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一部日本漫改動作片,驚豔了不少觀眾。
打戲、追車戲、槍戰戲、爆破戲,樣樣不落,十足炫酷。
頗有老港片那味兒。
如今第二部重磅迴歸。
打鬥更酣暢,劇情更深刻,將殺手動作片的想象力推向了一個全新境界。
上線之初,便以2.33億日元的成績,拿下日本票房冠軍——
杀手寓言:杀手不杀人

故事圍繞著天才殺手寓言(岡田准一 飾)展開。
江湖上,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殺一個人,只需六秒。
第一部開頭,烏煙瘴氣的黑幫聚會中,子彈如幽靈一般,透過壁畫上的孔洞,穿過Boss胸腹。
十幾名手下還沒回過神來,大動脈已經被劃破。

黑影過處,不見槍火,只留槍響。
腦、心臟、頸動脈都是一發命中,一顆子彈也不浪費,在同行眼裡堪稱藝術。
他是每一個殺手的終極目標。

到了第二部,動作打鬥戲更抓眼球。
一開頭便是幾場不見其人的利落殺戮。
遠距離精準射殺,一槍斃命;

貨車呼嘯而過,刺穿咽喉;

鬧市中拿下目標,不著痕跡。

可就在他的事業巔峰期,Boss卻命他休假一年,去體驗普通人的生活。
這期間如果違抗命令殺人,就會被boss反殺。
於是他隱姓埋名,在大阪隱居。
《殺手寓言》講述的就是他隱居一年間的生活。
鋪子建議一二兩部一起食用,人物動機更清晰,也更能get沿用第一章的梗。

要當普通人,首先要隱藏自己的殺手屬性。
即使遇到小混混尋釁,也得裝出不會功夫的樣子。
儘管已經預判了對方的招數,還要故意不躲,利用側閃化解殺傷力;

故意挨拳,調整好角度,發揮反作用力,以面骨斷對手指骨。

再裝出很痛的樣子,飆鼻血,流眼淚,做出跪地求饒狀。
一場打下來,小混混好像贏了,又好像沒贏。

除了隱藏武力值,他還要儘可能地貼近普通人的生活習慣與處世規則。
自幼被boss收養,被馴化成一名天才職業殺手。
隻身手握一把短刀,在山裡撐一個月,是常有的事。

因此,他學會了一切最粗暴的求生技能、最凌厲的暗殺手段,卻對最基本的生活常識、人際交往一竅不通。

這一反差,既符合人物設定,也為影片製造了不少的笑點。
執行任務時,面容冷峻,行動敏捷;
迴歸普通生活後,卻迷上了看土味視訊,笑點奇低不說,反射弧還奇長,總是等節目結束半天,才拍手大笑。

從前哪怕手槍直指眉心,匕首架在耳邊,都毫無懼色;

卻總會被熟食燙到表情扭曲,抽風一般大喊:「啊,燙!」

找工作,不會美化簡歷,也不懂職場面試技巧,屢屢碰壁。
好在,好心女孩岬(山本美月 飾)看到他簡歷中「擅長」一欄填寫的是「配送業」,便邀他入職自己所在的設計公司當跑腿。
殊不知寓言所謂的「配送業」,是追蹤目標對象,搬運屍體什麼的……

也是在那裡,寓言漸漸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記住了吃毛豆要吐皮,吃西瓜要吐皮,吃雞腿要吐骨,吃秋刀魚要沾蘿蔔泥和醬油。

也有了一點小愛好——畫卡通簡筆畫。
靠著寥寥幾筆,竟幫岬解決了燃眉之急。
為了感謝寓言,岬提出請他吃飯。
他不甚理解:為何受人幫助要請客?
岬一愣,笑道:「知恩圖報,這很普通啊。」

知恩圖報,是普通人會做的事,寓言記住了。
於是,他也開始向周圍的人散發善意。
種種細節,將一個專業、呆萌、盜亦有道的殺手形象成功立住了。

《殺手寓言》第一章,講述的是殺手寓言被喚醒的善念;
到了第二章,故事的關鍵詞變成了贖罪。
四年前,一次執行任務中,寓言端了一個強迫女性賣淫的犯罪團伙。
在暗殺最後一個目標對象金髮皮條客時,從擊碎車窗,到一刀封喉,只用了兩秒。

兩秒後,寓言卻瞥見車後排還坐了一個眼噙淚水的女孩。
此時,金髮男的屍體重重砸在方向盤上,腳踩油門,汽車直衝出去。
一向只索命目標對象,不牽連無辜性命的寓言,登時攀上車窗,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天台追車戲。

身體掛在車外,雙手探進車窗操縱方向盤,左閃右躲,翻轉騰挪。
在汽車衝下大樓的瞬間,護住女孩跳出車門,兩人彈到電線上緩衝,摔在車頂。
一套生猛凌厲的動作,極易讓人想起「扒公車」——成龍的成名特技動作。

飾演寓言的岡田准一,素有「拼命三郎」之稱,為了完成好角色,除了日常生活中每天進行身體、肌肉等的體能鍛鍊,工作之餘還系統學習了格鬥技,獲得了USA修鬥,菲律賓kali武術,截拳道三項格鬥技能的教練資格證書。
是出了名的「能打」。
拍攝這部影片,幾乎所有鏡頭都是本人完成,沒有用替身。
據說由於身手太過矯健,攝影師常常跟不上他的速度。
以這樣的真功夫賣力出演,讓《殺手寓言》更多了幾分「真材實料」的視覺衝擊,成為日本動作電影的一股清流。

四年後的一次偶然,寓言遇到一名趴著單槓拼命想站起來的輪椅少女。
他回想起,這名少女正是四年前他從車中救出的女孩。

少女名叫雛子,原來當年她因與父母爭吵而離家出走,被犯罪組織抓去賣淫。
雖然被寓言救下,雙腿卻也因此落下殘疾。
那場事故之後,雛子的父母也被人殘忍割喉。
雙腿殘疾的她,想報仇卻力有未逮,於是常去戶外單槓做復健。
看到雛子的現況,寓言心懷歉疚。

更讓人揪心的是,在一次送貨時,寓言發現雛子落入了當年那名金髮皮條客的哥哥宇津帆手中,並淪為了他的洩慾工具。

表面上,宇津帆是一家關愛兒童未來的非營利組織創辦人,背後,卻四處尋人把柄,敲詐勒索,斂財過後再殘忍地殺人滅口。

為了贖罪,寓言決定從宇津帆手中解救雛子。
而宇津帆,也為了給死去的弟弟報仇,利用寓言的愧疚之心,佈下了天羅地網。
明知是陷阱,寓言還是義無反顧地赴約了……

這場孤膽殺手反圍剿的超長打鬥戲,成為了全片最高能的一幕。
民居間穿梭的場景切換,自然流暢,接招出招間,刺激與幽默並存。
在腳手架上,展開一場生死時速的救援。
在與對手纏鬥時,寓言一顆手雷扔在腳手架底部,儘管已經以下圖之姿懸掛在邊緣,他還是淡定地說:
「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前有圍堵,後有追擊。
啪啪兩槍彈飛牆壁連接處的螺釘,腳手架轟然倒下。

配合帶感的BGM,一拳幹翻一個,向盡頭衝刺。
趕在架子完全著地之前,完成解救任務。
這種狹窄空間的打鬥與追擊,講求的就是快、狠、準。

而在整個過程中,寓言更是將「人道主義」貫徹到底。
自制手槍裡,裝的不是真子彈。
中途為了不引起樓內居民的恐慌,沒有在人群中大打出手,而是神情淡定,不動聲色地將對手撂倒。

穿過有生病老人的房間,順手貼心地替老人蓋好被子。

甚至在千鈞一髮的危機時刻,還注意不踩到腳下的花花草草。

將以一敵百的動作片老套路,發揮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想象力,讓人物性格更有魅力,更立體,也讓這場贖罪,顯得更有溫度。
天才殺手,放下屠刀。作為一部標準的爽片,《殺手寓言》將動作、熱血、溫情與沙雕調配得剛剛好,讓觀眾在腎上腺素飆升的同時還能會心一笑。
片荒的朋友,入股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