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局》劇情、劇評:今年最大尺度的台劇

台劇,爆發了。前段時間,一部《俗女養成記2》打破了今年台劇最高分。

沒想到沒過多久,又來一部口碑爆棚的台劇。滿屏,都是電影感。

逆局

逆局

這部劇開播以來,就刷出了8.6的高分。

評級18+。

片頭,就打上「如果您對主題感到不安和身心不適,建議酌情觀賞並尋求專業協助」的字眼。

這年頭,誰沒看過幾部大尺度。

這個警告看著有點兒造作了。

不過,它確實也是妥妥成年劇了。

分屍,性虐,侵殺,暗網紛紛出現……不刪減,很難登上視訊平臺。

血腥,法醫解剖的過程全程無遮擋,皮膚,臟器,都清清楚楚地展示。

大尺度橋段,窒息戲碼,安排得明明白白。

非法社交平臺,暗網故事,整得毫不含糊

非法社交平臺,暗網故事,整得毫不含糊。

這是一部犯罪題材的劇集

這是一部犯罪題材的劇集。

製作班底來自台灣,故事卻是內地推理小說改編的——

千羽之城的《追凶者》,之前2019年的《破冰行動》也是她的作品。

導演是莊絢維和陳冠仲,這兩個年輕人去年導了口碑爆棚的臺劇《誰是被害者》,在網飛的加持下,整個質感都飛昇了,尺度也是絕了。

這種影像上的優點,延續到了《逆局》上。

第一集一開頭,就驚豔。

攝影和調色,幾乎是電影級別的。

一輛巴士,開過水壩,遠處是起伏的高山和河流。

這裡的重點是,郊區。

隨著汽車開動的視角,兩邊的森林愈發茂密

隨著汽車開動的視角,兩邊的森林愈發茂密。

這是一條開往人跡罕至的路。

拱形門洞一進去,是暗黑無底的空間。

這裡是東林監獄。

接下來,兩組場景,描繪了這裡的人際生態——

接下來,兩組場景,描繪了這裡的人際生態——

犯人之間,有高低之分。

有幹活的人,有不幹活的人。

有坐著的人,有站著的人。

獄警窮極無聊,每每開賭

獄警窮極無聊,每每開賭。

賭的是,犯人的審判結果。

這是故事的第一條線,監獄線

這是故事的第一條線,監獄線。

無論攝影運鏡還是剪輯,都充滿電影感。

它位於深山老林,遠離現代社會規則。

光影的從亮轉陰,獄警的不同個性,犯人的多重狀態…….故事的底色慢慢浮起。

周渝民飾演的梁炎東,編號5710,一名在審犯人。

獄警們,打賭的就是他的未來

獄警們,打賭的就是他的未來。

賠率,二十。

沒人看好他的未來。

從一名律師變成階下囚,他發生了什麼?

另一條線索

另一條線索。

台灣市區,傾盆大雨,隧道的路被一長串汽車堵得水洩不通。

一個男人狂奔而出。

他的方向,暴雨沖刷中的大橋。

猛地,他扎進了河流。

電視裡,出現一條畫外音

電視裡,出現一條畫外音。

連續殺人魔肆虐東林,河道再現屍袋。

男人,是一名菜鳥刑警

男人,是一名菜鳥刑警。

暴雨沖刷下的河流,越發暴漲,眼瞅著屍袋就要被沖走了。

他必須要跳下。

圍繞在一邊的記者,將現場的畫面進行了直播,警察對現場的記者解釋,他們目前懷疑兇手是有性侵前科的男性慣犯。

在獄中的梁炎東看到現場新聞,失望躺下。

直到,看到了跳水的菜鳥刑警。

他似乎,感到了一絲變化即將來臨的氣氛。

這是一起連環殺人案,已經有四位被害人了

這是一起連環殺人案,已經有四位被害人了。

四位受害者,都有一些共同特點。

女性,被分屍,下腹部消失。

但這一次的檢查中,法醫發現一個問題——

這名女性受害者的基因檢測中,測到了XY染色體。

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

很明顯,這名女子要不是陰陽人,要不就是懷了男胎。

但是,神奇的是。

第一個得出被害女性可能懷孕的人,卻不是這群警察。

而是關在監獄裡的,梁炎東。

而是關在監獄裡的,梁炎東

為什麼,一個被關在監獄的律師會知道被害者是孕婦?

為什麼,他要千方百計聯繫警察。

還有,為什麼,他到底犯了什麼事被關到監獄?

作為一個律師?被陷害?

鏡頭一轉,來到病房。

一個女子危在旦夕。

時間回到三年前

時間回到三年前。

他是一個律師,結交了這名女子,本想著在她嘴裡打聽自己一名證人的下落。

但沒想到的是,在兩人見面後不久,女子就被殘忍的手法殺害。

背被割傷,渾身是血。

梁炎東是唯一出現在現場的人。

作為嫌疑人,他百口模辯,在很多次上庭,在很多次受害人家屬惡狠狠的眼光裡,他堅定地說:

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現在,我們看清了這個故事的脈絡

現在,我們看清了這個故事的脈絡。

一個律師通過破解連環兇手心理,和菜鳥刑警達成聯盟的故事。

這部劇集開頭幾集,有不少出彩的地方。

人物方面,都進行了多面性的刻畫。

警察局組長,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人。

但是,面對不講實話的證人時,他會做出不符合警局條例的事兒,用武力逼迫他人說出線索之類的事兒,看上去沒少幹。

檢察官呢,看上去非常正義

檢察官呢,看上去非常正義。

他非常積極地推動案件宣判。

但事實上,案子拖得越久,媒體對自己的炮火就會越猛烈,上頭施予的壓力也會越大。

不管被告人有沒有罪,他只想定罪。

包括監獄裡,一心升職的預備所長

包括監獄裡,一心升職的預備所長。

為了在任期不出事情,暗自阻撓刑警的探監計劃。

私下交易,暗中點撥,少不了。

「我本來預計要是當上所長,留一份好處給你」

「我本來預計要是當上所長,留一份好處給你」

而看上去可怕的人,卻相反有著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面。

一個東南亞籍嫌疑犯,暴力分子,喝完酒愛在夜店打人。

他是前毒梟僱傭兵,非法入境台灣後,還幹起販賣毒品的交易。

就這樣一個人,卻對自己的戀人非常情深,被抓後,他特別社會,特別不配合,非常不屑警察的樣子。

他完全不相信戀人被害的訊息。

直到見到戀人的戒指,整個人愣住了。

直到見到戀人的戒指,整個人愣住了

甚至喊出「我沒有辦法一個人活」這種非常不毒販的話。

小人物的塑造上這劇給我們帶了一些驚喜,劇集用略帶反差的設置,去給了觀眾反轉的新鮮感。

很多人,說這部劇有了犯罪題材日韓劇的範兒。

前幾集,分量特別重。

各種人物紛至沓來,迷局之中各種草蛇灰線。

因為投資3億臺幣,在台灣算得上大製作,所以整個服道化,場景設置,攝影,動作排程都呈現出了電影一樣的質感。

監獄的造景,紮紮實實。

犯人們從事勞作的車間,設置入了一些大型設備,還原出了相當真實的工業感。

動作排程,在華語劇中算得上不錯,追逐的戲份拍得節奏感十足。

打光造影上,也很有格調。

人物的心理,和明明暗暗的光影對應。

恍惚之間,感覺有了美劇的質感。

但是呢,這部劇的問題也不是不存在的。

被談論比較多的,依舊是周渝民的演技。

在演繹這個角色時,很多時候表情舒展不開,嘴角也舒展不開,對於角色的塑造,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為了強化人物設定,這劇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俗套。

律師主角,可以看新聞推斷兇手身份。

而警察們泡在法醫室,接觸各種一手資料卻一籌莫展。

這種將辦案人員腦殘化的寫法,也招到不少粉絲的吐槽。

第四集一整集羞辱jc智商真的好嗎?

目前來看,這部劇給人的感受,挺像《誰是受害者》的。

重口味,大尺度。

畫面上呈現了電影一樣的質感,視聽講究,懸疑和氛圍感非常出色,有了美劇既視感。

但缺點也明顯。

為了呈現人物光環,弱智化配角角色。

為了強化矛盾,塞入一些可信度不太高的橋段。

但是從現今放出的幾集來說,在華語劇的範疇中,它算得上很出色了。

喜歡懸疑的,可以追一波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