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韓劇在「直擊人心」這件事上確實有點手段。
從2015年的《請回答1988》到今年播出的《如蝶翩翩》、《我是遺物整理師》,只要看了就再也忘不了。
拿著羊絨手套卻沒有表白的狗煥,站在芭蕾舞蹈室躊躇觀望的沈德出,一定要吃最圓最完整雞蛋的可魯。
細膩的情感無需直白地宣之於口,生活的細節總會給人平凡又真實的感動。
而最近又出現了一部,畫面治癒、觀感舒服,故事接地氣,絕對有實力成為必看片庫中的又一寶藏。
它就是——
海岸村恰恰恰

豆瓣評分9.1,短評裡為它心動的有很多。

就算把所有同類型的韓劇都拿出來翻一遍,這部的口碑依舊抗打。
故事雖然改編自2004年的電影《我的百事通男友洪班長》,內容卻和當下十分契合。
如果有機會留在大城市,你還會因為「安逸」,選擇各方面條件都很匱乏的地方麼?
這裡沒有時髦的商場,網購都要等很久才能郵到。
超市裡買不到喜歡的洗髮水,很多東西只是為了滿足日常需要。

娛樂生活平淡如水,最熱鬧的是社區隔三差五舉辦的敬老活動。
年輕人很少,街頭巷尾都是喜歡說三道四的大爺大媽。

連監控設施都不是很完善,出現變態也只能靠警察步行巡邏。
而你——
雖然不是城裡最拔尖的人才,但畢業於名校、工作多年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雖然不是人見人愛的小妖精,但氣質好、形象佳,可以憑本事賺到古馳、迪奧、普拉達。
雖然沒有吞天的大志向,但一直努力拼搏讓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
在這些前提下,你會甘心放下所有,找個小村莊重新開始麼?
但生活不會管你想要什麼,事攤上了,你就必須拿出解決的辦法。
這一次被逼入絕境的,是故事的女主尹惠珍。
她原本是首爾一家牙科醫院的頂樑柱,看病宗旨是讓患者花最少的錢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而醫院的院長則不同,時常勸告她要圓滑一點,沒病的記得賺些保養費,小病的得當成大病治。
道不同很難為謀,和普通社畜只敢和朋友抱怨不同,惠珍直接犯了職場中最大的忌諱:完全由情緒主導著去做事。

她在公共場合和老闆叫囂著辭職了,還在喝斷片後去業內平臺揭露了院長的無良行為,沒給人留面子也忘了給自己留後路。
惠珍因此遭到了首爾行業內部自發的封殺,沒人敢僱傭她,都擔心她會抓住自己的小辮子。

工作找不到,信用卡賬單上的數字卻與日俱增,各種貸款滾著利息,入不敷出、遲早完蛋。
機緣巧合下,惠珍發現一些鄉村裡沒有牙科診所,患者想看牙需要坐很久的車,而房租卻比城裡便宜很多。

這裡是公辰,離首爾很遠的鄉村,和惠珍期盼的「品質生活」,完全不同。
但她想的很簡單,只是來賺錢,又不是來定居。
於是,只考慮了幾秒就在村裡租了房子,著手開牙科診所。
可診所雖然能開起來,卻根本經營不了。
惠珍有點「社交牛雜症」,熟人面前自high停不下來,生人面前寒暄都覺得累,不善於搞好人際關係的她,一來就得罪了村裡的好幾個骨幹勢力。

村民覺得惠珍不好相處,根本不想光顧她的診所。
解救她的,是村裡備受大家信賴的「班長」——洪鬥植。
和惠珍不同,洪班長有社交牛X症,且症狀十分明顯。
誰家有事他都隨叫隨到,和任何人聊得熱火朝天對他來說是so easy。
身兼數職,一會是快遞員,一會是水暖工,一會又成了中介,各種證件隨身攜帶,看得人驚掉下巴。

能做香皂、會泡酒,可以下海衝浪,也可以下海打漁。
村裡缺啥,他會幹啥,是村莊正常運轉的中流砥柱。

一開始,兩個人看對方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洪班長衝浪時撿到了惠珍丟失的一隻昂貴高跟鞋,惠珍簡單謝了一下就想讓他幫忙找到第二隻,這讓洪班長覺得惠珍有點得寸進尺。
而惠珍也開口閉口強調自己是高級人才,表示自己和村裡的「精神小夥」不是一路人。

但在之後的相處中,洪班長發現惠珍帶刺的性格其實只是一種自我保護,骨子裡其實善良又正直。
路上看到因為掉牙哭泣的孩子,會停下來幫他看病還會送他回家。

閨蜜遭遇鹹豬手,惠珍衝出來保護閨蜜、果斷教育渣男。
嘴上說著患者的生活和她無關,身體卻很誠實地去拜訪了心疼錢看病的老奶奶,還偷偷承諾只收成本費。
為了幫助口是心非又有些笨拙的惠珍融入村莊,洪班長做了很多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由此解鎖了這部劇第一個看點:甜甜的愛情。
劇中對於兩個人感情發展的刻畫,細膩而不矯情,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更多的是微小的關心。
喜歡,是會在意和她相關的所有事。
她吃的雪糕化了,會拿紙幫她墊好。

她遇到危險,會瞬間放下手裡的事光速出現。

她最愛的高跟鞋被水泡了,會努力找辦法恢復。
喜歡,是時刻都想見到他。
一會兒不出現,就擔心他是不是發生了什麼。
恐懼社交,卻還是會參加他出席的活動。

上一秒說著成年人不能喝太多酒,要永遠保持清醒,下一秒就安心地在他面前喝到斷片。
但酒醒之後,記憶慢慢復原,臉紅心跳的畫面也湧現在了腦海。
情不自禁地親吻,肆無忌憚地淘氣。

有多少人,和劇中的他們一樣。
藉著酒勁,才敢說出心裡話。
下意識想靠近一個人,卻總用理智告訴自己要停下來。

喜歡的人就在眼前,可就是不敢睜開眼睛去迎接她。
美好又令人回味無窮的曖昧情緒,在這些小糾結、小動作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再搭配極致浪漫的氛圍,甜得人能像小兔子一樣蹦來蹦去。
而這種氛圍也是這部劇的第二個看點:劇中的鏡頭實在是美得有些過分。
水天一色的海邊,連雲朵都是愛你的形狀。

找回高跟鞋的女主,像拿回水晶鞋的公主,穿上瞬間世界都亮了。

崖邊的男主,目光深邃,在和煦的海風中靜靜地看書,氣質宛如落難王子。
兩個人在雨中打鬧,海浪衝刷著腳印,雨水流淌在臉頰。

掛著風鈴的小房子,在海風的吹動下發出夢幻的聲音,恬靜得讓人嚮往。

烤架上雙面金黃的海魚,每次都如約等在店裡,為人們開啟元氣滿滿的新一天。

這裡沒有擠不完的地鐵,沒有排不上的早茶號,沒有一下班就形同陌路的同事,也沒有時常干擾生活的合租室友。
這裡給人的是另一種生活,一種可以療傷的生活。
也帶來了這部劇第三個觸動人心的看點:淳樸、真切的人情。
初到村的惠珍,心中有許多不甘,暗暗覺得在這會浪費一身的才華。
削尖了腦袋完成學業,不就是為了活得有面子?
但村裡的生活,間接導致她只能在同學聚會上聽別人凡爾賽。
偶爾掙扎著吹個牛X,別人還沒完全相信,自己就先露出了躲閃的眼神。

村民萬年不變的生活,也讓她覺得這是一群沒什麼理想的人,就想著吃吃睡睡過一生。
咖啡館的大叔,逢人就講當年寫過的歌有多厲害,現在卻一事無成。
中餐店的老闆,每天嘻嘻哈哈地聊別人的八卦,還貪小便宜地介紹鄰居找黑醫生。
獨居多年的老奶奶,性子彆扭,寧可挺著也不花錢看病。
名牌學校畢業的洪班長,不去大城市發揮光亮,反而拿著最低時薪在村裡打雜。

對惠珍來說,這就是一幫失敗的人,要麼沒實力,要麼意志薄弱。
但現實,不會像她想的這麼簡單。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生抉擇也不是只有錯誤和正確這兩個結果。
「人生並沒有那麼公平,有些人一輩子走在崎嶇不平的砂石路上,有些人拼了命奔跑最後卻遇到斷崖。」

咖啡館的老闆,事業巔峰時期遭遇家庭巨大變故,妻子離開了,只留下一個女兒。
為了養孩子,他只能放下唱歌的麥克風,分心做一些能賺錢的工作。
夢想,對他而言是一輩子的虧欠。
反覆提起過往,不是想炫耀,而是這樣會讓他感到自己還是個歌手,還有尊嚴保留生活暴擊後的心靈淨土。

中餐館的老闆娘,女兒生病去世後活得像行屍走獸。
曾經最愛笑的她,連動動嘴角都能感到心痛。
直到現在,她偶爾還會躲起來看女兒留下的玩具。
她喜歡熱鬧、愛往人堆裡鑽,因為這樣就不用承受一個人的孤單。

眼界限制,她不清楚黑醫生可能會給人造成健康危害,只是單純地覺得少花一點錢,是不是可以多看一些病。
獨居多年的老奶奶,一輩子省吃儉用培養兒子在首爾當會計,孫女也爭氣地出國留學了。
多年來辛苦過日子的習慣,讓她認為只要往自己身上花錢就會對不起辛苦打拼的孩子。

牙疼得要命時,惠珍建議她植牙,需要花很多錢。
她也動搖過,一把年紀是不是可以為自己活一段光陰。
但兒子的電話打消了她這個念頭:現在手頭很緊,孫女留學也等著要錢。
這樣的奶奶,讓惠珍想起了她的媽媽。

不肯花錢看病,想把全部積蓄留下來給兒女,就這樣撒手人寰了。
失去媽媽的惠珍,覺得這種行為愚蠢又讓人心疼。
「你知道父母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為孩子好嗎?」
「就是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生活因為不能重來而殘忍,也因為不能重來而更加值得珍惜。
鄉村還是城市,拼搏還是愜意,都只是人生不同的選擇。
《海岸村恰恰恰》,帶給我們的是萬千選擇中會讓人舒服的那種:
有點小暖意、帶點小甜蜜、時不時出現點小驚喜。
在秋天的微涼中,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清新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