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的眼淚》劇情、劇評:良心台劇,一口氣刷4集

這兩年,臺劇大爆發

接連拍出四部9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做工的人》

話題性最強的,當屬《我們與惡的距離》。

它透過一場無差別殺人案引發的社會現象,直指人性最深處的惡。

憑9.4的分數,成為當年最高分華語劇

憑9.4的分數,成為當年最高分華語劇。

時隔兩年,出品方台灣公視又放大招。

新劇由《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製作人湯昇榮牽頭。

依舊取材於真實事件,大膽探討社會話題。

一口氣刷完4集後,魚叔迫不及待來安利——

火神的眼淚

火神的眼淚

該劇是台灣公視的年度重頭戲。

總預算達9400萬新臺幣,花了3年時間籌備。

主演請到兩位台灣新生代代表,劉冠廷、林柏宏

劉冠廷

劉冠廷

林柏宏

林柏宏

五一期間首播,在台灣引起了不少關注。

不僅成為公視訊道同時段的收視冠軍,還登上Google關鍵字搜尋榜的第二名。

但在大陸熱度不高,豆瓣還不到200人評價。

超過85%的觀眾打了四星以上,評分從8.7漲到8.8,目測之後還會繼續漲。此等寶藏劇,魚叔哪能錯過。

相信大家看海報已經猜到了,它講的是消防員的故事。

以往,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消防員是這樣的:

以往,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消防員是這樣的
但在火神的眼淚裡卻是這樣的

但在《火神的眼淚》裡卻是這樣的:

但在火神的眼淚裡卻是這樣的

它跟《救火英雄》《烈火英雄》《緊急救援》這類大片,完全不一樣。

沒有把救火當成重頭戲,大肆渲染。

相反,它聚焦於一個個平凡的消防員,揭開他們不為人知的日常困境

開場前10分鐘,就不走尋常路

開場前10分鐘,就不走尋常路。

市區一棟居民樓發生火災。

火勢蔓延迅猛,濃煙瀰漫、居民被困。

緊接著,四位消防員扛著水管登場。

魚叔本以為,接下來要拍消防員如何英勇救火。

沒想到,導演偏偏不這麼幹。

鏡頭一轉,對準了火場之外——

人頭攢動,怨聲四起。

一大幫圍觀群眾對消防員指指點點,大喊大叫:

「你們慢吞吞地在幹什麼?」

「你們應該對火噴水啊,對空氣噴水乾什麼?」

「救火有這麼難嗎?」

「救火有這麼難嗎?」

消防員冒著生命危險來救火,不但沒有得到感謝,反而要被各種責難。

脾氣火爆的義陽(劉冠廷 飾)氣不過,隨口普及了幾句消防常識,叫群眾不要瞎指揮。

結果反倒火上澆油,被對方罵得更厲害了,眼看就要上手打人。

「你這什麼態度啊?」

「我繳稅養你們這群廢物是不是?」

「我繳稅養你們這群廢物是不是?」

實際上,消防員救火絕對不是簡單粗暴,「越快越好」。

到達現場之後,先要了解清楚情況,才能對症下藥,否則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亡。

但在這種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消防員只能扛著輿論壓力,完成救火任務。

最後,在民眾的責難聲中,無奈返回單位。

最後,在民眾的責難聲中,無奈返回單位

第一場戲結束。

怎麼樣?確實和那些救火大片不一樣吧。

《火神的眼淚》,摘下了「救火英雄」的光環。

它更像是一部消防員職場生態劇

被群眾辱罵,只是開胃小菜。

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頭。

概括起來,劇中的消防員們面臨三重困境。

第一重困境:工作瑣碎,缺少休息

在台灣,火警和醫療救助電話都是119。

也就是說,消防員不僅要負責救火,還要解決各種醫療和急難狀況。

算下來,救火其實只佔工作的一小部分。

消防員們還需要把公園裡的醉漢送到醫院。

給被牛肉噎住的市民,做緊急處理。

尋找跳河自殺的溺水者。

幫忙找貓狗,幫迷路的人下山,幫人捕蜂捉蛇等等。

因為這些事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所以消防員必須時刻保持待命的狀態,不論是在睡覺、吃飯、休息,還是在上廁所

一位消防員不禁吐槽:

「我最近已經連續三次大便時警鈴響。」

「我最近已經連續三次大便時警鈴響」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完成大量的案頭工作。

比如每次救火之後,必須把滅火過程中的所有無線電內容都聽寫成文字稿

打完稿,還要寫火災檢討報告、車輛部署圖等等。

平時,消防員們隨時都要出外勤,根本無暇顧及案頭工作。

於是他們只能佔用休息時間來完成

雖說是「做2休1」的制度,但實際上休息日都被用來趕工作報告。

長期下來積勞成疾,就像這位老消防員說的:「老了渾身都是病。」

根據《北京晚報》在2018年的報道,台灣消防員24小時連軸轉是常態。

每個禮拜執勤時數超過100小時,甚至達到120個小時。

工作時間遠遠超過勞基法標準。

但由於人力不足,這個情況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可以說,消防員不僅在救災時冒生命危險,這份工作本身就是對身體的全面透支

第二重困境:被民眾、體制、媒體圍攻

導演蔡銀娟在寫劇本前,花了大量時間跟台灣消防人員打交道、做採訪。

反饋最多的問題,就是民眾的溝通問題。

特別是這兩年,台灣民眾基本把消防員隨意使喚,稍有不滿意就投訴、打罵。

而最令消防員頭疼的,是幫民眾解決困難後還被反訛一手

漢成(溫升豪 飾)接到過一次「烏龍火警」。

從大樓外面看,火勢凶猛,刻不容緩。

於是,他還沒等到屋主回到家,便帶頭破門而入

於是,他還沒等到屋主回到家,便帶頭破門而入。

結果傻了眼——

結果傻了眼——

所謂的火災,竟然是屋裡的聖誕節燈飾

虛驚一場,整個小隊還為此忙到了半夜3點

虛驚一場,整個小隊還為此忙到了半夜3點。

但事情的走向出人意料,漢成竟然被那位屋主投訴,要求維修大門並賠償8萬塊精神損失費

理由是他未經允許破門。

理由是他未經允許破門

無獨有偶,志遠(林柏宏 飾)接到一個擴張性氣胸病患,情況危急。

他在救護車上進行了及時的搶救,把患者從鬼門關救了回來。

結果卻被患者家屬投訴,因為他們懷疑患者的後遺症和車上的搶救有關。

儘管對方毫無道理,但志遠也只能承受。

儘管對方毫無道理,但志遠也只能承受

因為對於體制來說,漢成、志遠為了救人而做出的舉動,都是不符合規章制度的

按照規章制度,破門必須有屋主或其家屬同意,要不然就必須等到里長、警察共同簽字。

至於氣胸這種急救,必須等到達醫院才能實施。

顯然,這些規章制度根本不適用於緊急情況。

但體制從未做出改善,而是一次又一次順應民眾的投訴,將後果轉嫁給基層消防員

長此以往,消防員們當然不敢再輕舉妄動。

這也釀成了一些無法挽回的悲劇。

比如,漢成又遇到需要破門的情況,有了前車之鑑,這次他行事十分謹慎。

為了等里長簽字,他們在門口乾站了一個小時。

等到破門而入時,發現屋主已上吊自殺。

此事迅速被電視臺報道

此事迅速被電視臺報道。

甚至拿自殺屋主的同志身份做文章,取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

「現代同志悲歌 消防員草菅人命」

不論是民眾、體制還是媒體,都沒有真正了解消防員的苦衷,甚至,加劇著消防員的困境。

這也是這部劇最大膽的一層表達。

和《我們與惡的距離》一脈相承。

導演從田野調查中了解到,台灣消防員與民眾的衝突,近幾年表現得尤其突出。

其實,大陸也出現過類似的事件。

2019年,南昌某地發生火災,一男子不斷阻礙滅火撲救工作,還罵罵咧咧:

「你拿著我們的錢,趕快滅!」

事後該男子被帶到派出所

事後該男子被帶到派出所

東莞某服裝店因積水跳閘,消防員破門救出被困7人,結果被店主責難。

2020年,江西一小區起火,無人打開門禁,消防員只能將門禁欄杆折斷,事後遭到索賠。

這種現象,絕不是某個地區的特例

這種現象,絕不是某個地區的特例。

第三重困境:不被家人理解。

和前面兩重困境相比,這才是消防員的難言之隱。

每天,他們輾轉於各種危險場合。

工作結束回到家裡,只需要一句鼓勵的話,就能得到撫慰。

但對很多消防員來說,連這個簡單的願望,都得不到滿足。

因為他們的職業選擇,並不被家人所理解

比如,劇中唯一的女消防員子伶(陳庭妮 飾)。

一心想通過消防員的工作,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媽媽不但不領情,還對她百般指責埋怨。

甚至用「當初要是生兒子就好了」這樣的話,深深刺痛她。

剛晉升二胎爸爸的漢成,也飽受來自家人的壓力

剛晉升二胎爸爸的漢成,也飽受來自家人的壓力。

由於工作緣故,他沒能陪妻子產檢,也沒能第一時間看到孩子出生,甚至經常沒辦法回家。

妻子的不滿積蓄已久,希望他辭掉工作。

出身音樂世家的志遠,也得不到家裡的理解

出身音樂世家的志遠,也得不到家裡的理解。

每天下班回家,迎接他的都是父親的黑臉。

殊不知,他正在經歷火災後的PTSD,每個深夜都深受惡夢困擾。

台灣一家機構曾做過調查稱,在台灣上班族的眼中,消防員被評為「十大賣命職業」之首。

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危險事故才會逐步減少,城市的安全係數才會逐步上升。

導演也希望通過這部劇,呼籲社會各界對消防員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

目前,該劇剛剛播出4集,還沒到半程。

但已經將消防員的困境,講得鞭辟入裡。

在接下來的劇集裡,還有更多關於消防員職場困境、道德拷問的場面出現。

包括但不限於,女性消防員遭遇職場性別歧視

以及,救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這份深度和反思性,在今年的華語劇中首屈一指

這份深度和反思性,在今年的華語劇中首屈一指。

當英雄的光環被粉碎,宏大的敘事被消解。

剝離出的,是一個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個體。

他們本都是最可愛的人。

為了工作拋頭顱灑熱血,卻常常被誤解、被圍攻、被忽視。

熱血,不應該就這麼冷掉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過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過:

這部劇為什麼叫做「火神的眼淚」?

火神,即消防員的意象;

眼淚,取自「觀音垂淚」。

從神明的眼光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憐憫人的悲痛。

以慈悲之淚,滅凶惡之火。

它想通過這些「反英雄」的故事,喚醒大眾的同理心:

或許,比「讚美」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相關文章

熱烈而又謹慎地期待《想見你》電影版

熱烈而又謹慎地期待《想見你》電影版

這兩天其實有一個還蠻大的電影頭條,那就是《想見你》要拍電影版了。 這不是傳聞,而是《想見你》鳳南小分隊中的「莫俊傑」施柏宇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自...

我有多愛《想見你》,電影版就有多氣人

我有多愛《想見你》,電影版就有多氣人

近期院線市場十分低迷,經歷了前面長達一個多月沒有可看新片上映之後,終於在12月等來了一系列有排面的新片,《航海王:紅髮歌姬》、《阿凡達:水之...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劇評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劇評

婆媳=暗湧「宮鬥」?林志穎媽媽因為不想兒媳陳若儀穿超短褲,被罵「惡婆婆」,婆媳大戰開始了? 不。節目後期,婆媳竟然慢慢走向了……溫馨?還自帶...

劇荒?這10部劇看了麼?

劇荒?這10部劇看了麼?

去年台劇《火神的眼淚》,因為深刻的劇情,在社群上引起廣大的討論,也讓不少民眾開始再追台灣的「職人劇」。職人劇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資料,深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