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無窮之路》劇評:這次TVB真牛了

想必很多朋友,還記得今年4月份的一部《尋人記》。

這是TVB新聞部的一檔節目。

節目組通過重訪30、40年前節目裡的新聞主角,讓觀眾看到了人生之路起起伏伏,世事無常多變遷。

這檔節目一播出就上了熱搜,並衝上9.3的高分,創造了TVB節目十年口碑之冠,收視爆棚。

沒想到,才過幾個月,TVB這個神奇的部門又搞出了新動作。

深入內地,實地探訪,還和丁真玩起了聯動(但目前他的片段還沒有播出)。

節目開播後,刷新了《尋人記》創下的口碑記錄——評分9.6。它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聊的——

無窮之路

無窮之路

所謂「無窮」,其實有兩重含義。

第一個無窮,就是字面無限的意思。

第二個無窮,是不再貧困。

這樣扶貧主題的節目要是放在央視,或者任何一個省級衛視,其實都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由香港TVB來拍,就還是挺令人好奇的。

他們能拍嗎?

複雜的政治語境中,他們會選擇何種姿態呈現這個主旋律的節目?

他們敢拍嗎?

直面真相是容易的,但難的是毫無保留地展示全部的真實。

拋開政治文化因素,香港做這樣一檔節目也是挺有難度,首先,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要選擇怎樣一位主持人?

如果選擇常規新聞記者,這節目肯定有點……硬。

TVB搜尋了一圈,最後決定這檔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是,陳貝兒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熟,都不太熟悉這個名字。

她其實並不是專業的記者,而是以藝人的身份簽約的TVB,搜一下她的過往,會有很多關鍵詞彙。

金牌監製之女,豪門貴婦,離婚灑淚,從有線跳槽TVB。

這些詞,構建了一種觀感——

香港八卦雜誌封面上的話題女郎。

選中她?why?

TVB新聞部的經理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了三組形容。

視野廣闊,感性,觀察能力強。

在片中,她的表現確實給了觀眾很多驚喜,作為藝人,她展示了很多專業記者的素養。很多危險、可怕的場景,都親自上場。

像是雲南怒江,落差大,水流急,一旦落水,後果不堪想象。

她硬著頭皮,坐滑索過江,已經害怕到睜不開眼,但還時刻記著得用攝像記錄畫面。

大涼山的懸崖村,所有人都默認城市來的女孩會爬不上去——

這裡的梯子都是鏤空的,腳下就是肉眼可見的懸崖。

越往上爬,路越陡直,不少路段甚至接近90度了,曾經還有女主播上山後,上下不得,被困幾天的情況。

但陳貝兒,基本都是「給我30秒,我們繼續」。

一行四個人帶著攝影設備,花了6個小時登頂。

沒有廁所,她穿起了紙尿褲。

因為敬業的態度,陳貝兒也收穫不少好評

因為敬業的態度,陳貝兒也收穫不少好評。

沒有藝人那種端著的架子,也沒有專業記者的矜持,她用一種柔和的、親近的、極富同理心的姿態融合進了這個節目。

在採訪的時候,有時候說著說著就哭了。

哭點在於,這些個體的人。

比如,村醫。

村醫救死扶傷,固然動人。

但他更讓人感慨的是,村醫作為普通人的信念。

答應了師傅,在醫術學成後留在村莊,37年的時間,無論世事變遷,他一直堅守和師傅和約定,在這塊貧瘠且地理環境惡劣的村莊行醫。

人和人的牽連,才是眼淚蔓延的地方。

人和人的牽連,才是眼淚蔓延的地方

在如何自然地展現主旋律方面,TVB這方面,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問題也來了。

扶貧是一個非常宏觀的問題,它涉及歷史,涉及民族,涉及地理……

如果僅僅從個體的人入手,未免淺薄。

拍主旋律,一定要大中有小,小中有大。

要有個體的生活方式變化,也要有社會文化、經濟產業的轉變。

這一次,在香港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地方,節目組花了三個月,從海南出發,走了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寧夏六個省的十多個深度貧困地區,算得上比較用心了。

在四川大涼山和雲南怒江的節目中,我們也非常明晰地看到節目主題的延伸——

現代農業和現代教育。

大涼山,全國最著名的貧困地區,懸崖村,是這個著名貧困區中的貧困之最。

這個村莊坐落在懸崖之上,由於山體過於陡斜,連公路都修不了。

自古以來,山上的村民下山,只有沿著懸崖上的藤鏈。

2016年底,通往山頂的鋼梯才正式開放。

因為地理原因,這裡的貧困狀況是非常嚴重的。

90年代還沒有通水通電,到前幾年,村民的收入可能還在每月幾百上下浮動。

村民們每週會揹著自己種的農作物下山去賣。

但是收購商得知村民來自懸崖村的時候,甚至會把價格壓到不到市場價的五成——他們知道村民絕對不可能再把農作物揹回山上。

要使這群山上的村民脫貧,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下山。

但世世代代生活在山上,下山之路談何容易?

為了解決村民的住宿問題,政府在大涼山周邊平原地帶,建造了大量的扶貧住宅小區,貧困戶只要交1萬多就能得到房屋產權了。

去年5月,懸崖村的84戶貧困戶都成功住進新家。

村民們只懂得務農維生,但是種植技術卻很原始,熟悉的農作物基本只有玉米和土豆,沒有現代化的種植技術,畝產值也非常低下。

於是,政府牽頭企業修建了一些現代農產莊園。

在這裡,村民們學到起壟,施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人的認知,決定了人能賺到的錢。

貧困,直接抹滅了很多人提高認知的可能性。

傳播現代農業的過程裡,修正貧困的路途中,我們看到最關鍵的——教育。

無論是職業性的農業技能教育,還是寬泛的社會人文教育,才是解決貧困最重要的方式。

在雲南,教育扶貧的路子走的更徹底

在雲南,教育扶貧的路子走的更徹底。

從娃娃抓起。

因為這裡的貧困狀況,更復雜更棘手。

這裡是55個少數民族聚集地,很多都是建國之後,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的「直過民族」——

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他們生活方式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缺乏市場競爭意識,生產效率低下,難以適應現代化大生產。

說一句,TVB在遣詞造句方面還是很大膽的,直接說這些地方有點奴隸社會的生活狀態。也沒有避諱雲南部分地區臨近金三角,少數人吸毒販毒的狀況。

因為歷史、民族、地理原因,雲南部分地區脫貧的難度要大得多。

貧困,幾乎成了一個代代相傳的死循環。

十幾歲的孩子,就輟學混社會。

他們的下一代,繼續著貧困的生涯。

為了打破這個循環,這裡建起了一些普職教育和寄宿學校相結合的學校。

老師們,看到這些貧困山區來的孩子,都非常驚訝——

有些孩子頭上都長著蝨子。

教育這些孩子,幾乎要以保姆級別的細心程度

教育這些孩子,幾乎要以保姆級別的細心程度。

因為他們很多人,不會疊衣服,不會洗衣服,甚至不會洗口洗臉。

喝水,直接就對著自來水管吹。

於是,學校的牆面上,粘貼了一般內地學校中絕對不會出現的標語——

學會洗臉,學會刷牙,學會洗手,學會洗腳。

學會洗臉,學會刷牙,學會洗手,學會洗腳

這些孩子,都過慣了放養的生活,如此拘束,怎麼忍受?

於是,逃學風潮興起。

老師們每天的一大任務,就是逮四處流竄的孩子們。

學校的院牆,也是越加越高。

好在,也是這種帶著半強制意味的教育中,孩子們接觸到了社會職業教育。

摩托車汽修班,美容美髮進修班,烹飪課程,茶藝班……

每一項學好了,都比較容易找到對口的工作。

雖然無法和那些讀了高等院校的孩子相提並論,但他們,總算擺脫了文盲狀態,能以穩定的心態融入社會。

所謂無窮,能以穩定的經濟狀況立足社會只是最基礎的。

能在無窮之路上越走越遠的,還得擁有精神上的開拓——

明白自己的命運是捏在自己手中的。

雲南之行中,節目組將鏡頭對準了傈僳族小姑娘阿恰達身上,來學校之前,關於未來,她只有一個想法。

等過幾年,就結婚生子吧。

要知道,這個小姑娘才15歲。

要知道,這個小姑娘才15歲

受過良好教育的同齡少女,很少有人會和阿恰達一樣想法的。

如果不接受教育,不接受新的文化衝擊,她的路會和她母親的路,她姥姥的路一模一樣。

但是,在學校,她挖掘到了自己的熱愛——

烹飪。

每一次,同學們誇她做的飯好吃,她會由衷的快樂。

第一次,她有了夢想——

未來,我要開一家飯店。

未來,我要開一家飯店

人生的走法,不再只是延續上一代人的選擇,不再是周遭朋友的影響。

女孩,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女孩,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無窮之路》中,我們看到消除貧困過程中的三類人。

一些人走在幫扶貧困的路上,比如扶貧幹部,村醫,他們點對點修補著貧困地區的瘡疤。

一些人走在思想扶貧的路上,比如老師,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者,他們用技術和文化,提供新生活的思路。

最後還有一些孩子,他們因為扶貧之路上的各種機遇,過上了截然不同於此前的人生。

無窮之路,是一條消滅貧窮的路。

最終,也是一條不斷提升認知的路。

思想不匱乏,才能談得上無窮無盡。

相關文章

《尋人記》:TVB再出王炸

《尋人記》:TVB再出王炸

30年前,正是TVB的黃金年代。 然而現在輝煌不再。 但最近TVB出了一部豆瓣9.6的紀錄片,引起了熱議。 《尋人記》 I 2021 評分:...

尋人記2:TVB 的 9.8 分真人秀

尋人記2:TVB 的 9.8 分真人秀

甜心教主炸裂迴歸,周董演唱會線上重映。 還有今晚直播的「音樂教父」羅大佑、「冷門歌手」孫燕姿……一瞬間帶大家重返童年。 但究其本質,無非是資...

TVB《尋人記》:9.8分

TVB《尋人記》:9.8分

最近,有一檔綜藝橫空出世,評分一度飆升到9.8。 節目主角倒不是什麼流量明星或綜藝大咖,而是二三十年前,在新聞裡出現的素人。 過了這麼多年,...

尋人記 2:年度最高分綜藝怎麼這麼強?

尋人記 2:年度最高分綜藝怎麼這麼強?

一個從小無人照看,逃學、晚歸,晚上十點還流連街頭巷尾的「街童」,3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家五口擠在一間十平米的臨時安置房裡,房間如同早高...

尋人記 2,今年最好的華語綜藝出現了

尋人記 2,今年最好的華語綜藝出現了

一夜爆火,在網際網路時代裡並不稀奇。 但有沒有人想過,那些曾經如日中天的網路紅人、新聞主角、草根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當關注消失、輿論退潮...

日日媽媽聲:大尺度香港綜藝

日日媽媽聲:大尺度香港綜藝

你敢信?自《康熙來了》告別我們之後,還能免費看到這樣在尺度邊緣試探的綜藝: 藝人在節目上公然開車—— 從做愛姿勢,一直講到做愛時腦子裡具體想...

尋人記II:TVB神作第二季,衝上9.7

尋人記II:TVB神作第二季,衝上9.7

36年前在會考放榜日失利的校草,長大後還會是萬千少女的夢嗎? 童年時被父母放逐、自生自滅的街童,有沒有好好長大? 上世紀參加婚後訓練營的年輕...

《通靈之王》,香港 TVB 真人秀

《通靈之王》,香港 TVB 真人秀

對怪力亂神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聽聞過大名鼎鼎的《通靈之戰》。 俄羅斯神棍真人秀。 翻拍自英國,卻取得了比原版更轟動的成功。 自2007年開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