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正是TVB的黃金年代。
然而現在輝煌不再。
但最近TVB出了一部豆瓣9.6的紀錄片,引起了熱議。
《尋人記》 I 2021
評分:9.6

君君鑑片
《尋人記》
推薦理由:TVB出品年度綜藝之王
時 長:10*30min
《尋人記》是4月新推出的一部紀錄片,劇集短小精悍,一共十集,每集只有30分鐘。
但它創造了近10年來TVB非戲劇類的口碑巔峰,豆瓣開分9.6。

《尋人記》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找人的節目。
找什麼人呢?
三四十年前,被TVB報道過的新聞人物。
長相堪比張國榮的校草、愛炒郵票的小學發家、還有愛吃肉的小胖子……


沒有浮誇的人設、沒有美顏濾鏡,有的只有真實的,形形色色的生活。
「在經歷了半生的沉浮後,他們都怎麼樣了呢?」
抱著這樣的命題,節目組找到了現在的他們。

01
1985年,《香港新一代》節目對會考放榜後的某校學生,進行了一次拍攝。
節目組找到了復讀生偉約瑟和他的兩個朋友。
鏡頭中,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年眉清目秀,對著成績單一科一科的報著自己的分數。
遇到不及格的科目,還害羞的遮擋著鏡頭。

那一年,三個男孩都沒有通過考試,但他們的眼睛裡依然保留著對未來的期望:
「一張紙不太重要,怎能斷定你一生,要生要死?我覺得沒那麼嚴重,不行的話重新來過嘍。」
「有錢沒錢不重要,最重要朋友互相幫忙。」
「有十元我們就三人分。」

36年後,《尋人記》節目找到了當年的校草。
雖然年紀變大,但氣度仍然不減當年。
那年考試沒有通過之後,他沒有繼續唸書,而是在各行各業摸爬滾打。
做過空乘、做過生意,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


已經頭髮灰白的他,並沒有改變人生態度:
「走過,錯了,改,再來,永遠能重來。」

他和節目組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又相約在當年拍攝的地方。
只不過這一次,三個人變成了一個人。
當年和他一起出鏡,相約「十元也要分三分」的兩個朋友,都已經不在……

02
從剛剛那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尋人記》節目組想表達的主題。
以小人物,看大時代。
而節目裡,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有很多。

1993年,一檔名叫《星期日檔案》的節目捧紅了一個名叫成栢熙的男孩。
小成沒有別的特點,就是胃口很好。
當年,小成火起來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吃會長」。
一頓就要吃十多個雞翅,一個暑假能胖十斤,媽媽限制他的飲食還要鬧脾氣。


很多人都會好奇,長大後他會是什麼樣子呢?
28年後,再次出現在鏡頭前的小成,和當年的體型變化不大。
他說曾經他當過排球運動員,身材保持的很好,但結婚之後,就又「幸福肥」了起來。
雖然瘦了很好看,但做一個幸福的胖子也不錯……

1997年,節目組採訪了一個11歲的小學生。
小學生名叫小張,致力於「倒賣郵票」行業。
凌晨五點,他會坐公交車到郵局門口排隊,每次買個十套把套,再轉賣給集郵愛好者。
那一年朋友都猜想,小張長大會從事這個行業。

24年後,節目組找當了當年的小張。
你別說,朋友們還真的猜對了。
小張現在不僅炒股票,還負責公司上市的工作。
只能說,小張,不愧是你!

除此之外,還有因為觀念不和離婚的夫妻;
對電腦非常感興趣的「網路狂人」;
從小一邊上學一邊照顧弟弟的姐姐;
還有選擇部分移民,後來又回到香港的家庭……



跨越三四十年。
數十個人物背後,是酸甜苦辣的真實人生。
「草根明星」終將被遺忘,但每個平凡的他們,都曾在大時代的浪潮下閃閃發光。

有人評價,《尋人記》很像一部華語版的《人生七年》。
它的故事非常接地氣,卻又不流於俗套的雞湯和說教,一切都在鏡頭中點到為止。
正如片頭所說:「有人說人生就是營營役役,但有人覺得人生應該是尋尋覓覓。」

短短几十分鐘的節目,尋找的不僅僅當年的那個TA,更是穿越時間的印記。
那份最質樸也最純真的共鳴,也最能打動人。
這樣的好節目,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