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劉亦菲、陳曉來古裝偶像劇扶貧。」
一條短評,炸出上萬點贊!

你相信緣分嗎?反正我是相信的。
《神鵰俠侶》中姑姑曾對過兒說:「過兒,你我16年後再相見。讓我們等來陳曉和劉亦菲的《夢華錄》」(瞎扯)。

《夢華錄》光看臉,就已經值得顏狗慶祝三天三夜了,更何況劇情流暢度和演員演技,也絕對線上。
試問,最近,誰還沒有看《夢華錄》的?日站君給你按頭安利。

劉亦菲美這個字,我已經說累了
愛美人這件事,誰也無法免俗。淺看一下劉亦菲在新劇中的造型和顏值。
一身素衣,清新秀麗。

受傷狼狽,依然盡顯凌亂美。

動時美靜時美,妝成時美灰頭土臉也美,頭髮亂糟糟都美。



素衣美,華服更美。網友:嗚嗚嗚我好幸福。


一團扇,舞弄風姿,悠然自在。
網友:誰不想當趙盼兒手中那把鴛鴦蝴蝶團扇啊!




一個wink,一下就打到了我的心窩窩裡。

有仙女的每一幀畫面,我都捨不得二倍速。

如此美貌,註定不平凡。

鄉野村婦式天仙
(注意,以下內容含有劇透。但是你怎麼比日站君看的還晚,你不喜歡美女嗎?快去看起來!)
一個是賤籍脫籍後的前官風塵之女,現茶坊老闆趙盼兒。

一個是隸屬皇城司,做事果斷狠辣的活閻羅。

比起一般的英雄天降,這劇開頭就挺與眾不同,比如陳曉來見到劉亦菲的第一句評價:鄉野村婦。


這「鄉野村婦」,抬眼垂眸,盛放一時滿驚鴻。
好傢伙,劉亦菲都是鄉野村婦了,我約等於已經被開除人籍。

《夢華錄》看官方簡介,是根據著名元曲作家「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而來,有充分的歷史依據,如果你沒聽過「關漢卿」,也一定聽過,甚至跟我一樣學過他的《竇娥冤》。
在播出前,《夢華錄》早已在文學性、立意和落地化方面,高出不少古偶劇一籌。

從陳曉落難二人結伴逃命開始,「顧盼生輝」這兩口子互相陰陽怪氣和拌嘴就成了網友的每日甜蜜陷阱。
「你動手我就動口」,在這裡,曖昧的氣氛開始烘托。
彈幕:一人一個口子,那你們就是兩口子了。

尤其船上拌嘴這一段,這也太可愛了。
顧千帆對趙盼兒說:你左我右,互不相干。
彈幕:《左顧右盼》。

隨著二人關係的進展,他倆把那種逐漸淪陷的無力抵抗和曖昧的拉扯演得絲絲入扣。
「我能讓你沒錢花嗎?」
「你是我的死穴」
「拙荊乃是一介無知婦孺」
「你在船上的時候還脫過我的衣服」

玉容寂寞淚瀾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在摸索自己的心意之時,盼兒既清醒又堅定。美人落淚,我見猶憐。


他們倆沒有套路得起飛一定轉圈圈、摔倒必接吻的古偶定律,他們給觀眾發的糖充滿了東方的矜持,這種留白的曖昧,很難讓人不心動。
我好愛看啊,真的是眼神在拉絲啊!

除了極限推拉,這部劇從女性視角出發,勵志,熱血,更打拼事業,中間夾雜家國大義、愛恨情仇,很有看點!

細節滿滿,賞心悅目
史學大師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夢華錄》備受稱讚的地方在於審美線上,從構圖到服化道,體現了宋朝的極簡淡雅之風。
劇中「茶百戲」看得觀眾入戲,這是導演在籌備期間請章志峰老師「非遺茶百戲代表性傳承人」給全劇組講課,就是希望借趙盼兒之手展示傳統非遺「茶百戲」的韻味。


這是一種始於唐,盛於宋的茶道,深受文人雅士推崇。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茶戲,是宋朝流行的一種茶道,就是把開水注入茶碗,用泡沫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如同咖啡「拉花」。

· 妝發還原也是用心了·
劇裡披髮造型相對比較少,大多數情況是挽成各種髮髻,這在宋代的古畫裡很常見。

孫三孃的包髻也很符合她已經生育的情況。
陸游曾描寫蜀地三峽一帶的女性:「未嫁者,率為同心髻,高二尺,插銀釵六支,後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宋引章的琵琶在《韓熙載夜宴圖》中也有體現,也就是南音琵琶。

《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
而且《歌樂圖》裡紅色長褙子的造型也被呈現了出來,長鏡頭的運用更是精彩。


· 《夢華錄》細節滿滿·
導演楊陽:「《夢華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女性題材,活色生香,美顏生動,但這份生動是建立在生活感的基礎上,是一個非常有煙火味的市井戲。」
《夢華錄》裡的美學,不僅是對稱的構圖,細緻的打光和古詩宋詞一樣多變。或古雅,或恬淡,或清麗。

楊陽佈景要求貼近宋朝的簡約留白,喜歡她對盆景帶來的生活氣息的解讀,有些植物在,「雖然沒看到人,但是你看到這個城市是活的。」
泱泱大國,好山好水,留白之處,並非無一物,而是自有氣象萬千,自有時空無限。

楊陽導演有做到讓「水」這個主題串起《夢華錄》,初見趙盼兒就是在水上撐舟,於是所有人記住了一個堅強溫柔的賣茶文君,一個堅毅清澈的江南水鄉女子。

沒錯,是良心的好劇了!
繼王心凌引發「青春回憶殺」後,而劉亦菲則讓觀眾「夢迴趙靈兒」。

在《夢華錄》的一個場景裡,盼兒一跑,讓網友直接串劇。
猶記得,仙劍一里,趙靈兒就是這樣跑來,一句逍遙哥哥,青蔥可愛,天真無邪。
多年過去,時光荏芮,麗色如舊。

而《夢華錄》不僅僅有劉亦菲的顏值,劇情上更是快速推進,毫不拖沓。
更難得的是,整部劇更展現了宋朝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風貌,儼然是劇版的《清明上河圖》。明明只為追個劇,卻通過追劇得到外在高審美和內在共精神的雙重享受。
有人說這部劇僅靠顏值才火,我想,它爆火的核心,是網友們審美和文化的共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