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還珠格格》突然又翻紅了。
起因竟然是關於緬北亂象的一系列熱搜:
某緬甸網紅疑似詐騙團伙成員;
被騙到當地的中國受害者慘遭酷刑虐待……

種種觸目驚心的傳聞,總覺得似曾相識。
網友們驚覺:原來,爾康就是第一批「緬甸受害者」。

他在《還珠》第三部流落緬甸的經歷,與熱搜簡直神契合:
軟禁、虐待、吸毒、淪落街頭,九死一生……
被稱作「人間煉獄」的緬北,到底有多可怕?

爾康,御前侍衛,貴為額附。
背景如此之硬,到了緬甸也照樣難逃一劫。
關進大牢,鞭刑伺候。

食不果腹,老鼠亂竄。

尊嚴掃地,自殺未遂……

披頭散髮受盡折磨的爾康,和從前簡直判若兩人。
難怪網友們把這一部戲稱為「爾康緬甸受難記」。

沒有了武功,又身無分文,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很難生存。
於是,堂堂御前侍衛,也走上了犯罪道路去當了小偷。

而現實中很多被誘騙到緬北的人,同樣面臨此等境遇。
他們被軟禁、毒打、沒收錢財,無法生存。
想要活下去,就只能加入詐騙團伙。

有一位從緬北迴國自首的人員,曾講述過這段噩夢般的經歷。
李某的遭遇發生在疫情期間。
當時他失業在家,玩遊戲時結識了一位陌生網友。
在對方介紹之下,踏上了緬北「淘金之路
」
。

到了目的地,他才察覺不妙。
這裡配備了高牆,電網,門口還有持槍的人把守。
李某一進門就被沒收了手機和身份證。

而事先承諾的所謂高薪工作,其實就是電信詐騙。
而且還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
包括了殺豬盤,刷單,客服,線上賭場。
李某說自己幹不了,當場就遭到了一頓毒打。
打完後遭到囚禁,每天只給三個饅頭和兩瓶自來水。
事後李某回憶說:
「我在那個地方想過自殺,但是你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

連續捱了15天的打,李某終於撐不住了。
他看不到任何希望,也覺得不可能活著出去,只能服從。

如果中途想著逃跑,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旦被抓回,非死即殘。
還有各種殘忍的酷刑,水牢,浸豬籠,鞭刑,剁手指。
拒不配合,失去利用價值的話,還可能會被割走器官。

李某在這個詐騙團伙待了一段時間。
直到緬甸疫情大爆發,政府要求各大企業全部停工。
李某因為業績墊底,被詐騙集團「解僱」了,這才得以逃脫。

身無分文的他,在當地老鄉的幫助下,通過擺攤賣炒飯攢夠了回國的路費。
回國後,在邊境的口岸處就立即自首了。
李某說:
「如果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打死我都不會去緬甸。」

據統計,在緬北從事電信詐騙的人員有數十萬之多。
如果一單的詐騙金額能夠達到50萬元的話,就會放煙花慶祝。
在最猖獗的那段時間,幾乎整晚都能看見煙花。

而且緬北的佤邦和果敢地區,又是華人的聚集地。
在當地實施詐騙的,很多是被誘騙過去的中國人。
他們的狩獵目標也都是中國人。
因此。
回國自首的緬北詐騙犯,他們在服刑期間需要一遍遍重複: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除了毒打捱餓、流落街頭之外,爾康還在緬甸經受了人生一大劫難——
毒癮。
當時,緬甸公主慕沙看上了爾康,極力想要讓他留下當駙馬。
為了救活重傷的爾康,喂他服下了止痛的白粉。

甦醒後的爾康,不願留在緬甸。
逃跑後在緬北街頭被人羞辱,遭到毒打。
此後毒癮發作,不得不乖乖回到慕沙身邊。
依靠白粉度日,功力盡失,徹底淪為行屍走肉。

最後託夢給紫薇,大清出動了重兵才把爾康救了回來。
而爾康也隨即開始了生不如死的戒毒過程。
血淚教訓。

而現實中的緬北,也的確是毒品氾濫。
它是全球第二大毒品非法生產地「金三角」的核心區。
在緬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緬北地區就開始大面積種植鴉片。
殖民者離開後,由地方武裝接管了這些毒品。
並且開啟了一種「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閉環模式。

毒梟們遊離在法律和緬甸政府管控之外,肆無忌憚。
大毒梟覆滅後,權力往往會迅速地完成交接。
因此,緬北地區的毒品問題一直是屢禁不止。

有不少緝毒題材的電影,都是以此為背景。
比如《湄公河行動》。
改編自震驚中外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
中國商船在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13名船員全部遇難。
兇手是當地的一支特大武裝販毒團伙,首領是糯康。

電影深入展示了當地毒販的生存狀況。
他們強制僱傭農民來種罌粟。
這些農民中很多都被砍掉了手臂和腿。
便於毒梟控制,防止農民逃跑。

當地毒梟還訓練了不少童子軍。
把孩子們從小就培養成殺人工具。
他們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稚嫩與純潔,只剩下冷漠與麻木。
甚至還會聚在一起玩「俄羅斯輪盤賭」。
左輪手槍中只有一發子彈。
孩子們用槍頂著腦門,用性命去作賭注。

直到這位光頭孩子運氣不好,一槍打中了自己。
旁邊的其他孩子還在忙著起鬨。
甚至在後面的追捕行動中,有些孩子們會朝警察開槍。
還有一個孩子甘願成為人肉炸彈。

這一幕幕出現在電影中,都讓人看得心頭一緊,冷汗直冒。
而現實中的情況,只會比電影更糟糕。

酷刑,詐騙,毒品,已然成為緬北地區的「潛規則」。
不禁令人好奇:這裡究竟為什麼會這麼亂?
緬甸是一個常年軍閥割據的國家。
北部地區又常年盤踞著幾股規模較大的武裝勢力。

緬北衝突的實質,就是緬甸政府與地方武裝之間的利益與權力爭奪。
雙方經常發生衝突,有時會威脅到我國邊境的安全。
正是這種動盪的局勢,加之緬甸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
緬北地區成了「三不管」地帶,給犯罪行為提供了天然的溫床。
其實,官方也早在兩年前就開始打預防針:警惕緬北招工資訊。

那為什麼還是不斷有人會被騙到緬北呢?
很大程度上源於網路營造的虛假幻象。
正像《還珠格格》當中,美麗的緬甸公主實則毒辣。
短視訊平臺上,迷人的緬甸網紅背後可能是扒不完的黑幕。

去年,短視訊平臺上突然掀起了一股「緬甸熱」。
視訊的旁白是:
「這裡是緬甸北部,我生長的地方。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嬌貴的小公主。」

這句相當咯噔文學的話,成了當時的流量密碼。
#緬甸北部#和#歡迎來到我的世界#這兩個話題的總播放量超過了35億次。

還衍生出了各種改編的臺詞。
所有人都在玩梗。
因為還沒有人發現這個梗背後的真相。

在話題「緬甸北部」爆火後,出現了很多來自緬甸網紅。
比如最近頻上熱搜的百萬粉絲網紅李賽高。
警方在他的視訊下回復說:
「亨利集團的藝術團。」

而這個亨利集團,就是在緬北經營賭場,涉嫌電信詐騙詐的公司。
集團旗下包裝了很多網紅。
這些網紅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有人聲稱自己是中國遠征軍的後代,也有人說自己是明朝永曆帝的後代。

目的就是拉近和中國網友的距離,打一些共情牌。
有些網紅還被追捧為「失落緬甸的華夏兒女」。

接著這些網紅會邀請中國網友到緬北遊玩。
他們把緬北描述成了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神秘異域。
還強調在緬北旅遊沒有任何障礙——
國內三大運營商在緬北通用,當地人會說漢語,流通人民幣。

還有網紅會帶上話題「緬甸老婆」發視訊。
往往是一些年輕貌美的女性現身說法。
文案也很低俗,大意是說:
「不要只考慮越南老婆了,也看一看緬甸老婆。因為我們不會跑。」

這些視訊全都是在「釣魚」。
肯定會有人覺得:
這麼low的短視訊和話術,不會真有人信吧?
事實上,你越覺得這些視訊離譜,越說明你不是他們的受眾目標。
隨著視訊在網路傳播,確實會有人相信。
而且狡猾的是,這些視訊不存在明顯的違規行為。
平臺的審核機制也很難識別出來。
一旦評論區有人流露出對緬北的強烈嚮往,就會有專門的人去聯繫他們。
再以高薪招工,免費遊玩,遍地都是單身年輕女性等各種理由,誘導他們前往緬北。

一旦來到緬北,就是噩夢的開始。
如果是有錢人,會被帶到賭場去榨乾;
如果是女性,可能會被迫賣淫;
如果是男性,可能會被迫加入電信詐騙團伙。
結果就是傾家蕩產,暗無天日,毒痾纏身。

如今,類似「緬甸北部」之流的網路爛梗越來越多。
比如「敘利亞僱傭兵」,「揚州瘦馬,軍閥姨太」等。
這些口號將殘酷的事實扭曲成浪漫的幻想,從而引起一部分人的嚮往。
倒也不是說一個簡單的口號就是罪惡的源頭。
只是我們不能總是片面地傳播資訊。
有必要讓人看到「緬甸北部」的全貌。
畢竟,爾康已經用血淚告訴我們:
一旦陷入圈套,再後悔就為時已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