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有吻戲,就髒了?

男主深情款款叫住女配,毫不猶豫,貼貼加親吻。

鏡頭外的女主眼神躲避,面色不虞,悄悄走出人群。

你沒看錯——

在「韓劇八集定律」廣為流傳的當下,《流星》的第一個親吻鏡頭,是男主和女配當著女主的面,來了個戲中戲的吻。

即使親得不算激烈,也瞬間捅了馬蜂窩。

#流星 編劇# #男主女配吻戲# #流星 八集定律# 先後登上熱搜。

圍繞「作為演員的男主,該不該在拍戲時當著身為宣傳人員女主的面,和對手戲演員接吻」的話題,吵得不可開交。

有路人覺得,吻戲本來就是演員的職業,沒啥問題。

追劇群眾有些受不了,「雖然但是,等了這麼久就這?下頭!」

更鬱悶的是潔癖黨——「居然有這麼不守男德的男主,請務必讓女主和男配也親一個,然後再追妻火葬場!」

?潔癖大家都知道,「潔癖黨」你聽說過嗎?

潔癖黨又稱雙潔黨,最開始是指網路小說的讀者不能接受男女主角任意一方,在身體和精神上,曾經或者以後,和除了彼此之外的人有過關係。

現在則廣泛應用到動漫、電視劇、電影等一切影視作品中。

在潔癖黨看來,愛情就應該是從一而終,只有彼此

任何其他人的介入不叫考驗或者障礙,而是讓愛情變「髒」。

而那些為了彼此、打臉其他人的情節,則是大大的爽。

比如,《瘋狂愛情》裡,男主為了氣前女友,和女主接吻;

《梨泰院class》裡,女二快要親上男主時,被女主一巴掌堵回去,霸氣捍衛主權;

《我不能戀愛的女朋友》裡,男主為了不讓男二親女主,自己先下手為強吻了男二……

而到了《流星》裡,編劇一反常態——都播到第八集了,男女主的相處還是以搞笑為主,轉頭卻讓男主跟別人親親。

哪怕是戲中戲,也膈應到了一大波人。

有意思的是,在一群人恨不得給編劇寄玻璃渣的時候,也有另一群人站出來,吐槽潔癖黨過於嚴苛,用自我的「雷點」束縛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U1S1,這話沒毛病。

但《流星》這波操作,到底是劇情跑偏了,還是觀眾想多了?

先一起來看看——

說白了,《流星》講的又是一個狗血卻具有天然吸引力的老梗

頂流明星和卑微打工人,在全民注視下暗戳戳談戀愛。

三十年前的《保鏢》、二十年前的《諾丁山》這麼拍,是題材新穎,易成經典。

現在再這麼拍,很容易因為換湯不換藥以及劇情懸浮而成爛片。更別提追星女孩一旦代入自己愛豆,分分鐘想把愛豆撕到滾出娛樂圈。

於是,《流星》為了不落窠臼,就不能只講愛情。

於是,流星為了不落窠臼,就不能只講愛情

聚焦影視圈各個從業人員的生存狀態,揭露娛樂圈潛規則,是它尋求的突破。

明星虛假人設、合約情侶、表面CP、選角內幕、粉圈運營,以及和媒體的勾心鬥角,可以說囊括了娛樂圈的方方面面。

主演李聖經親自蓋章,「95%是實際情況。」

聯繫到她在句中的臺詞,「就算公司內的藝人談戀愛,也會在外面說,他們就是很親近的前後輩。」

不免讓人想到她和南柱赫因為合演《舉重妖精金福珠》爆出戀情,僅四個月便宣告分手一事。

畢而分手後雙方皆未清空社交網路上的甜蜜瞬間,還被多次拍到使用同款衣物。

李聖經彷彿在用戲回覆粉絲:姐在地下戀!CP粉流下了時代的眼淚~

但可惜,野心很豐滿,實力很骨感

但可惜,野心很豐滿,實力很骨感。

《流星》本質上仍然是一部愛情小甜劇。所謂對娛樂圈的揭秘、對人物的挖掘,都是小打小鬧,不痛不癢。

兩位主角的人設,乍看是新鮮有趣的——

頂級明星孔泰成和他的宣傳組長吳寒星,是一對從校園攜手走進職場的歡喜冤家。

孔泰成,人前溫柔、善良、正能量滿滿;人後傲嬌、臭屁、暴躁且易怒。

但偏偏對著吳寒星,像個幼稚求關注的大狗狗

但偏偏對著吳寒星,像個幼稚求關注的大狗狗。

吳寒星發錯通稿害他從「考古學家」變成了「閹人」,他去老闆那裡給她求情;

不想演的戲,吳寒星一說感興趣,他就痛快接下;

因為聽到吳寒星要相親的訊息,一氣之下胡言亂語要去非洲,結果真的被髮配非洲做了一年的公益。

一年裡,每天都在等吳寒星給自己發訊息,卻一條也沒收到。

於是回到韓國後,化身吳寒星背後靈。

上班遲到28秒,被他嘲;

午休超過半小時,被他念;

咖啡喝超過兩杯,被他搶。

咖啡喝超過兩杯,被他搶

吳寒星氣到吐血,同事們卻磕到糖化,懷疑兩人在搞地下戀。

畢竟,兩人大學時的一張合照走紅網路,吳寒星一直被粉圈譽為「前嫂子」

就當你以為這是一部破鏡重圓的雙向奔赴小甜劇時,編劇畫風一轉。

其實,這是一部單向奔赴的酸甜劇

大學時,兩人是戀人未滿的朋友;

畢業後,吳寒星暗戀孔泰成,卻等來他親口承認談戀愛,一邊承受情傷一邊處理他的緋聞;

在吳寒星決定停止暗戀,迴歸同事關係後,孔泰成又開始各種騷動,企圖引起她的注意。

說白了,就是愛錯了時間,彼此蹉跎,所以意難平。

咿~~~這種不同於一般人工糖精的酸澀口怪味糖,品著品著也挺甜,對吧?

可就在觀眾喜滋滋看孔泰成各種追妻時,一個男主女配的意外之吻,如同一盆迎頭冷水,砸得人都懵了。

這個吻的意圖在哪裡?想讓吳寒星吃醋,刺激感情線發展?還是為了體現演員的敬業,真愛面前也要為戲獻身?

坦白說,正是因為看不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功能性不大,傷害性極強,才讓這場吻戲有了翻車嫌疑。

這一波,潔癖黨屬於「合理維權」

這一波,潔癖黨屬於「合理維權」。

在看小甜劇時對愛情純度要求高點,不算太苛刻,畢竟追求的就是不真實的美好

但要換做現實主義題材、古裝宮鬥甚至權謀劇中,還把純愛當做唯一衡量目標,很可能造成對作品的傷害。

舉個例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時,也有爭議。

喜歡的覺得它把古裝劇拍出了現實意義,展示了古代禮教制度下女性的生存不易和堅韌;不喜歡的則認為病句太多,劇情注水,缺失原作精髓

最有意思的是當時也有一些潔癖黨在「避雷」

他們棄劇的原因很簡單:女主初戀竟然是男二;男主竟然有外室,還有倆孩子,女主被二婚。

全然忘了這是部封建等級制度鮮明的古裝劇

同樣曾被口誅筆伐的還有《大唐榮耀》:男主明明有了女主,還娶了兩個妾;

《錦心似玉》:男主三妻四妾,「不潔」;

《司藤》:男主在遇見女主前有過初戀……

除了不能接受這種有過戀愛前史的,潔癖黨還非常討厭主角在感情中的糾結和遊離

如果同時有兩個異性追求,絕不可以出現「都很好,我要想一想到底應該答應誰」的情況,而要穩準狠地第一時間選中主角。

嫉妒的化身也是個典型例子

《嫉妒的化身》也是個典型例子。

即使全劇核心就是「成人世界愛情觀」,一開始就直接告訴觀眾:

主角有不同層次的性格缺陷,兩性在愛情中會有嫉妒、推拉、出格。

展現不完美的愛情和真實的人性

依然有人會因為女主在男主和男二間猶豫,想要通過考核選出交往人選的行為而氣憤不已。

這種對愛情百分百提純的要求,看似是小部分群體的取向,實則已經影響到了影視人的創作。

《司藤》的編劇李旻就在採訪中透露,曾苦惱過要不要因為潔癖黨改變男主的感情史設定。

說實話,院長能夠理解所謂「感情潔癖」的需求。而且追不追劇、喜不喜歡都是個人選擇,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但,如果影視劇中的愛情都限定於只有兩個人的真空世界,那很多經典之作都將不復存在。

比如感情線千絲萬縷的《像霧像雨又像風》,一場八角戀悲劇,時隔二十年依然讓人意難平。

三十集的劇情,從對當時社會現狀刻畫,到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都可謂曲折離奇。

窮小子子坤和師傅的女兒紫儀相愛,但是父輩不同意,千金小姐心雨幫忙撮合兩人,結果反而和子坤相愛。

恰好這個時候,紫儀被醫學博士英奇追求,子坤覺得自己給不了紫儀幸福,所以放手讓兩人結婚。

可英奇早就有一個定了婚的表妹麗君,麗君和紫儀甚至是閨蜜。

慘遭背叛的麗君以退為進,在兩人婚後一直跟他們同住,抓住一切機會破壞兩人感情。

阿萊是全劇唯一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男人,他和歸國博士吳伯平一樣,都喜歡舞女安琪,可是安琪卻中意英奇。

最終,心雨遁入空門;子坤和紫儀死在了心雨父親的槍下;麗君成了植物人後終於嫁給了英奇;吳伯平強姦了安琪,阿萊為了報仇和他同歸於盡。

像劇名一樣,一切成空,徒留淡淡憂愁

像劇名一樣,一切成空,徒留淡淡憂愁。

光看劇情,可以說從頭到尾都在潔癖黨的雷點上蹦迪。只看簡介的話,甚至相當狗血。

它為什麼能稱作經典呢?

因為劇中人對自由愛情的渴望,被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和父輩強權所壓制,有著特殊的時代印記,又能經得起時間推敲。

無論是人物還是故事,都如此的鮮活

愛情的模式千千萬,沒有誰比誰高貴。

一生一世一雙人固然令人羨慕,歷經坎坷確定意中人同樣值得尊重。

影視劇中不合理的橋段當然應該吐槽,但不分情況,直接用「雙潔」來評判作品是否值得看。

不僅武斷,且真的很不2022啊!

相關文章

豆瓣8.6!它是你人生必看的一部電影!

豆瓣8.6!它是你人生必看的一部電影!

春天來臨,氣溫的回升,讓人有一種萬物都復甦的錯覺。 臨近五一,很多人是不是也都開始蠢蠢欲動,想著可以出去玩一玩,散散心。 不過,也許是這幾年...

紳士傑克(Gentleman Jack) 劇評:姬情四射

紳士傑克(Gentleman Jack) 劇評:姬情四射

2019年5月17日,台灣正式宣佈同性戀合法,成為全球第24個同性戀合法的國家。 同性戀這個話題越來越被大家廣泛討論,是愛還是疾病,是科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