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有可能沒看懂的故事核心

權力遊戲》自2011年開播以來一直口碑極佳。儘管大結局不盡如人意,常被該劇的粉絲們大罵「爛尾」,可依舊不可否認它之前幾部的驚豔表現。該劇前七季評分穩定維持在9.5分上下,可以說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神劇。

如果你看過這部劇,那本文的全新視角或許可以為你找到暑期重刷的理由;如果你沒看過,也不失為入坑該劇的好方式!

該劇的好方式!

為什麼這部電視劇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引發史無前例的熱烈討論呢?

這是因為它完全以人物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他們的世界觀、思想、慾望和恐懼是這部劇的關鍵。追劇時,我們總會發現某些角色和自己尤為相似,並且把自己代入其中,與之共情

《權力遊戲》(以下簡稱《權遊》)的魅力就在於此:劇中人物形象複雜豐滿,隨著情節發展,他們的性格也會發生變化,前後形成強烈的反差。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與不足、自己的不堅定與看待世界的方法,因此也為他們所吸引。

除此之外,該劇還暗藏著無數哲學思想。什麼?你不信?那下面的內容可能會顛覆你以往對《權遊》的認知。接下來,讓我們用哲學的方式打開《權遊》……

(警告!接下來的內容涉及部分劇透!)

《權遊》裡的女人有多強大,多令人聞風喪膽呢?這可是這部劇的一個基本主題,讓我們繼續一探究竟吧。

她們才是世界上權力的象徵。

你看啊,瓊恩·雪諾什麼都不知道,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則滿懷野心,詹姆·蘭尼斯特只想助人一臂之力(結果還真把右手送出去了),而瑟曦·蘭尼斯特卻殺人無數,踩著堆積如山的屍體實現自己的目標。

毫無疑問,在《權遊》中,統治世界的是女人而非男人。是女人讓世界運轉起來,帶領我們走向烏托邦,構建理想社會。

幽靈遊蕩在維斯特洛大陸

從丹妮莉絲想要謀得鐵王座那一刻起,她的世界觀就顯而易見了:不管是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只要社會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組成,那擔任統治者角色的人就應該推翻這個社會,解放所有奴隸。

她認為,在烏托邦般的理想世界中,眾生平等,而且不存在任何經濟與社會層面上的差異。

此外,我們的金髮坦格利安還認為,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就算使用龍焰也不為過。但這確實不算是能促進協商的外交武器!

總之,多虧了她的座右銘「Whatever it takes.」(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龍母才能加入「復仇者聯盟」,並和其他英雄一起對抗「滅霸」。

我知道喬拉爵士和提利昂是丹妮莉絲的左膀右臂,前者以近乎極端的方式虔誠地歸順於他的女王,而後者可能是整部劇中變化最大的人物,但對她影響深刻的一定是卡爾·馬克思

其實在丹妮莉絲的行事作風中,我們可以隱約瞥見反對資本、強調平等的社會主義雛形。

正因如此,在第二季、第三季和第四季裡,龍母推翻了其不認同的政治形態,比如,男巫和富商在魁爾斯的集權統治、阿斯塔波的奴隸制和彌林的貴族統治。

而她的死對頭瑟曦·蘭尼斯特則通過金融資本和「蘭尼斯特有債必償」帶來的聲譽,以及與布拉佛斯鐵金庫的聯盟,使自己的家族興旺繁盛。

馬克思認為,社會中之所以會發生有違公平正義的事,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基石,即宗教、奴隸制(也可以理解為異化)和資本剝削在作祟。與黑格爾及其他更早的哲學家不同的是,他認為解放思想遠遠不夠,我們有必要擺脫現實的枷鎖。

馬克思認為,當人類不再為和他人一起利用自然而勞動,不再為實現某個計劃而勞動,而只以生存為目標時,異化就已經發生了

建築師使用手頭的工具改造自然,從而實現自己的設想,並賦予房屋生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是有能力改變自然、「人化」自然的。而在奴隸制下的阿斯塔波和階級統治下的彌林,人類異化於本性,只為了生存而生活。

通常情況下,人們通過艱苦繁雜的工作換取薪資,但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人們則是為了不被主人處死而工作。此時,人類就單純是物品而已

馬克思認為,勞動者不同於手藝人、藝術家或者建築師,他們無法通過作品實現自我,只能在異化勞動中不斷否定自己。他們感到不幸,在束縛的鎖鏈中使自己備受折磨,身心俱疲。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為了滿足他人需求而被迫工作,自己的需要卻無法得到滿足。

所以啊,丹妮莉絲清楚,要想實現平等,建立烏托邦社會,只靠理論和思想是行不通的,得做出實際行動才行。只有摧毀建立在不公和資本剝削之上的經濟基礎,才能消除人類的異化。當然,如果想在《權遊》中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讓龍出馬。丹妮莉絲面對的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階級鬥爭。

獨立於國家的存在:瑟曦和她的家族

如果丹妮莉絲和瑟曦·蘭尼斯特是兩個網紅主播的話,可能她們會連著幾個月更新視訊,互相攻擊,打口水戰。但是,她們各自統治著自己的王國,針鋒相對的代價可就比對罵大多了。

人們很容易認為,瑟曦的行為和思想都很莽撞且相互衝突,沒有任何邏輯可言,更別說其中還能體現出什麼哲理可供研究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作為惡人喬佛裡的母親,無論她再怎麼憤世嫉俗,再怎麼殘忍冷酷,她的選擇、觀念和行為都有緣由,並非不可理解。

蘭尼斯特認為,家族高於國家,這便是他們的哲學特質。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兒像黑手黨說的話(就像《教父》裡的維託·柯里昂說「家族第一」那樣),但也確實有點兒道理。就算黑格爾的「倫理國家」完美得像個童話,有些時候,人類也的確應尋求國家以外的庇護(比如,在獨裁統治下)。這時,家就成了首選的避難所。

瑟曦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為了謀得政權,而是為了保護她的家族和孩子。

其實,從喬佛裡和彌賽菈被人毒死到託曼自殺,孩子接連死去時瑟曦就開始逐步「黑化」,只是在某個瞬間,一切終於爆發了。

她的言談舉止和思維方式都已不受理智控制,只想著毀滅一切(和自我毀滅)。但在這之前,瑟曦希望自己獨立於國家權力,因此她才會反對專制主義。哲學家安·蘭德也這麼想。

安·蘭德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一,就是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且享有主權的個體。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做,沒有人能逼迫他,當然也沒有人能強制他

對蘭德而言,上位者下令決定別人的人生,或者強制別人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做事,就是最大的不公。奴隸制度正是在這種不公的表象之下慢慢生根發芽。

蘭德相信:「人類的首要權利是成為自己,首要義務是忠於自己。不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寄託在他人身上,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道德準則。」這也是她一切思想的源頭。

有些人表面友善和諧,看起來是給你更美好的希望,想把你從深淵中拯救出來,暗地裡卻為了掌權而違背原則,逼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隨意決定他人命運。

對瑟曦·蘭尼斯特來說,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就是這種人。她戴著解放者的面具,幹著謀權上位的勾當。她的統治將會更恐怖、更慘無人道。

所以,作為蘭尼斯特的一家之長,瑟曦選擇和布拉佛斯鐵金庫結盟,僱用士兵和海盜,並且憑藉經濟實力廣結盟友。為了自己的家族,她執著於對抗龍母的烏托邦,要知道,家族可是瑟曦一生中唯一珍視的東西。

為了抵抗烏托邦的影響,並且不受龍焰摧殘,他們就必須和與自己境遇相似的人聯手(有誰比親戚更合適呢?)。在這種情況下,家族便能在國家的權力和個人的無力之間做平衡。

電影和電視劇引人深思,幫助我們理解周圍的世界,明確自己的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並且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相關文章

神劇在路上!HBO放大招了

神劇在路上!HBO放大招了

《龍族前傳》的首集開播夜,可以說是萬眾矚目。 不僅贏得了2.6億次瀏覽量,還把 HBO Max 的 APP 給整崩了。 整體的口碑和評分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