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電影圈最火的概念,就是平行時空。
動畫片、超英商業片、小成本獨立片,甚至是電視劇,都要嘗試下不同世界匯聚一堂的感覺。
電影,無疑是呈現平行宇宙概念最好的方式。
通過蒙太奇拼貼,飛速地穿梭在不同世界的不同角落,把一個人物在不同宇宙的不同形象,輕鬆地羅列在觀眾面前。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電影人嘗試過,在一部電影裡,展現一個人,在不同世界中的生活。
千年女優

《千年女優》,無疑是最早、也是最完美的,用影像呈現出平行宇宙風格的作品。
提到《千年女優》,所有人都會想到,那個名留影史的,八分鐘蒙太奇片段。

隨著千代子的奔跑,鏡頭穿梭過腳踏車、馬車、火車、汽車、海洋、飛船,穿越到戰國、江戶、大正、昭和、平成與未來,穿行在千代子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在每一個世界裡,每一個千代子身邊、每一個交通工具上,觀眾跟隨著不同卻又相似的人物,一起追尋,直到那個在雪地裡,與雪融為一體的畫前。
畫中,是千代子終生追尋的那個畫家的背影。

電影是虛幻的夢境,千代子在追尋的,也是一個已溶在畫裡、化為幻象的虛無之人。
《千年女優》,以藤原千代子的人生展開。

藤原千代子,作為日本電影最輝煌時期、最輝煌女星的代表,她的人生卻只有兩個目標。
一個是在電影中變化為不同的人。
一個是找到自己少女時代,僅有一面之緣的畫家,畫家給了她一個鑰匙,約定日後再相見。
於是千代子為了能再見到畫家,開始自己終生追尋之路。
她成為電影演員,也是因為聽說畫家在「偽滿洲國」,而拍電影,會前往「偽滿洲國」取景。

之後的千代子,出演過戰國時期的公主、江戶時代的女忍者、吉原的妓女、京都的藝伎、東京的家庭主婦、怪獸片裡的女博士、科幻片裡的女宇航員。
這些角色,與千代子最大的共通點是,她們也一直在追尋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一個幻象、一個執念。

戰國片裡的公主,在天守閣上,遇到了一個搖著紡車的老婦人,老婦人騙公主喝下一碗茶。
本以為會追隨將軍而去的公主,喝完這碗茶才得知,這是永生之茶,會讓她永浸在戀火折磨中長達千年。
喝下這碗茶的,不僅是電影中的公主,也是扮演公主的千代子。
千代子在電影中幻化為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導演與編劇撰寫的這些角色,代替千代子、陪伴千代子,在不同的世界中,追尋千年。
鏡頭讓她的形象橫跨千年,膠片讓她的追尋千年不滅、千年不亡。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老了,無法再在銀幕上扮演少女、美貌的婦人。
同時,她再也不是那個畫家當年描畫在牆上、或許牽掛於心中的,明媚少女。
此時,千代子通過映象才意識到,那個從戰國公主一直緊緊跟隨著她的惡毒老婦,正是她自己。
「我對你,恨之入骨,我對你,愛至入髓。」

千代子一直愛著的,正是那個在追尋著幻象的自己,是自己為了追尋不斷踏上的旅程,或者說,是電影中,那一個又一個不同但也在追尋著什麼的角色的人生。
同時,她又痛恨著自己,痛恨自己會老去,痛恨自己無法像電影中的人物一樣青春永駐。
痛恨自己,其實連那個人長什麼樣都不再記得了。

千代子就是那個老婦人,是她親自將鑰匙掛在自己的胸口、親自將追尋的執念捆縛在自己的人生、親自喂自己喝下,那碗要在戀火折磨中沉浸千年的茶。
當千代子認識到這一點後,她放下了所有的人生目標,她退出了電影業、也不再執著於尋找那個人。
她把最美好的自己,停留在電影裡,不讓觀眾意識到,銀幕上的女神,也會逐漸變老。
同時也把自己最珍愛的自我,那個一直在追尋的女子,永遠留住於膠片上。

讓膠片上的戰國公主、江戶女忍者、吉原妓女、京都藝伎、東京主婦、女博士、宇航員,這些不同世界裡,有著千代子面貌與精神的女子。
永遠地代替著千代子,在她們的世界裡,無盡地追尋下去。
她自己,或許一直隱隱知道,那個畫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憲兵隊的追捕、審問下,喪生。
而最終,那個畫家究竟什麼樣子、究竟是個什麼人、甚至究竟是不是人,都已經不重要了。

他支撐著千代子,在不同電影中、在不同世界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好的銀幕形象,經歷著一個又一個不同女子的人生。
體會這些角色人生、堅定追尋路途的千代子,永遠沉浸在追尋的美夢中、沉浸在追尋這件事本身的快樂與溫暖中。
於是,當千代子彌留之際,她沒有悲傷,她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在那個人可能也存在的世界裡,在她還沒有創造出的未知世界裡,繼續追尋的道路。
她又找回了追尋的快樂,又找回了銀幕上,那一個個始終在奔跑、始終在尋找的,明媚少女。

千代子的形象,和這一個個世界裡,有著千代子夢想的女子,在銀幕上永久共生,千年不隕。
觀眾在銀幕前看到的,也是一個個電影人構建的夢想世界,通過電影的獨特形式,這些世界在銀幕上,顯得那麼真實。
夢想與真實之間,電影創造出一個個平行宇宙。電影人的夢想與觀眾的夢想,用鏡頭與特效,化作現實。

千代子的人生,或許也是一個個電影人的寫照。
藤原千代子的原型,無疑是日本昭和大女優的代表原節子。
這位日本電影黃金時代巨星的形象,應當是許多人對日本經典電影最深刻的印象。

原節子在小津安二郎影片中,恬淡溫柔又陽光明媚的微笑,成為小津電影最大的特色之一。
原節子的銀幕生涯,也幾乎就是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的記述。
原節子踏入電影業的時刻,日本電影隨著松竹、東寶等公司的成立,以及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巨匠的出現,成為亞洲電影的領頭人。

原節子與這些公司、這些電影人合作,創造了日本影史乃至世界影史的一部部經典。
1961年,隨著日本電影年產量多達500餘部,日本電影業達到輝煌的巔峰,也自此走向衰落。
1962年,原節子在主演完最後一部作品後,宣告隱退。

《千年女優》中藤原千代子的銀幕形象,也致敬了原節子在銀幕上塑造的許多經典形象。
藤原千代子的隱退,也和原節子頗為相似。
原節子同樣是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刻隱退,把無限璀璨的自己永遠留給了銀幕,從此再未公開露面,也鮮有人知曉她迴歸素人的普通生活與老去的樣貌。
而縱覽《千年女優》全片,藤原千代子更是所有昭和大女優的象徵。

我們在她身上,能看到高峰秀子、山田五十鈴、田中絹代、京町子、岡田茉莉子、李香蘭等等女星的身影。
而她出演的電影,也致敬了《亂》《蜘蛛巢城》《晚春》《祗園姐妹》《二十四之瞳》《哥吉拉(哥斯拉)》《砂之器》等日本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
《千年女優》所描繪的,亦是一幅日本電影業,從崛起走向輝煌又歸於廢墟的浮世繪。

藤原千代子追尋著虛幻之影的過程,也是一個電影人,在追尋電影夢的過程。
電影人們在名為銀幕的畫布上作畫,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脫胎於現實、卻和現實迥異的世界。
在電影的世界裡,電影人度過著他們腦海中自己嚮往的平行世界,又把這個世界端給觀眾。

觀眾在觀看每部電影時,也彷彿跟著不同的人物,體會著不同世界的風貌。
在這一個個名為「電影」的世界,或許從來不會存在於真正的現實,甚至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夢境,卻吸引著一代又一代電影人為之前仆後繼,也吸引著一代又一代電影觀眾,為這個銀幕上虛造的世界如痴如醉。
每個國家的電影業,都經歷過從輝煌走向衰落,甚至是整個電影產業,也曾經經歷過無數次的衝擊,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物理特技到電腦特效,以及電視業、VR業、短視訊業的不斷興起。
但是仍舊有電影人,不斷踏上追尋電影夢的道路。

或許終其一生,許多電影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拍什麼。
每一部劇本動筆前、每一處場景搭建前、每一個鏡頭開始前、每一個成片定剪前、每一部電影正式公映前。
沒有人知道自己會得到一部怎樣的影片,沒有人知道這些影片究竟會成為怎樣的影片。
一代又一代電影人,都在為這個虛無縹緲的夢,而堅持著。
追尋電影夢的路,永遠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