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桌面電影」大爆發的一年。
《弒訊》出了第二部。
《網路謎蹤》成了年度黑馬。
還有一部「桌面電影」因為劇情原因而被雪藏了3年。
直到今年才終於上線——
網誘驚魂
Profile

別看片名透著一股網大風,劇情可是一點都不敷衍。
和其他桌面電影不同,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啥真人真事?
2014年,數以百計的年輕女性離開歐洲,加入ISIS(伊斯蘭國宗教極端組織)。
而當她們想要脫身時,卻被聖戰者通緝,甚至處以石刑。

這些女孩是怎麼被聖戰者找到並洗腦的?
她們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拋棄正常生活,加入ISIS?
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一名法國女記者以伊斯蘭教皈依者的身份,引誘「聖戰新娘」的網路招募者上鉤,試圖套取招募資訊和招募細節。
說白了,就是當臥底。
可哪怕是在網路上當臥底,危險依然重重。

01
艾米,一名普通的兼職記者。
為了解決眼前的經濟問題,艾米決定,做一個臥底「採訪」聖戰新娘招募者的選題。

第一步,在網路上偽裝身份。
新註冊一個假的臉書賬號,把自己偽裝成一個伊斯蘭教皈依者,改一個阿拉伯名字。
看美妝博主的視訊,通過妝容使自己更顯年輕。
看網路視訊教程,學習怎麼戴頭巾,怎麼遮蓋紋身。
通過線上翻譯,學兩句簡單的阿拉伯語。
看「聖戰新娘」的視訊,改編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理由,並把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不合群的、沒有歸屬感的女孩。

第二步,關注各種關於ISIS的賬號,分享各種關於ISIS的視訊。
直到有一個叫比勒爾的人給她發來私信。
在跟艾米確認了她的宗教信仰和國籍後,比勒爾提出兩個人在skype上視訊。
招募者上鉤了,危險卻無處不在。

賬號的圖片裡有一張艾米早先的照片,既不顯年輕,又沒戴頭巾。
比勒爾問起那是誰,艾米該怎麼回答?
初次視訊時,比勒爾開始質疑艾米的年齡怎麼辦?
比勒爾在視訊的時候要求兩個人螢幕共享,艾米該怎麼辦?
IT部遠端錄製艾米桌面的同事突然有事,艾米該怎麼應急?

更不要說,視訊聊天還有很多潛在危險。
畢竟,艾米在跟比勒爾聊天的間隙,還會用電腦處理自己的諸多事宜。
好閨蜜找她聊天啦,男友馬特找她聊合租的事啦,主編找她詢問進展啦……
一旦點錯了哪個地方,艾米就可能在比勒爾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份。
而對自己要面對的最大危險,艾米現在還一無所知。

02
比勒爾,一名有英國國籍的聖戰者。
視訊裡,他身處的環境異常混亂,時不時就能聽到槍聲。
他說起自己為何會加入ISIS。
是因為在英國生活困頓,自己又備受歧視,不被尊重。

他說起自己喜歡可愛的小貓,討厭骯髒的豬。
在他賬號的照片裡,有很多喂貓的可愛照片。
他喜歡下廚,他甚至通過視訊教艾米做飯。
他給艾米看了她如果去敘利亞他們將一起生活的地方。
他真切地描繪著他們以後一起生活的美好願景。
一聽艾米說自己沒錢,他立馬拿出自己的卡。

除此之外,比勒爾的情話更是張口就來。
「要是你嫁給我,我會待你如同皇后。」
「我保證,寶貝,我會保你周全。」
「我會給你需要的一切。」
看到這兒,或許連同你我在內都有點喜歡上這個叫比勒爾的聖戰者了。
他高大帥氣,溫柔體貼,充滿愛心,廚藝精湛,熱愛運動。

當然,他還身世悲慘。
比勒爾的哥哥因為幫弟弟出頭打架殺人而進了監獄,成為聖戰者後他甚至沒能看母親最後一眼。
巧了,艾米對母親的離去也一直無法釋懷。
在一次次的視訊聊天裡,在一次次的交心長談後,艾米卸下了防備,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務,對比勒爾動了心。
就兩個人交心後,艾米甚至差點就要告訴比勒爾自己的真實身份。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
與其說是艾米在釣聖戰者,不如說是聖戰者在釣艾米。
掉進比勒爾編織的溫柔陷阱後,艾米的處境會更加危險。
一個沒有防備心的臥底,暴露身份是遲早的事。
誰承想,就在這個關鍵點,艾米眼睜睜看著比勒爾被炸死了。

至此,艾米徹底崩潰了。
她拒絕把兩個人的視訊發給主編,她覺得這是在吃人血饅頭。
她開始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中,她甚至在自己的私人賬號上發佈了悼念比勒爾的動態。

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
當然不是。
3天后,比勒爾「復活」了。

就連「假死」,竟也是比勒爾引誘艾米的一環。
不得不說,艾米麵對的對手太強大了。
可此時的艾米已然被洗腦,她不僅答應了比勒爾的求婚,還買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機票。
03
和《網路謎蹤》不同,《網誘驚魂》的懸疑感和推理感略弱,但代入感很強。
觀影過程中,我們就自發代入了艾米。
我們會為她擔心,害怕她一個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
我們會站在她的視角看待比勒爾,對比勒爾營造的完美人設動心。

艾米對比勒爾動心,是因為她專業素養太差嗎?
她是記者,但也是一個人。
是人,就有人性的弱點。
艾米對母親的死無法釋懷,因為生長環境而十分缺愛。
她目前生活困頓,對英國的一切感到失望。
不得不說,比勒爾填補了她內心的空白,給了她想要的一切。
如果一個有戒備心的記者都能掉進聖戰者的陷阱,對於那些「聖戰新娘」的處境,我們更加可想而知。

《網誘驚魂》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殺豬盤全過程,一個PUA男的真面目。
比勒爾懂得打造一個完美人設讓艾米動心。
光有人設還不夠,還要有動人的故事,有強烈的參與感,有內心的共情。

所以比勒爾還掏心掏肺講了自己的人生遭遇,一心沉醉描繪了兩個人的美好未來,堅定表示會呵護好艾米,保她一生周全。
這些,對於那些缺愛的人而言,是「致命」的。

當艾米不順從他時,比勒爾就露出了真面目。
轉身就給買家打電話,說艾米是「一坨爛肉」,賣不了高價。
爆粗口,一嘴一個「狗雜碎能不能閉嘴」。
精神壓迫,「我對你失望透頂,我要你付出代價。」
人身威脅,「我會找到你,我不會放過你」。
在網上公佈艾米的個人資訊,發佈死亡通牒。

艾米的賬戶是假的,名字是假的,比勒爾怎麼會有她的個人資訊?
當艾米放下防備時,比勒爾可一刻都沒有放鬆警惕。
就這樣,比勒爾通過細節知道了關於艾米的一切。
而艾米,卻對比勒爾一無所知。

直到最後報警調查後,艾米才知道,比勒爾有三個妻子,人一直都在英國,根本不在敘利亞……
至此,誰網誘誰,誰驚魂誰,一目瞭然。

不得不說,《網誘驚魂》道出了一個網路真相。
沒有歸屬感的伊斯蘭教少女其實是調查真相的記者。
完美無缺的帥氣男人其實是恐怖分子兼人販子。
什麼是真?
什麼是假?
此時再去看比勒爾讓人動心的時刻,是不是很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