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本書,價格不菲,還有商家稱其為絕版貨…
有人在國內買不到,不惜海外代購也要擁有一本…
讓人驚訝的是,這本書並非什麼致富經,而是一位攝影師的全家福相簿:《淺田家》


日本,三重縣。
淺田政志,在這座濱海小鎮出生長大。
每逢過年,政志的父親都會給他們倆兄弟拍照,做成賀年卡留念…



從小看著父親搗鼓相機的政志,漸漸對攝影產生了興趣。
12歲那年,父親把相機送給了政志,那是他第一次體驗到,按下快門的感覺。

高中畢業之後,政志離開老家,到攝影學校深造。
然而,兩年半過去了,政志沒回過家一趟。

這天,學校來電話了。
原來,政志一直在外頭浪,根本沒去上課。
老師毫不客氣地提醒政志父母:你兒子再這麼下去,甭想畢業了…

正在父母愁眉不展的時候,消失了兩年多的政志,卻突然回家了。
一回來就嚇了大家一跳,手臂上紋著花花綠綠的圖案,不知道還以為這是哪條道上混的大哥,身邊的小弟…


為了順利畢業,政志特地趕回家,打算拍一張特別的作品。
而這,也是他把全家人,捲入他攝影生涯的開始…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淺田家》,於2020年10月在日本上映,豆瓣得分8.3。
導演通過一位攝影家的經歷,呈現出家人的羈絆和照片的力量,影片整體風格溫暖又治癒,笑中帶淚,有共情卻不煽情。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所還原的每張照片,也是由淺田政志本人上陣指導拍攝的。

片中的每一位主演,單拎出來都是日本電影界的影帝影后級別:二宮和也、妻夫木聰、菅田將暉、黑木華、風吹淳、平田滿…
透過各位實力派演員的演繹,淺田家的故事一點一點顯現出雛形。

二宮和也

妻夫木聰

黑木華

風吹淳
不得不說,淺田政志真是位攝影鬼才,很多古怪點子令人大開眼界…
你能想象,借輛消防車,穿上消防服一起拍全家福嗎?

還有模仿電影裡頭的黑幫家族,母親搖身一變,成了「大佬的女人」…


不僅如此,全家齊上陣,來場自帶混響BGM的《速度與激情》…

拿起樂器也是妥妥的搖滾範兒,酷炫炸裂的現場有木有…

從消防部隊到搖滾樂隊,從街頭黑幫到大胃王比賽…
全員戲精上身,把cosplay玩出花兒來,只有想不到,沒有拍不了…
無論是服裝場地,還是表情動作,每個細節都像模像樣。



而拍出來的每張照片,也是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不少人看到《淺田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訝異,原來,全家福也可以拍得這麼搞怪,這麼有趣,不必一板一眼…

淺田政志花了7年時間,才做出這本全家福合輯。
帶著這本作品,政志滿心期待地前往東京,想找到一家出版社出版。


但要出版又談何容易?作品有沒有內容是其次,好不好賣才是關鍵…
政志在東京的影樓當小弟打了兩年工,見了三十家出版社,但正眼瞧過他的,也就兩家。
其中一家還直接把他的相簿丟在桌上,說:雖然很有趣,但這不過就是你的家庭照而已…



好在,有家小型出版社願意幫忙出版,但政志投進去的錢,卻連本都收不回來。
家裡人擔心政志,勸他如果在城裡混不下去,回家算了…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對於任何一個有抱負而找不到出路的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
就在政志跌到谷底的時候,一通電話拯救了他。
沒有大賣的《淺田家》,得到了日本攝影界的青睞,獲得了攝影大獎。



有了點名氣之後,全國各地開始有人找政志幫忙拍全家福。
但政志成名後也沒飄,一直堅守自己的原則:如果沒有理解鏡頭後的人,便不會輕易按下快門。


他的第一單生意,是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的高原一家。
為了紀念女兒上小學,夫妻倆想拍一張特別的全家福。
得知高原的女兒在櫻花盛開的季節出生,政志特地準備了一場櫻花雨,用鏡頭捕捉到了高原一家,驚喜又幸福的一剎那…



淺田鏡頭下的每一張全家福,記錄的不僅僅是每位家庭成員的身影,它的背後,有著比圖片更復雜的故事。
一位名叫拓海的小朋友,不幸患了腦瘤,生命所剩無幾。
他的爸媽找到了政志,希望能拍一張全家福留念。


拓海最開心的記憶,就是曾在病房裡看到了美麗的彩虹…
但要重現彩虹是不可能的,靠後期P上去,也太假…

最後政志想了一個辦法,在拓海出院回家的那天,讓他和家人們一起,用畫筆在衣服上繪出了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
鏡頭定格的那一刻,拓海安心地睡在父親身邊,家人的愛,緊緊圍繞在他的四周,所有的病痛,彷彿也在這一刻靜止…


在電影開拍前,導演曾去拓海家探望過。
本來,照片是留下回憶的工具,但拓海的家人告訴導演:每當我們看著這張照片,都會獲得活在當下的力量…


2011年3月11日,日本突發地震,引發了一場破壞力極大的海嘯。
在《遇見日本》一書中,作者徐靜波這樣描述道:海嘯最高的地方達到了36米,連13層高的房子都被淹沒了。上萬噸的船,被海嘯輕易地推上海岸,汽車像毛巾擰過那樣扭曲。


而政志曾拍攝過的高原一家,就住在重災區。
獨身一人前往東北的政志,在導航結束的聲音響起時,來到了熟悉的高原家門口,眼前只剩一片廢墟…
周圍的屋子,像被海嘯肢解了一般,目之所及都是殘垣斷壁…


在臨時的安置點,人聲和電話聲此起彼伏,來往匆匆,留言板上貼滿了各種筆跡的尋人啟事。


前來救災的隊伍,在不少廢墟里挖到了相簿,而原本的主人是否還活著,無人知曉…
他們不忍心這些相簿就這樣埋在廢墟里,每次看到照片相簿,都會把它們清出來,放在旁邊的空地上。

一位比政志先抵達的大學生,把這些相簿都收集起來清洗,後來,政志也加入其中。
當相片上凝固的汙泥,被清水漸漸稀釋的時候,相片上的人,五官也逐漸清晰起來,每張照片記錄的人事物,在此刻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他們是叫不出姓名的兒子,女兒,父母,家人,朋友…



劫後餘生的人們,在相片牆前面久久駐足,心切地尋找著家裡人的照片…
與其說他們找的是一張相片,一張全家福,不如說他們是在努力尋找逝者活過的證據,期盼自己能夠留存一點點與之相關的物件。


當失去女兒的父親,終於在小學畢業相簿裡找到了女兒的身影時,他先是鬆了口氣,接著又泣不成聲:相片裡的女兒,怎麼會這麼小…

當失去父親的兒子,在幾萬張相片裡找到了父親,望著失而復得的相片,他哽咽著說道:爸,好久不見…
正如作家保羅·奧斯特所言:我失去了父親。但同時,我也找到了他。只要我把這些照片放在眼前,只要我繼續全神貫注地細看它們,他就好像仍然活著…
生離死別在人世間重複上演,照片裡保留下來的,是逝者曾經活過的證據,也是生者紀念的憑依。


海嘯過後,人們在廢墟中收集到的受災照片大約有八萬張,其中返還到失主手中的高達六萬張,直到今天,這個數字依然在改變…
那些因海嘯而丟失的照片,又重新回到家人的身邊。
對於他們來說,照片並不僅僅只是照片,而是面對失去人生摯愛的勇氣,重新找回活下去的力量…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遭遇海嘯後,渴望拍全家福的小女孩。
她找到了自己的照片,妹妹的照片,媽媽的照片,但卻一直找不到爸爸的照片…
得知政志是很厲害的攝影師,她請求道:可以幫我拍一張全家福嗎?
政志很為難,因為小女孩的父親,已經去世了。



這個渴望拍全家福的小女孩,無論去哪兒,手上都戴著一個黑色的大手錶,那是她父親留下的遺物…
後來,淺田看著照片才發現,其實父親不是不在照片裡,他只是站的位置不同。
答應幫女孩拍全家福之後,政志向她借了那個黑色的大手錶。

當站在鏡頭後的淺田,用手轉動鏡頭的時候,小女孩才恍然大悟…
原來全家福裡看不見的父親,一直以來都在幫她們拍照…
看著被鏡頭遮擋的淺田,還有那隻熟悉的黑色手錶,她彷彿再一次看見了自己的父親…



我們與家人一同創造的回憶,將我們彼此的人生緊緊牽繫在一起…
我們藉由照片回溯過去,那些從記憶深處漸漸浮起的往事,是那麼陌生,卻又那麼熟悉…
能夠彌補人們丟失物的空缺的,一定只有記憶,而能讓這些記憶更加清晰明瞭的,就是照片…

淺田政志曾說過:如果這輩子只能拍一張照片,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和家人的合影。
不管時代如何變幻,那些定格在照片裡的回憶,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的容貌會變,心情會變,境遇會變,但照片定格的那一刻不會。


人是矛盾而感性的生物,只有我們才會去賦予事物意義,也只有我們才會有所謂的「睹物思人」。
無論是淺田家的各種cosplay大合照,還是災民們失而復得的照片、相簿,它們之所以那麼重要,是因為裡面記錄的,是隻屬於「我家的故事」。


照片的存在,為我們的記憶構築了一條可靠的通道,讓我們和遺忘的不可重來的過去,再次連接…
我們透過照片,在時間長河裡遙遙對望,那些發生過的一切,那些關於愛的碎片,在回望的那一刻,熠熠生輝,照亮了我們來時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