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基本法》完結了,叫好的、不滿的都有。
但有一點毫無爭議——小演員選的太好了!
林之燁的小裴之,精緻臉蛋加上天才人設,小小年紀就蘇到不行。
王聖迪一如既往地穩,演出了林朝夕穿行後「小孩身體住著成年靈魂」的反差。
芝士世界裡,兩個人朝夕相處,一起刷題,以學習之名行浪漫之實。
丟!甜死了!
點進來之前,哪知道小學生談朋友這麼好嗑!
還有全世界最可愛的花捲,貢獻了全劇最多笑點。
男明星穿回小孩身,戲精屬性拉滿,一言一行都有梗。
他在車內的 rap 名場面我不允許還有人沒看過!
其他小演員也毫不拉胯,自然大方,各有各的記憶點。
一群小學生的奧數集訓營日常,哪怕是恐數學人士都能看得熱血沸騰,嘴咧到太陽穴。
上一次這麼高水準的小孩戲,還是《隱秘的角落》。
放眼大銀幕,小鬼們的表現一樣魅力爆表。
看完《人生大事》,誰不會被「文姐」驚豔?
時僅7歲的楊恩又,情緒細膩,情感表達毫不用力。
《你是我的春天》,「樂樂」張航誠也不遑多讓。
跟黃曉明大戰三百回合,每寸肌肉都抖動著喜劇天分。
今年的影視作品,帶給我們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陸產童星齊刷刷支稜起來了!
很長一段時間裡,童星都是扮演XX的小時候,哪怕表現再亮眼都必須為流量大牌讓位,生怕收視沒有保障。
現在,終於輪到小演員發光發熱,用天賦和靈氣教一些成年演員做人。
這種感覺我太懷念了,因為它讓我想起:陸產童星曾經達到的高度。

回首九十年代,每個人的記憶裡都無法跳過三位巨星。
好萊塢有當家小鬼,而我們有功夫小子。
釋小龍與郝邵文的文武組合,打遍華語影壇無敵手。
4歲的釋小龍在《旋風小子》裡首登大銀幕,打架前先叼奶嘴。
《新烏龍院》裡,瘋狂攝入母乳後使出絕學「醉奶拳」。
外形像個糯米糰子,打起架來,眼神神韻和武打招式卻毫不兒戲。
又奶又A,放在幼崽時期的釋小龍身上再貼切不過。
郝邵文不會武功,專攻笑點。
墨鏡一戴,不是吃喝玩樂、調皮搗蛋就是到處偷親妹子。
用蔡康永的話說,「才三歲身上就人慾橫流的樣子。」
但只要他迴歸兒童本性,立馬就能讓人母愛氾濫。
跟成天吊威亞、救場子的釋小龍比,郝邵文的錢賺得似乎有些過於容易。
但是沒有他的賤,哪有釋小龍的仙,沒有他的七情六慾,哪有釋小龍的俠義凜凜。
兩個人,誰都離不開對方的襯托。

有著「台灣王晶」之稱的老牌導演朱延平,帶著這對活寶炮製了多部動作喜劇。
部部大賣,迅速火遍東南亞。
哪怕是林志穎、金城武這樣的青春偶像,在他倆面前也只是陪襯。

希望旋風小子早日康復
同時期的王晶本人,看中的則是另一位童星——謝苗。
記憶中,他是那個站在李連杰肩頭的男人,出道即巔峰。
9歲的他,被王晶選中,與李連杰、邱淑貞共同出演《新少林五祖》。
不僅身法漂亮,氣場也穩得出奇。
小小年紀,霸氣側漏,眼神裡透出與年齡不符的凌厲堅定。

王晶喜出望外撿到寶,立馬跟謝苗簽了合約。
短短一年內,香港天王巨星合作了個遍——
跟周潤發、梅豔芳出演《賭聖2》,跟李連杰在《赤子威龍》中二搭父子,跟吳孟達合作了《小飛俠》。
戲裡是李連杰御用兒子,戲外也被視作李連杰接班人。
同樣從小習武的曹駿,則在小熒屏一枝獨秀。
第一部戲《真命小和尚》,不僅是我們的童年回憶,也是當時新加坡收視率第一的爆款劇。
雖然武力值無法與釋小龍、謝苗相比,但他的形象勝在機靈睿智、活潑有趣。

從8歲到16歲,他是扛收視的童星頂流。
主演的劇,部部經典。
不信,片頭曲一起,保證無數90後DNA就動了。
《蓮花童子哪吒》——
凡間雖然有苦惱
神仙日子也無聊
想要幸福樂逍遙
柴米油鹽逃不掉
我歌 我唱 我哭我笑我痴我癲我狂~~
《九歲縣太爺》——
少年真英雄,心也高志也大,雖然薑是老的辣,小的也不差;
少年真英雄,天之角海之涯,凡事不能靠老爸,自己闖天下。
洗腦旋律,現在聽來還能跟著哼唱幾句。
曹駿18歲以前的實績,拿到85後小生裡,讓人望塵莫及。

火成這樣,不全是運氣。
巨大的成功背後,必然伴隨著超乎常人的付出。
釋小龍出身武術世家,2歲就被父親帶著一起練功,4歲被少林方丈釋永信收為俗家弟子。
很多小孩路都走不穩的年紀,釋小龍天天在拉筋打拳扎馬步。
就算用小奶音哭喊著受不了,父親也會擦乾他的眼淚繼續練。
在《旋風小子》片場吊威亞,4歲的釋小龍嚇到哭。
導演朱延平說自己不忍心看,釋小龍爸爸卻在下面鼓勵兒子:做個男子漢!
朱延平心想,「四歲做什麼男子漢啦!」
即便害怕,乖巧懂事的釋小龍還是會把要做的動作做完,讓導演又愛又心疼。
《赤子威龍》裡有一幕,8歲的謝苗被反派於榮光抓著頭撞向玻璃。
因為道具玻璃一天只有一塊,為了能一次過,於榮光咣嘰就是一下。
謝苗毫無心理準備。
雖然是糖膠玻璃,當時還是被嚇得半天緩不神來。

身為專業的練家子,演爸爸的李連杰對謝苗並沒有太多關照。
反而時刻都在挑剔他動作不到位,嫌棄他打戲太難看。
那個年代的童星,沒有因為年紀小就被放低要求。
反而因為找不到同齡的替身演員,不會的動作都要硬著頭皮自己上,受傷是常有的事。釋小龍甚至要穿著臃腫的衣服給郝邵文當武替。
現如今,出色的童星仍有,但功夫小子已成絕唱。
一演武戲,全靠威壓特效慢動作。
哪怕是近幾年最吃香的童星韓昊霖,扮演武林高手的身法氣勢,還是欠缺說服力。
繁重辛苦的動作戲後,演技居然也沒有拉胯。
就拿哪吒這個形象來說。
少年小英雄,飛天遁地,行俠仗義。
跟殷夫人的母子情尤其感人至深,以至於多年後我依然對這一幕念念不忘——
為了守住哪吒的蓮藕金身,殷夫人被親夫刺死,鮮血濺在哪吒身上喚醒了他的元神。
剛清醒過來的哪吒看到母親死去,沒有大喜大悲,而是在童真不再的木然表情裡,熱淚潸然而下。
丁嵐演技真摯動人,年幼的曹駿也成功托住了這份深入骨髓的母愛,復活前後的形象有了鮮明的轉變。
演過哪吒的,還有吳磊和宋祖兒。
前者在《封神榜之鳳鳴岐山》裡扎著小辮兒,後者在《寶蓮燈前傳》裡畫著飛揚眼線。
但可愛有餘,悲情不足。
同樣是「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名場面,吳磊和宋祖兒的確能讓人心生憐愛。
但曹駿在這之上,還令我們多了一層敬仰。
右手持劍、左手混天綾,在雷電交加的雨夜,不卑不亢與龍王做交易。
那股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息,哪怕陷入絕境也氣勢不倒,才真正抓住了哪吒身上的人物光輝。
別說當時的導演像是撿到寶,就是我們現在回看,也忍不住羨慕自己當年喜歡的「男人」能打又能演。

因為進入演藝圈太早,童星總是面臨著演戲和學習之間的衝突。
三大功夫童星裡,謝苗是銷聲匿跡最早的一位。
當時四部戲拍完,媽媽擔心這樣下去兒子會被耽誤學業,堅持讓他回去讀書。
於是在最火的時候,急流勇退。

釋小龍和曹駿同樣因為上學、高考等原因,闊別演藝圈五年之久。
再回來,物是人非、位置尷尬。
電視上流行的已經是清秀冷麵的男偶像,哪怕什麼都不會,也能收割一大波粉絲。
功夫喜劇、民間傳奇等作品類型式微,大行其道的是白紗長髮在天上飛來飛去、動不動吐血虐戀的古偶仙俠。
當童年的可愛感褪去,他們如今的形象已經毫無優勢。
釋小龍和謝苗只能從電影配角、低成本網大里尋找機會。

郝邵文,成了每個青春故事裡都會有的溫暖自卑的胖子。

曹駿卻要以藍盈盈男朋友的身份重新被外界關注,兩年前上演技綜藝,市場評級被評為最後一名。

成年以後,他們早已接受了自己不再是萬眾矚目的男主。
只能等著一部好作品到來,讓觀眾重新記起他們。
功夫小子的困境是很多童星的縮影。
由於外形不佔優勢,他們被主流市場拒之門外。
如果成長期沒有及時抓住一個代表性角色轉型,大概率就會泯然眾人矣。
大鬧白洋淀的嘎子哥,如今就只有偷狗梗圖能博大眾一笑。

更直白地說,得偶像劇者得天下。
如果擠不進這個賽道,結果就是被觀眾快速遺忘。
這一點,同為情景喜劇開出的兩朵小花——「莫小貝」王莎莎和「夏雪」楊紫——的發展軌跡就是最好的參照。
長相姣好的童星即便成功轉入了青春賽道,也要經歷或大或小的陣痛期。
吳磊穿上蘇哥哥同款貂衣,從國民弟弟變成古裝傑克蘇,但演技就無法跟顏值一樣服眾。
哪怕最被看好的00花張子楓也遭遇了口碑危機,《天才基本法》裡,風頭就被10後小演員奪了去。
張子楓也多次坦承自己這方面的焦慮:
如果有一天天賦消失了,我要怎麼辦?

這絕非張子楓一個人的苦惱。
童星一到轉型期,都在努力論與天賦論、技巧與本能中間舉棋不定。
一部戲或者幾部戲的評價不高很可能就喪失了表演上的自信,也越來越搞不清到底什麼才是好的表演。
因為他們容易把劇作上的問題混進自身表演的問題,導致無法客觀評價自己。這樣的不安極有可能把他們從此困在舒適區,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但傷仲永也好,靈氣磨損也罷,不全是小演員個人選擇決定的。
在這背後,他們身處的環境也許更加關鍵。
當我們的創作不再迷信公式和流量,當市場的劇本類型豐富到能容納更多演員類型,天才小演員才會一個接一個地蹦出來,才會信心滿滿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