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國產綜藝,開播以來猛上熱搜,評分卻一路走低,現在豆瓣4.2分。
這絕對是一個娛樂圈比拼誰更不要臉的節目,令人大開眼界,原來娛樂圈門檻又創新低,娛樂圈擺爛竟到了如此魔幻的地步…
這也是一個港圈戲骨集體忍笑、忍尷尬的節目,而他們的精準吐槽,簡直人均我的網際網路嘴替:
無限超越班


《無限超越班》號稱是一檔港片老戲骨幫助娛樂圈年輕演員提升演技的綜藝,由老戲骨們親自面試挑選演員,併合作排演,重現港片經典橋段…
嘉賓配置,堪稱演技天團:成龍、爾冬升、惠英紅、吳鎮宇、湯鎮業、趙雅芝、鄧萃雯、張可頤、佘詩曼、許紹雄、車保羅…
動作、愛情、宮鬥、武俠…各種類型都涵蓋了,港片情懷拉滿,演員演技個個過硬,一看就是靠譜的導師團隊。
但誰知道這綜藝出圈的全是尷尬名場面。
只能說,導師都正經導師,無奈學員個個拉胯…

比如,演員面試環節,男團出身的周柯宇,被爾冬升問:粉絲能接受你拍吻戲嗎?
他回答:我的粉絲可能接受不了我演吻戲。
吳鎮宇當場就樂了:你連你媽都不擔心,還管粉絲怎麼想,真的是太厲害了…怪不得我們這些老的還能存在呢。
這陰陽怪氣的話術,誰聽了不想點個贊?

比如,女演員沈月,演了六年戲,面試見到一班前輩,居然緊張得說不出話,甚至一度哽咽。
臺下的導師團都懵了:這是有六年戲齡的演員?
又是吳鎮宇帶頭問:你這出是編出來的嗎?是故意演的吧?
沈月趕緊解釋:不是的,我拍戲不這樣,只是見到這麼多大咖,太緊張了…我沒有見過什麼大場面…
惠英紅毫不客氣地說:那你要好好學習控制你自己,演員第一課就是要臉皮厚。



看到沈月冷場,導師團心軟,想給她臺階下,就給她出了個題:現在演一個很不屑、根本不想來面試的樣子。
誰知道沈月愣了一會兒,憋出一句:我不想演。
給臺階都不下,真的很任性了。
急得惠英紅當場飆起了粵語:這有多難呢?她26歲了,我16歲第一天拍戲,人家都不知道我是第一次拍戲。機會就是會這樣流失的…
更離譜的出圈名場面,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
有人上場這樣自我介紹:我是「迪冪孟扎」趙櫻子。
什麼?爾冬升一時沒聽懂。
原來,她的意思是,她的顏值集齊了迪麗熱巴、楊冪、孟子義、古力娜扎這幾個人的特點。
這,還真好意思說出口…
怕爾冬升還不明白,吳鎮宇在旁邊神總結:就相當於「華明友城」四大天王結為一體。

接著吳鎮宇反問:你確定這不是一個四不像的貶義詞?
趙櫻子辯解說:她們都是娛樂圈的顏值天花板了,我覺得這是對我的表揚。
吳鎮宇接著補刀:所以只是長相,演技不要沾到這四個人?
一旁的惠英紅聽不下去了,發出了靈魂拷問:你不覺得這是在借別人的光嗎?我要是聽到這樣的話會生氣,我就是我,不用像她們。
趙櫻子對此只能尬笑,很明顯,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不僅如此,她還祭出了個人尷尬名場面,美其名曰: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站起來。
又是吳鎮宇率先問:為什麼摔得那麼假呢?
吳鎮宇老師,您真是我網際網路嘴替,高低給您磕一個。


接著,她更大膽地說出「我出道即巔峰」,其他人還在剋制,唯有吳鎮宇,一臉震驚。潛臺詞大概是:我未見如此普信之人。
《無線超越班》就是這樣充斥著各種尷尬畫面,學員的迷之自信、花式作妖、沒羞沒臊,真的能把人氣笑了。
看下去,你越發覺得,這群北上恰飯的港圈老師們也真不容易。
表面上懟得挺妙,實際上還是太客氣了。
學員們學說粵語,但凡認真一點,也不至於說得這麼散裝,偏偏導師們還得忍著;
學員緊張到哭,業務能力約等於沒有,導師們臺上批評了,臺下又去哄著;
學員演技差,他們剛懟了兩句,又馬上找詞來誇,鼓勵著…
我不懂,娛樂圈憑什麼能被這樣慣著?

最近一期《無限超越班》,在微博最出圈的,是《金枝欲孽》經典片段重現。
鄧萃雯的如妃,張可頤的安茜,加上學員韓雪的玉瑩…

老實講,在短時間裡把粵語臺詞說順溜,韓雪確實不容易,但拋開這一點,其他乏善可陳。
想當年黎姿扮演玉瑩,奪得TVB視後寶座,多少觀眾喊不服,但要對比今天韓雪的表現,黎姿還是降維打擊了。
不是韓雪演得多差,只不過對手是鄧萃雯,是張可頤,她們只需花六七成功力演,她已經接不住戲了…
而可笑的是,這段已經是這期最好的表演了。
災難是,全場靠吳鎮宇一人在撐的《衝上雲霄》片段。
吳鎮宇扮演的父親,站在那兒不說話,一個眼神就充滿了動人的父愛,而兩個小鮮肉演員,全程面癱。
網友點評:真是零基礎,看完我覺得我也可以去試試。

如果說新演員還可以原諒,那麼許紹雄指導沈月、範世錡的《使徒行者》片段,就是史詩級災難了。
沈月,6年戲齡,範世錡,8年戲齡,兩個人的配合,怎麼看著跟零基礎的小鮮肉也差不多呢?
沒有意外,全靠「歡喜哥」一人擔起所有。
彈幕:浴缸和插曲都演得比他倆好,佘詩曼看了想打人…
原版中,林峰飾演的爆seed生命垂危,佘詩曼飾演的釘姐慌亂中給他打強心針,緊張到眼淚直流,雙手顫抖。
這段情感特別激烈的對手戲,需要演員有爆發力和控制力。
而這個山寨版,全程擺爛,臺詞含混不清,髮型比表情還搶鏡。
打針那一幕,別說營造緊張氛圍了,我都看笑了,這女的是要害死男的吧?感覺像是在給他心口插了一刀…
果然表演結束,爾冬升第一個忍不了,當場發飆:有這個戲齡,為什麼不知道機器的位置,鏡頭都拍不到你們的臉,你不會撥一下頭髮嗎?你的影子在對方的臉上。你們不知道的嗎?

看到沈月又眼淚汪汪的樣子,爾冬升一臉不爽:為什麼每次覺得演得不好就要流眼淚?我看得很煩。
對此,我只想說,爾冬升導演,會罵您再多罵幾句!
打工人代了一下,這不就相當於,工作六七年,連個辦公軟體也不會用,還要裝可憐嘛?被罵只能說是活該。

總而言之,這幫學員太難帶了,這邊建議還是放棄吧,帶不動就不要白費力氣了,導師們有這點時間,乾點什麼不好呢?
或者乾脆換一批學員,找些真正有潛力想上進的演員呢?娛樂圈沒有人了是嗎?不帶這樣浪費導師資源的啊…


烏鴉也知道,這檔綜藝的目的,就是讓業務能力超強的港星吊打娛樂圈,迎合觀眾對娛樂圈的不滿情緒。
可能很多橋段都是設計好的,是有劇本的,觀眾不必較真。
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港星即使做綜藝,即使要演,也都交足了戲。
要衝突,要毒舌吐槽,他們一開口,效果拉滿了;要演技,說來就來,一個眼神就秒殺對手;要輸出,金句張口就來。
就說惠英紅吧,懟學員毫不留情,但不是瞎噴,句句都是實話,真誠動人。
沈月說:每次都是同一個類型的角色找上我。
惠英紅耐心指導:每次找我都是演媽媽,但我可以演出不同的媽媽,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去演出不同?演員要看世界,要看很多東西,看完要記下來…

有學員遲到,她不留情面:我拍戲45年,一天都沒遲到,我要尊重我自己,人家才會尊重我。

薛凱琪四十一歲,被人稱是凍齡少女,但惠英紅直言不諱:我看你還是陶瓷娃娃,年齡是個號碼,抓得好可以是優勢,抓不好會綁死你。如果這次你機會抓不好,你已經差不多了…
她不斷提醒薛凱琪,有些東西是從內在發出來的,41歲應該有成熟的味道,一直像個小女孩,只會限制戲路,導演不敢找你演少女,也不敢你演媽媽。
只不過,忠言逆耳。
別說被懟的這些人的粉絲立刻要跳出來指責紅姐嚴苛、愛說教,就連這些演員自己,也未必都聽得進去。

惠英紅說:我願意罵你們,其實是掏了我的心給你們。
但現實是,有多少人在乎這顆心?
縱觀全場,每一位學員嘴上都說著要向前輩學習,但實際行動完全看不出。
別說什麼演技需要天賦,這些人遠遠還沒有努力到需要拼天賦的地步。
期待他們通過一檔節目提升演技,支稜起來?這話說出來,臺前幕後,加上熒幕前的你我,都不信吧。
表演這東西,就算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要自己上進用心,才會進步,沒有捷徑可走。

《無限超越班》,節目名稱取(peng)自(ci)無線訓練班。
1971年,TVB開設藝員訓練班,培養出無數演藝大咖: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周星馳、劉青雲、歐陽震華…
《無限超越班》的導師班底中,許紹雄就是無線訓練班的第一期學員,湯鎮業是第八期。
港片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創造力爆棚、節奏飛快,每一個人都很拼的時代。
無論是大銀幕還是TVB的小熒幕,想要留在這個圈子裡,演技是基本素養,還要肯吃苦,肯熬,還得加上好運氣,才有機會躋身一線。

在這些港星眼中,演員就是一份普通的職業。
跟所有的職業一樣,你得認真付出,要愛崗敬業,你想要收穫更多,就得付出比別人多出幾倍的努力。
老一輩的演員都很能挨。
成龍,唯一一個武打戲不用替身的演員,受傷20多次,多次死裡逃生;

57歲的周潤發,片場受傷流血不止,縫5針後堅持拍攝;

惠英紅38歲那年,突然發現沒戲可拍,她患上了抑鬱症,一度自殺。
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她重新學習表演,然後主動去敲門,詢問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戲可以拍,才有了後來的《血觀音》《鐵探》,走上事業第二春。


海報:《血觀音》《鐵探》
那時候的港星,珍惜每一個表演機會,做足120%的功夫。
現在娛樂圈的明星呢,一個戲幾十個替身,受點小傷就要發微博,矯情得不行,演技基本沒有,圈子裡混了好幾年,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我不知道,身為一個苦逼打工人,如何能跟他們共情,還給他們當韭菜?
就《無限超越班》裡這群糊咖,居然還上演了這樣一幕:
《鹿鼎記》裡飾演胖頭陀的車保羅招募學員,全場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加入他的劇組。
論名氣,他比不上其他導師,但論演技,他是TVB金牌配角,絕對可以秒殺這幫學員,而且他是所有導師裡普通話說得最好的,表現特別真誠,居然被集體嫌棄。
看了這一幕,多少網友替車保羅不值:真不知道,娛樂圈在高貴什麼…


車保羅僅僅錄製了三天節目,就回家了。
據說,他為了來內地錄這個綜藝,不僅隔離了8天,還辭掉了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穩定工作——市場監督員。

圖片源於網路
僅僅這一件事就試出來了,現在的娛樂圈有多勢利。
他們追求的是名氣和流量,說什麼提升演技,不過是節目噱頭,沒人在乎。因為不管演得多差,都有粉絲尬吹控評…
娛樂圈和當年港片的黃金時代,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生態了。
我不知道,如果讓當年的港星穿越到現在的娛樂圈,他們會不會被同化成一類人…

但我相信,他們之間,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
那就是,演員的信念感。
真心熱愛表演,會愛惜羽毛,會為每一個角色傾注所有,再爛的劇本,但演技不擺爛,再小的角色,也都能演出高光時刻。
這種投入,娛樂圈那些人不會有…
他們也無所謂有沒有,畢竟他們覺得,黑紅也是紅,尬上熱搜,也比默默無聞強。
這樣兩群人硬湊在一起,根本是雞同鴨講,道不同不相為謀,逢場作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