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ult Material(成人內容)影評:看完這部英劇我傷心了

開篇預警,十點君今天選擇的這部劇由Channel 4出品,尺度略大。

愛看英劇的朋友對 Channel 4 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它做為英國的公共服務電視臺,在輸出劇集方面一直習慣劍走偏鋒

比如,呈現方式重口且觀點犀利的《黑鏡》,單季篇幅短小精悍,卻能逗人遐思無邊。

再比如,角度新奇且設計大膽的《裸體誘惑》,以「坦誠相見」的方式助力主人公完成相親過程,並能讓一部分觀眾驚得臉紅心跳,大呼羞恥。

Channel 4 一直在努力為觀眾帶來「跌破眼鏡」的革新體驗。所以,這一次也不例外,它選擇將視角聚焦在一種特殊的人群身上——

那就是以拍攝色情片做為謀生手段的女性演員

成人內容

Adult Material

本劇以女性角度貫穿始末,因其所探討的話題具有特殊性,所以劇中選取了兩個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人物做為主人公。

其中之一,是頂級色情片演員喬琳

她不僅能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中混得風生水起,還可以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收穫粉絲的支持。

而鏡頭之外的喬琳早已成為人妻,並與丈夫共同育有兩女一子

特殊工作人群的家庭模式也比較特殊。在這裡,生活日常開銷全部由收入不菲的喬琳來承擔,而她的丈夫則擔任全職家庭主夫。

一日,喬琳所在的公司來了一個名叫艾米的新人,也就是本劇的另外一位主人公。

艾米和喬琳成年的大女兒年紀相仿,這令喬琳對艾米產生了一種源於母性的關愛。

所以,做為過來人,喬琳給了艾米一些忠告

比如,不要在入行剛開始就對重口味的拍攝需求照單全收,因為這勢必會對她的職業生涯產生影響。

但艾米還是接受了,並在一次對身體健康存在潛在威脅的拍攝活動中付出了脫肛的代價。

喬琳得知這個訊息後非常痛心,擁有過類似經歷的她對艾米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隻身去找公司理論。

但公司對這種情況卻是見怪不怪,其漠視此事的態度令喬琳感到憤怒。

而喬琳的眼睛也因為公司的失察感染了衣原體。

矛盾持續升級,直到艾米因受到侵犯而過失傷人時,喬琳決定幫助她解決眼前的困境。

拋開工作上的問題,喬琳的家庭生活中也存在許多不如意。

幼年被母親疏於照顧的她,在如何給予女兒正確的性教育這個問題上,並不能做出很好的指引。

加之,她所從事的行業具有特殊性,這就很難保證自己的子女不會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影響。

比如,喬琳的大女兒會因家庭出身敏感而承受同學的調侃和嘲笑

當老師找家長談話時,縱然對方為人師表,言語間也會出現對喬琳職業的譏諷

為此,喬琳反駁:

為此,喬琳反駁

或許在面對不想幹的人時,喬琳還有侃侃而談的自信。

但當她的小兒子無意間看到了她所拍攝的視訊內容時,來自於親生兒子的強烈牴觸情緒讓她感到崩潰

當然,這還只是喬琳與子女之間存在的種種問題。

更有甚者,她的職業習慣正在潛移默化地衝擊著她和丈夫之間的關係,並橫亙在他們之間,形成難以打破的壁壘

終於,喬琳的丈夫決定帶著兒子離開。

家庭和工作令喬琳腹背受敵,於是她決定辭掉這份工作,重新開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喬琳因長期酗酒被診斷為肝硬化

在最艱難的人生階段,連健康也拋棄了她。

當她看到丈夫在社交平臺晒出自己帶著兒子和新歡在一起的照片時,她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各種各樣的麻煩接踵而至,喬琳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

她將頭伸進洗衣機中,然後歇斯底里地咆哮,這是大概算是她唯一能夠找到的宣洩途徑了。

看到這一幕,我更加理解了劇名的含義。

成人內容,這四個字所表達的不僅僅是色情從業者的工作模式,它還概括了主人公身為女性所經歷的生活辛酸。

從色情片演員的身份來看,女主喬琳見證了這個產業從非法邊緣走向主流的過程。

儘管她自認憑本事賺錢並沒什麼羞恥,但她的行業是不被傳統眼光所接受的。

類似這種特殊行業人員在從業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邱禮濤導演也曾在電影《性工作者十日談》中也有過相關描述。

雖然,色情片演員和性工作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別,但她們也擁有相同的困擾。

而導演們也想透過對這些特殊從業者的介紹,反映出一個行業的現狀,甚至是一個時代的特徵。

話題迴歸到《成人內容》的女主喬琳身上,拋除特殊職業本身,十點君發現劇中喬琳的童年經歷也很值得深思。

如果,喬琳的母親能花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她的內心世界,並在她處於人生的分岔口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她也許會對性擁有更多的理解。

屆時,她將不會在女兒向她求助時驚慌失措,不會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所以,我看到的喬琳,只是外表堅強,她的內心一如小女孩般脆弱。

最後,想聊聊性教育這個問題

最後,想聊聊性教育這個問題。

前段時間,一位教師向9歲兒童普及懷孕知識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熱議。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國的含蓄式教育總喜歡在性面前低頭。

誠然,我們應該對孩子稚嫩的心靈以及還未成型的人生觀加以保護,但教育的尺度卻成了家長們給自己設置的枷鎖。

凡事物極必反,家長們越是羞於啟齒,這副枷鎖便越難打開。

而它很有可能意味著,孩子要從更不可控的渠道去學習,因而面臨更高的風險。

所以,與其讓青少年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性產生錯誤的猜測,不如先一步尋找到合適的解答方式,讓他們對這個未知領域擁有一個初步認知。因為——

性,並不醜惡。

醜惡的是歧視與偏見。

醜惡的是性剝削、性犯罪,是被本能所奴役,甚至是利用本能排他利己……

醜惡的,只能是人。

相關文章

Big Boys(大男孩)劇評:高分甜劇太好嗑

Big Boys(大男孩)劇評:高分甜劇太好嗑

不得不說,英國人民太善長製造無厘頭喜劇了。 前有一手打造的《英村腦殘故事》,僅僅是兩個來自英國農村的腦殘青年,隨便來點日常,就能輕鬆逗樂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