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Aftersun(曬後假日)劇情、影評:慶幸遇到這樣的電影

只要是為人子女,經常會有這樣一種體驗。

那就是,聽著父親憶當年。

在吹牛與懷舊兼有之的長篇大論中,你有沒有試想過——不是爸爸的他,到底是什麼樣?

或者說,什麼才是父親的全貌與真實?

這就是最近驚豔了許多人的小眾處女作——《晒後假日》所拋出的問題。

所拋出的問題

Aftersun(晒後假日)

評分:8 / 10

導演:夏洛特·威爾斯 Charlotte Wells

上映:2022-05-21

別名:假日迴響

片長:1 小時 41 分鍾

演員陣容

保羅·麥斯卡 Paul Mescal弗蘭基·科里奧 Frankie Corio西莉亞·羅森-豪爾 Celia Rowlson-Hall凱蕾·科爾曼 Kayleigh Coleman薩莉·梅瑟姆 Sally Messham哈里·佩迪奧斯 Harry Perdios伊桑·史密斯 Ethan Smith魯比·湯普森 Ruby Thompson

Aftersun(晒後假日) 電影簡介

站在固定的身份裡,你永遠只能獲悉這個「最親密的人」的一角,一個最平淡的側面。

有心的話,你也許會像偵探推理一樣,從對待朋友、對待同事、對待妻子的父親中勾勒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但大部分時間裡,你們無比近也無比遠

但大部分時間裡,你們無比近也無比遠。

這種微妙、緊張、溫存的親密關係,被來自蘇格蘭的女導演夏洛塔·威爾斯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是她的第一部長片,剛剛從戛納導演雙週單元載譽而歸,爛番茄新鮮度甚至高達100%。

我們也終於可以一睹為快了。

我們也終於可以一睹為快了

本片的男主角是憑藉《正常人》大火的保羅·麥卡斯,96年出生的他,才26歲就要出演11歲少女的父親。

挑戰性自不必說,但最關鍵的,還是要感嘆一句保羅的品味極佳。

從題材上,這似乎還是一部走溫情路線的父女成長電影。

陣容上,初執導筒的個人經歷改編,也無甚亮點。

但導演的能量催生出了一部完成度如此之高的處女作。

它跳出了親子關係,尤其是對父女關係描寫的那些套路。

說窄一點,本片所講的不過是一對父女的假期回憶而已。

但在無比純熟又毫不造作的視聽下,我們來到了定式之外——用35mm膠片和大腦皮層去目擊一種無比真實的情感體驗。

試想一下,讓你去回憶兒時的一次假期

試想一下,讓你去回憶兒時的一次假期。

你一定記不住日程,也記不住細節,記住的只是一種感覺,一些可有可無的片段。

它往往被時間沉澱後,一股淡淡的苦澀所統攝。

因此,「晒後假日」的翻譯也非常之準確

因此,「晒後假日」的翻譯也非常之準確。

Aftersun(晒後假日) 影評

蘇菲回憶的假期,就像太陽暴晒了水跡後,亮到赤裸的水泥地。

影片用視聽所意在呈現的,就是一種不可言明的回憶狀態。

我們沒頭沒尾的,就來到一場年輕父親與青春期女孩的土耳其之旅。

一開始是磨損的DV機,卡頓花屏的馬賽克,終於穿過了層層介質,才抵達回憶現場。

故事中大量的細節都被刻意省略

故事中大量的細節都被刻意省略。

比如父母的婚姻狀況,旅行的安排,父親的精神狀況和個人資訊,以及最關鍵的,父親後來怎樣了?

似乎在土耳其的暴晒後,人和情感都乾脆地蒸發。

鏡頭製造了一種強烈的真空感和臨場感

鏡頭製造了一種強烈的真空感和臨場感。

攝影機就像使勁回憶的大腦,總是若有所思地偏離。

大量的近景僅取到局部,不斷變化的構圖,緊貼人物的無節制的特寫。

把資訊和情緒牢牢鎖住,摒除了敘事所需要的背景,也把成串的經歷衝得稀碎。

忘了具體的事,只記得空中遙遠漂浮的滑翔傘,織物的肌理,地毯的紋理。

也只記得一種氣味、皮膚的鹹汗,達到某種濃度的小片藍色天空,晾晒的黃色上衣和白色短襪。

就連聲音也是忽大忽小,如在耳邊

就連聲音也是忽大忽小,如在耳邊。

伴隨著blur的《Tender》,一切混雜、曖昧,猶如在晨光熹微的房間裡摸索,身臨其境。

通過這些吉光片羽的材料,鏡頭把知覺的團塊外化而來。

所謂回憶,並非可供細究的事件本身,而是一種感受。

一種生成於那個假日,而後蟄伏數年,終於衝擊當下的自己的一種「事實」。

在成年蘇菲的這次回望中,她才意識到。

在那個假期裡,「我」確實目擊了父親的感傷、遊離、不適和強打精神。

否則,不會總是偷偷地凝視他

否則,不會總是偷偷地凝視他。

不會問他那些奇怪的、略微咄咄逼人的問題。

但「我」又確實的迴避了。

因為十一歲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是男女皮膚相接後擦出的火苗,是接吻的種類能分為幾種。

只是沒有父親私人的抑鬱

只是沒有父親私人的抑鬱。

如果說進入「父」的身份,就等於吸收了某種公共的性格。

那麼,私人的部分則註定被擠壓,收斂到月之暗面。

這是蘇菲重回記憶現場的「重大發現」,也是她無可挽回的無力感。

片中出現了大量的介質

片中出現了大量的介質。

有DV、拍立得、電視機螢幕、鏡子、玻璃、水面等等,有時甚至是多個介質的疊加,才讓人物覆蓋其上。

它們就像是蘇菲的某種努力,試圖在這個記憶宮殿裡跋涉,穿過層層介質打撈起當時的父親。

帶著這種目的,影片才呈現瞭如此動人的父女關係。

導演那宛如靈魂出竅的鏡頭,用「女性凝視」構建了另一種父親形象。

他可以是一段易折的靜流,纖細而柔韌,微妙地搖曳著男性的破碎感。

作為觀眾則會被勾起一種直接的感受

作為觀眾則會被勾起一種直接的感受。

在我們小的時候,所害怕的其實是父親的害怕,恐懼的也是父親的恐懼。

而他的醜陋、憂傷、自私和壯志則都被摺疊。

「為人父」也彷彿一味「良藥」。

叫你不再抑鬱厭世、自我消沉,或磊落地做個廢物。

片中,我們隨著女兒蘇菲的視線看到了很多資訊,但父親的目光落腳在何處?則少有展示。

獨自在房中練太極的父親,也僅僅只有一角入畫。

這些都是成年的蘇菲也難以揣測的部分

這些都是成年的蘇菲也難以揣測的部分。

現在看來,當時的父親已經算是岌岌可危了。

過馬路時無視疾馳的貨車,張開手臂站在陽臺邊沿,一個人走入深夜的大海…

強烈的死亡本能在暴晒的假日裡,透露著一個非常樸素也無力的事實——他不熟練,但他盡力了。

儘管面對著自己的各種問題,但在這段假期裡,還要盡力做一個最好的爸爸。

我們也得以目擊了一種最天然、原始的羈絆。

就像在這個畫面中,一面牆把身處同一空間的他們一分為二。

蘇菲在興奮地說著什麼,一牆之隔的父親則在痛苦地剪著石膏。

11歲的夏天,父女都無暇顧及彼此,兩人在各自的囹圄裡還要努力相愛。

父親也不會注意到女兒已經長大——

蘇菲摸索著一種對性的好奇。

她稚嫩的肢體,在賓館房間裡下意識地疊衣服、照鏡子、調整肩帶。

已經在無人處流露出淡淡女性氣質

已經在無人處流露出淡淡女性氣質。

偶爾一絲憂傷的表情,則介於女孩和女人之間,也介於長大與成人之間。

當然,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的隔閡也成為一種親密關係的觀察。

我們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一次理解,就需要付出如此繁重的精力去體察。

一個人對另一對象的深度介入,並不比攻破一次城池容易多少。

而一旦錯過則再難補回。

影片也並未向我們明示父親的結局

影片也並未向我們明示父親的結局。

蘇菲隱晦地回憶,是一次小小的肝腸寸斷,而人生的本質就是告別的開始。

在這個意義上,《晒後假日》把視聽、情感、經驗糅合,進入了一個時空之外的敘境。

它也許非親情不可達成。

它也許非親情不可達成

如果前文所言的種種介質是蘇菲無法理解父親的一種隱喻。

但那些錄影、逐漸顯影的照片、與父親共同呼吸過的冷風、看過的山巒,又代替肉身幫助成年的蘇菲重新「在場」。

讓他們在顱內交匯,進而相互解放。

讓他們在顱內交匯,進而相互解放

蘇菲的確在懷念,但不願把懷念宣之於口,因為說懷念太輕了,說想念又太浮躁。

不如說是一種關於迴響的迴響。

就連影像成形的這一刻,記憶也還在蔓延。

只要還在呼吸,爸爸就在「我」的身上生成。

他藏在長大後每一次相似的emo裡,在一些不合時宜的笑話裡,在偶爾的驚人之舉裡,在我敏感的同情心裡。

就像在黃梓的《小偉》中,兒子來到一個老房子,看到的卻是農婦打扮的母親說著他聽不懂的方言。

這便是父親的顯影,他帶著其的兒時記憶,重現了父親和奶奶的對話。

小偉

《小偉》

他們如此疏離,但又在另一個維度上重合在一起。

所謂音容笑貌也是如此。

在意識到父親的「悲」後,一個整體的父親,在獨自長大了數年後,終於在蘇菲身上降臨。

疊化和搖鏡甚至有了神性的憂傷,因為它純粹、直白、真誠、關於一種異乎尋常的天然之愛。

在本片的結尾處,有一個360度的動人搖鏡。

畫面從11歲時揮手告別的蘇菲身上搖走。

畫面從11歲時揮手告別的蘇菲身上搖走

來到成年後有了孩子的蘇菲,最後轉了一圈回到記憶裡舉著DV遲遲不肯放下的爸爸。

Aftersun(晒後假日)評價

這個縫合了時空的搖鏡,以及水泥、牆皮這些瑣碎死物的雋永感,都如此之寧靜以至於想永遠駐足。

它們是時空之外的地點,在試圖努力延長著最後那一句:

「Bye-Bye 蘇菲」

「Bye-Bye 蘇菲」

就是如此一部動人的新片,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啊!

相關文章

水原希子怒對「百大美女排行榜」

水原希子怒對「百大美女排行榜」

昨天呢,有一條新聞很有意思。那就是,日本模特,演員水原希子在自己的Instagram,怒對「百大美女排行榜」。 這個「全球最美的100張面孔...

《八角籠中》的王寶強,才不傻

《八角籠中》的王寶強,才不傻

王寶強自導自演的新片《八角籠中》今天正式上映了。 不過影片點映日久,與提檔無異,很多人早都已經看過了電影。 無論是褒是貶,大多數看過電影的人...

袁立可能沒瘋,但內娛一定有病

袁立可能沒瘋,但內娛一定有病

明星消失後會去哪? 兩種情況。 一種違法犯紀的,去向應該人人都知。 另一些,糊了的,全方位社死的,甚至被懷疑精神狀態的呢? 恕Sir直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