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去形容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呢?
魔幻?不安?焦慮?······
反正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還好我們還有電影。
為此【映畫台灣】特別邀請了十三位影評人
選出他/她們心目中2021年看過的最佳電影
希望他/她們的最佳銀幕體驗
能帶給您一定的啟發
並在新的一年裡
讓電影繼續撫慰你我
未來不可知
而希望常在
蘇七七:影評人,策展人,浙江師範大學教師
最佳外國電影:《茲山魚譜》

推薦理由:樸素,堅定。錘鍊出的明確,辯證過的準確。讓人在歷史與文化中,在敘事與影像中,重拾對」東亞「與」知識分子「這兩個詞的情感。
最佳華語電影:《濁水漂流》

推薦理由:看到吳鎮宇,謝君豪,李麗珍……,想到他們之前的電影,想到一句葉芝的詩: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慼
我又愛他們的青春與才華,又愛這個電影他們的衰老與哀慼。左翼立場的電影總在殘酷中尋找人性的閃爍,理想主義的閃爍。幽明之間,時代變遷。
沙丹:策展人,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洞》

推薦理由:這部傑作通過演繹化的紀實、視覺化的思辨、節制的觀點打破了熟知的類型框架,向我們展示電影世界中仍然存在的未經探索之地,預示著電影藝術的某種未來方向。弗蘭馬汀諾利用最高規格的技術,逼向視聽感官的極致,讓電影院不可替代的魅力得到最大凸顯。希望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有機會去體驗這部好看好聽的重工業藝術大片。
最佳華語電影:《熱帶往事》

推薦理由:本片處處展露著一個新人導演對電影這門手藝的鑽研和迷戀,在視聽力度與氣韻格調上令人耳目一新,是今年餘味最濃的一部華語作品。溫仕培對時代的光怪陸離和個體精神世界的剖析各有獨到之處,讓我對他的未來作品懷有無限期待。
徐若風:【風影電影】主理人,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間諜之妻》

推薦理由:黑澤清合作濱口拍攝戰爭年代戲,《間諜之妻》有意識地跳脫出舒適區,甚至碰撞出了極為濃烈的「異質性」,介於古典與當代之間。室內排程復刻舊時的日本電影,同時將複雜的心理潛臺詞融入打光,演員的表演則在實景戲劇與鬼片中游離——整體如同在多種不同年代的電影間「鑿穿洞隙」。
最佳華語電影:《濁水漂流》

推薦理由:近年港片最為深刻的現實主義力作。相比以往的同類創作,本片擁有一種新的「死氣沉沉、有氣無力」的影調,陷入無望的悲傷、無果的憤怒。劇情之悽烈無比,頗為震悚,但李駿碩又做到了杜絕煽情,殘忍地切入主角內心的病灶。吳鎮宇、柯煒林的表演極為出色。
二月鳥語:【麻雀放映】主理人,策展人
最佳外國電影:《六號車廂》

推薦理由:庫里斯曼恩第二部作品就問鼎戛納電影節二等獎,未來前途大好,這個片子導演在第一部作品之前就開始創作,在原小說的基礎上修改了很多也修改了很久,塑造了兩個林克萊特式的男女主角,但比林克萊特浪漫太多,把兩個完全不同階層的人放在同一個空間,從充滿文學氛圍的芬蘭到俄羅斯的大型工業城市,城市景觀的變化在塑造不同的人性,從願意想盡辦法為你實現夢想再到充滿傷感的分別,短暫的相處背後是一生難忘的浪漫。
最佳華語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

推薦理由:化身一群麻雀,住進鳥的眼睛,飛向宇宙,太浪漫了!類型可以歸為荒誕科幻,從看似荒誕的日常裡捕捉人性的真和愛;當你以為是一層層騙局,最後發現卻是通往真理的必經之路。從對未知的渴望到對人類存在意義的疑問,這是無數科幻片共同的母題。這部電影以非常巧妙的手法及獨特的風格為科幻電影解鎖了新方向。
徐元:【槍稿】主編,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上帝之手》

推薦理由:只有歐洲才拍得出的生而為人的複雜微妙,更兼只有義大利才拍得出的五彩斑斕的既美又醜,實在會讓人想起費里尼(以及卡爾維諾)。在今時今日這樣一個扁平淺薄的年代,還有這樣不定義不判斷不褒貶的高級電影,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
最佳華語電影:《野馬分鬃》

推薦理由:不必考慮到導演如何年輕,這已經是一部在近年來很難得的國產電影了。雖然拍的近乎於自傳,但不自戀不沉溺,反而具有強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最後影片收束在看守所犯人們集體擺出「感恩」二字,尤其令人擊節叫好。而且,本片在視聽本身上的編排、排程,也更有「電影味兒」,並不像其他幾個爆款片那樣過多靠臺詞。
高達:【後窗】主編,【後窗放映】放映員
最佳外國電影:《野蠻人入侵》

推薦理由:來自常夏之地的女導演陳翠梅,「27歲拍過一部《愛情征服一切》,38歲生了一個小孩,41歲決定習武。」這就是新作《野蠻人入侵》的前提。陳翠梅以這部作品作為十年後的創作迴歸,她給整個大華語電影界帶來一種「關於電影的電影」的全新圖景。當「關於電影的電影」成為一種潮流和指向時,這部電影的元敘事對於創作者和觀眾而言,都是一種有效的正規化。
最佳華語電影:《花樣年華》IMAX 4k版

推薦理由:年度最佳大銀幕體驗, IMAX 4K《花樣年華》等於把王家衛在這部電影裡傾注的悶騷與曖昧統統在大幕上放大了十倍,看完後腦袋嗡嗡作響。無一幀不絕美,無一分鐘不特寫,無一特寫不彰顯最厲害的演技。建議看完後配合30min的彩蛋《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再度昇華一下。
肖副球:大象點映媒介總監
最佳外國電影:《扎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

推薦理由: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註定要寫進歷史的電影,作為一個DC粉絲,它也毫無疑問是我的年度最佳。從轟轟烈烈的#ReleaseTheSnyderCut 運動,到《扎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登陸HBO Max,扎克·施奈德和全球的DC粉絲共同締造了一個空前的「神話」,在這場藝術家和粉絲聯手對抗好萊塢資本大鱷的戰爭中,第一次,藝術家和粉絲贏得了「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重構了好萊塢的遊戲規則,儘管目前看來還只是一個特例。在越來越無聊的好萊塢,我們太需要扎克·施奈德這樣的「例外」。
最佳華語電影:《愛情神話》

推薦理由:破除了國產愛情電影建構「童話」的成規,從煙火繚繞的「現實」裡發掘愛情的蛛絲馬跡;破除了國產電影拍攝愛情必須低齡低幼的怪圈,讓在現實裡掙扎的中年人也能獲得愛情的片刻安慰。當愛情不再是「神話」和「童話」,我們才罕見地在國產電影裡看到了豐富而幽微的現實肌理;當虛無縹緲的愛情終於有了現實的根基,我們才終於相信:愛情也許曾經到來過。
韓松落:影評人,作家
最佳外國電影:《犬之力》

推薦理由:西部曠野並非只有安妮·普魯的粗礪感懷,也有陰毒一面。情慾本身是雲是山,是樹蔭下的草地,草地間的溪流,你不相信陰毒之人身上也有云有山,然而它就是這樣獰厲又悲哀地並存。
最佳華語電影:《南巫》

推薦理由:尼爾·蓋曼的小說《美國眾神》裡,凡是獲得人們關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神,哪怕這個事物只有一個擁躉,也會有一個神因此前來,隨著膜拜者的增多和減少,他們的神力也隨之增強或者減弱。而張吉安的《南巫》其實是個「亞洲眾神」的故事,父親阿昌中降頭之後,母親四處尋求幫助的一段經歷,本來只能是鄉村野史或者家族記憶里語焉不詳的一段,但導演卻藉著這段經歷,寫出異鄉人的融入、認同、哀愁和一點隱隱約約的尋根念頭。
人離了鄉,連隨身攜帶的神靈都失效了,中了降頭陷入絕境,只有尋求在地神靈和中介(巫師)的幫助,幾番試探、懷疑、拒絕和被拒絕,一個神一個神地求過之後,終於認了新的神靈,得到了新的佑護。而在故事結束的時候,流落他鄉的神靈最後現身,送了阿燕最後一程。最後的字幕,告訴我們,這一家人後來三十年的去向。
本以為哀愁的來源,是那回不去的、流落異鄉,四處呼告的一家人,最後才發現,哀愁的來源是隔山隔海不能回家的神靈。所以,當神靈向阿燕告別的時候,我們突然深深懂得,那種精神,是深深鐫刻在信仰、語言、生活習慣裡,輕易不能覆蓋,也輕易不能抹去的。
整個故事,發生在異鄉碧綠的田野裡,碧綠之中,是一家人和他們的屋子,屋裡的一點燈火,燈火下的孩子,渾然不覺地看著亂竄臺的電視,屋子外面是祟動的鬼怪精靈,是所謂綠野仙蹤。
鄉愁有一萬種表達,《南巫》選擇了最輕盈、最精緻,也是最不動聲色的一種,看似古怪精靈,卻蘊含深情,看似懸念重重,但真正的懸念卻是,當一個人打上故土的烙印,此後是不是就會成為流動的故鄉。
灰狼:西南政法大學教師,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聖母》

推薦理由:範霍文以情色名義書寫(褻瀆)的不只是宗教,本尼蒂塔可以是宗教領袖也可以是單體機器人式的政治領袖(類似《大都會》裡的真假瑪利亞),它嘲諷了各種狗屁主義枉仗天命之實質——都是法西斯。
最佳華語電影:《雄獅少年》

推薦理由:姑且繞開品質,一部檢視乃至驗證全社會群氓體質的電影,值得尊敬。
仇晟:導演,代表作品《郊區的鳥》
最佳外國電影:《引見》

推薦理由:大道至簡,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代際難以言說的隔膜。結尾,男人搏擊冬天海浪,激勵枯坐家中的我們重新踏入現實之海。
最佳華語電影:《智齒》

推薦理由:《智齒》告訴我們香港仍有血,仍有黑夜。以高度人工光照亮香港怪物之軀,遍體鱗傷。《2046》列車上遺落的乘客,在垃圾堆裡爬行。蒸汽,光,暴雨,熱量在耗散,無人可逆。風再起時,願我們仍能共同走過街頭。
王昕: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法蘭西特派》

推薦理由:用一部「影像電子刊」寫就的紙媒訃告,也可以看作《公民凱恩》的當代另類重述。作為數字時代的影像裝配(assemblage)大師,韋斯·安德森將資料庫電影、視訊散文、類型電影和動畫的不同邏輯/方法/材質成功「裝訂」,熠熠生輝。看完第一遍後,可以隨機「翻閱」其中的段落。
最佳華語電影:《濁水漂流》

推薦理由:既可以納入《何以為家》《小偷家族》《寄生蟲》《無依之地》的序列中,也可以視作許鞍華《千言萬語》的「後續」。影片對深水埗露宿者的生活狀態令人信服的再現,重合著近期全球電影對於日漸普遍的「無家可歸」的關注。其中對窮人空間被擠壓乃至抹除背後社會和資本力量的揭示——房地產不斷生產的階級空間隔絕,也讓影片的結尾意味格外深長。
落山風:【映畫台灣】主理人、影評人
最佳外國電影:《倒數時刻》

推薦理由:《倒數時刻》可能無法像《愛樂之城》一樣在大銀幕上看到了,實在是非常遺憾。我是音樂劇和歌舞片愛好者,這部《倒數時刻》我覺得是繼《愛樂之城》之後最棒的歌舞片沒有之一。無論是作為勵志片、傳記片還是音樂劇歌舞片,電影結構設置很巧妙的《倒數時刻》,都是上乘之作。
最佳華語電影:《愛情神話》

推薦理由:喜歡《愛情神話》更多的是一些私心,比如我是長得最像徐崢的影評人,比如一些關於上海的往事。十多年前我在上海「鉅富長」邊緣地帶住過三年亭子間,卻因為工作太忙,錯過了太多「住在上海」的感覺,這部電影算是彌補了一些遺憾。另外,大陸一直缺少真正的城市電影,我個人覺得如果有的話,也應該出現在上海。如今《愛情神話》出現了,它真的是無限接近了城市電影的核心和氣韻。
黃豆豆:【映畫台灣】主理人,浙江師範大學教師
最佳外國電影:《茲山魚譜》

推薦理由:中年聽雨客舟中。這部小眾又冷門的韓國電影,成為我的年度最佳,實與個人的年齡、閱歷以及近年的思考密切相關,它用一個200年多年前的故事,重新來探討「什麼是知識、讀書人/知識分子求知的意義又是什麼、人生到底有無一條正確的道路」這些人生、哲學命題,並用一種靜謐曠遠的影像氣質,表達出了一個人如何面對孤寂、絕境並重獲精神富足的可能。薛景求以他孤絕的外形氣質和高超細膩的演技,很好地扮演了這個令人動容的角色。
最佳華語電影:《白蛇傳·情》

推薦理由:民間故事「白蛇」母題在新時代的新突破。雖然故事早就爛熟於心,但觀影過程仍屏住呼吸,欣賞每一幀美輪美奐的畫面,令人沉醉。CG技術讓戲曲電影擺脫了舞臺的束縛,走向更為自由的狀態,其中「水漫金山」段落更是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