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奧比
Good Night Oppy

評分:8.8 / 10
導演:瑞恩·懷特 Ryan White
上映:2022 年 9 月 3 日
片長:1 小時 45 分鍾
演員陣容
安吉拉·貝塞特 Angela Bassett
紀錄片 Good Night Oppy(晚安奧比)介紹
「發射成功!」所有人歡呼起來。
2003年6月10日,全球都在為這件事感到振奮。
發生了什麼?事情還得說回到,十年前。
史蒂夫斯奎爾斯,一個地質學大佬,想上天了。
地球上的東西都研究完了,他想去火星看看。

他和團隊開始給美國宇航局寫提案,一寫,就寫了十年。
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

直到2000年。
他們接到一通電話:各方面時機成熟,我們將進行火星探索,誠邀您的加入。
但不是送史蒂夫斯奎爾斯上去。
美國宇航局,打算送兩臺一模一樣的漫遊車上火星,勇氣號和機會號,進行為期90天的探索。
目的是,找出生命之源——水。


但一切困難,才剛剛開始。
他們打算造兩臺和人類相似的漫遊車。
要有一個機械臂,可以隨時拿起岩石拍照…

鏡頭要和人眼一樣智慧…

身高1米57,人類平均身高,就像一個真人在行走…
好不容易造出來了,到了測試階段。
兩輛漫遊車從一開始就有了不同的命運。
怨種勇氣號,總是先進行測試,幫機會號擋了不少槍…

機會號總是能順利完成任務,特別幸運…

終於,距離發射7個月,它們通過了測試…
當它們張開雙輪,展開機械臂,走出實驗室時,彷彿真的有了生命…
到了激動人心的發射時刻,2003年6月10日凌晨。
但發射非常難,相當於在洛杉磯把高爾夫球打過去,還要直接打到白宮門把手上,沒人保證一定可以打到…
連一向講究科學的大佬們也迷信起來,吃起了「幸運花生」…


7,6,5,4,3,2,1…
發射成功!
但這只是第一步。
光是到火星,就要整整6個半月…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史上最大太陽耀斑,漫遊車瘋狂出bug,光是清理就花了幾周…
恐怖6分鐘,漫遊車開始著陸,6分鐘要完成86個動作,哪一個出問題,都有可能失敗…
脫掉隔熱罩,打開著陸器,安全氣囊膨脹,後殼反推,打開降落傘…
所有人大氣也不敢出…

有信號了!成功著陸!
所有人相擁而泣,高興地蹦了起來…
2004年1月4日,率先登入的勇氣號,彷彿一個胚胎,從安全氣囊裡破殼而出…
它像所有剛出生的生物一樣,好奇地打量著這片土地…
是如此完美無瑕的每分每秒,才能實現這好奇的一瞥…
隨後,海量不可思議的照片,砸向人類…
這是人類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看清這個遙遠的星球…
按照慣例,在每天工作前,他們會首先播放喚醒曲《Born To Be Wild》(生來狂野),一首充滿野性的搖滾樂,喚醒所有人…
(建議點選音樂,邊聽邊看以下推送)
誰也沒有想到,這原本90天的計劃,最終將會開啟一場,長達15年的超長冒險…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今年9月的美國紀錄片:
晚安機會號
網友評論:波瀾壯闊的宇宙史詩,堪稱偉大,在這個全球低沉的時刻,人類的探索精神,太久違了!
這個紀錄片,回顧了超長待機的漫遊車勇氣號和機會號在火星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漫長而曲折,驚險而傳奇…
剛登陸時,勇氣號到了寒冷的古謝夫隕石坑,機會號到了溫暖的赤道,他們從此開始了截然不同的旅程…


一路上,他們看到了很多前所未見的東西。
比如「藍莓餅乾」,藍色石塊鑲嵌在岩石裡,非常可愛…
但這其實是一種赤鐵礦,經常在水中形成…

比如基岩,地質學的真理之神。
火星上發生了什麼都會在上面呈現出來,簡直是火星教科書…


一路上,它們遇到的困難不少。
比如一言不合就來的塵暴,遮天蔽日,對於靠太陽能板活著的漫遊車,是致命的…

但奇蹟的是,第二天太陽能板卻乾淨如新。
原來,塵暴雖大,但可以幫助清理灰塵。
簡直是續命神器啊!
比如,為了省電,漫遊車時不時開啟盲駕模式。

一天, 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這一帶資料怎會如此類似?
一看,好傢伙,車輪卡住了,走了個寂寞…
更要命的是,空轉的輪子還給自己挖了個大坑,真·我坑我自己!
科學家只好進行了長達6周的研究,這才出了坑…

又比如,要不要下傾斜度高達35度的火山口。
科學家說:裡面有更深層的基岩,必須要看!
工程師說:太瘋狂了!一摔下去就是幾千億美金泡湯了!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工程師妥協了,他們一次次做實驗,一釐米一釐米滑下去…

但到機會號真的下滑時,誰能想到,遇到一塊大石頭!
眼見太陽能板要撞上時…
突然,機會號擦肩而過…
是的自主系統救了它!
原來,科研人員給漫遊車設定了自主判斷系統,他們相信,真正到火星上的漫遊車,會比他們更了解火星…

就這樣,一路上,兩臺漫遊車在火星上勤勤懇懇地拍照,撿石頭…

當塵暴和夜晚來臨時休眠,第二天又重新醒來…
在塵暴的洗禮中,日夜輪轉中,它們就這麼奇蹟般,熬過了90天…
所有人都很興奮,舉杯慶祝,誰能想到,這個瘋狂的計劃竟然實現了…


但隨即,一個更瘋狂的念頭出現:
要不要繼續這個計劃,直到找到「水」為止?
沒錯,人類就是這樣卷,不僅要完成任務,還試圖無限續杯。
不僅他們想續杯,美國民眾都想續杯。
在此前,超過三分之二的火星計劃都失敗了,大眾根本不相信可以上火星,連脫口秀都在嘲笑美國宇航局…
但隨著雙胞胎漫遊車的成功,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了他們…
孩子們開始感興趣,漫遊車為什麼要上火星,拍了什麼照片,兩臺漫遊車更偏愛哪一臺…

年輕人舉辦起了馬拉松,距離正是漫遊車在火星上走過的長度…
這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所有人都牽掛起,這對宇宙中的雙胞胎…

這對雙胞胎也很爭氣。
之後,不僅熬過了90天,還熬過了100天,1000天…
它們已經走過了14.8公里,拍了15600張照片…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勇氣號的內建快閃記憶體突然壞了,不得不反覆崩潰重啟,就像熬夜玩手機強行清醒的你…

冬天太冷了,不得不滑稽地斜著走路,太陽能板才能儘可能向太陽傾斜,吸收能量…
在哥倫比亞丘陵走了太久,勇氣號右前輪傷痕累累,但它學會了倒著走路…
他們依然,奇蹟地堅挺著,它們很慢,但從未放棄…
但悲劇,突然發生。
第1900個太陽日,第五年。
勇氣號的右前輪,越傷越嚴重,為了從沙裡爬出來,另一個輪子也弄壞了…

更糟糕的是,遇上了最冷的冬天,科學家不得不讓勇氣號強制休眠…


但誰也沒有想到,勇氣號再也沒有醒來。
他們又一次播放起了喚醒曲,他們試圖聽到,勇氣號哪怕一句耳語,一個語調…
但現實就是,再也聽不到了。
2011年5月25日,美國宇航局忍痛宣佈,勇氣號任務結束。

勇氣號去世後,一個艱難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
機會號也隨時會結束任務。
面對隨時結束的旅程,是要隨意閒逛,直到輪子掉下來,還是冒險踩下油門,全速前進,去到最有可能有生命跡象,也是最遙遠的——因代沃隕石坑?

這就是像是殘酷地逼問一個人,你要去一個地方,但隨時要死,你去不去?
所有人陷入了猶豫…
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許機會號根本就去不了這麼遠,到不了目的地…
但,從90天的奇蹟,到如今2000天,哪一步不是隨時要死?
他們決定,前進。
一路上,塵埃漣漪,無邊無際。
機會號獨自而緩慢地,行走在這無依之地。
一不小心,被宇宙射線擊中,停了好幾天…
一不小心,在山丘上滑了下來,爬上來也要好幾天…
走著走著,它越來越衰老…
得了關節炎,拍照顫顫巍巍的…
右後輪出了故障,駕駛時必須考慮它偏轉的情況…
更要命的是,它患上了老年痴呆。
第二天醒來,完全忘記前一天的資料,必須延長開機時間,強迫它傳完資料再休眠…
但它依然,竭盡全力,努力工作。
它帶著傷痛的身體,拍下丘陵,拍下峽谷,拍下山川,拍下沙丘…




經年累月,電纜之間堆積的的灰塵,就像它灰白的頭髮…
它走過的路,印下了兩道車轍,塵暴一來,蕩然無存,彷彿它不曾來過…

但塵暴一散,它再次重生。
從塵暴裡走來的它,像個英雄…
終於,行走了長達幾年後,機會號距離因代沃隕石坑僅僅2公里。
它抵達了勇氣號的著陸點。
紀念它永遠沉默的姐妹。
而當它真正到達因代沃,低下頭,拍了第一張照片時…
所有人都震驚了。
這是一片從來沒有見過的天地…
科研人員在這裡,發現了一種粘土,它的性質被中性水極大改變。
也就是說,這裡曾經有水!還很可能滋養了古代微生物…

這絕對是革命性的發現,所有科學家都夢寐以求,也是9年來,整個火星計劃之所以啟動的原因…

人們迫切地想知道,和地球最類似的火星,到底有沒有水?
如果有,為什麼消失了?
地球會不會也這樣?
我們能做什麼?

這一切,都依靠機會號傳輸回來的珍貴地質資訊…
而此後整整三年,機會號都在因代沃隕石坑,像個黃金礦工,挖挖撿撿拍拍…
誰也沒想到,垂垂老矣機會號,竟然以驚人的毅力,一天一天工作下去…

轉眼,到了第5000個太陽日,也就是任務執行的,第14年。
在這個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做什麼呢?
此時,這個完全科學性的計劃,突然出現了極具人文性的一幕:
他們決定,給機會號,來一張自拍。

機會號給火星拍了15600張照片,但唯獨沒有1張自己的照片。
但自拍非常難,可能會耗盡機械臂剩餘的壽命…

為了儘量不移動機械臂,工程師們要從17個不同的角度,拍17張照片,才能合成一張…
機會號的電腦反應也變得遲鈍,沒有之前快了…

終於,漫長的等待後,一張64寸像素照傳輸過來,很小,很糊。
但當拼起來時,完整的機會號,呈現在所有人眼前…
這是2003年把它送上太空後,這群父母,第一次看到孩子…
有人抹起了眼淚…
第5106個太陽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所有人一如往常,收到火星當天的天氣預報。
太陽很大,很亮,是個好天氣。
但三天後,又大又亮的太陽,消失不見。
塵暴又來了。
沒人把它當回事。
這太常見了。
但沒想到,機會號休眠後,5天,10天,沒有傳來蘇醒信號。
到第60天,甚至100天,整個團隊依然抱有希望,他們不停地呼叫機會號…

所有人都在內心默默祈禱:快點醒過來吧,我們繼續玩耍。
但再無信號,從遠方傳來…

紀錄片 Good Night Oppy(晚安奧比)評價心得
2019年2月12日,第5352個太陽日,距離和機會號失聯,已經過去了6個多月。
答案早已在所有人的心中,辦公室陷入長久的沉默…

是時候,要為機會號,選一首曲子了。
只是這次,不再是喚醒曲,而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晚安曲,《I’ll Be Seeing You》。

I will be seeing you,in all the familiar places…
晚安,機會號。
從一杆進球,降落在伊戈爾隕石坑時,機會號就被稱為幸運的漫遊車…
在工作了第15個年頭,接收了第13744個命令檔案,在第5352個太陽日後,它畫上了難以置信的句號…


但15年,何其漫長…
它們早已成為了科研人員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人受父親影響,一步一步,從俄亥俄州的農場,來到大學,從事航空工程…
發射那天清晨,她把父親的遺照帶來,一起看他們夢寐以求的一幕…

有人當年有幸被選入進入宇航局,成為見證機會號第一批圖像的高中生之一…
而現在,她是這個項目的科學家副手。

有人在執行火星任務期間懷上了雙胞胎。
漫遊車就像是她的另一對孩子…

有人的外婆在機會號出現失憶症時,也得了阿茲海默症…


但機會號能讓她更能接受這件事,理解生活中無奈的部分…

誰能想到,是一臺機器,幫助人類理解非理性的部分,人與機器竟能如此聯結,如此滲透…
他們說,作為科學家,我們要很慎重地使用「愛」這個詞。
但此刻,我們想說的是,我們是真的愛這些漫遊車…

而此刻,勇氣號和機會號,留在了火星上。
它們將永恆仰望那一片,永恆浩瀚的天際…
正是因為有它的低頭與仰望,人類的目光,得以伸到,宇宙的深處與遠處…

如今,更多漫遊車,登上火星…
當年發射漫遊車雙胞胎的人,有人離開了項目,有人已經退休…
但當有新的發射任務時,他們依然會守在電視機前,吃上那一口「幸運花生」…
當有新的發射任務時,無數人得以從日常的繁瑣中,抽離出來,花上那幾分鐘,仰望天空…

這一切,又未嘗不像千百年前的人類…
他們敬畏地望向天空,按照時令,精耕細作,狩獵摘果,繁衍生息…

人們彷彿又回到了初生時的好奇…
當所有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好奇時,人類,便不會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