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陸劇中可謂是掀起了「年代劇」的風潮。
以往,在很多人眼中僅僅只有家裡長輩才願意看的年代劇,如今也有了在年輕人之間都頻頻出圈的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有《大江大河》系列、《人世間》等,亦或剛完結不久的《我們的日子》,這些劇不僅獲得了廣泛的討論度,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演技與人氣並存的實力演員加盟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劇情本身足夠引人入勝。
人們對於舊時光生活的懷念,也成為了年代劇能夠風靡的重要原因。
今天咱們要聊的這部劇,也是一部年代劇。
不過,相較於大部分年代劇不可避免的厚重感,這部劇就顯得要輕鬆有趣很多。
曾少年之小時候

《曾少年》這個IP,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了。
作為九夜茴的代表作,這部小說一直存在在很多人的收藏夾中,而這部小說在確定影視化改編後,也引來了不少人關注。
2021年,《曾少年》開機,不過卻不是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一部。
那一部由關曉彤、張一山、範丞丞主演。原本2022年張一山版就會開播,但卻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上映。
讓人沒想到的是,由張籽沐主演的《曾少年之小時候》卻悄悄開播,而另一版也隨之改名為《曾少年之長大了》。

雖然是兩部獨立的劇,但其實,這兩部劇在劇情上是連貫的,劇中的人物也都相同。
只是,《小時候》所講述的,是男女主青春時期的故事,而《長大了》則是他們步入社會後發生的故事。
所以,陰差陽錯《曾少年之小時候》先開播,倒更符合邏輯順序。

全劇一開始,女主謝喬(成年版由關曉彤 飾)登場。
彼時,謝喬已事業有成。朋友的一通電話,讓謝喬回憶起97年的事情,也將故事的時間線拉回到97年。
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97年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
香港迴歸,舉國上下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而對於生長在北京的謝喬(青春版由張籽沐 飾)來說,意義更為重大。

因為,謝喬得到了一個可以去天安門廣場前跳舞,慶祝香港迴歸的機會。
只不過,能否拿到最終的入選名額,謝喬還真不確定。
誰讓她有點左右不分,老是跳錯呢?
這不,這一開始就被老師批評了。
對此,謝喬是相當緊張,在家拜天拜地,甚至連黃鼠狼都拜拜,只為抓住這次機會。

秦川(青春版由張開泰 飾)是謝喬的鄰居,也是發小,倆人從小就在一個衚衕里長大。
秦川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不過小康與他卻並沒有太大關係。
因為一直以來秉承著「窮養兒富養女」的理念,媽媽對待秦川和他姐姐秦茜(鶴南 飾)的方式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比如,姐姐想要新耐吉(Nike)立馬就能有,兒子即便鞋穿破了,也只能換上一雙新的……破布鞋。

承載著男女主成長回憶的這個地方,名叫燈花衚衕。
在這個衚衕裡,有著各種各樣性格不同的人們,他們也追求著不同的人生。
因而,《曾少年之小時候》就是以男女主角的故事為主線,同時又加入了衚衕鄰里的趣事,讓整個故事看似日常瑣碎,卻又生動有趣。
在這些日常小事發生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上世紀末,北京胡同裡真實的生活。

那個時候,還沒住進高樓大廈的人們,和鄰里之間的關係無比親近。
謝喬家裡的飯難吃,她便能直接去自己偶像哥哥何筱舟(郭子凡 飾)裡蹭飯吃,熟門熟路,鄰居家甚至比親戚家還要熟悉。
謝喬的小叔喜歡搖滾,自稱是燈花衚衕的竇唯,想唱歌了,便可以抱著一把吉他跳到房頂上吼兩嗓子。

在這個故事裡,並沒有太大的事情發生,那些瑣碎的小事,看似不太起眼,但歸結到每個人自己身上,卻都會留下不一樣的印記。
就好比謝喬,心心念念去天安門跳舞,卻因為初潮,而丟失了機會,失落的她一個人躲著嚎啕大哭,隨即卻被秦川帶來的美食哄好。
這樣的事,或許在整個人生的歷程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的背後,卻存在著關乎成長,甚至關乎整個青春的意義。

總的來說,《曾少年之小時候》這部劇,在故事敘述的手法上,有點《請回答1988》的風格。
不過,整個故事展現的細膩程度,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但放在當今的陸劇當中,這樣講述青春,又不失溫馨可愛的年代劇,的確難得。
與此同時,眾多老戲骨的加盟,也為這部劇增加了很多看點。
如果你對《曾少年之小時候》這個IP感興趣,還等著另一部的開播,不妨先看看這一部「前傳」,雖然演員不同,但相信你也一定能從觀看過程中,找到別樣的樂趣。