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評分年度最高,它真的配嗎?

呼蘭曾在《脫口秀大會》上自嘲長相,說長成自己這樣都有人愛,不是因為姑娘獵奇——

「而是在這個社會上,只要你正常,就已經比90%的人強了。」

長成劉亦菲那樣的,那都不適合演電視劇了,「美貌含量過高,容易被迷暈。」

via @B八二

via @B八二

帶著劉亦菲和陳曉的盛世美顏,《夢華錄》徹底爆了。

上線15小時,播放量突破兩億多,屠榜熱搜。

開分高達8.3,幾小時後不跌反升,愣是又漲到了8.8。

但伴隨而來的,是大量情緒激烈的爭議。

在知乎《夢華錄》評分是否虛高的問題底下,湧現了800多條留言。

不少人吐槽劇情無聊,甚至懷疑是水軍刷分,畢竟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也才9.0分,兩相對比,任誰看了不問一句它憑什麼?

值8.8嗎?不值8.8嗎?吵得不可開交。兩天看下來,我快不認識這幾個字了。

選題會上,大家都在努力解釋,為什麼今年第一高分國劇會花落它家。

所有理由聽上去都很合理,只有一個問題問住了我:

劉亦菲是很美,但她又不是第一次這麼美。

為什麼你們這次如此寬容?

01

「這可是劉亦菲」

顏值即第一(打分)生產力,8.8分裡劉亦菲的顏值可能要佔8分。

不誇張地說,劉亦菲幾乎是憑一己之力,讓《夢華錄》的第一波熱度成為顏狗的狂歡。

《夢華錄》,是她成年後播的第一部電視劇——上一部還是《神鵰俠侶》。

時隔16年重返古偶,她居然好像一點沒變,一出場就告訴觀眾:

什麼叫好看的人披著麻袋都好看。

豆瓣高贊榜每天都有無數觀眾對劉亦菲的「下凡」感恩涕零,「這可是劉亦菲啊!」

連身處其中的演員都在推波助瀾。

《夢華錄》取材自關漢卿的雜劇《救風塵》,它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的是三個好姐妹被渣男辜負,上京城開茶樓搞事業。

劇裡,徐海喬飾演的就是金榜題名,拋棄劉亦菲另娶高官之女的「陳世美」。然而劇外——

「拍第一場戲的時候,我就故作鎮定,拍完跟助理走到一邊互相感嘆,啊,太好看了!」

娛樂圈從來不缺美女。

可這一次,劉亦菲美得好「正常」。

或者說,她其實什麼也沒做、也沒變。

重出江湖,沒有韓式平眉大紅唇,沒有高光陰影山根高聳入雲,只是眼波輕輕流轉,就讓人挪不開眼。

「看別的劇我都開1.5倍速,但這部上個廁所都要暫停,就怕錯過她的美貌。」

古裝偶像劇是顯學,卻早已沒幾個古偶女主像劉亦菲這般具有東方古典美。

劉亦菲提醒人們,有一種美女可以不是瓜子臉尖下巴,是珠圓玉潤的鵝蛋臉;

可以不是精緻小翹鼻,是有些特別的駝峰鼻。

當年古裝一穿,金庸都盛讚她

當年古裝一穿,金庸都盛讚她:「有你演王語嫣,讀者才知金庸沒有騙人。」

身段也符合了大家對於古典美人端莊優雅的期待,一場堪稱降維打擊的示範。

劇中,趙盼兒給客人點茶,腰板挺得筆直,左手一背,右手舉起銀壺,茶水就流暢地倒入杯中。

漂亮得大大方方,大家其實無非就這點需求。

美女不作妖,觀眾樂逍遙。

出道即趕上高畫質畫質時代,劉亦菲經受過鏡頭很嚴苛的考驗。

在她之前,是人均十八級美顏的膠捲時代,有渣糊畫質加持,港臺明星天然面部柔和,輪廓模糊。

在她之後,則進入偶像工業時代,各種磨皮特效一通亂加,濾鏡下的年輕小花清一色精緻白淨,但也同質化得厲害。

唯有劉亦菲一出現在家裡電視的4K高畫質小熒幕上,大家立刻回想起一種久違的坦蕩:

誇一個明星的美貌,其實不需要費心想那麼多前置條件啊!

一會兒說骨相好、一會兒說高級臉的,在她這兒都不需要,你欣賞就完事兒了。

但是,這種對劉亦菲美貌的瘋狂傾心也導致開頭那個問題顯得愈發奇怪:

為什麼之前她的戲飽受爭議,如今卻一水好評,直接帶劇上分?

02

你就負責美吧,夠了

不可否認,即便劉亦菲本人看到這境況,可能都要感嘆一句「人算不如天算」。

一個燙知識,在《夢華錄》爆火之前,劉亦菲已經演了十六年的撲街電影。

每一部口碑都低於6分,除了勉強過線的《鴻門宴傳奇》。

事業高開低走,劉亦菲這些年沒少被嘲諷「何以至此」。

但你要說這些電影裡她不漂亮,不是粉絲可能也不會同意。

畢竟劉亦菲的容貌和「神仙姐姐」的定位,早就固定成了獨她一份的標籤。

提到這詞兒,腦子裡浮現的就是劉亦菲本人,這麼多年也沒見誰敢搶這title。

在小某書上,大家奉承其他美女叫的都是「各位劉亦菲」,短視訊平臺,更是流傳著「三分像劉亦菲,就夠吃好幾年」的流量密碼。

有網紅只是撞臉劉亦菲,就在一夜之間漲了百萬粉

有網紅只是撞臉劉亦菲,就在一夜之間漲了百萬粉

為什麼偏偏是在《夢華錄》裡,大家「原諒」了她?

資深八卦人士一定還記得,最早「天仙」其實是對劉亦菲「美則美矣,全無演技」的嘲諷。

17歲出道即巔峰後,她拒絕了很多電視劇邀約,決心轉型電影咖。

然而一門心思扎進大熒幕,十幾年來幾乎無緋聞,零綜藝,戰果卻相當「感人」——

《三生三世》評分4.0,她和楊洋一起被打入「面癱派」。

《二代妖精》評分5.5。

截圖被做成表情包,觀眾直接說,「比起咆哮美人,還不如做個木頭美人。」

和迪士尼合作,最受大眾期待的《花木蘭》。

結果颯爽女將的表現力,還是不盡如人意。

這些年,劉亦菲頻頻挑戰自我,又頻頻缺乏突破,沒有一部作品建立起好口碑。

好像越努力、越狼狽,和「神仙姐姐」鎖死恰恰也證明,人們對她的認知和期待只剩下一個「美」。

以至於《夢華錄》剛開播時,我身邊一位劉亦菲的顏粉坦言,她「都不敢點開看」,怕又是爛劇一部,毀了女神在心目中的形象。

但出乎意料——她發現被打臉了。

但出乎意料——她發現被打臉了

不同於之前需要各種激烈層次的女戰士、女妖精、村頭寡婦之類的角色,也沒有那麼多苦大仇深的戲碼。

這一次,劉亦菲和趙盼兒完美match,合適得就像導演為她量身打造的角色。

平穩中偶爾略帶一些嬌憨,正常完成規定動作,就夠用了。

趙盼兒之於趙靈兒,就好比程又青之於袁湘琴,在演員原有特質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分「輕熟感」,恰到好處。

想想劉亦菲早年的白月光作品,著名的天仙三部曲——

幾乎都是不諳世事的仙女人設,沒有複雜的內心戲。

一雙純真空靈的眼睛,再加上劇本紮實,對手演技線上,視聽語言優秀,所以每一部都成了白月光。

到了《夢華錄》,這才是真正的文藝復興——別折騰了,咱們都安分守己點,就可以了。

不再有人提花瓶,也沒有人再追問她的演技,大家現在要的真不多。

不求演員們個個能抗住大熒幕,也不需要人人飛昇做天仙。

能認真地施展自己的美貌,就已經感恩戴德,還要什麼腳踏車?

03

報復性打分,然後呢?

《夢華錄》有很多不足,粉絲們也心知肚明。

不然也不會在出現歷史細節不夠嚴謹、營銷女性主義向劇情的時候,率先躺平並告誡片方:

「可以了,你不要說自己是歷史劇,承認自己只是古偶就啥事兒沒有。」

也正是因為要求不多,才導致不管不顧打高分,這其實是一種「報復式行為」

毫無CP感的選角,演著瑪麗蘇的劇情,壓根兒不知所云。

配上摳圖、磨皮和奇怪濾鏡,堪稱「國產醜偶三件套」

儘管古偶是年輕觀眾的剛需,但害怕一踩一個雷,很多人多年來,只能一遍遍重看老劇下飯。

就在這個時候,「鄉野村婦」劉亦菲,帶著《夢華錄》出現了。

它除了劉亦菲和陳曉的臉是頂尖,其餘都是七十多分,最大的優點,就是規避了以上80%的雷點。

甚至證明「這並不難」的姿態越不經意,越像狠狠在抽同行的臉。

男主角好看點、不要半夜打開嚇到人很難嗎?

可能達到陳曉的水平確實不容易,但至少劍眉星目乾乾淨淨不油膩。

男女主有CP感很難嗎?眼神戲演出曖昧推拉感很難嗎?

實景拍攝很難嗎?至少這次,江南的水草是鮮活的,東京的煙花是具體的。

via@人生海海

不同賽道評價標準不同,拿《夢華錄》和《紅樓夢》比,8.8分當然過了。

但放到古偶市場,《夢華錄》原本可能是6.8分,同行一襯托便又多了2分。

就像知乎《夢華錄》8.8分是否虛高的問題下,一個高贊回答:

「這就好比一個飢餓的人吃糠咽菜久了,一下子吃到白麵饅頭和燒雞。

你說饅頭燒雞是什麼山珍海味嗎?那肯定不是。

但這時候你問他這飯香不香?第一反應肯定是香,太香了。

這就是一個給它打五星的觀眾經典的心路歷程。

但我想,網友熱情的一擁而上,不是非要讚美饅頭燒雞就是一流美味。

而是邊吃邊想起,我們失去過什麼山珍海味。

就像給周杰倫打榜、送王心凌出道,誰都知道冷靜過後,該歸於沉寂的還是會恢復理智、該幹嘛幹嘛。

但這一刻,網友們就是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以表歡迎。

這種力量其實很微弱,仔細想想,難道觀眾的不滿曾經真的改變過什麼嗎?

但這種反抗又充滿生命力,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大家自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在共同抵禦著同樣的傲慢與敷衍。

其實,我也不希望這樣的「報復式好評」越來越多。

因為它出現,只能說明大家的期待真的還是不高。

在被摳圖、軋戲、不用原聲演戲、爛糟的服化道、弱智劇情傷害過後,國產劇觀眾早已學會不要有太多妄想。

只希望像姜文說的,拍東西就是在為觀眾做飯,連一兩道硬菜都不搞,等於在把觀眾當孫子糊弄。

誰要當孫子啊?當個人吧,哪怕只是稍微正常一點。

還是那句話,在一個糟糕的環境裡,你如果能做到正常,就勝過90%的同行了——

畢竟其他人,全是「自殺式襲擊」。

相關文章

26集後,《夢華錄》硬傷就一個字

26集後,《夢華錄》硬傷就一個字

再聊個5塊錢的《夢華錄》。 放心,不是前些天你看的那些。 起因是,前些天討論宋朝美輪美奐的高贊留言太多,大家都開始關注和迷戀中華宋文明之美。...

笑果是家「破公司」,不信你去問李誕

笑果是家「破公司」,不信你去問李誕

一個把喜劇當成生意的公司能走多遠? 李誕和趙本山中間差了幾個郭德綱? 李誕和呼蘭中間差了幾個卡姆? 沒有什麼不好回答的,只要你把喜劇當成一門...

《夢華錄》劇情、劇評:瑪麗蘇相親劇

《夢華錄》劇情、劇評:瑪麗蘇相親劇

今年《夢華錄》火了,而且火的很有說服力。 其中最大的看點在於劉亦菲和陳曉,當他們兩個人沾上古偶劇,不管怎麼裝扮,都會在氣質上穩贏。 夢華錄 ...

《夢華錄》:劉亦菲的春天來了?

《夢華錄》:劉亦菲的春天來了?

《夢華錄》爆了,烏鴉是真的沒想到… 開播不過一星期,我一直被它刷屏。從狂炸微博熱搜,到刷爆朋友圈,還收到自來水劇迷的狂熱安利&#...

顏怡、顏悅,一個雙胞胎的脫口秀世界

顏怡、顏悅,一個雙胞胎的脫口秀世界

她們意識到,作為一個創作者,如果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就必須得轉化成一種主動的姿態。 文|戴敏潔 編輯|槐楊 「夫妻關係」 雙胞胎顏怡顏悅把她們...

集體給魯豫道歉了?我不信

集體給魯豫道歉了?我不信

一夜之間,口碑翻轉了。 上《脫口秀大會》前的魯豫,「真的嗎?我不信」是她的名人名言。 很多人一提起她,基本等於「聊天鬼才」「爛主持」「低情商...

《夢華錄》剛火就翻車,她扯掉了遮羞布

《夢華錄》剛火就翻車,她扯掉了遮羞布

年度爆款《夢華錄》,也翻車了? 近幾日,社交平臺湧出許多批評聲。有人吐槽劇情高開低走。也有人認為女主人設崩壞,故事核心跑偏。 「不適感逐漸大...

《夢華錄》劇情、劇評:劉亦菲新劇爆了

《夢華錄》劇情、劇評:劉亦菲新劇爆了

這幾天,被複古潮主宰多時的內娛終於有了點新水花。 一部國劇火了,為疲軟多時的古偶圈帶來一股久違的熱度。 不僅討論度居高不下,收割觀眾無數,開...

李雪琴和王建國,非結婚不可了?

李雪琴和王建國,非結婚不可了?

今天我們來講兩個東北人的故事。你看這熱搜—— 奪甜。 上週末,25歲的李雪琴從上海回到了瀋陽。 等待她的,是一場未知冒險般的儀式。 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