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國電影算是跟「詐騙」槓上了。
《消失的她》,賭徒騙婚。
《孤注一擲》,緬北詐騙。
《燃冬》,假純愛,真三人行。
《燃冬》遭遇口碑危機的時候,同是周冬雨主演的《鸚鵡殺》緊急換了三人行海報。
那麼,今天就要聊聊這部新片——
鸚鵡殺

這是一個關於殺豬盤的故事。
誰成想,《鸚鵡殺》不僅融入《燃冬》的三人行因素,還有《消失的她》「賭徒」因素和《孤注一擲》東南亞詐騙背景。
北京女白領周冉(周冬雨 飾)在網上認識了一位新加坡船員阿昌。
他叫她寶貝,給她唱歌,陪她走過下班無人的路……然後,告訴周冉他需要一筆錢渡過難關。
周冉有過猶豫,但還是決定相信他,把全部的積蓄轉了過去,但對方在收到錢之後很快把她刪除拉黑。
付出的感情和55萬積蓄,全部成空。
周冉在被騙一年之後,來到了阿昌的家鄉。
通過阿昌的前女友,她才知道真實的「阿昌」早就死了,騙子頂用了阿昌的名字,跟她說的所有話都是假的。
周冉其實也知道找到騙子的可能性不大,但她固執的一定要找到他。
一年的時間,她走不出被騙的陰影,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也變得不再輕易相信人。只有找到了騙子,她才能給自己一個交代。
這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殺豬盤案例,也是很多女性被騙後的心路歷程。
影片以此為背景,但卻沒有在現實題材上做深化,而是設置了一出離譜的女性反殺操作指南。

周冉在騙子的家鄉認識了一個年輕人,許照(張宥浩 飾)。
許照熱情開朗,毫不掩飾對周冉的欣賞,邀請她和自己一起去島上玩。
周冉本是萬念俱灰,對任何人事都提不起興趣,但卻意外答應了許照的邀約。
在許照放她鴿子之後,她又鬼使神差的跟蹤了許照,然後在撞見許照和朋友林致光(章宇 飾)之後,認出了林致光的聲音就是騙她的那個騙子。
整個過程,過分巧合,如有神助。


更巧合的是,周冉殺豬盤女性互助群裡認識個朋友,龐寧(李夢 飾)。
周冉洗澡的時候,許照給他發了條微信。
龐寧問「能聽嗎?」周冉答「能」。
龐寧打開資訊一聽,這聲音好生熟悉!和騙她的騙子一模一樣。
暫且不說,朋友之間毫無邊界感的聽對方資訊是不是符合邏輯?
周冉和龐寧在異地他鄉雙雙碰見騙自己的騙子,這概率不去買彩票真有點可惜了。
以「巧合」鋪設下整個故事,接下來的劇情總該是復仇了吧?
但,周冉的復仇不談錢,只談愛。
她和林致光都心知肚明對方是誰,但誰也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
周冉在KTV對林致光唱他曾對她唱過的歌,「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
這番真情流露換來林致光半真半假的「坦白」:因為處境不得已而傷害了自己深愛的姑娘,我真的很想補償她但不知道她願不願意給我機會。
面對林致光鱷魚的眼淚,周冉的反應竟然是說了句「兩個人只有一次機會」,然後落荒而逃。
拜託,你才是受害者好嗎?跑什麼跑!
你跟他談什麼情說什麼愛,最應該說的是「MD,還錢」好嗎?!


以我有限的認知,著實理解不了和騙子曖昧不清有何意義。
當看到周冉在林致光面前裝活潑,看到她挽上林致光的胳膊,看到她和林致光一起看電影,看到她和林致光在車上親吻……我都感覺自己要被氣出內傷。
影片用大段篇幅來呈現倆人的曖昧,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人難以忍受。
雖然在結尾的最後十分鐘來了個反轉,周冉把林致光交給了警察,告訴觀眾之前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尋找證據。
但這個結局更像是為了政治正確而強行扭轉。
咱就是說,既然要復仇,直接交給警察不好嗎?
退一萬步講,她和林致光曖昧是為了找到證據,可關鍵是,影片沒有任何鏡頭和尋找證據存在關聯。

整部電影就是很謎。
開頭和結尾是現實,中間是文藝。
開頭和結尾講懸疑,中間又講愛情。
如果硬要劃分的話,這應該是部心理懸疑片。
其實,愛上不應該愛上的人,明知是陷阱依舊忍不住往坑裡跳的情節,在邏輯自恰,人物動機充分,演員表現出色的情況下是可以被理解的,並且是能夠打動人的。
《鸚鵡殺》在某些地方讓我想起了《分手的決心》。
兩部電影都是以懸疑為框架,講了個愛情故事。不同的是,《分手的決心》純愛到最後一秒,《鸚鵡殺》在現實和純愛瘋狂搖擺,不倫不類。
《分手的決心》能成功,除了朴贊郁神乎其神的鏡頭語言,還有湯唯神秘的個人特質,以及樸海日接住了湯唯的表演。換個導演,換個演員,《分手的決心》都會被批為矯揉造作。
《鸚鵡殺》除了劇本問題比較大之外,演員也拉垮。
周冬雨、章宇、張宥浩、李夢,四個人中唯一準確演繹出角色的是周冬雨。
那種破碎邊緣靠一股子拗勁兒強自支撐,在沉重現實中依舊輕盈的狀態,很對味兒。
尤其是在發現騙子的名字都是假的之後,周冬雨有場哭戲。
人窩在床上,頭髮遮住臉,歇斯底里的大哭,含混不清的對著電話說些什麼,卻又在想到什麼之後停止哭泣,冷靜下來。
這是影片唯一讓我有感觸的一幕。
章宇的拉垮讓我很意外。
雖然這部電影中,很多人都在誇他,但在我看來他的表演太木了,不合格。
在章宇身上沒看到林致光應該有的糾結、試探、猶豫、動搖。
他對周冉從防備到心動,最後甚至願意揭開自己真面目,這個過程中應該是有著十分充足的內心戲才對,而影片對此的呈現大多通過眼眶溼潤來呈現,力度不夠。
章宇太穩了,或者說太木了,觀眾看不到他動搖的全過程,戲劇張力少了,觀眾參與感也少,看到出乎意料的情節走向只感莫名其妙,十分失真。
同樣是「穩」,梁朝偉在《色,戒》中的演繹就足以封神,確實是四平八穩,但眼神、動作、語言又能看出他的猶疑,觀眾能從他的表演裡一窺他豐富的內心世界,最後出現怎樣結局也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實,故事失真也不太可怕,人物狀態是對的就還好。
我對《燃冬》的評價,沒有太吐槽的原因就在於三個年輕人的狀態有時候還能引起我的共情。
《鸚鵡殺》同樣是重人物,輕敘事,但片中除了周冬雨在床上痛哭那一幕,沒有任何一幕能夠引起我共情。
說來好笑,《鸚鵡殺》中周冉、林致光和許照三個人去KTV,醉酒玩遊戲的情節都和《燃冬》相似。
三個人之間「三角戀」的關係比《燃冬》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照在片中表明瞭喜歡周冉,但任誰都能看出來,他對林致光愛得深沉。
兩個人在東南亞詐騙團伙相識,許照被槍擊嚇尿褲子的時候,林致光化解了他的尷尬。
他跟著林致光學會騙人,對網路那邊的姑娘說「我愛你」,也對林致光說「我特別地想永遠和你在一起」。
生活迴歸正常之後,林致光來找他,他放周冉的鴿子也要和林致光見面。
林致光愛賭,欠下鉅債,他比林致光還著急,甚至想騙周冉的錢來幫林致光渡過難關。

如此種種,這不是愛又能是什麼?
很明顯,患難與共的林致光和只認識幾天的周冉相比,林致光對他來說更重要。
但在最後,他給了林致光一筆錢,「你走吧,錢給你,周冉留給我。」甚至為了留住周冉不惜戳穿林致光的真面目。
這又是周冉更重要了?
這人物動機,我是不太懂。

整部電影就是這樣,沒什麼邏輯。
一部女性反殺,騙子落網的戲碼硬要矯揉造作的談情說愛。
價值觀表達成謎。
女性心理重建?女性霸氣反殺?愛情讓人迷失?東南亞騙子讓人又恨又憐?同性戀之間說不出口的愛?什麼都涉及一點,什麼又都不太夠。
總體來說沒有必要,一句「騙子還錢」就能講完的事兒,含含糊糊講了一個多小時,屬實浪費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