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心如最近遇到點「麻煩」。
離開中國娛樂圈後,她回台灣轉型做製片人,拍了口碑爆表的《華燈初上》。

這部召集臺娛半壁江山的劇,不僅空降網飛視冠,還入圍了11項金鐘獎提名。
得益於這部劇的成功,林心如再度翻紅、殺回一線。
活動代言接不停,雜誌封面拍不完。
既然實現了華麗轉身,還能遇到什麼大麻煩?
人紅是非多。
林心如的爆火,引來了旁人眼紅嫉妒。
尤其是一些不勞而獲的寄生蟲,想盡各種辦法蹭流量蹭資源。
最近,就有個野生網紅荷莉,假冒林心如侄女招搖撞騙,遭到網友痛罵。

荷莉是誰?
在動歪腦筋之前,她是INS粉絲不到10萬的小網紅。

在碰瓷明星後,她成為了恬不知恥的江湖騙子。
她都做了哪些騷操作呢?
最初,荷莉自稱是林心如侄女,給各大品牌方發訊息,索要禮品。

漸漸地,禮品已經滿足不了她。
開始要求品牌方在她的INS上投放廣告。
投放價格在9000—30000元不等。

仔細看聊天記錄會發現,她很會PUA。
「難得。」
「有信任。」
「你們是第一個。」
「因為喜歡,所以需要。」
她全程都用盛氣凌人的語氣下命令,希望以明星親戚的身份給品牌施壓,從而逼迫對方答應她的要求。

如果對方不想合作,她還會變本加厲的威脅。
知道我是誰的親戚嗎?知道我還認識誰嗎?
如果不合作的話,這事傳出去,我可保不準後果會怎樣噢~

這些坑蒙騙人的伎倆,荷莉屢試不爽。
因為總有人會為了維護關係,選擇主動服軟。
眼看詭計反覆得逞,荷莉胃口越來越大。
開始假冒林心如聯絡經紀公司,想簽約出道當明星。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有一天,某品牌方發現不對勁。
對方要給她和林心如各寄一份禮品,可荷莉卻強調只需要寄給她就可以。
品牌方問為啥,她就以明星親戚身份施壓,說話前後不搭。
於是,品牌方向林心如本人求證此事。
直到這時,當事人才知道荷莉一直以侄女身份,在外面招搖撞騙。
氣得林心如連發五張截圖闢謠,隔空喊話荷莉:
「這麼有空,怎麼不好好找個事做!」

林心如表態後,炸出了許多倒楣蛋。
原來這個荷莉,已經不是第一次碰瓷明星了。
看牙,說是昆凌介紹來的。
訂民宿,說是王心凌經紀公司合夥人。
買襪子,說是林心如侄女,張口就要白嫖100雙。
甚至還以明星親戚的身份,參加楊祐寧婚禮,並致電其經紀公司拉關係談合作。

被整個網際網路錘成這樣,這位碰瓷網紅應該無法反擊了吧?
沒想到,大家都低估了她的心理素質。
荷莉的緊急公關策略,簡直堪稱一部狗血大劇!
她先用小號給林心如發私信。
把所有過錯都甩鍋給經紀人姍姍,稱這些都是員工行為,自己並不知情。
發完資訊的第二天,她的團隊突然宣佈荷莉已自殺去世。

在這之後。
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自稱是她經紀人姍姍的神秘女士。
這位姍姍寫各種小作文,試圖洗白荷莉的負面形象。
在她的文字裡,荷莉宛若救苦救難活菩薩。
她很善良、凡事以別人優先、為人嚴格又大方。
謊話全是自己說的,荷莉只是無辜背鍋俠。
東窗事發後,荷莉不僅沒怪她,還給她多發了兩個月工資。
她是很好的人,為什麼大家要這麼對她,這不公平。

發現了沒?
這波騷操作的意圖很明顯。
先是淨化自己的人設,然後瘋狂賣慘賺同情,最後把責任甩給網路霸凌。
合著到最後,一切都是網路暴力的鍋,從頭到尾荷莉都是受害者。
荷莉演得投入,林心如也信了。
她在出席活動的時候,甚至還呼籲大家給予愛和良善,不要二次傷害。
看到這裡,是不是以為這件事要落下尾聲?
並沒有!
驚人反轉再次出現!
有百萬網紅爆料,荷莉給他發簡歷,想要加入對方公司。
WHAT?不是去世了嗎?怎麼還能發簡歷求職?
其實啊,她本人屁事沒有,身體好著呢。
為了給自己圓場,荷莉團隊突然發INS宣佈解散,並且透露她本人並沒有去世,只是因為自殺而昏迷。

眼看紙包不住火,荷莉再次發文甩鍋。
這次的抨擊對象正是林心如。
罵她未經求證,就把自己頭像、對話截圖發到網上,導致收到死亡威脅。
事發至此,網友對她的信任已消耗殆盡,沒人再信她的鬼話。
發現甩鍋林心如沒效果,荷莉就拉來76歲的爺爺賣慘,說自己只不過想安穩的生活。


有句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表演人格的謊話精,從來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她表面上在賣慘博取同情,背地裡卻給林心如發郵件向她索求慰問金,要她籤自己出道,否則沒完。

郵件內容曝光後,她馬上又跳腳罵人。
截至今天,這場鬧劇依然沒有結束。
她不斷更換小馬甲,在社群網路帶節奏,罵林心如網暴自己不是人。
然後繼續被拆穿,繼續再賣慘。
荷莉就像一個跳樑小醜,用下頭的瘋狗演出博關注造話題,享受黑紅帶給自己前所未有的熱度。

荷莉騙局,讓扒叔想起了美劇《製造安娜》裡的女主角安娜。
她也是一個用假身份,騙吃騙喝騙合作的小網紅。
憑藉修圖和撒謊,就把投資人、畫家、名媛、時尚設計師騙得團團轉,差點拿到2200萬美元的鉅額融資。
直到騙局被揭穿、鋃鐺入獄,她還在焦慮自己人氣有無下滑,策劃要如何復出。

從她身上,可以大致折射出荷莉行騙的心理動機。
安娜跟她一樣,都是平凡人家的孩子。
這種日子過得足夠多,她們就明白社會的階級固化、貧富差距有多嚴重。
勤奮打工可能會賺到錢,但是大概率拼不過家境好的,也幾乎不存在逆天改命的可能。
所以,她把假裝上流人士招搖撞騙的行為,看做是低成本換來高回報的捷徑。

行騙的第一步是啥?
立人設。
在這點上,她倆的做法如出一轍。
安娜的人設是德國大家族繼承人。
她用假身份來標榜自己「和X銀行家、X投資人,X高管都是朋友」,以此牽線搭橋,參加上流人士的活動。
荷莉的人設是明星侄女。
她用假身份標榜自己的特殊性,以此來打通品牌方人脈,甚至成功混入明星婚禮。
二人目的出奇一致:
先打破圈層、結交人脈。
然後推銷自己,換取信任,建立合作撈錢。

但畢竟是假身份。
跟真正的上流人士相比,自己在學歷、認知、視野、專業層面,有著先天不足。
這些不足,難免會讓自己露出馬腳。
怎麼填窟窿,才不會被人發現端倪?
利用人性弱點。
安娜利用上層人士虛榮、愛面子、封閉社交的特點,騙過了華爾街精英。
荷莉利用明星「頤指氣使、居高臨下」的刻板印象,騙過了大品牌公關。
說白了,兩位都很擅長PUA。
一方面,可以通過打擊對方自尊,樹立救世主形象。
另一方面,還可以洗腦畫餅,勾勒美好合作願景。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她們不會感到一絲羞愧嗎?
這個問題,安娜曾解答過。
「如果假身份沒有換來名利,那麼內疚和愛是最大的兩個原因。」
你看,她們早就做過自我切割,割掉一切有溫度的人性。
所以,安娜的道德底線變得越來越低。
所以,荷莉才會毫無羞恥心,堂而皇之的要求林心如籤自己出道。
正是因為這些人格缺陷,她們最後都變成了鬼話連篇、情感麻木,自私自大的怪物。

美國記者,花了很長時間,才破解出安娜說謊的真正原因。
美國夢的病態執念。
她從小就迷戀時尚雜誌,沉醉於富麗堂皇的權貴生活。
為了靠近上流社會,她甚至會給自己洗腦,把金錢和名氣當做人生信條。
殊不知,這只是世界一隅。
她沒有看透,名流背後是她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家族財產和上層資源。
這點,荷莉跟她很像。
荷莉把假身份當做一項事業去經營,反覆演練各種話術,試圖實現引流+變現。
她彷彿認為,只要自己蹭的足夠多,就可以出道當明星。
但她忘了,在娛樂圈,潔身自好才是唯一通行證。

說到底,荷莉的執念,還是來自網紅一夜暴富的扭曲認知。
有人只扭腰跳舞就火了,我怎麼不行?
有人只要露個背就爆了,我難道不如?
但你仔細看看,這種靠擦邊、蹭熱度、仙人跳來迅速收割流量的網紅,哪個不是曇花一現、流星劃過?
盲目選擇墮落,只會加速職業生涯衰亡,成為不勞而獲的寄生蟲。
別讓那點貪念,毀了自己的理智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