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罪案(Delhi Crime 2)第二季劇情、劇評:黑幕曝光

三年前,網飛聯合印度,出品了一部高口碑劇集。改編自轟動全球的黑公交輪姦案件。曾震驚網友,拿下8.9高分。如今,本劇第二季迴歸,IMDB第一集就直奔9.2,相當不錯。

這一季的主題,直面印度社會最尖銳的貧富差距問題。一口氣刷完之後,魚叔陷入深深思索。

德里罪案 第二季

Delhi Crime 2

德里罪案 第二季
開篇就是一宗謀殺案

開篇就是一宗謀殺案。

德里富人區的別墅中,一對老年夫婦遇害。凶犯手法極其殘忍,用鐵棒重擊受害者頭部,血肉模糊。

家裡的錢財當然被搜刮一空。死者脖子、耳朵上的珠寶都被硬生生地扯下來。就連冰箱裡的食物也不放過。現場還到處都是劣質油,這是罪犯塗在身上的油,用來避免被抓

監控一調,發現了更多線索

監控一調,發現了更多線索。

凶犯不止一人。

而且,行動非常嫻熟、利索。

很可能是慣犯。

立馬有警察提出,此案與多年前的「內衣幫」手法極其相似。

女警司迅速向上頭報告。

但,心中也有猶豫。

畢竟,「內衣幫」上次犯事,還是在二十多年前。

上頭馬上派了一個退休警長來幫忙。

他是處理幫派犯罪的老手。

一出馬就鎖定了罪犯的藏身區域。

一出馬就鎖定了罪犯的藏身區域

據他所說,「內衣幫」來自一個被稱為「除名部落」的群體。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這群人又叫「犯罪部落」,做了許許多多搶劫盜竊的勾當。

印度獨立後,部落就被除名了。

從此聚集在德里的貧民窟裡。

話不多說,立刻抓人

話不多說,立刻抓人。

退休警長帶著浩浩蕩蕩的人馬前往。

將部落裡的男女老少全抓了回來。

表面看,退休警長處處給人一種「薑是老的辣」的印象。

一方面,退休警長對這些人的罪行了如指掌。

這塊住的是扒手,那塊住是破門賊。

分工明確,術業專攻。

分工明確,術業專攻

另一方面,他對這些人的慣用伎倆也彷彿「火眼金睛」。

一個女人被抓到警局後,尖叫著暈倒。

退休警長擺擺手:她暈過十幾次,老手段了。

一個男人苦苦懇求,說自己是個體面人。

一會又說如果「內衣幫」有動靜他們會知道的,但這次真的不是「內衣幫」作案。

退休警長信誓旦旦地和女警司說,這些人就是互相包庇,不用點手段是不會說的。

一頓毒打之後,仍然沒人招供

一頓毒打之後,仍然沒人招供。

但監控錄影,有了新線索

部落中的2個男孩,案發前曾在附近晃盪。

有警察立馬警覺:兩個窮人去富人區幹什麼,明顯圖謀不軌。

在轉運途中,兩人還伺機逃跑了

在轉運途中,兩人還伺機逃跑了。

更加坐實了「畏罪潛逃」的罪名。

這麼看來,退休警長似乎是正確的。

在他看來,罪犯只會培養出更多的罪犯。

即使被除名,也無法改變他們真正的本質。

劇集的前半段,極力渲染了一種底層之惡。

但到了後半段,卻反轉反轉再反轉

第一層反轉,嫌疑人自首了。

沒過多久,2個「畏罪潛逃」的男孩,竟然主動回到了警局。

他們是來自首的,還帶了自己的律師。

只不過,自首的是另一個案件

只不過,自首的是另一個案件。

原來,他們之所以出現在案發現場,是在為另一個搶劫案踩點。

他們聽說,附近一戶人家最近會來一大筆現金。

而且這筆錢來路不明,即便被偷也絕對不會報案。

他們後來成功搶到了錢,但期間沒動過別人一根手指頭。

附近區域的監控,也證實了他們所說。

就在調查陷入僵局時,

就在調查陷入僵局時,第二層反轉來了——

搶劫案自首的兩人,成了殺人盜竊案的替罪羊。

由於事件被媒體曝光,輿論不斷髮酵。

民眾在警局外日夜遊行示威,譴責警察不作為。

上頭的大人物,只能將壓力層層下傳,要求24小時內必須破案。

可現在,警察眼看著到嘴的「鴨子」要飛,不行。

那就拿兩人當替罪羊好了。

民眾和媒體喜聞樂見,警察和議員也剛好交差。

至於那兩個男孩,他們又不是什麼「有前途的大學生」。

女警司聽完上頭的決定,陷入了矛盾中。

她清楚地知道,這個等級制度就是如此。

光靠善良並不一定會獲得想要的結果。

就在這時,

就在這時,第三層反轉上演。

原來退休警長將部落人全部抓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索賄。

他說只有每個人都付他一萬五千盧比(約合1300元),才能被釋放。

並且,他是用部落方言說的,其他警察根本聽不懂。

那些被抓的婦女老幼,只是苦苦掙扎的窮人罷了。

憤怒的女警司,勒令退休警長立即離開。

並且拒絕了上頭的「替罪羊」方案。

經過重重細緻偵查,她終於在24小時內,將真正兇手抓捕歸案。

但這個兇手的身份和動機,卻讓大家大吃一驚。

她是一個

她是一個來自偏遠貧民窟的女人拉塔

她拋棄了丈夫和孩子,一個人遠赴德里打拼。

而她殘忍殺害6個老人的動機,竟然是籌錢開設自己的美容院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看到最後的真相,第一反應或許是,魔幻。

但,這反映的恰恰是一種底層現實。

它藉此揭露一個事實:

底層之惡的成因,遠遠沒那麼簡單

這些人為什麼會因為如此荒謬的理由,而犯下殘忍的罪行?

其實在第一季《德里罪案》裡,就有過類似的解釋。

「貧富差距越大,犯罪事件越多」

「貧富差距越大,犯罪事件越多」

在德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違規貧民區,為精英階層服務。

而從全國來看,印度也是財富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

《2022年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前10%的印度人,擁有國民總收入的57%,是後50%的20倍以上,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加劇。(資料來源:Our World In Data網站)

抽象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掙扎的底層人民。

劇中,「除名部落」作為底層中的底層,受盡了白眼。

退休警長聲稱他們是「天生的罪犯」

就連照片上的一雙眼睛,都被他說成「和畜生一樣」。

他還在社交媒體上聲稱「一朝犯罪,終身罪犯」,煽動民眾情緒。

媒體們則為了收視率推波助瀾

媒體們則為了收視率推波助瀾。

推出了各種以「除名部落」為主題的紀錄片。

多重言論夾擊下,民眾將他們徹底釘上恥辱柱。

先是在社交媒體上排擠他們。

部落名單洩露後,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會被辭退。

後來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

短短几天,已經有針對部落的仇恨性犯罪。

被汙名化的底層部落人中,只有極少數人,能修改自己的名字,通過努力走出困境。

而其他許多人,則是在偏見中逐漸淪落為真正的罪犯。

因為他們依靠正常渠道,根本無法生存。

他們犯罪的理由,往往都是一些在許多人看來「微不足道」的錢

或者,「微不足道」的夢想

劇集中,2個部落男孩長年累月做看守人。

但無論他們如何勤懇努力,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他們從小缺乏教育資源,缺乏家庭支持, 甚至從種姓上就暗中打上了階級烙印。

他們打算幹一票大的,目的也是為了做點自己的買賣。

拉塔也一樣

拉塔也一樣。

‍影片結尾,女警司問拉塔為什麼殺人。

拉塔說,她想過上好日子,和女警司一樣。

她不想被困在廚房,也不曾想要孩子。

但沒人問過她的意見,就將她推進婚姻的牢籠。

她的丈夫,對她的心願和索求不屑一顧。

說她總是惹是生非。

「她的夢想比我們的生活更遠大」

「她的夢想比我們的生活更遠大」

於是,她為了擁有自己的東西,離家出走,努力工作。

在美容院裡把老夫人照顧的體貼入微。

老夫人曾經許諾,會給她錢開自己的美容院。

可到頭來卻食言,踐踏她的尊嚴,扼殺她的夢想。

「這裡是德里,求人都求不來的東西,必須自己爭取」

女警司聽完,陷入了沉思

女警司聽完,陷入了沉思。

她又何嘗不明白。

作為警察,他們既管不著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也管不住弱勢群體的慾望

當然,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為同情,而原諒她所犯下的罪行。

但嘗試去理解她的犯罪原因,有助於我們重新反思這個社會的弊病。

電影《寄生蟲》裡有一句話:

「如果我有那麼多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自然,這是一句反諷

自然,這是一句反諷。

有錢人的「善良」,也只是一種表面的偏見。

底層犯罪,並非來源於他們天生的基因和血脈。

而是在階級壓迫下,不斷滋長而來的憤懣。

《德里罪案》第二季中的層層反轉,已經表明:

善與惡,從來就與地域、階級、身份無關。

警察不一定正義,精英不一定善良,除名部落不一定都是罪犯。

要說惡,退休警長的惡,更令人髮指。

他的家裡,本就已經金碧輝煌。

一有機會恢復權力,就開始濫用職權,向底層索賄。

沒錢的貧民窟女孩,想要在大城市打拼。

卻發現自己不過是一隻螻蟻,是別人戲弄的對象。

膨脹的慾望,與堅固的階級之壁相撞。

再混合被無視的屈辱,聚集成滿腔怒火。

最後化作她手中的錘子,一下下地落在有錢老人的頭上。

兩者都是為了錢

兩者都是為了錢。

只不過,有權者搶錢的方式可以「體面正當」。

無權無勢者,只能用最原始最血腥的暴力來掠奪。

當社會機能失調後,罪惡便是它的衍生品。

底層面對階級的銅牆鐵壁,自然會發出絕望的怒吼。

拉塔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相關文章

真刑啊,台劇越來越大膽

真刑啊,台劇越來越大膽

又一部我們不敢想的劇。臺上idol在熱舞,臺下的粉絲歡呼。 只不過這有兩個不同的idol—— 一個唱跳歌手。 一個穿著道袍,身後是詭異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