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忌日快樂》、《逃出絕命鎮》、《我們》、《隱形人》等優秀作品,曾經的「小作坊」Blumhouse,如今已晉升「恐怖界」的帶頭大哥。

似乎片頭那座詭異的小房子,就是品質與精彩的最佳保障。
今年,它更是興師動眾,一口氣推出了「歡迎來到Blumhouse」四件套。

可惜嘛,當「小作坊」擴張成「流水線」,難免會遺失掉最初的那份奇思與靈動。
系列的前三章都不太盡如人意,唯有最新的這部青春版「黑天鵝」,還算別具一番風味——
夜曲
Nocturne

故事發生在一所音樂高中。
幾周前,學校裡最優秀的女生從琴房跳樓自殺。

臨死前,她還在牆上留下一個太陽狀的符號、以及許多不明所以的音符。
這場毫無來由的「意外 」,方方方面面都透著些許詭異……

隨後,影片的視角來到一對雙胞胎姐妹身上。

姐姐薇薇安(麥迪森·伊瑟曼),性格開朗、天賦出眾,基本算是學校裡的「二號種子」。
雖然在畢業表演的競爭中輸給跳樓的妹子,但她早早就拿到了朱莉亞音樂學院的offer,前途一片光明。

妹妹朱麗葉(西德妮·斯威尼)性格內向,一門心思全放在學業上。
可惜她天賦稍遜,沒能獲得朱莉亞音樂學院的青睞,不得不主動選擇留級來年再戰。

姐妹倆結束春假返回學校時,得到一個好訊息。
由於「頭號種子」發生意外,校方決定進行一輪加試,重新選擇畢業晚會的主演。
薇薇安有王牌導師亨利悉心指導,練習著難度超高的聖桑協奏曲,對這次機會志在必得;

朱麗葉的導師羅傑則是個鬱郁不得志的「酒鬼」,固執的認定她只適合莫扎特的簡單曲目。

姐姐眼中的機會,對妹妹來說,似乎只是又一次的綠葉之旅而已。

就在這時候,朱麗葉無意撿到跳樓女生的筆記本。
一股莫名的力量驅使她默默將其據為己有……

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晦澀的文字,大意是隻需經歷6個步驟,便可抵達音樂的榮耀聖殿。
內裡則是一張張富含宗教意味的插畫,以及許多紛繁複雜的樂譜。

不甘心的朱麗葉按照樂譜潛心練習,果然收穫頗豐。
可到了關鍵的第6章,插畫和樂譜卻被人雙雙撕去。

不過這也無傷大雅,此時的朱麗葉已然找回自信,揹著薇薇安偷偷把參演曲目改成了和她一模一樣的聖桑協奏曲。

轉眼已是考核之日,朱麗葉照例在上臺前服用了幾粒抗抑鬱藥物;
然後滿心忐忑的走到鋼琴前,著魔一般演奏出水銀瀉地的美妙音符……


當老師們露出欣慰的笑容、而薇薇安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時,臺上的朱麗葉卻突然進入到一種「靈魂出竅」的狀態。

學校的走廊被一片光芒籠罩,她在不知名力量的召喚下朝著盡頭走去;
推開門後,眼前的場景卻是畢業表演當天。
朱麗葉眼睜睜看著「另一個她」在舞臺上演奏、謝幕,對著淚流滿面的自己鬼魅一笑……

現實中的朱麗葉,則在考核裡半途暈倒,自然而然敗下陣來。
薇薇安知道了她的小伎倆,難免怒不可遏,姐妹間的矛盾開始浮出水面。
朱麗葉拿到日記後的第一次「改變」,可謂是一敗塗地。

不過,她卻驚異的發現,自己服用藥物時的場景,竟與日記本中的第一幅插畫一模一樣。


神祕力量的驅使下,朱麗葉的「蛻變」一發不可收拾。
她找到導師羅傑,質問他是不是把票投給了薇薇安;
是不是嫉妒自己的才華,所以只允許她練習簡單的曲目。

尖酸刻薄的言語,無疑深深刺痛了這位不得志的前輩,忍不住一巴掌狠狠扇在朱麗葉臉上。

隨後,羅傑遭到校方解僱,這一幕也和筆記本中的第二幅插畫出奇的相似……

至此,朱麗葉的目標逐漸清晰,她要遵從筆記本的指引,一步步掌控未來。
而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礙,當然就是自己的親姐姐薇薇安了。

朱麗葉破例去參加同學們的宵禁派對,故意拉著薇薇安的男友麥克斯談天說地。

薇薇安看到後當然出離憤怒,和他們爆發激烈的爭執。
三個人互相追逐中,那片光芒再次出現。

等到朱麗葉回過神來,她的姐姐已經不小心跌下了山坡……

所幸薇薇安並無大礙,只是左手骨折,短時間內沒法再演奏。
由於宵禁派對本就違反校規,所有知情者都不敢透露真相。
畢業晚會主演的位置,就這麼被朱麗葉收入囊中。

筆記本中的第三幅插畫,隨即成為了現實……

雖然得到夢寐以求的主演席位,但諸多離奇巧合也讓朱麗葉感到不寒而慄。
她在網上查詢自殺妹子的身世背景,發現她的母親從纜車跌落變成植物人、父親接受不了打擊引火自焚,之後才有了她的跳樓自殺——
這一切,恰好同樣和筆記本中的插畫一一對應。

朱麗葉害怕重蹈覆轍,把以上推測全都告訴了自己僅存的「朋友」麥克斯。
麥克斯則安慰她,自殺妹子應該是經歷了人生悲劇後,把痛苦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而朱麗葉卻在潛意識裡,把它們投射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
換句話說,她不過是因為即將到來的畢業表演過度焦慮而已。

朱麗葉對麥克斯的話不置可否,但筆記本中的插畫卻仍在繼續上演。
比如,她趁虛而入,悄悄和麥克斯偷嚐了禁果……

又或者假意服從,然後狠狠羞辱了愛和女學生亂搞關係的「傑出導師」亨利……

前5個步驟完成,朱麗葉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終曲」。
她宿命般在筆記本上畫下第6幅插畫——「犧牲」。

隨後毅然登上畢業晚會的舞臺……

現實與虛幻,在此產生交匯。
第一種場景裡,朱麗葉演奏出世上最完美的旋律;

老師、父母、同學,甚至連薇薇安都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而另一個場景裡,她卻從鋼琴前倉惶逃離,一個人爬上學校的天台。

然後在一片光芒中,飛身躍下……

這個飽含偏執、嫉妒與渴望的故事,就這麼氤氳不清的畫上了句點。

實際上,它的結尾可以用兩種方式進行解讀。
筆記本里的樂譜,出自義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塔蒂尼的代表作《魔鬼的顫音》。
相傳,他在夢裡向魔鬼出賣了靈魂,方才換來這曲名留青史的旋律。
所以朱麗葉也是向魔鬼「獻祭」了自己的一切後,終獲成功。

而更大的可能性,她不過是在對藝術的追求中,陷進了嫉妒與偏執的深淵,最後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正如導師亨利在劇中所言,那些偉大的音樂家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從沒有上過什麼音樂學院。
如果你還在為學校的比賽費盡心思,那就說明你和天才、完美根本就沒有關係。

或許,追求藝術的道路,從來都是如此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