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片的戲劇性往往會被低估,今天推薦的這五部全景單元影片可以給我們好好上一課。
《人間世事》上演了一出強姦案的「羅生門」;《兩個黎明之間》偏偏要讓一個正直的人在24小時內接受重重的人性考驗;《父親》的懸念鋪陳與反轉有如偵探大片;《牆上的天使》用獵奇的創意包裹一個關於傷痛與愛的故事;《瑪格達的項鍊》堪比最凝練且辛辣的短篇小說,以小小項鍊撬動眾人的生活。
這五部影片都以極端的偶發事件入手,卻能以小博大,動搖觀眾對整個社會的固有看法。緊湊好看的同時又如此具有顛覆性,在影院觀賞的機會豈容錯過?

人間世事
The Accusation
法國
202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單元
2021年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看點
一樁強姦案的兩種「真相」。
故事
提名了凱撒獎最佳改編劇本的精巧小品,以三段視角揭開一樁強姦案引發的風波,探討性侵案件下的男女議題。
史丹佛留學生亞當回到法國,在母親家認識了她新男友的未成年女兒米拉,並帶她去參加派對;第二天,米拉提起強姦訴訟,亞當矢口否認,強姦案的審理很快將兩個年輕人及他們的家庭撕裂開來。

評析
影片由伊萬·阿達勒執導並攜妻子、戛納影后夏洛特·甘斯布出演,兒子本·阿塔爾則在片中飾演男主角亞當。片中兩人的不同視角引出了強姦案的微妙之處——當雙方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環境而對同一經歷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時,哪一種才是「真相」?
影片改編的同名原著小說靈感來源於2015年那樁著名的史丹佛強姦案,片中亞當父親的辯護詞「20分鐘的行為毀掉他人生」正是當年庭審時的名言,這句輕飄飄的開罪言論在戲裡戲外都得到了毫不留情的駁斥。
和原案件不同,《人間世事》中的案件更具爭議,展現出人性的複雜多面。出場時,亞當便有著英俊友善且彬彬有禮的正面形象,但影片也交代了他偶爾充滿侵略性和佔有慾的黑暗面。
與此同時,米拉的痛苦與創傷卻也真實得一覽無遺。成長於保守社區的她,卻也深受新時代思潮的影響,她提出強姦訴訟正是在對厭女觀念做出抗爭。他的未來?還是她的真相?影片並非鼓勵觀眾審判,而意在啟發思考。


兩個黎明之間
Between Two Dawns
土耳其、法國、羅馬尼亞、西班牙
2021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新導演競賽
看點
24小時,一個人的生命可以徹底改變。
故事
卡迪爾是個思想頗為西化的土耳其年輕人,鬍子剃得乾乾淨淨,會說英語,在父親的紡織廠任經理。他不僅事業有成,也情場得意。
就在卡迪爾計劃去見女友父母的那天,廠裡的一個工人因為使用有故障的機器受重傷被送進了醫院。卡迪爾的父親打算迫使傷者家屬籤諒解書,否則他和兒子要麼吃牢飯,要麼得逃到國外。正直的卡迪爾想接受懲罰,可又不願與女友分開,於是陷入兩難境地。

評析
正如片名「兩個黎明之間」所示,影片以一個年輕人在24小時內的活動為背景。在這24小時內,觀眾就像卡迪爾生活的偷窺者,看著他與周圍人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張,一幅土耳其各階層的當代浮世繪也徐徐展開。
隨著情節推進,我們和卡迪爾都發現,拿出一個讓所有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當傷者家屬不要賠償只想讓責任人付出代價時,卡迪爾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影片獨特的時間設定,營造了緊張的節奏與氣氛,加強了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叩問,也讓與主人公視角合二為一的觀眾反躬自省。半開放式的結尾,則為我們留足了思考空間。


父親
Fathers
伊朗
2022年印度果阿電影節官方入選
看點
兩位父親,背道而馳,卻殊途同歸。
故事
《父親》是一部聚焦於伊朗中產家庭兩代人之間衝突的社會倫理片。兩個大學生好友因為一場交通事故一死一重傷,事故的責任歸屬問題令兩個原本相熟的家庭陷入分歧。
死者的父親認為是重傷男孩無照駕駛才釀成事故,誓要訴諸法律討回公道。隨著兒子被檢出事故前曾吸食大麻,倖存者的父親也動搖了信念,開始為保護兒子不惜花錢買人作偽證。與此同時,死者的父親卻調查出事故背後真正的原因。最終,兩名背道而馳的父親卻殊途同歸。

評析
影片圍繞著兩個父親在車禍發生後的對抗而展開。他們當中,一個要洗白兒子冤屈,洗白不成就買通證人;另一個則在喪子之痛的驅使下生髮出仇恨,堅決要讓對方血債血償。然而在父親之間的對抗背後,影片實際上在試圖顯影父子之間的衝突,釀成事故的隱患早就埋在了父子關係的矛盾中。
兩位父親踏上的雖然是尋找事故真相的旅程,但他們找到的卻是自己身上的問題——真相在他們與兒子的溝通問題上。影片有限地反映出了伊朗社會的父權問題。
敘事方面,影片借鑑了偵探片的結構,在兩位父親各自的調查視角下,《父親》從頭到尾都維持著有效的懸念,事故的隱秘被層層撥開,目擊證人風波不斷,兩位調查者暗中較量,結尾部分突然迎來大反轉,確保了全片的觀賞性。


牆上的天使
The Angel in the Wall
義大利
2021年都靈電影節閉幕片
看點
驚悚外衣下的溫情核心,歲月往事。
故事
一位獨居的老人失去了自己住了大半輩子的公寓,但是他卻倔強地不肯搬走,而選擇藏身在牆與牆的夾層當中,化身住在房間當中的隱形人。很快公寓搬進來了新的住客:一位年輕的母親和她的女兒。小女孩雙眼患病沒有視力,天真的孩子與牆中的老人,形成了一種奇妙的關係……

評析
《牆上的天使》幾乎所有的場景都限定在一套並不算豪華的公寓房間當中,故事前半段著力營造驚悚氣氛,隱身牆中的老人和毫不知情的房客之間形成了最大的懸念。不過在母親「會有天使在你身邊」的安慰下,深信牆中住著天使的孩子與老人之間的情感聯繫轉而成為影片的敘事基調。
影片在故事風格上的這個轉向相當大膽,老人隱藏並窺探,房客女孩無需隱藏卻也無法看見,這之間被巧妙地建立起一種結構上的對應,「存在」和「感受」成為影片表達的核心。
隨著結尾部分飛來一筆揭露了老人為何不肯離開公寓的心痛往事,在公寓之中埋藏的回憶為影片略帶感傷的情緒添上了最後的色彩。導演將一個簡單得幾乎可以濃縮在一部短片中的故事架構完整展開,通過耐心的情緒鋪墊講述了失去、回憶和愛的故事。


瑪格達的項鍊
Marocco / Mikado
羅馬尼亞、捷克
2021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新導演競賽
看點
一串項鍊引發的生活崩塌。
故事
在醫院獻愛心的少女瑪格達將貴重的項鍊送給了患癌症的小女孩,父親克里斯蒂安卻懷疑她在說謊。一番詢問後,克里斯蒂安意識到女兒所言屬實,只是項鍊被護士羅迪卡誤拿。克里斯蒂安執意認為羅迪卡蓄意偷竊,憤怒地要求院長將其解僱。不料羅迪卡當天返家後心臟病發去世,而她正是瑪格達的男友尤利安的母親。一串項鍊引起的誤會讓瑪格達與周遭親友的生活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評析
《瑪格達的項鍊》是伊曼紐爾·帕爾武的第二部導演作品,他再次以一個壓抑的故事展露現實的偶然與無奈。事情起於一串項鍊,這個簡單小巧的故事鋪滿憤怒與惡意,憤怒來自人性,惡意卻來自生活。
父親克里斯蒂安時刻處在情緒失控的邊緣,他不信任女兒,面對衝動所造成的後果,他心虛不已,又百般粉飾,正如瑪格達所說:「他從不認為自己有罪。」
在導演看來,克里斯蒂安恐怕是中產階級男性的代表,永遠站在制高點上看待世界,以滿口公平掩飾自私和恐懼。而項鍊的擁有者瑪格達在這場風暴中顯得如此無辜,她的私人空間被父親隨意粗暴地闖入,她的身體又被男友當作洩憤對象,在這場難辨是非的對抗中遍體鱗傷。
在人的主觀過失之外,導演又添上生活的灰色基調。護士羅迪卡的死亡與克里斯蒂安是否有直接關係,影片並未正面回答。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又觸發了我們對生活無常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