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重啟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無論是哈迷,還是對哈利波特一無所知的麻瓜,都能得到很好的觀影體驗。
那時候,我們滿懷期待,滿心熱忱:新的魔法宇宙即將開啟。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海報
2年後,《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強勢迴歸。
無數影迷懷著朝聖的心態觀影。
整體觀感,差強人意,路人觀影門檻稍高,但依然是老粉的心頭好。

《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海報
又再苦等4年,新作姍姍來遲。
不得不說,發揮依然穩定,每拍一部掉一個檔次。
這一次,路人和老粉,都可以洗洗睡了:
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
Fantastic Beasts: The Secrets of Dumbledore

故事,依然從英國拉開序幕…
1928年,世界魔法部的換屆儀式,正開展得如火如荼。
黑巫師格林德沃,越獄後召集了一批追隨者,試圖參選部長,奪取魔法世界的控制權。

正義使者怎麼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呢?
於是,我們的主角團,出動了。

那時候,頭髮還沒花白的鄧布利多,身上已經呈現出「智者」的影子…
他老謀深算,統領全局。只要聽他的,準沒錯。

可是,鄧布利多年少無知的時候,曾跟大反派惺惺相惜,訂下血盟,不能傷害對方。
一旦他產生傷害對方的念頭,咒法啟動,就會將他活活勒死。


於是,他派出了自己最欣賞的學生,替他斡旋多方勢力。
那就是本系列的大男主,神奇動物學家,紐特。
等等,紐特,我就問你一句:你是怎麼從這個系列的主角,給混成個跑腿的了?
啊算了,跑腿就跑腿吧,至少比全程活在臺詞中的「女主蒂娜」,待遇要好一點。


於是,在鄧布利多的指示下,他組成了一支看上去不太著調的隊伍:
神奇動物學家紐特,紐特的助手邦蒂,紐特的哥哥忒休斯。
再加上一名純血男巫師卡瑪,一名教授女巫師尤拉列,以及該系列的常客,麻瓜雅各布。

大概是前面推進太慢,劇情太平淡,所以這裡就借忒休斯之口提醒了一下:
我們這支隊伍要去對付近代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團隊啦!

我心想:啊這不就是最老套的,「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橋段嗎…
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你們肯定要歷經萬難,打倒反派,走上人生巔峰了…
算了算了,老套就老套點吧。
重要的不是結果,重要的是過程,對吧?
試想下,熱血燃炸的逆襲過程,鬥智鬥勇的燒腦反轉,誰能不愛呢?

可問題是,除了主角團的口述,我至今也搞不清楚這個黑巫師團隊到底有多強大…
但你既然都這麼一說,那我就這麼一看吧。
只是我沒想到,後面的劇情開展,竟然是這樣的…

電影《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登陸院線。
客觀來說,雖然橋段老套,但劇情比第二部完整。
相較於第二部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拍法,這一部基本填滿了上一部挖下的坑。
正因此,提起第二部,大部分影迷腦海裡可能沒什麼記憶點,而這一部則有一個相對完整的觀影體驗。

只是這填坑手法,就類似於:一不小心挖了個大坑,實在是填不上了,就隨便塞點稻草湊湊數吧。
編劇團隊似乎已經擺爛:我就象徵性填一填,你也象徵性地看一看?
但凡對劇情有那麼一點期待的人,估計看完都要憋一肚子氣,最後忍不住仰天長嘯:140分鐘到底看了個啥?
也難怪這一部口碑一瀉千里,評分目前已經跌到了6.3分。

有一說一,特效場景一如既往地精緻宏大,逼真寫實。
對劇情沒什麼要求,只想感受下大片氛圍和魔法世界的影迷們,還是可以去影院衝一衝。
裡面仍然有許多哈迷們熟悉的元素:雄偉的霍格沃茨、年輕的鄧布利多、有求必應屋、門鑰匙、鳳凰…




開篇出場的新動物,氣翼鳥,擁有著跟龍一樣的雙腿和巨大的翅膀。
當它撲稜著雙翼直衝雲霄時,身後群山宏偉,遠方朝霞溫柔。
它將紐特帶走的同時,也將觀眾帶到了熟悉的神奇動物的世界…
不過很可惜,它只是在開幕前打個醬油而已…



實際上,全片看下來都是這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畫面確實精緻唯美,演員演技也很精湛,但全程看下來,沒什麼刺激出圈的大場面。
唯一一場稍有看點的打鬥,是鄧布利多對上一部的強者,克雷登斯。



不過,鄧布利多基本就是碾壓對方了…
鄧布利多安撫他一句:對不起,我不知道你這麼痛苦。
於是,克雷登斯就被招安了…

至於上一部拼命渲染的,克雷登斯的神秘身世,也有點平平無奇。
總的來說,就是魔法世界版: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影迷別怕,不是鄧布利多的娃)


至於其他的打鬥戲,更加是「雷聲大,雨點小」。
跟克雷登斯打的時候,至少還毀了一條街的建築。
而跟大反派格林德沃對打時,兩個人居然只是擺擺姿勢,說說狠話就完事了?
我不理解。
對大場面有所期待的影迷們,基本可以排雷了。

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歸根到底,還是劇本不紮實的原因。
全員工具人,劇情推進全靠降智。
要展現反派的強大,就讓主角團降智。
一看錶,發現夠時間了,該大團圓結局了,就立刻讓反派降智…

實際上,這並不是這部作品的毛病,而是所有特效大片都陷入了這樣的困境:
劇情沒辦法再創新,來來去去都是老一套,主角光環太強烈,反派降智太明顯。

就拿這部影片舉例吧。
主角團一上來就自爆大招:要用反視法,沒有計劃或者有很多個交叉的計劃,讓對方摸不著頭腦。
最牛的是,它真的毫無計劃…
無論是反轉,還是打鬥,還是人設,一切都顯得很兒戲…


比如,派純血男巫師去當臥底。
但看到最後,你也不知道他在那裡打醬油,到底混了個啥…
你說他去當臥底吧?他也沒有傳過一次訊息;
你說他要黑化吧?他也沒有背叛正義軍團。
實際上,砍掉純血男巫師這條副線,對劇情毫無影響…


還有,麻瓜的參與,到底有什麼意義?
鄧布利多千方百計找人拉他進場,還說什麼:你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你要加入我們,保衛我們的世界也保護你的世界…
然而,除了拖主角團後腿,真的看不出來他對「保護世界」有什麼作用…


那他的貢獻是什麼呢?
派他搭配女巫師阻止刺殺事件,就在緊張的氛圍拉到極致時。
他不自量力地跑到大反派面前大吼大叫:你給我放過奎妮!(他的巫師女友)
哦豁,這簡直就是肥豬跑進屠戶家——找死。
如果不是女巫師反應機智,只怕兩人當場就給送進去了。

再比如,奎妮勸他離開:這裡很危險,快走。
他就是不肯離開,就是要講土味情話:你聽你聽,我的心裡永遠留一個位置給你。
但凡你動點腦子,找個隱秘一些的地點再來互訴衷腸,我都沒有這麼生氣。
行吧,果然如他所願,被一群反派當場捕獲,順帶著連累奎妮也給暴露了。
奎妮:我造了什麼孽,要攤上這個沒腦cp哦?
此時此刻,我已經感受到奎妮的絕望了。
眼角的淚水不是被感動哭的,而是被你蠢哭的。

那麼,既然主角團這麼沒腦子,要怎麼樣才能打敗反派呢?
很簡單呀,讓反派也跟著降智就好啦。
比如,反派一開場就雄赳赳地抓走了紐特的哥哥,將他關在德國黑森州監獄。
這麼大一個監獄,沒有攝魂怪把守就算了,你只派一個糟老頭子是怎麼回事?
這個笨老頭值班還打瞌睡,還被偷了門鑰匙,讓紐特順利劫獄逃走。
我是真的服。


還有,選舉大會里,所謂的亞裔候選人,也太刻意了吧?
我也不知道這算是刻意討好,還是暗戳戳諷刺。
畢竟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舉,所有人都投另一個候選人…
通過主角團的聊天就透露出,選民們對這位亞裔候選人的嫌棄。
至於為亞裔魔法師的出現而狂歡的影迷們,真的可以洗洗睡了。

再加上女性部長候選人,以及本劇新增的黑人女巫教授。
黑人、女權,都齊了,全片「政治正確」色彩拉滿。
咱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觀眾買票是來是要體驗魔法世界,而不是為了去看這種低劣的政治隱喻或者文化輸出?

終於,鋪墊了全場,兩個大佬們要決裂了,要打架了,要相愛相殺了!
就在我滿懷期待地準備看大場面時。
「啪嗒」一聲,血盟項鍊破裂了,血盟破除了!

哦豁,血盟破得如此兒戲,連紐特都看不下去了:教授,你不是說有了血盟,就不能對打嗎?
鄧布利多高深莫測地來了一句:因為我尋求保護,他尋求殺戮,咱們的理念不一樣,所以血盟衝突,它就自己破了。
哦敢情你被它困了這麼多年,都是白困的。
早點對戰,啥事沒有。


這裡我們不得不cue一下蓋勒特·格林德沃。
這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黑巫師之一,全片啥大事都沒幹,就殺了一隻麒麟。

除了撂狠話,一點實質性傷害都沒有造成。
跟鄧布利多對打的時候,還要摸著他的心跳動情地說一句:(除了我)還有誰會愛你?
老巫師打不過,就玩渣男PUA的那一套,我也是佛了…
鄧布利多頓了一頓,也跟著撂狠話:你孤身一人了!
這突如其來的狗血言情,讓我的心瞬間飛到了上世紀瓊瑤統治的年代。
——我不愛你了!
——我也不愛你了!
這一刻我很能體會網友的心情:下集麻煩給我真的打起來,不是打情罵俏那種,要BE也請來得壯烈一點!謝謝!

但是有一說一,演員的演技是真的好。
如果說,這對中年cp還能存在一些魅力的話,那完全就是演員們的加成…
假如換了沒演技的人來演,只會更加辣眼睛。
只可惜,沒有任何鋪墊的工業糖精,演員們再用心的演技,也顯得蒼白無力。


至於電影名字,《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也是文不對題。
根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拍了一整部還是過去那些世人皆知的舊料。
你放心,經過這一部的深扒,咱們的鄧布利多,還是一如既往的純潔至善,沒有任何黑料。
至於全劇唯一一個大反轉,但凡多看幾部電影的人,都能立刻猜到…

槽點太多,吐槽不完。
總而言之,鬧劇一場,看不看也就那樣吧。
不看劇情,只看特效的話,可以去感受下影院的氛圍。
如果對劇情有那麼一點點期待的話,就沒必要踐踏自己的一片熱忱。
當然,錢多沒地方花的話,當我白說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