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被《再見愛人2》刷屏。相信大家都和我們一樣,覺得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更真實、也更殘酷、甚至於讓人感到窒息。
這一季的三組嘉賓和上一季是截然不同的樣本。
他們讓我們看到,婚姻裡不止有理想的、愛情與自我的拉扯,還有更多更現實、更不好看的東西。
比如人性的自私、偽善和偏執。
比如一種「有毒」的親密關係是如何慢慢被建立、被穩固,而不健康的依戀模式,又是如何具有成癮性,難以戒除。
愛並不是萬能解藥,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以愛之名,無止境地向對方所求,直到眼睜睜地看著這段關係走入泥沼,依然無法抽身而出。

不過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並不是《再見愛人》,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再見愛人」。
很巧合的是,最近有一部熱門紀錄片電影,講述的也是一對夫妻的故事。
火山摯戀
Fire of Love

評分:9.1 / 10
導演:薩拉·多薩 Sara Dosa
上映:2022 年 1 月 20 日
片長:1 小時 38 分鍾
演員陣容
米蘭達·裘麗 Miranda July、卡提亞·克拉夫特 Katia Krafft、莫里斯·克拉夫特 Maurice Krafft
文章目錄
火山摯戀 紀錄片簡介

他們的婚姻裡似乎並沒有爭吵、戰鬥和拉鋸,只有扶持、理解,由生到死都站在一起。
在紀錄片的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兩位主角已經於1991年過世了,雖然無從得知去世前最後時刻的情形,但湧浪附近的地表痕跡顯示,他們臨終前就在彼此身旁,或許他們曾在火山爆發中告別。

也許聽完他們的故事之後,對於愛情,你會有另一種理解。
是的,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就是這部熱門紀錄片《火山摯戀》。《火山摯戀》目前的評分高達8.9分,之前在電影節展映就得到相當好的評價,現在大家也可以在線上觀看了。

它的海外評價也非常好,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9%。

「火山摯戀」這個譯名如果稍顯得有些文縐縐的話,它的英文原名會更加簡潔明瞭,就是Fire of Love。
Fire of Love 背後有雙重含義:一方面,紀錄片的主角是兩位著名的已故火山學家,他們毫無保留地愛著火山。

另一方面,他們的感情本身也被比喻成火,熱烈、浪漫卻有著致命的危險。
(關於這兩位主角,赫爾佐格今年也用他們留下的影像資料,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心火:寫給火山夫婦的安魂曲》。相對於敘事性較強、較為工整的《火山摯戀》,《心火》更風格化、更具有作者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火山摯戀 劇情
Maurice和Katia在1966年相遇,當時他們在同一所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就讀。男生學的地質學,女生則在學習地球化學。
他們有著志同道合的興趣:Katia從小熱愛火山,加上性格叛逆,一度被父母送去了專門管教女孩的學校。Maurice 亦然,自從七歲見到第一座火山,就深深地愛上了它。

生於動盪、自由、反抗一切的六十年代,他們親歷了法國的「五月風暴」,一起參與過反越戰遊行。

因為對現實不滿又不安,他們才決定從自然中尋求慰藉。
另一方面,六十年代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哲學興起,兩人亦是其忠實擁躉。
存在主義哲學強調人是自由的、獨立的,更是有選擇權的。最最重要的一點,人要有勇氣做選擇,要有勇氣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哪怕是面對失敗和割捨。
因此他們也滿懷著勇氣,選擇了一條常人不會選擇的道路。
他們選擇走向自然,追逐火山。
1970年,兩人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並一致決定不要孩子。
Maurice言:「從現在開始,我們的人生只有火山,火山,火山。」

在實體觀測火山的早期,比起科學家,這對年輕愛侶更像是兩個自由職業的愛好者。
他們沒有先進的裝備,在前往火山口的路上,連車子都拋錨了27次。(當時還沒有錢租直升機)

也不會穿防護服,很快就變得衣衫襤褸。

很多在後來被認為具有極大價值的事情,在當時都是憑著興趣而做。
比如他們為後世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影像資料,只因為害怕奇觀會消失,所以一定要記錄下來。
之所以會成為首位在活火山附近觀測的火山學家,動機也非常樸素。
「靠得夠近,才能夠看得夠清楚。」
於是在影片裡,你會看到他們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在火山口住了兩星期。
沿著滾燙的岩漿行走。

他們一度也被很多人誤解,被認為是「怪咖」「流浪藝人」「火山跑酷人」。
在偏見和詰問中堅持自己似乎總是很難,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從來都不是孤身一人。
任何時刻,他們的對視總是充滿愛意。

這對夫妻也很能理解彼此古怪的笑點。
比如丈夫在高溫的泥巴里燙傷時,妻子興致勃勃地觀察道,「他的皮膚在像洋蔥一樣剝落!」

而在丈夫的鏡頭裡,妻子Katia站在火山口瘦小的身影,總是充滿著一種近乎於永恆的美感。
你很清楚鏡頭背後,藏著一位丈夫充滿愛和尊敬的凝視。

他們會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手牽手。

或是為彼此戴上好笑的面罩。

在火山研究仍少有人問津的時代,是他們拍下了大量的影片,留下了豐富的影像資料,讓後人對於火山的探索有了長足的進步。
丈夫Maurice是一位導演,為至少128座火山拍攝了多達800小時的影片,還留下了五部具有科普意義的電視紀錄片。

妻子Katia則是一名攝影師,她的攝影作品被收錄在他們寫的二十多本書和《國家地理》等雜誌裡。

在年輕的時候,這段旅程是快樂的、是充滿好奇和冒險精神的。
看到他們的影片,你會想到法國新浪潮的科幻片,或者是安東尼奧尼的《扎布里斯基角》。一切都是關於實驗、野心和反抗。關於一往無前的熱情和年輕人的無所畏懼。

然而到紀錄片的中後期,隨著這對夫妻對於火山的理解和研究越來越深入,故事的基調亦隨之而變。
他們看到的不再止是美景,亦是大自然的殺傷力。是火山的龐大和未知,與人類的渺小。
被火山灰覆蓋的死亡現場觸目驚心,觀測火山的人也在一步步滑入深淵。

1980年聖海倫火山爆發,57人因這場爆發喪生,包括他們的一位多年好友兼同行。

這無疑是某種預示:火山學家的職業不僅是很有趣的、很神奇的,也時刻都冒著生命危險。
火山是會殺人的。
在見證了摯友的死亡後,這對夫妻並非心生畏懼,反而也決定追隨故友的腳步,改變研究方向,將研究目標定為這種會殺人、難以預測的灰色火山。
在當時全世界的三百五十名火山學家裡,只有1/7的人在冒著巨大風險研究灰色火山,他們是其中之一。

歷史上龐貝古城就是因這種灰色火山而被毀滅。

若干年後,他們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91年日本雲仙火山爆發,43人殞命。Maurice和Katia亦埋骨於此。Maurice享年45歲,Katia比他大四歲,49歲辭世。

火山摯戀 影評
《火山摯戀》在形式上別具一格,紀錄片最開始我們便得知了主角的死訊,見到了他們臨終前最後的影像記錄。
而後猶如倒敘般,我們重新進入他們的人生。
這製造了一種奇妙的觀感:死亡不再像是告別,是時鐘的定格處,反而成為了故事的序章。
紀錄片中所有的影像都是第一手史料,來自於兩人當年拍攝的原始素材,以及他們接受的採訪。
由於當年拍攝的影片都是無聲的,導演邀請了美國演員米蘭達·裘麗作為旁白,用非常詩意的語言,提供瞭如朋友一般的旁觀視角。

《火山摯戀》既是一部火山學家的傳記,也是一篇關於愛的論文。
紀錄片本身具備了極強的歷史和檔案價值,也向觀眾科普了許多關於火山的知識,即使像我一樣對地質學一無所知的人,看完影片也會受益匪淺。
與此同時,它也細膩、親密,如私人日記一般,記錄了一對夫妻最細微的相處時刻;影像本身,則有著最震撼、最極致的超人之美,比夢境更瘋狂,完全超脫於普通人的認知。

影像之美,流淌在《火山摯戀》的每一秒鐘裡。
它不是靠技術合成,更非由無人機所拍攝,但每一寸畫面都是如此粗糲的、帶著最真切的質感。

和現在的創作者不同,當年Maurice需要揹著非常沉重的機器去進行拍攝。你常常能看到鏡頭裡的火山灰。

這些東西都是有重量的,都是存在的。那種最獨特的氣質會停留在膠片上。
或許他的拍攝本身並無技巧,但直覺、好奇心和熱愛,是最好的創作源泉。對於火山的沉迷,對於奇觀的追逐,驅使著他總是想要再靠近一點,再放大一點。
你能看到浪漫、死亡,這二者裡最壯觀的美。

火山摯戀 評價
對於我個人而言,《火山摯戀》更動人的地方在於,它講述的是真正的「愛」。
愛並非只有輕盈、浪漫的一面,亦有沉重的、不可解的一面。
在紀錄片的後半段,Maurice夫婦必須更清醒、更冷靜地審視、甚至於剖開自己對火山的沉迷。

這份愛可能是無意義的:相對於擁有億萬年生命的火山,人類不過滄海一粟。即使窮盡一生的觀測,也未必能窺見火山活動的億萬分之一。
它也是危險的、是可悲的:壯麗的火山也能殺人於無形,觀測本身就是將他們的生命置於險境。

他們如此鍾愛火山,但對於火山而言,他們的存在是如此渺小。既然如此,該如何在這種矛盾之中,理解他們活著的意義,直面這種愛本身的虛無,以及它所伴隨而來的致命危險?
你能清晰地從中看到Maurice和Katia的轉變。
最開始這對夫妻拍攝影片是為了記錄奇觀,為了得到足夠的旅遊和研究經費。而他們研究自然是為了逃離社會,為了自我實現。
但後期他們變成了嚴肅的、克己的科學家,他們臉上不再有那麼多笑容,身上卻揹負了更多的責任感。他們希望能向民眾、向當局科普到灰色火山的危險性,他們希望能拯救更多的生命。他們生活在火山,卻深愛著人類。

隨著故事的往後推移,這對夫妻會越來越多地在採訪中談到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
你會看到Maurice說出他的名言,「我想過精彩而短暫的一生,勝過漫長卻無趣的人生。」

「前往爆發現場的火山學家,永遠在賭自己的生命,是否在玩一場俄羅斯輪盤遊戲?」
「我經歷過的事讓我覺得自己活了一百多年,所以坦白說,就算要死,我也不會害怕。」


或許正因為此,當最終的時刻來臨時,你不會再感到太多的悲慟和唏噓,反而覺得他們的人生像是一個圓,首和尾緊緊銜在一起,終點即是開局。
如同火山學家總是試圖預測火山爆發一般,這對夫妻也早已預見了自己的結局。
這是一種真正的、存在主義式的勇氣:當他們做出了選擇,就已做好了為這個選擇而犧牲的一切準備。
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失敗,面對死亡,面對自身的渺小,面對故事的結局。
但依然選擇堅持下去。

在2022年即將結束的當下,遇到《火山摯戀》這樣一部充滿力量的影片,我感到適逢其會。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生活都陷入了泥沼,我們被困在眼前的困局裡,寄希望於不可知的未來,但未來卻遲遲未能出現。
在漫長的、無意義的等待裡,我們常常忘記了時間還在繼續向前。
《火山摯戀》是一部關於遠方、關於愛、關於未知的影片,但更重要的是,它關乎於選擇,也關乎於選擇的勇氣。
我們是否真的有勇氣做出改變,是否真的有勇氣跳出停滯不前的泥潭、去追尋心中所愛,即使可能會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也依然要繼續向前。答案藏在每個人心中。
無論如何,生而為人,我們都要為時間負責,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