,在1980年代初中期,成為「救國團」舉行大型活動的「團歌」,拉練的時候常常幾百人演唱。(科普一下,「救國團」是台灣一個官方背景的青年活動組織團體,就是組織青年學生各種類似夏令營之類的活動,現在已成為公益組織)
1987年,18歲的少女李華苓,成為台灣華星唱片公司第一位歌手。華星為她改名叫李翊君,出版了第一張專輯《萍聚》,因為這首歌的群眾基礎,所以李翊君一出來就人紅歌也紅。

李翊君手中綠色的就是《萍聚》的黑膠碟。

華星負責製作唱片,同門的上格負責發行周邊,你去看當年上格給李翊君出的卡拉OK錄影帶,《萍聚》詞曲寫的魯啦啦。

而在多年後李翊君在大陸的歌唱節目中,詞寫的是嚕啦啦,曲寫的是孫正明,才算應該是靠譜的。所以嚕啦啦,就是兩位「救國團」的女生?

在李翊君30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唱紅歌曲無數。前兩天她才剛剛結束「2020李翊君翊如既往台北演唱會」,狀態寶刀不老,當然,不唱《萍聚》是不行的!

其實《萍聚》是一首男女對唱歌曲,與李翊君對唱的男歌手叫李富興,是當時華星公司的製作人。李富興後來和黃玠文合作,包辦了陳明真在華星最早幾張著名專輯的製作,把一個唱歌極其普通的大美女,做成了擁有多首金曲的著名歌手。

這位李富興先生還是藍白唱片公司幾乎所有女歌手對唱的男聲,包括潘美辰的《不要走,不要走》,周子寒的《算不算可惜》和《吻和淚》,方季惟的《一生只愛一次》等。
至於《刻在》為什麼沒用李翊君、李富興經典版本的《萍聚》?一般來說有這幾種可能——
第一是李翊君版本的版權方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不願意提供版權。華星後來和上格併入上華,上華又被環球收購,這首歌版權應該可能在環球唱片手裡;
第二是李翊君版本的版權費可能太高;
第三就是因為電影需要,想做一個新的版本。
如今呢,有的電影需要用到歌曲版權,但找不到版權方、版權方不給或叫價過高。電影方的折中辦法,就是找詞曲版權方買詞曲改編版權(詞曲版權和歌曲版權不一定屬於同一家公司),然後自己找歌手(或自己電影的演員)演唱,而成為全新的版本。
而《刻在》中的《萍聚》,找的是片中扮演吟詩者的今子嫣來演唱的,該片的配樂侯志堅擔綱製作。
今子嫣本來是台北紅包場的著名歌手,所以她唱的《萍聚》,有那麼一些紅包場的歌廳味。
今子嫣女士在紅包場估計沒少唱過《萍聚》吧。


今子嫣同時也演戲,比較有名的電影角色,都和鄭人碩有關。在張作驥的《暑假作業》中她扮演暗戀鄭人碩的單親媽媽,在《醉生夢死》中更是有撩碩哥的香豔戲碼。

《刻在》中的軍歌比賽的那首歌叫《夜襲》,黃瑩詞,李健曲,不過這裡的李健並不是「音樂詩人」李健喔。

片中還有一首很有時代感的歌曲,是我國音樂大師黃自的歌,也是現時的中華台北奧委會會歌。
好,最後來說說《刻在》的配樂,這次配樂找的是台灣著名的影視配樂家侯志堅先生。

2020年年底,侯志堅的影視配樂作品,可以說是大爆發。
前不久熱播的《狼殿下》,侯志堅擔綱音樂總監。這部劇的宣傳曲《Never》,剛剛入選人民文娛的2020年度十大OST。侯志堅曾是這部劇製作人陳玉珊著名的《我的少女時代》的音樂總監。

而還在上映中,口碑不太好,票房卻還不錯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郭敬明監製),侯志堅也是音樂總監。他製作了吳青峰為電影配唱的同名主題曲。

之所以侯志堅能為郭敬明監製的電影配樂,緣分可能來自於他也是《小時代》的配樂,爛片歸爛片,配樂歸配樂,一碼是一碼。
而侯志堅能為《小時代》配樂,也是因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之一柴智屏,和他合作過著名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柴姐出品的好多電影,《等一個人咖啡》《樓下的房客》等都是侯志堅做的音樂。
風叔手裡的《那些年》OST。好快啊,2021年夏天,將迎來這部神級華語青春電影的十週年。

侯志堅還和桂綸鎂特別有緣分,小鎂的出道作品《藍色大門》以及後來的《第36個故事》,配樂都是侯志堅。現在看來,台灣近十多年最著名的青春電影的音樂,都出自侯志堅之手呢。

很巧,侯志堅本人的出道,也和1988年很有淵源。
1988年,台灣「救國團」(看,救國團又一次出現)和功學社主辦了第一屆台灣熱門流行音樂大賽,這是一個搖滾樂團的比賽,可以稱之為1988年台灣版《樂隊的夏天》。大賽的最後五強,共同錄製了《烈火青春》專輯。後來成為著名歌手的張雨生、邰正宵等都有參與。
這首得獎選手張雨生、邰正宵、姚可傑、張啟娜合作的《烈火青春》,除了侯志堅,後來東方快車樂團的四位成員都有參與。

透過這次比賽,著名音樂人翁孝良先生的「銘聲傳播公司」,簽下了張雨生,以及嗓子高亢的姚可傑和鼓手郭名虎等人。翁孝良整合了吉他手楊振華,鍵盤手侯志堅和貝斯手盛子貞,加上姚可傑和郭名虎,組成搖滾團體東方快車合唱團。
第二年夏天,飛碟唱片為東方快車合唱團出了第一張同名專輯。風叔手裡的是大陸引進版LP。

專輯的第一主打歌《就讓世界多一顆心》,當年在大陸非常非常紅!
擅長包裝的飛碟唱片,把五個搖滾男孩包裝成了時尚牛仔路線。而實際上姚可傑當年叛逆的長髮,是沒辦法上電視的。

因為很紅,東方快車很快出版了《將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專輯,大陸也有引進。有意思的是,東方快車早期專輯的大陸引進方,都是東方歌舞團音像公司。

1991年的第三張唱片《搖滾寓言》,侯志堅離團,當時應該是去當兵了。這張唱片中的《紅紅青春敲啊敲》也是很紅的。

侯志堅走後,剩下的四個人去了百代唱片,堅持到1994年出版了第六張唱片《星期六的搖滾Party》後,才解散各自發展。

離開東方快車的侯志堅,後來開始做廣告配樂,之後專攻影視配樂。他現在的公司叫天空之城音樂,這張《刻在》的電影原聲,就是天空之城製作,SONY音樂出品。

《刻在》的配樂呢,用得相當多的是鋼琴,小號和大提琴,這也和劇情很貼合,因為阿漢在樂隊中就是一個小號手。

鋼琴當然還是侯志堅本人操刀,小號獨奏是台灣知名的爵士小號手魏廣皓老師,《刻在》中用到的兩個版本的Danny Boy(刻印版和飛鳥版),都是魏廣皓吹的小號。
啊,原來,2020年兩岸兩部話題電影,都用了這首Danny Boy啊,另一部是大陸的《八佰》,片尾曲《蘇州河》曲子就改編自愛爾蘭民謠《倫敦德里小調》,而這首歌的調子,其實就是Danny Boy。

《刻在》配樂中的大提琴演奏,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陳主惠老師。2019年年底,胡德夫在大陸舉行《山谷的迴響》巡迴音樂會,陳主惠擔綱大提琴演奏。他們在很多年前「黑名單工作室」時期就是合作伙伴了。

整張原聲都是純音樂,以及一些電影對白,並沒有那首大紅的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因為這首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被太多人翻唱的「神曲」,版權在另外的公司。它的創作過程也是相當有意思的,本來呢,這首歌是片方準備放在電影裡給陳昊森與曾敬驊兩位主演對唱的。

出爐過程,先是由新加坡音樂人陳文華寫了副歌。陳文華的作品你一定聽過,包括阿妹的《海闊天空》、孫燕姿的《愛情字典》,孫燕姿和蔡健雅的《原點》,周蕙的《不想讓你知道》等等。
寫完副歌,陳文華就交棒給馬來西亞音樂人佳旺來寫主歌,再交給馬來西亞的許媛婷填詞。但,最後這首歌卻是由對啊對啊先生盧廣仲來演唱的。盧廣仲和《刻在》的製作人合作多次,包括那部讓他得金鐘獎的《花甲男孩轉大人》。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的編曲和製作人都是黃雨勳,周董的御用編曲耶。這首歌的詞曲版權在華納(要翻唱就找去找華納),歌曲版權在對啊對啊先生自己那兒,所以這首歌才沒有收錄在電影OST中。
這首神曲,還有一個正式的錄音室版本,是該片男主陳昊森演唱的,同樣是黃雨勳的製作。

“最近有一首歌,是我學長寫的啦,我放給你聽。”

有點可惜,《刻在》的前期電影宣傳曲,龔言脩演唱的《Hello》卻沒有能夠大紅起來(與主題曲比的話)。

龔言脩的嗓音條件其實很好,辨識度也高,他2018年從優酷以團之名選秀冠軍隊出道,是男團新風暴的主唱。

龔言脩與《刻在》男主陳昊森合影。

文/落山風
本土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或視訊截圖。
【映畫台灣】聯絡郵箱:771539504@qq.com
(END)

本期編輯:落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