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劇情、劇評:陳坤被罵,一點也不冤?

最近,一部古裝劇因為收視低迷,引發熱議。

人們好奇,有陳坤、白宇、楊穎、董子健、李光潔等這麼多明星加盟,怎麼開播後無人問津、口碑翻車?

翻翻豆瓣評論會發現,這部劇的槽點主要集中在歷史背景、臺詞、節奏上,說它不夠爽、節奏溫吞、臺詞割裂。

那麼,這些都是真的嗎?這部劇的成色到底如何?

扒叔今天來一探究竟。

風起隴西

風起隴西

四平八穩

扒叔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有人批評這部劇的歷史背景,並不嚴謹。

實際情況為,它本身就不是照搬歷史的古裝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原書以三國時期為背景,虛構了大量的古代歷史軍事間諜情節,是本講情報戰爭的小說。

所以,《風起隴西》拍成劇,同樣有大量虛構情節存在。

原書以「黑暗中的獵殺與反獵殺」聞名。

那麼,拍成劇之後,效果是完整還原,還是打了折扣呢?

扒叔覺得,整體觀感不算特別驚豔,更傾向於四平八穩

接下來,看看它故事講的怎麼樣。

該劇背景設定在公元228年,當時正值諸葛亮北伐曹魏。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啟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

意外發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意外發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情報有誤

這就引出重點情節了。

劇中,蜀國和魏國都設有情報機關。彼此安插間諜,暗中獲取情報。

而這次北伐失敗,就是因為蜀國的情報,出了差錯。

具體而言,諸葛亮接到情報,稱曹魏將軍準備從瓦亭道攻佔,於是諸葛亮派人前往埋伏。

可誰知,曹魏力量反而夜走番須道,奇襲街亭。

導致馬謖毫無防備,大敗虧輸,失了街亭。

導致馬謖毫無防備,大敗虧輸,失了街亭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蜀漢情報機關司聞曹與曹魏情報機關間軍司的生死暗站,就此展開。

這也是該劇的劇情主線——諜戰

生死暗站,牽扯出了兩個人

生死暗站,牽扯出了兩個人。

也就是該劇的兩位男主——陳恭(陳坤飾)和荀詡(白宇 飾)

陳恭是蜀國安插在魏國的間諜,代號「白帝」。

北伐情報,就是他負責傳出來的。

但奇怪的是,他原本傳遞的是正確資訊。可到了諸葛亮手裡,就變成虛假資訊。

說明,情報被人截胡、掉包了。

說明,情報被人截胡、掉包了

事發後,陳恭的身份開始遭受質疑。

蜀國派情報人員荀詡,前去調查真相。

到底是陳恭叛變了,還是他身份暴露,被人暗中搗鬼?

荀詡出場後,劇情進展變得愈發複雜

荀詡出場後,劇情進展變得愈發複雜。

原來,不僅蜀國在魏國安插了間諜白帝,魏國也在蜀國藏有間諜燭龍。

北伐情報一事,就是燭龍從中作怪。

隨著荀詡的調查,更驚恐的細節出現了。

燭龍的「間諜能力」十分卓越,對蜀國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

到底燭龍是誰?

他跟陳恭、荀詡又將爆發怎樣的危機?

陳恭和荀詡,又該如何攜手破解迷局?

劇情就在這危險四起的迷霧中,逐漸逼近真相。

劇情就在這危險四起的迷霧中,逐漸逼近真相

說到這裡,關於網友吐槽該劇不夠爽、節奏慢的問題,也可以解開疑惑了。

具體來說,這些年以男性為主導的古裝劇,總給觀眾帶來一些籠統的刻板印象:

過度渲染戰場廝殺和宮廷權謀。

而《風起隴西》沒有套用這個模式。

它反而把焦點放在了亂世小人物身上,講了魏蜀間諜之間的生死角逐。

該劇同樣有猜忌、審訊、刺殺的驚險元素,但觀感更像是為了懸疑而服務,並不是為了突出暴力殘酷的血腥場面。

至於節奏,該劇想營造「層層迷霧」的感覺。需要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才能感受它緩緩鋪陳的意圖。

關於臺詞部分,確實如網友所說。

演員反覆在文言文與大白話之間跳躍,觀感割裂、不統一。

而且,可以看出導演很怕觀眾看不懂。

所以在劇集最後的10分鐘裡,專門安排演員來提煉亮點、解讀劇情。

扒叔覺得,這種方式,有好有壞。

好處在於,背景知識單薄的觀眾,可以通過解讀更好的理解故事。

弊端在於,對歷史通透、對馬伯庸熟悉的觀眾,會覺得畫蛇添足。

從這點可以看出,該劇希望把受眾群體擴散到全年齡階段。但從低迷的收視率來看,該劇並沒有吸引抵達很多觀眾。

演員表現

這部劇引起爭議的另一個原因,跟陳坤有關。

具體來說,《風起隴西》開播後,部分觀眾重提《天盛長歌》大男主一事,把陳坤口誅筆伐了一次。

諷刺他這幾年的大男主劇,都相繼撲街。

之前的事,扒叔並非當事人,不方便展開討論。

但把《風起隴西》收視率低的原因,全怪在陳坤一個人身上,就有點冤了。

首先,這不是陳坤獨自放光芒的大男主劇,這部劇是雙男主設定。

這意味著,陳坤和白宇的戲份,是平分秋色、互相成就的,誰也離不了誰。

其次,這部劇收視低,還因為它有一定的審美門檻。

比如,它的美術、置景看起來不是富麗堂皇的類型,跟當下大多數古裝劇形成強烈反差。

大多數場景看起來,有點舊和灰暗。

扒叔覺得,這種美術風格,其實跟險惡陰謀的敘事氛圍做到了呼應。

再比如,你是否願意接受沒那麼激烈的節奏和敘事方式,以及它無意複述歷史專心描繪情報諜戰的路線。

仔細想想,這部劇跟導演路陽以往的作品《繡春刀》很像,都是講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只有接受它的設定,才能感受到該劇以小人物為切入點,來反觀「政治正確」和「英明大義」的魅力。

觀看過程中,你會被平凡人的起承轉合所感動,而不是反覆感嘆「場面好壯觀、好宏大、好悲壯。」

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也是它的爭議來源。

目前,該劇播到了第12集

目前,該劇播到了第12集。

從當下效果來看,扒叔覺得這是部可以讓你沉下心來,好好品位謀略和人性的劇。

它確實沒有很多能上熱搜的爆點,但這也不該是評判一部劇好壞的核心標準。

這部劇裡的表演,經得起各種特寫鏡頭的檢閱,劇情也有飽滿的細節做支撐。

所以,無論拉踩它收視低,還是罵陳坤的陳年往事,都是在踐踏一部品質不錯的古裝劇。

相關文章

《風起隴西》,又是一個帶血的瓜

《風起隴西》,又是一個帶血的瓜

最近上了很多大IP大製作的劇。 這些劇呢,播出來水花倒是不大,但產出來的瓜,倒是挺多的。 比如陳坤跟白宇的《風起隴西》。 《風起隴西》未上映...

陳坤新劇撲街?他早就「變」了

陳坤新劇撲街?他早就「變」了

5月8日,陳坤主演的古裝權謀劇《風起隴西》,悄無聲息地完結了。 這部劇以0.66%的收視率慘淡收場,除了開播時網友嘲諷了幾句之外,沒有激起絲...

孫怡離婚,有人哭瘋了……

孫怡離婚,有人哭瘋了……

朋友們。事實證明,狗仔提前N天預告的大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真正的大瓜都是毫無徵兆的。 比如,今天孫怡、董子健突然就官宣離婚了…… 看起來...

董子健、孫怡離婚大瓜,又反轉了

董子健、孫怡離婚大瓜,又反轉了

董子健、孫怡官宣離婚,刷爆了全網。 一段被大眾看好的感情突然破裂,令很多人意外。 但既是和平分手,也並未掀起多少爭議。 兩句簡單的告別文案,...

潘粵明道歉了!

潘粵明道歉了!

潘粵明又雙叒叕道歉了! 這次是因為什麼? 哈哈哈#潘粵明為發胖道歉#! 為何好好的為胖而道歉呢? 原來由潘粵明主演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日前...

張若昀的演技怎麼變差了

張若昀的演技怎麼變差了

馬伯庸新劇《顯微鏡下的大明》,播出之後我看了幾集。 為什麼說馬伯庸新劇,而非張若昀新劇,亦或是王陽戚薇新劇? 原因很簡單,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

《刺殺小說家》劇情、影評:評價兩極

《刺殺小說家》劇情、影評:評價兩極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電影,是路陽執導的《刺殺小說家》。 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雙雪濤的《飛行家》中一篇同名短片小說《刺殺小說家》。 雙雪濤開始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