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麼向人推薦日劇《想做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它很容易被貼上標籤。
美食劇?好像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美食;女性向?主角並沒有遭遇多少不公平對待,也談不上抗爭;同性題材?是友誼是愛情,好像也並不太重要。但我必須要宣佈,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看的日劇,沒有之一。
想做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

評分:8.9 / 10
首播:2022 年 11 月 29 日
別名:想做飯的女人和想吃飯的女人
集數:10
單集片長:15 分鍾
演員陣容
比嘉愛未 Manami Higa、西野惠未 Emi Nishino、森田望智 Misato Morita、齋藤彩良 Sarara Saito、野添義弘 Yoshihiro Nozoe、原田千枝子 Chieko Harada
文章目錄
日劇《想做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劇情看點有哪些?
野本,一名普通上班族,最大的愛好是:做飯。
她常常精心炮製美味的菜式,拍照放到社交媒體上,收穫了朋友們的點贊。

但野本有個煩惱,因為獨自一人生活,只能做單人餐,她想嘗試一些分量大的食物,但做多了沒人吃,只能作罷。
春日,野本的鄰居,最大的愛好是:吃飯。
一頓飯能吃下兩個炸雞桶,讓小胃口的野本又震驚又羨慕。



這一天,野本做滷肉飯,一不小心做多了。
她糾結再三,敲開了春日家的房門:你吃晚飯了嗎?我飯做多了,盛一份給你。


畢竟日本社會,不麻煩別人,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守則,貿然請陌生人吃飯,或是去陌生人家家蹭飯,都有點尷尬。
春日確認再三,真的,要請我吃嗎?
得到肯定回答,她把頭髮綁起來,拿起勺子,勺了一大口飯菜,放進嘴裡。
沒有說一句話,又是第二口…
就這樣一大口接著一大口,一大碗滷肉飯,一點一點地減少,不一會兒,就一顆米都不剩了。

久違的滿足感,湧上了野本的心頭:原來我喜歡做飯,就是單純地想看到別人吃得很香的樣子。
她高興得快哭了…
日劇《想做飯的女人和想吃飯的女人》今年11月在NHK開播,一共10集,每集15分鐘,目前已經全部更新完畢。
評分曾高達9.1,因為開放式結尾,讓部分觀眾不太滿意,目前降到了8.8分。
故事改編自Yuzaki Sakaomi的同名人氣漫畫,描繪了喜歡烹飪的野本小姐和喜歡享用美食的春日小姐這兩位女性的日常生活。

《想做飯的女人和想吃飯的女人》原版漫畫
有網友評論:平淡的生活,好吃的飯菜,突然認識的朋友,就很有意思。單身女性就是要相互理解啊,互相扶持,好溫馨啊,看到這部劇就覺得春天要來了!
還有人說:本人的新冠特效藥,十集哪裡夠!要十季!十季!

編劇山田由梨,也是2020年日劇年度黑馬《17.3關於性》的編劇,那部劇烏鴉也曾推薦過,講述的是青春期女孩在兩性關係中難以啟齒的困擾,情節細膩溫柔,具有科普性,也體現了對女性的尊重。
而在這部《想做飯的女人》中,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這種細緻入微的體貼尊重。
很想說,果然是女性編劇,太懂女人了。

《17.3關於性》劇照
比如,野本很喜歡做飯,男同事看到了,對她大加讚賞:野本將來一定是個賢妻良母。
野本並不開心,她的內心OS:明明我只是喜歡做飯,才不是為了成為誰的妻子、媽媽。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種讚美實際上是一種男性凝視,彷彿女生有什麼技能,都是要為男人服務的。
這種凝視讓女人反感,卻因為非常隱蔽而普遍存在,反倒是女人如果為此生氣,顯得斤斤計較,不近人情。

比如,春日去飯店吃飯,同樣一份套餐,給男人的米飯分量,就比給女人的多了不少。
老闆很得意地對春日說:我是特別為你考慮,減少了分量。
女生吃得少,雖然確實是常態,但不經詢問,就擅自減少米飯供應,卻形成了隱性歧視。
飯量大的春日感覺受到了冒犯,還要為一口飯跟店家爭論。

比如,野本有一次突然提出,要給春日做便當,沒想到春日立刻拒絕了。
她的理由是:在發達國家中,日本女性的睡眠時間已經是最短的,你還要上班,更不應該那樣折騰做便當。

老實說,聽到這個理由,我很驚訝,因為眾所周知,很多日本女性每天四五點鐘起初,為家人做便當,做得特別精緻,這事簡直太平常了。
但哪有什麼理所當然呢,那都是犧牲了女性的睡眠換來的,這麼淺顯的道理,只是很多人視而不見。

再比如,野本生理期非常不舒服,躺在床上不想動。
春日買了衛生巾和止疼片去看她,並對她說:你每次都這樣痛,應該去婦科看一看,有時候只要吃點藥就可以緩解,諮詢醫生會更輕鬆。

野本說羨慕春日這種不會痛經的,希望像她一樣堅強。
春日卻說:不用勉強自己,順其自然就行了,同為女性,大家也是不一樣的。

有多少女孩子生理期的疼痛被漠視,甚至被教導,這點痛都忍受不了,怎麼這麼嬌氣。
女孩吃止痛片,還會被「科普」一大堆副作用,比如什麼影響生育…
但正如最近的一個段子說的:女孩生理期吃布洛芬,你們嘰嘰歪歪說一大堆副作用,現在治新冠搶布洛芬,一個說副作用的也沒有了。
事實上,止痛片只要不過量服用,就沒有什麼問題,姐妹們放心吃,早吃早解脫。

短短十集,這部劇沒有空泛地喊女權口號,兩位主角也沒有遭受什麼大委屈,但就是這麼一件件小事,兩人淡淡地聊著,卻感覺特別真實。
這就是每一個平凡女子日常會遇到的,可能轉頭就忘,可能耿耿於懷。大聲控訴,顯得矯情,不說,又憋屈。
但這樣平淡地講出來,彼此有著共鳴,對方會回應你:不不不,一點也不矯情,應該說出來,應該好好表達。
這就是治癒人心之處。
你會覺得內心的一個個小疙瘩,被一點點撫平了。
何為尊重?首先就是這些「看見」,然後才是肯定、理解和接受。

《想做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劇評總結
這部雖然是百合劇,但談戀愛並不是重點。
編劇認認真真地在展現了兩個女人完全不同的個性,當兩個人物立住了,她倆之間的情感交流,才顯得真實。
比如野本,漂亮能幹,卻不太自信,總是小心翼翼,擔心自己說錯話,即使被冒犯了,也選擇忍耐。
這樣的女生,放眼整個東亞,都很常見。
這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優秀懂事乖巧又隱忍的女性,從小被教育要謙虛,要照顧他人感受,這個角色本身就讓很多女生有共鳴。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春日。
很少在東亞的故事裡,看到微胖的女孩成為主角。
我們看慣了瘦幼白,看慣了大眼睛小臉蛋,突然看到胖胖的春日梳著馬尾,穿著運動褲,大口大口吃飯,我也想要像野本一樣感動到哭泣…
如此真實的女孩,請再多一點好嗎?
據說扮演春日的演員西野惠未,從小學習古典音樂,原本是樂隊的鍵盤手,出演電視劇純屬偶然。也許是這種未經雕飾的素人氣質,讓她的表演格外令人難忘。

野本活潑,愛笑話多,春日內向,不苟言笑。兩個性格差異很大的人,跳出原本孤獨的生活,約飯、逛街,彼此安慰,從相識、相知到相愛,自然默契,一切彷彿水到渠成。
日劇《想做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評價好看嗎?
看她們做飯吃飯,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放鬆了下來。
她們彷彿有一種魔力,明明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卻讓人感覺,特別幸福。
或者說,恰恰是她們把平淡的生活過得如此認真,如此有滋有味,這種幸福感才格外真實可信。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出門前認真挑選衣服,是週末一起去逛農貿市場,突發奇想,順道拐去看看大海。


是一起逛完街回來,突然想到,可以用南瓜做布丁,並說做就做。


所有的「臨時起意」,一個人的時候大概都不會發生,都是因為身邊有一個人,一起做才帶勁兒,才會特別開心。

幸福是為了吃一頓煎餃,特意買個電烤鍋,然後狠狠做了一整鍋餃子,一口氣吃掉。
胃口突然變大,還不是因為,跟某些朋友一起幹飯,會特別香。


幸福是天氣轉涼的時候,一起做關東煮,看著鍋裡咕嘟咕嘟煮著,就覺得特別滿足。
是說好了要吃一整個假期的聖誕麵包,但因為貪吃,又添了一塊,然後相約,明年聖誕再一起做。
因為兩個人一起,四季流轉,各種節假日,都變得有了盼頭,未來的日子都有了特別的色彩。


幸福是吃上一頓昂貴的牛肉,剛好能配上好久以前斥巨資買的盤子。
一個人時候,總想著省錢,但兩個人一起,就想有點儀式感,要享受最好的,買貴一點的,奢侈一把,然後慶幸,多虧自己果斷,選了貴的!


幸福是一起約好了跨年,一起去海邊看日出,結果睡過了頭,也不用氣急敗壞,去公園看日出,也非常治癒…
兩個人在一起,不懼怕遭遇最壞的,因為兩個人總能互相協助,總能把坎坷變成坦途。


幸福還是,在你生病沒有胃口時,為你做一頓小時候最愛吃的烤飯糰。
是我嘗一口你愛喝的酒,也試一試你喜歡的飯糰。

是你願意傾聽我的吐槽,然後附和說:是啊,怎麼這樣…
是知道你要來,知道你怕冷,提前打開空調和暖氣都打開…
她們從來沒有要求對方改變,卻用體貼和關心,寫出了一本幸福教科書。

在一起吃了很多次飯之後,春日終於講起了自己的過往:
小時候,只有爸爸和弟弟在的時候,家裡才會比平時多一個菜,不好的、小的,媽媽就都挑給我吃,在家裡我是吃不飽的。
家裡有好吃的,都是爸爸和弟弟先吃,弟弟玩的時候,只有我去廚房幫忙。


有一天晚上,餓得睡不著,春日從床上爬起來,到廚房偷偷做了一份三明治。
她大口大口吃著烤得香噴噴的麵包,突然覺得這一切很荒謬:為什麼我要以如此悲慘的心情吃好吃的東西?
後來,她離開了家,再也不願意回去,在外面打工,她就想把以前少吃的份兒都吃回來。

直到認識了野本…
「野本小姐接受了我愛吃飯這件事,讓我如釋重負。」
春日再也不用為自己愛吃飯這件事而苦惱、害羞。
而野本遇到了春日,她終於不用再為那些「你真顧家」「你真是個賢妻良母」的誇讚而煩惱。
野本,也終於接受了自己愛做飯這件事。

她們遇見彼此,終於都能放下過去,心安理得地做自己。或許,這才是最大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